锈色主义

来源 :大视野iLOOK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byft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青铜这种铜合金随着时间流逝会与土中的化学物质产生反应,生出非常美丽的铜锈,青铜器在古代也是贵族生活的一部分,但目前市场上流通的青铜器物都仅仅停留于仿古赏玩之用,这种材料却在现代设计中缺席了。设计师曾熙凯在了解原本的加工制造程序之后,从这种原有的逻辑中找到了新的创意点,“铜镜”系列作品就是这个实验的第一个产物。坊间制作的青铜模具一开始是蜡模,再根据蜡模做出石膏模后灌浆。烟涧村的匠人们会自己买白蜡块来炼蜡,炼过的蜡会变成透明的墨色,那种液态石蜡因为重力、摩擦力、温度和匠人的动作引导而在白色的石板上流动的画面特别让曾熙凯动容,他将这种蜡模的形状和古铜镜相结合,将石蜡一层层地相叠,利用材料本身的堆叠来产生装饰的效果,再在每一层上都做不同的表片处理,从而形成了一种新的表现形式。
  “好的设计应该能反映当下的时代背景,跟现在的人、事、物相关联,并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除了《青铜中国》之外,曾熙凯的另一个项目《摄影》也传达了他这样的设计理念。它是一个创新的影像制造过程,通过将感光涂料涂在一个放入巨大针孔相机的物件上,借由针孔相机将外部世界投射到相机内的物件上,由此将环境、时间、光三者之间的互动以及产生出的影像记录在一个三维的立体物上,记录该物体所体验的当下,这个物体就是“现在”的载体。曾熙凯通常使用陶瓷来做这个载体,以这个物的第一视角见证当下,同时也探讨了物件作为纪念品的意义。“其实当下的就是历史的,我们现在眼见的一切鲜活,有一天都有可能会生锈。作为一个设计师在这样的大框架下创作,也能让自己在人生的每个阶段找到无限的可能,我希望我人生的每个阶段都能留下珍贵的回忆。”
其他文献
钢筋水泥的都市里,大到桥梁地铁,小到桌椅,无不以铁制配件连接,虽然方便,但铁和木终究无法完美相融。人们都觉得现代制造工艺的产物胜在牢实,其实未必。生活中常可见这样的例子:一些老辈人家里使用数十年的老木家具依然结实稳当,近年买的衣柜却没用多久门上的合页就松了,讓人不禁感叹还是旧时的木匠手艺好,桌腿儿就像长出来似的,用辈子都坏不了。到了现在,中国古代极为兴盛的榫卯结构开始离生活渐远,因为要学会及运用这
期刊
“自然包含了世间一切的秘密,人的思维、生命,都和自然密切相关。”Atelier Murmur(耳语)工作室的成员们信奉着这样一个信条,也许这就是为什么他们会选择陶瓷作为他们设计的主要材料,他们非常享受这种柔软的土变成坚硬的陶的过程,这是自然给他们的馈赠。“陶瓷的魅力在于一直要等到成品出现才会知道你得到了一个什么样的东西,而且就算成品出现,它仍然有可以发展下去的空间。这就是生命力在自然里的发展轨迹,
期刊
像很多从小怀揣着设计梦想的人一样,ANYTHING的Logo是Jewel十几岁时就设计好的,打小热爱时尚的她从1995年开始买时尚杂志,去香港念服装设计学院之前就已经养成了剪自己衣服上的面料做贴本的习惯,以至于现在她只要摸一摸面料就可以知道它的成分比。虽然之前做过与设计毫不相关的物流金融类行业,但凭借着对设计的热爱和梦想的执著,Jewel终于在两年前成立了自己的服装品牌“ANYTHING”。她没有
期刊
中国原创设计师长期面临作品被抄袭的问题,设计师王鹏自伦敦艺术大学研究生毕业回国后,也深切地感受到国内外设计业界的差距,“我们有很好的资源和深厚的文化背景,却树立了一个抄袭之国的形象”。究其原因,他认为是国外的设计学习特别强调研究和调查,“相较于最终的设计成果,参考资料的分析、自我理论的发展到通过创作来检验,整个设计过程的逻辑显得更为重要”。他希望沿用这样严谨的设计过程去做项目和运营工作室,“用乌托
期刊
来自法国的两位设计师Pierre-Yves和Amelie把自己的工作室Tang’Roulou(糖葫芦)開在了交道口的小胡同里,不大的房间里堆满了五彩的花布,几个手工师傅正忙着给新一季的服装收边并缝上精致的盘扣。从2007年成立以来,Tang’Roulou已经逐渐形成了自己鲜明的风格,大部分人只要看到他们的东西,就知道是出自Pierre-Yves和Amelie之手。虽然两位设计师并不是学习服装设计出
期刊
竹编在传统家居上的运用早已不足为奇,而这种历史悠久的手工艺经过年轻设计师的新锐思考、又会与现代生活擦出什么样的火花呢?毕业于中央圣马丁艺术与设计学院的虞琼洁和毕业于伦敦大学的黄思文用她们在2012年伦敦设计节上亮相的新项目“Redesign&Rebirth chairs”手工竹椅和手工包给我们提供了一种答案。  虞琼洁和黄思文自高中时代起便是好友,之后一起考入中国美院,一起到英国求学,两个人可谓志
期刊
陶瓷,很好地遵循了少即是美的表达原则,白色且精准,半透明、易碎却很强韧,这些都是很有趣的特质,但来自瑞典的陶艺设计师Agnes Fries所看重的,却是它的经久不衰。“如果照顾得当的话,它能跨越时间、空间,穿透历史来传达关于美的感悟,让我可以通过颜色、形状和外观来探索世界,这不是所有的材料都能做到的。”  对于从小在艺术氛围中长大的Agnes而言,她设计生涯最初的导师是她的父母,她从小的娱乐活动就
期刊
在媒体热议食物浪费的时候,香港KaCaMaDesign Lab的三位设计师正在利用厨余废弃食物的堆肥,做可循环的设计。他们把从当地有机农场回收的厨余废弃果蔬通过腐烂发酵形成堆肥,再混合泥土和植物种子,一起注入到香肠状的棉质肠衣中。不久後,这里就会长出新鲜的苜蓿芽和猫草。也因此,这些原本废弃的食物剩余找到了新的生命循环。他们给这个设计取名——Waste in A Wurst。  KaCaMa Des
期刊
12年前,王笑佳因为热爱电影而来到法国学习。在修习电影的同时,她偶然上了一节现代首饰设计课程,由此激发了她对首饰设计的热情,并一发不可收拾。一年后,她选择转学到法国现代首饰艺术家联合会学院学习首饰设计,并且从设计中找到了真正的自我。  “电影是一门从个人的思想开始萌芽,并依靠团队的力量实现的艺术,导演更像指挥者的角色。而我想要做的是一件用自己的双手可以从头控制到尾的工作,哪怕结果没有我预想的完美。
期刊
不管是因为潮流变化还是一时>中动尝试新风格失败,每个人的衣橱里都有一些鸡肋般的多余衣物,捐出去拍摄折腾、怕麻烦,扔了又觉得可惜,所以白白地占着地方,却不知道该拿它们怎么办。最近设计师王天墨(墨墨)推出了新的旧物改造系列——“Momo’s Wardrobe”(墨墨的衣橱),改造所用的材料就是她衣橱里的旧衣服,那些年代久远的服装在墨墨手里以一种新的面貌呈现,给人带来妙“手”生花的奇妙感受。  “Mom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