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集《周渔的喊叫》中的爱情书写

来源 :雨露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x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爱情已经成为文学创作中一个恒久的主题,不同的写作者对爱情的描写方式、描写手法、描写目的以及表达方式不同,可以为爱情带来多种观感,但是究其内核,多是把爱情描写为一种“被世俗所冷落,求彼此之温暖”的情感,这实际上严重忽视了爱情的复杂性。北村在其小说集《周渔的喊叫》中,将爱情和其他的各类故事情节做出了最大限度地分割,一层一层地拨开爱情的情感层次,同时探讨了目前被文艺青年广泛讨论的“爱情与婚姻”关系,从结果上来看,北村对于爱情的思考是一针见血,并且有建树的。
  关键词:北村;周渔的喊叫;爱情
  北村作为中国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期的先锋小说家和新潮小说家,其创作的作品和原有的小说创作手法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演变,其创作原则是最大限度地抛弃华丽语言,并且选用朴实的语言,更加侧重于描写小说人物的各类故事细节。此外北村作为一名虔诚的基督徒,在小说创作中逐渐把布道看作消弭众人“原罪”的一个目标,因此可以说,在北村创作的小说中描写的人物是否是有不道德的思想,是一个具有研究价值的要素。
  一、小说集《周渔的喊叫》简介以及小说情节介绍
  (一)《周渔的喊叫》简介
  《周渔的喊叫》中的主人公周渔是一个在年少时受到过极大生理创伤和心理创伤的人,在14岁遭受亲生父亲的强暴,使得周渔的心灵饱受摧残,当然这也逐渐让主人公从肉体上的“残缺”,最终逐渐转变成心理上的“缺陷”,使得周渔对整个世界产生了一种复杂的堕落性情感,即无法凭借自身力量有效承托自身的精神,并消弭堕落思想,同时也希望其他人可以给自身以温暖,从而让自身具备不再继续饱受心理折磨的理由[1]。后来周渔和另一主人公陈清相遇,陈清对周渔产生了一种内疚的同情,而这种内疚的同情在周渔看来就是对其的爱情,可以说,周渔会在心里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陈清,同时将陈清不再看作是一个倾诉的对象,是将其看作是自己填补幻想空间以及内心缺陷的一个寄托。从故事情节上来看,周渔无法说出陈清身上所存在的任何优点,或者作为未来丈夫和能够产生幸福的依靠。陈清除了唱歌,无法给予周渔其他以良好的心灵慰藉,甚至唱歌都不能成为今后整个家庭创造价值的能力。而在周渔看来,周渔对其生成的感情是将自身的全部身心依托给陈清的一种表现,而陈清认为自身必须要能够成为周渔的精神支柱,且对自身产生了一种救赎性的限制,这一限制能够让周渔产生安全感。但是对于陈清来说,这是对自身心理情感上的一种阉割,最终无法排解自身所产生的苦痛,在婚姻中出现了出轨问题,意图通过短暂的出轨为自身带来心灵上的释怀,但是最终发现,这短暂的肉欲并不能够为自身的心理和精神带来任何积极的影响。
  (二)《强暴》简介
