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步走在课堂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来源 :教育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llyf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两年“核心价值观“的学习在全国开展得轰轰烈烈,上至各级单位,下至中小学生,都对这二十四个字可谓倒背如流。然而往往教育方式单一,开展得不够深入。或是开展的教育活动时间偏短,不利于总结提高,甚至于个别学生还没完全弄懂。
  作为道德与法治老师,如何立足这一主阵地,发掘教材内容与核心价值观的交 汇点,向学生弘扬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去年我们学校的全体同仁在教学中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摸索和尝试。
  一、系统化——衔接教材,明晰框架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是联系学生生活,以培养学生良好道德与法治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一门综合课程。本课程的逻辑伴随着学生活动和认知半径的扩大,内容呈现出从个人到家庭、学校、社区、国家、世界的同心圆模式。
  不难发现,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这一逻辑框架恰与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逻辑层次相吻合。实际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在课程标准以及据此编写的统编教材中都有体现。在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要准确而深入地把握相关逻辑框架,注重将学生的生活串连起来,逐渐打开学生视野,促进学生思维不断延展,而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价值观将在这一过程中逐步建构起来。
   在小学低年段,教师应尊重其心理发展规律,结合其生活经验,采用观察、调查、讨论等教学方 式,侧重“友善、诚信、文明”等贴近儿童生活的 价值观教育。到了小学高年段,学生抽象思维有所 发展,生活范围日益扩大,“公正、民主、法治、 自由、平等”等价值观会逐渐成为其精神世界的追求,此时,教师可因势利导开展相关教学。
  二、童趣化——多管齐下,形象入脑
  24字核心价值观精炼凝重,博大精深,如何将其形象化、趣味化,让学生好记、好懂,乐学、乐记?在课程当中探索研究,关照童心,寻找规律,努力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象化,童趣化,我校道德与法治老师群策群力,各想奇招。
  (1)歌唱法。一年级孩子有些甚至有几个字还不认识,背起这24字不是记错顺序,就是漏掉几个。因此,一年级组的道德与法治老师们想了个好办法,每回课前5分钟先播放《核心价值观记心头》。这首歌旋律活泼,朗朗上口,不仅学生,老师也爱唱。就这样,唱一次,记一次,化难为易。
  (2)图解法。一二年级的走廊过道墙上就挂着12幅“核心价值观”的漫画,对相关内容进行了展示、解说和艺术表达。低年级道德与法治老师特意抽出一堂课的时间带领孩子们参观、解读。那可爱的漫画形象,一下拉近了孩子和价值观要求之间的距离(3)派红包。因为孩子的社会阅历较浅,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涵义不一定能理解得很深,三年级组的道德与法治老师煞费苦心,特意制作了装着核心价值观卡片的红包袋,寒假后一开学就赠送给任教班级的孩子。比如“平等 民主”这张卡片上,不仅印着猴子和“猴年大吉”的字样,在“平等 民主”的横幅下,还印上“人不分三六九等”的上联和“事无论大中小情”的下联。富有教学经验的老师甚至还通过“抢红包”的游戏方式,加深学生对相关价值观的理解,寓教于乐,教化无形。
  我们都知道,小学生的认知特点趋向于形象、直观和趣味,生动有趣、具体形象的活动形式,能把抽象的“大道理” 转变为他们易于接受的“小道理”,有利于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氛围中理解核心价值观,使核心价值观“声声入耳”。
  三、亲近化 ——形式多样,设计走心
  价值观是很大的道理,但大道理就存在于日常可见的各种小事中。对小学生来说,掌握正确的价值观要从小事做起,要从学习做人开始……让教材贴近儿童生活,让真实的案例打动人心,让道德情感驱动德性的内化,这样才能为学生自觉行动打好基础。从认知到认同,把核心价值观“润物细无声”地落实到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教学实践中,我们精心设计了一些活动。
  (1)课前调查,唤起参与热情。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注重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学生的道德发展,使他们能够以积极的生活态度 参与社会,成为有爱心、有责任心、有良好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人。在三年 级上册《家人关爱我成长》一课教学中,教师请学生通过课前观察,记录“父母的一天”,让学生深切感知父母的工作与生活。通过观察学生产生了为父母分担的愿望,并制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行动计划,指引自身的行动。由此,让学生在主体参与中获得丰富的体验和感悟,不断提升家庭责任感,而敬业、和谐的核心价值观自然走进儿童心灵,并引领儿童行为。
  (2)课中探讨,引发共鸣激情。以六下第二单元《科技是把双刃剑》为例,为了让学生理解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共存的重要,体会“人类只有一个地球”的含义,教师当堂进行了“塑料袋一天的旅行”小组调查,从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塑料袋体会到塑料制品的便捷和泛滥,引发学生共鸣、思考科技是把“双刃剑”,再通过地球“第八大洲”——太平洋垃圾带触目惊心的画面,引发学生思考:随着经济发展、人口的增多,资源消耗巨大,再加上很多自然资源不可再生,已经出现自然资源频频告急的现象。由此,孩子们认识到和谐社会不仅是人与人的和谐,更是人与自然的和谐, 从而感悟“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之真义。
  (3)课后实践,促进观念内化。课堂教学是形成道德认知的主要途径,主体参与的实践活动则是道德教育的重要载体,积极开展行之有效、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将核心价值观引导蕴含在鲜活的生活主题中,才能让学生深刻体味并感同身受。例如执教《各种各样的传媒》后,老师设计了“一张报纸的诞生”这项实践作业。学生通过参观报社、采访报社工作人员、绘制办报流程图,掌握办报的基本过程,并以小组 为单位尝试设计与编辑报纸。孩子们根据兴趣及特长,有序分工……,或采访、写稿,或从事美工、排版,各展所长,合作分工。在此过程中不仅增长了见闻,提升了能力,更在探究实践中领悟到人们在 工作中的敬业精神。
  法国教育学家埃米尔·涂尔干说:“我们不能僵硬地把道德教育的范围局限于课堂里;它不是某时某刻的事情,而是每时每刻的事情。”把价值观教育融入道德与法治教学,必须要把课堂的大门敞开,让道德与法治教学延伸到生活与实践当中,引导学生把核心价值观落实到体验与行动中,在行动中体验与深化,在行动中巩固与升华,在行动中养成素养和习惯。
  参考文献
  [1]刘建德.在教学中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觀教育[J].中小学 德育,2014(9).