  《強暴》中主要有两位主人公,刘敦煌和妻子美娴。两人原本过着幸福的生活,美娴是传统意义上的贤妻良母,并且多才多艺,刘敦煌作为当时的工人,在生活资源的取得上也具有较高的能力。两人原本可以一直幸福美满,但是有一天美娴被强暴,而刘敦煌并未对妻子所遭受的不幸表现出不满的情绪,也没有表现于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但是两个人从内心的情感上已经发生了改变,即所有维持原有生活日常的行为,都是一种救赎性的理念。刘敦煌希望通过原有生活情境的铺排,让美娴能够遗忘之前所遭遇的问题,而美娴也会在正常思维下,认为自身被强暴是对丈夫刘敦煌的一种不公。所以从表面上来看,两人的生活情景维持的效果良好,甚至可能相对于美娴被强暴之前更为亲密,但是这一方面是两人心里产生裂隙的一种外部彰显,另一方面长年累月逐渐产生了“量变引起质变”的作用,家庭中的问题对两人都产生重压,最终两人反目成仇。两人的后续相遇具有极高的戏剧性,刘敦煌成为嫖客,见到了成为妓女的美娴。
  (三)《苏雅的忧愁》简介
  《苏雅的忧愁》中,苏雅是一名年轻貌美、身材苗条的少女,但是与当时那个年代的看法不同,苏雅反而认为自身的美貌给她带来了生活上的不便,认为即使别人对自己有向往,也只是贪图自身美貌,所以她对爱情只是有一种幻想,并未真正地投入和参与。而苏雅在面对商人陈虎时,与之前的行为不同,并未断然拒绝陈虎,因为苏雅认为爱情必须要以物质为支撑。见到李梅的同乡阿三,听到阿三对于“三陪”职业的诉苦,让苏雅意识到所谓的爱情现实和理想之间的矛盾,不过都是利用自身的美貌征服男人,获得更好的生活,这本质上和爱情毫无关系,最终确定了自己的选择。
  (四)《水土不服》简介
  在《水土不服》中,康生是一个与现实环境完全不能融合的人物,其作为一名纯粹的诗人,执着于自己构筑的诗歌和音乐环境,而其妻子张敏则是原来的校花,他们从相恋一直到跨进婚姻殿堂,一切都在逐渐发生转变。婚后康生依然沉迷于自身所构造的诗歌和音乐环境,而所有家务操持以及日常生活开支的赚取则由张敏承担。这与传统意义上的家庭劳动资源的获得和资源获取体系完全不同,张敏出于对康生的情感,一开始对这一切都毫无怨言,而康生也曾经试图在社会上参与工作,但是由于其和实际生活之间脱节,在工作过程中处处碰壁,从而将妻子张敏看作自身肉体和精神上的支柱。但是张敏在长期的高压生活之下,机缘巧合肉体出轨,并认为自己是爱康生的,不可以对丈夫有所隐瞒,就将自身的出轨事宜都告诉了康生,这对于康生来说是世界观和生活观念的坍塌。
  (五)《长征》简介
  小说《长征》的主人公包括陶红、吴清风和吴清德,陶红作为盐商吴昌的雇工,和吴清德第一次见面便喜欢上了彼此,之后发生了性行为,当然在北村描写中并未直言两者之间产生了爱情,而只是将肉体上的碰撞看作爱情,他们甚至计划为爱私奔,但是这类行为引发了盐商吴昌的不满,要辞退陶红。陶红在见到了吴清风之后,便开始对吴清德产生了一定的不满情绪,所以在肉体上的碰撞也形成了三方发展的情况[2]。他们在经历了长征之后,最终产生了爱情这一情感。
  二、小说集《周渔的喊叫》中对爱情的书写
  (一)爱情的投入和迷失   在《周渔的喊叫》中,对于爱情的投入和迷失展现得最为彻底,其中出现了5个关键人物。首先是周渔和陈清,两人在学校一见钟情,之后机缘巧合毕业分配到了不同的城市,陈清与周渔一周见面两次,而之后在一个暴风雨的夜晚,陈清意外去世,从此天人两隔。其次是陈清和李兰,他们也产生了现实性的爱情。陈清虽逐渐被周渔塑造成爱情楷模,但是这所谓的爱情楷模让陈清并不能够产生喜悦感和归属感,陈清的人格逐渐分裂,自身不能承受过多的痛苦,便开始从李兰处寻找慰藉。同时周渔也感受到了中山的倾慕式爱情,中山作为出租车司机,在扫墓时被周渔的哭泣所打动,想帮助周渔走出痛苦[3]。秀对中山也具有一种奉献式爱情,秀和中山一样,职业相同,并且都处于单恋状态。中山在追求周渔无果之后和秀走到一起,如果从爱情的最终取得结果上来看,中山和秀两人之间形成了一种良好的情境,即无论是生活氛围方面还是思想方面,两者之间都可以处于良好的适应性关系。
  在整篇小说中,所有的人物实际上都是一种对于当前自身思想和行为的外部凸显,并不是所谓的为了爱情能够真诚奉献自身,而是意图让其他的所有人都完全根据自身的想法,取得所有的行为,尤其是陈清,被周渔树立为爱情楷模,这本身就是对其的一种折磨,所以说所有的爱情不一定都是要让对方感受到温暖,而只是单独让自身感受到。
  (二)爱情的转折与顺承
  所谓的爱情转折与顺承,在小说《强暴》中展现得特别明显,刘敦煌和妻子在之前的生活中是真正的举案齐眉和相敬如宾,可以说两者在生活情景的塑造方面和爱情情感的表达方面具有良好的氛围。但是所谓的转折发生在美娴被强暴之后,此时实际上也具有另一个转折,因为如果从普罗大众的角度上来看,双方都会出现心理上的隔阂,并且日常生活的节奏会被完全打乱,而无法实现原有生活情调的塑造。但是在《强暴》小说中,两个人在尽心尽力地维持原有的生活轨迹,但是这一生活轨迹已经出现了一个基点性的偏离,实际上后续的发展已经不能够完全按照两个人的规划方式以及生活方式进行调整。那么也就是说,所有的转折在今后的发生都是必然的,而所有的偏移实际上都是属于双方在心理方面和生理方面所产生变化的一种顺承。因此可以认为,在整篇小说中,所谓的爱情转折实际上就是一条按照既定路线所规划发展的后续的故事。
  (三)爱情的理想与现实
  《苏雅的忧愁》将爱情的理想和现实展现得淋漓尽致,苏雅由于其美貌在日常的生活中产生了一种对于男性的错误认知,认为所有男性都是贪图自身的美貌,因此认为所谓的爱情,在自身的日常生活过程中和后续的发展过程中无法见识到。但是见到了商人之后,认为商人具有较多的生活资源,认为即使两人之间当前并不存在爱情,但是其自身也可以获得足量的生活资源,这也是对当前社会中一些女性心理的真正凸显,即所谓的爱情到底是需要和物质进行融合,还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与物质剥离,这两种思想甚至成为矛盾点[4]。但是所有这些类型的思想中都没有意识到,爱情和物质实际上并不是一种完全对立的关系,因为你无法知晓与之产生爱情的人在今后会获得何种机遇,以及自身能够在这段爱情中获得何种突破,如果割裂看待实际上所谓的理想与现实,那个人的思想就已经出现了问题。在小说中,最终通过第三人的讲述,使得苏雅意识到这两种认知无法进行分离性地看待,最终苏雅做出了完全符合其自身认知与情况的选择。
  (四)爱情的彰显与隐匿
  《水土不服》是爱情彰显和隐匿的主要表现作品,对于爱情的部分,主要是体现在张敏对于所有日常活动以及生活资源取得过程上,当然很多读者会认为,这只是说明张敏的丈夫康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生活废人,无法支撑家庭的必要资源,也正是北村通过塑造这一形象才能够淋漓尽致地展现爱情中的奉献精神,并不是当代人们认知中所谓的轰轰烈烈的爱情。另一彰显之处则在于,张敏在生活中也更加容易受到其他人的蛊惑,或者需要更多的空间将自身生活过程中所承受的压力和问题进行释放,从而出轨。而对于爱情隐匿上的展现,一方面是康生无论在日常生活还是生活资源使用过程中,都对张敏具有极其深刻的爱情,而这类爱情甚至能够在心里产生一种依赖,另一方面是在得知张敏出轨之后,康生内心的苦楚难以言表,甚至感觉整个世界全部坍塌,这就是所谓爱情的彰显和隐匿情感的意象表达。
  (五)爱情的仇恨与释怀
  小说《长征》无疑是对爱情的仇视与释怀的最佳表达,无论是对于主人公的爱恨纠葛,还是在后续的情节发展比如参与红军过程、长征过程中,都可以发现这些都是对于之前主人公之间发生矛盾的一种抗争性过程,实际上都未能完全根据这类信息的表现,让他们之间真正达到了不共戴天的程度,甚至会在一定程度上成为生活上的伴侣。而在几个人都到了老年,通过人物语言的表现,使得彼此之间的仇恨被完全消除。这也就说明在爱情的长期发展过程中,所谓的仇恨实际上都会在后续的长期共同的生活过程以及在情感的展现之下而逐渐释怀。
  三、小说集《周渔的喊叫》中对爱情的书写方式给当代创作者的启示
  (一)合理调整细节