  [2]  张剑.加强青少年核心价值观教育 赢得未来的关键一招[N].光明日报,2015-02-09.
其他文献
今年冬天,天冷得好早,忙了一天的我,下班后回到家享受着家的温馨。  老妈正好从弟弟家来了,我笑着说:“快坐吧。”妈妈先从袋子里掏出新烙的鸡蛋夹菜饼,对我说:“赶快趁熱吃吧-----。”类似这样的小事不计其数,有时急得反问她:“我还小吗?”这次我却欣然接受了:这是母爱呀,在父母眼里,多大的成人也都是孩子。  妈妈和我聊起了天,说老爸生前的事情,说起老家邻居的热情,说起老家超市的物品丰富,我趁机说道:
期刊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专家,根据新课程的需要在教材的编写中利用了大量的情景图。情景图的呈现是新教材的一大景观,也可以说是教材的一大创新。它色彩鲜艳,形式多样,生动形象,唤起了学生的认知欲望。但其丰富的内涵有时教师难以理解和把握,给教师的实施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教师如何有效利用主题图进行情境创设呢?  一、动态展示主题图  很多时候,我们将静态的画面还原为动态的场景,这样不仅仅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调动,
期刊
心理问题的成因有很多种,对于中学生面临的心理问题主要源自于家庭和学校两个方面,具体将两种情况分析如下:  首先,家庭问题导致的学生心理问题。学生除了在学校,课外更多的时间是和家人的接触与交流,一个家庭是否和谐决定着学生的情绪是否健康,我们在很多资料中和现实案例中发现,家庭里父母总吵架、离异家庭、单亲家庭直接影响到孩子的性格和对学习的关注程度。这类学生通常会表现出情绪低落或者异常波动,成绩迅速下降,
期刊
课程标准中指出:要让学生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但图书信息和网络信息包罗万象,刚开始学生在查寻相关资料时,会感到无从下手,教师要教给学生查寻的方法。利用资料,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能力。如查看目录,学会浏览与精读,进行摘抄或复印,掌握搜索引擎方法,学会快速筛选信息,分析信息,形成自己的见解等。在具体的教学指导过程中,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式:  一、课
期刊
班级是学校教育和管理的基本单位,也是班主任进行教育工作的依靠力量和组织保证。魏书生说:“管理是集体的骨架。”有良好的管理,事情才会有头有绪,集体才会像一架健康的机器有序地运转。要形成一个良好的班集体,需要每一位班主任倾注大量心血,做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因为班主任个性、爱好的不同,所带班级层次、对象不同,现在提出的班级管理方法和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回顾这些年来我所带过的班级,有喜有忧,感慨颇多。  
期刊
刚刚又看到一则新闻:某高中3名女生,集体相约自杀。现代生活越来越便利,衣食无忧,但像刚刚新闻中提到的这种青少年的自杀事件,亦或是高校学生的弑母、弑同学事件也层出不穷。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每每看到这一则则触目惊心的消息,都心如刀绞。据  有关部门统计:世界上每年都有数以百万计的青少年因自杀而失去生命,自杀、意外已成为当代青少年非正常死亡的首因。对中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必须提到学校教育工作的议程,并
期刊
小学英语是一门特殊的语言学科,要掌握好这门语言,不但要有习得这门语言的自然环境,而且要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教学,在长期的小学英语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学生的落后面很大,学习差异很大,学习积极性不高,面对这样的学生群体,曾经是那么的迷茫,不知所措。但老师毕竟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经过不断的思索和努力,我最终还是得到了家长、学生、社会的认可。所以我想从几个方
期刊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究欲望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利用问题式的情境对学生展开教学,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帮助学生进一步养成探索的好习惯,同时,问题情境是一种特殊的学习情境,这种情境能够带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在力融入其中。当然教师创设问题情境时,一定要注意问题情境的创设要符合学生的心理认知规律,从学生的生活中取材,反映我们的数学知识,具有探究意义,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在探
期刊
教学改革的实质和核心是观念的改革,素质教育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它的推广使用使语文的教学观念和方法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中学语文教学已经走出了单纯的师传生受,重知识轻能力、重成绩轻素质的传统模式。“语文教学是为社会发展和学生的潜能开发、健全个性发展、自我教育能力和终身学习习惯的养成打下坚定的基础的。
期刊
进入教育行业二十余载,班主任工作也干了二十余年,其间的酸甜苦辣,工作中的幸福感,促使我不断学习、总结,促进自我提升与成长。回顾一路的点点滴滴,满满的思考与探索。  一、多种方法并用,促进学生习惯的养成  学生从幼儿园到小学,眼里满是新奇,天性好动的他们,总是约束不了自己的行为:铃声响了不知道进教室;课前准备没有,上课了才忙忙慌慌在书包里找书;课间只有玩乐,课堂上请假上厕所……类似的情况数不胜数,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