  小说集《周渔的喊叫》中,对爱情的书写方式在人物描写上用了大量的情节。这类故事情节中,一些情节是显性描写,另外一些情节是隐性描写。比如对于康生心灵上的描写,正是通过对于各类隐性行为的叙述以及其他内容的加入,让讀者意识到,张敏是康生内心的精神支柱。在当代的小说创作过程中,真正爱情的描写过于浅层化和浅薄化,而究其原因,主要是对于一些细节的描写和刻画不细致,无法真正成为细节[5]。比如采用一种“粗枝大叶”性的描写,“两个人一见钟情”,为何能够一见钟情?一见钟情之后两个人相关关系的如何处理成为了一个未知数,这显然无法让读者将自身的经历和经验带入小说情节,使得相关的情节无法得到全面化的调整。
  (二)合理安排情节
  情节安排的过程中,必须要能够实现对于所有情节的合理安排,而无论是对于爱情,还是对于其他各类情节的描写,所有的情节加入过程中都必须要能够为整个故事服务。可以发现在北村所创作的各类小说中,对于安排情节部分无论是在故事的推动方面、相关事物的展现方面还是相关结果的体现方面,都能够全面为相关的情节进行铺排。此外从相关情节的安排层面上来看,必须要能够实现对于各类信息的合理加入以及相关信息的全面表达,唯有如此才会起到对最终所创作的作品,无论是在情节方面,还是对于各类信息方面,都具有更高的可信度。提高内容深刻度,从而使得整部小说所有的情节不会单独存在,而是要能够进行融合,塑造小说的整体氛围。   (三)合理投入信息
  小说的创作中,对于事件的发生背景以及故事发生过程描写,一方面需要实现多种信息的糅合,另一方面要能够实现对各类信息的后续表达和完善,只有在所有的信息都可以得到全面专业化的分析之后,才可以认为当前所采用的相关信息结果中,无论是从处理工作结果上来看,还是在故事情节的推动情况上来看,都具有更高的规范性与可靠性[6]。信息的传递过程,一方面要能够科学研究所有信息的处理方法,同时也要能够进一步探讨所有信息的后续处理工作规范,还要最终将所建立的所有信息进行完整展现。
  (四)合理剖析内心
  在人物内心情感的剖析过程中,要能够完全根据人物的内心复杂程度、内心的当前信息展现情况以及相关信息的应用情况,实现对于各类信息的有效探讨。当然在具体的处理过程中,并不都是直接以语言的方式进行描写,而是要能够真正按照日常生活中的人物心情以及信息展现情况,实现对所有的这类信息的说明,并可以得到有效的分析和了解,才可以确保最终实现对人物内心的全面分析,为整个故事的发展情节和发展情况服务。
  四、结论
  综上所述,小说集《周渔的喊叫》中针对爱情的描写,包括爱情的显性和隐性描写、爱情的投入和迷失描写、爱情的仇恨和释怀模式等,所有的描写都真正做到了入木三分,依照人物的日常生活情景以及人物的心理状态进行描绘。对于当代小说的创作启发是,必须要能够真正凸显出人物的内心性格,并且实现对这类信息的科学合理投入,此时才可确保所有的信息都得到了科学的使用,并且可以确保最终所创造出的作品能够完全根据相关故事情节的发展以及核心进行塑造。
  参考文献:
  〔1〕侯悦.北村小说的愛情书写——以《周渔的喊叫》《望着你》为例[J].文教资料,2019(36):143-145.
  〔2〕程江江,张学海.爱的残缺与救赎——论北村小说集《周渔的喊叫》中的爱情书写[J].景德镇学院学报,2018,33(05):97-102.
  〔3〕夏仁娟.在爱与信仰中迷失自我的女性意识——从《玛卓的爱情》与《周渔的喊叫》的比较谈起[J].语文建设,2016(35):49-50.
  〔4〕石盛芳.论北村小说标点符号的运用——以《周渔的喊叫》为例[J].鸡西大学学报,2016,16(08):125-127.
  〔5〕王春艳.论《周渔的喊叫》的爱情观[J].文学教育(中),2014(05):21-22.
  〔6〕赵宏阳. 想象的迷宫:从小说《周渔的喊叫》到电影《周渔的火车》[D].长春:吉林大学,2012.
其他文献
像我们这样的人  你笑我竟然相信童话  你笑我居然还不长大  你笑我何苦恋恋放不下  你笑我怎么就忘了你  你笑我总是太过痴情  你笑我浮浮沉沉半生  还是这么傻  你笑我多次回望  却还是弄丢了自己  你笑我遍寻芳香  却依旧习惯孑然一身  你笑我这样的人  已经在逐渐老去  无法避免  变成一个有故事的人  你笑我们一次分离  就失了很多年  你笑我们一次挥别  付出一切才懂得后知后觉  你笑
期刊
摘要:文章先分析了《快乐王子》故事的社会背景,随后介绍了《快乐王子》中的人物特征,最后针对作者王尔德的社会正义观进行了系统解析,包括对社会两极分化现象进行抨击、批判讽刺社会对于穷人的冷漠、在社会问题解决方面进行质疑、揭露社会主流道德意识的矛盾性,希望能给相关人士提供有效参考。  关键词:快乐王子;王尔德;社会正义观  《快乐王子》是王尔德在19世纪80年代创作的童话故事,当时的资本主义世界受经济危
期刊
摘要:《劝学诗》蕴含了宋代文化内涵和特质,是诗人学者为勉励他人勤奋学习所创作的。《劝学诗》彰显了说教的特点,起到了寓教于诗的效果,在宋代诗歌中极具代表性。基于此,本文对《劝学诗》的形成展开分析,并就《劝学诗》作伪原因进行考述,其中包括《劝学诗》非宋真宗作品的那一部分。  关键词:劝学诗;形成过程;作伪  一、绪论  (一)研究现状  针对《劝学诗》的形成过程及作伪原因,不同研究学者参与研究,整理相
期刊
摘要:《恨赋》是抒情小赋的代表之作,文学价值比较高,流传至今,受到许多学者的追捧,《恨赋》语言特色较为独特,属于中国文学的瑰宝,艺术魅力和价值都比较高,作为江淹的代表作,从 《恨赋》中可以感受到江淹的文学成就,以及当时创作的心境,全赋结构非常紧凑,重视排章选句,文章简单但却非常有气势。  关键词:特色管窥;恨赋;语言艺术  一、《恨赋》文学价值  《恨赋》是极具代表性的抒情小赋,文学体裁较为特殊,
期刊
摘要:在全球化的发展机制下,文化创意实现了文化与经济的有机融合,《功夫熊猫》以丰富的剧情画面、传统的中国功夫受到人们的喜爱。基于此,本文对《功夫熊猫》中主要的武术元素进行分析,研究《功夫熊猫》造成的文化冲击及反思,重点探析《功夫熊猫》对武术国际传播的文化启示,以期促进中国武术进一步传播发展。  关键词:功夫熊猫;武术国际传播;文化启示  无论是功夫还是熊猫,都是极具中国特色的文化元素,《功夫熊猫》
期刊
摘要:音乐对于人类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哲学家柏拉图也将音乐视为个人成长的重要教育手段。为了提升对音乐的鉴赏与认知,就需要不断地练习,而声势律动在相关的音乐培训中至关重要,它不仅提升人们对于音乐的认识、在律动中找到音乐美感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还能帮助人们缓解心中烦闷的情绪,使得心态变得更加细腻、柔和,从而激发音乐学习兴趣、促进身心平衡发展。本文基于音乐培训,就声势律动在音乐培训中
期刊
摘要:情感解读,是文学作品内涵解析的主要分支。为此,本文结合《朝花夕拾》作品简介,着重从家庭小爱、社会大爱两方面,分析《朝花夕拾》里的情与爱,以达到精准把握文学作品内在意义,彰显文化传承的社会价值。  关键词:朝花夕拾;情与爱;文学赏析  情感体会和感知,是文学作品阅读与分析的主要方面,也是读者与创作者沟通的主要桥梁。想要读懂文学作品,通过阅读升华自己的内在品质,准确把握文学作品中的核心,适当的延
期刊
摘要:本文将详细介绍反讽艺术在电影《红字》中的应用价值,通过专业的研究与分析,找出电影《红字》中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根据其不同的命运与故事,提出反讽手法在《红字》不同人物中的实际体现,如珠儿、海斯特·白兰、丁梅斯代尔与齐灵渥斯,透过四个人物的不同性格与命运,让观众更为理解该制度中人们生活的无奈。  关键词:反讽手法;电影《红字》;主要人物;海斯特·白兰  《红字》小说为19世纪美国的浪漫主义作家霍
期刊
瀑布
期刊
客空間临摹(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