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语文教育”视域下的高校语文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来源 :大学·教学与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n4194139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课程在高校课程教学体系中属于核心内容。本文从“大语文教育”视角对高校语文课程教学进行研究,意在分析“大语文教育”理念的目标和要求,并基于这一视角提出开展语文课程教学改革的路径。研究发现,“大语文教育”视角强调充分利用多方面的资源条件开展语文课程教学,并且将语文课程教学与做人结合起来,力求通过语文课程教学实现对学生思想和精神的教育与引导;教育教学中需要通过完善课程体系、重视文化传播、加强教学实践三方面策略实现高校语文课程教学的改革。
  关键词:“大语文教育”;高校教育;语文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1)15-0057-03
  在现代教育背景下,充分利用多种不同的教育教学资源为具体的课程教学提供服务,从而提升课程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教学方式,是一种创新教学趋势。高等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教学在具体实施中也需以“大语文教育”观念为依据开展教学改革,提升高校语文课程的教学质量。
  一、“大语文教育”理念与应用意义分析
  (一)“大语文教育”的基本内涵
  这种教育观念本质上是将语文课程的教学放在一个更为宏观和广阔的平台上,对其教育目标和教育方法加以讨论。具体到这一语文课程教育理念的內涵,即强调以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环境为中心,将学生的主观学习需求放在更重要的位置,尊重不同学生的语文学习需求个性,并且在教学中注重启发学生的创新性和灵活性,突破课堂教学环境的局限,将语文课程教育的范围和内容延伸到学生的日常生活和拓展性学习的各个层面,最终达到为提升大学生的综合能力素质和人格形成提供服务的目的 [1]。大语文理念下,语文课程教学涉及的内容包括语文拓展阅读、写作、语言表达能力(即口才训练)、书法、国学等多个方面。丰富的内容信息意味着语文学习的范围和层次得到了针对性的拓展,且从这些具体内容本身展开分析,大语文背景下的语文教学也更易使不同学习兴趣和学习层次的大学生找到个人学习语文的兴趣点和切入点,对提升语文课程学习质量起到了促进作用。
  (二)大语文教育理念指导语文教学的重要意义
  1. 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积累
  虽然高等教育阶段语文课程的学习在目标和方法上的局限性已大大降低,但语文知识的学习过程从本质上来说是一个不断积累和丰富的过程。单一地依托在课堂教学环境中学习到的课程内容,对高校大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约束性,且语文知识的学习积累过程也相对更为缓慢,大语文教育理念让语文知识从课程内容体系的局限中解脱出来,更大范围内的传统文化知识、专业语言表达以及文学、国学方面的内容都被纳入高等教育阶段语文学习的内容体系中,这意味着学生学习和积累语文知识的途径更为丰富多样,那么其语文知识学习与积累的效果也会得到相应的提升 [2]。
  2. 拓展语文教学的维度
  虽然高等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教学内容的发散性有所增强,但从教育教学的切入点观察,传统的语文课程教学仍然停留在面向学生开展传播理论知识与提升实践能力的教学,且在语文能力提升的教学目标方面,也停留在学生语言表达能力、阅读能力以及写作能力等基础能力层面,并没有向更加多元的方向拓展。大语文教育的观念将很多与语文知识相关的、不同呈现形式的内容都纳入了语文课程学习的范围,且部分内容的教学目标不再局限于学生客观上某方面语文能力的提升,而更加强调学生综合学习能力的优化与提升,这使得语文教学的切入点和维度都得到了拓展,高校语文课程教学可取的素材和教学思路,甚至教学组织形式必然能够得到全面的改善。
  3. 满足不同学生的语文学习需求
  越是到了高等教育阶段,学生在客观固定课程学习方面的主观需求就会越发突出。单一地采用固定教学模式,完成固定教学内容传授的语文教学模式无法全面满足不同学生的语文课程学习需求 [3]。且这种教学模式与“立德树人”教学原则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要求也不相符。大语文教育教学理念为学生提供了多种不同类型的语文学习内容,无论是哪一部分的内容,学生都能通过学习实现语文综合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的提升。而且学习内容的丰富性让学生可结合不同的学习侧重点选择其感兴趣的内容进行针对性学习。这种情况下,语文学习的氛围更加轻松,学生的主观学习积极性也会更高涨。主观上的学习热情是达到预期教学效果的关键影响因素。
  二、“大语文教育”视角下大学生语文课程教学改革路径分析
  (一)进一步完善语文课程的内容体系
  大语文教育视角下,教学资源和教学内容体系首先要实现更新和完善,只有基础的课程体系和相关的教育教学资源得到相应匹配,才能进一步借助资源和辅助工具等实现大语文教育背景下的教学实践 [4]。为了提升传统语文课程教学内容体系的丰富性,确保课程体系的更新与完善工作符合大学生群体的主观需求,在开展课程体系优化建设工作前,教师团队以及教学管理部门应当积极做好相互之间的沟通工作。教师方面应当结合现阶段语文课程教学中优秀传统文化传播以及文化自信树立的宏观要求,从实际出发,选择一些促进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爱国主义或革命文化教育方面的课程或辅助教学素材,投入常规的语文课程教学过程中,并且根据学生初步接触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后的反馈意见,适当调整教学内容结构和侧重点,重视学生的主观学习需求。另外,教学管理部门可以通过设置结合不同专业的辅助语文特色课程达到丰富课程体系的效果,例如,基于传统文化的地区方言文化背景课程、音乐艺术类文化教育课程以及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教学内容和目标的理论性课程。在课程设置时,教学管理部门可结合学生的反馈将不同类型的课程融入不同专业或者公共选修课程结构中,便于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习兴趣自主选择。
  (二)通过文化传播发挥育人功能   大语文教育理念的目标中,除了丰富语文知识的学习渠道外,将语文课程教学与做人相联系是这一教学理念所追求的另一重要目标。要想充分发挥课程的育人功能,就需要教师在传统的语文课程教学内容体系外设立不同切入点的传统文化传播专项课程。尤其是在网络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和普及的当今社会,面向大学生群体的传统文化教育更是迫在眉睫。教师可以从语文的形式起源和思想起源两方面入手实现文化传播,在思想上以大思想家孔子的儒家思想为切入点,分析儒家思想的内容体系和思想内涵,并回归到历史文化的维度上,总结分析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和行动指南,让学生对传统文化中的儒家思想有一个全面客观的认知。从语文学习的形式来讲,教师可以将汉字的起源作为语文教学的切入点,在相关教育教学开展中逐步引入甲骨文、象形文字这类具有历史文化底蕴的汉字类型,向学生讲解文字产生的历史,让学生在语文教学中体会我国传统文化与文字的奥秘及深刻内涵,由此产生对语文学习的恭敬心、对国家发展建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微观上的文化教育达到从思想上引导教育学生的育人目标。
  (三)重视实践教学工作的开展
  语文实践教学工作的开展非常重要,大语文教学理念下,语文课程的教学除了可以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以及多样化的辅助教学资源外,实践教学环节的工作也应得到充分重视。例如,在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时,学校可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与相关单位合作建立实践教学参观考察基地。教师在完成课堂教学环节后,可带领学生进入革命纪念馆、烈士陵园等实践基地参观学习,让学生切身感受传统文化中革命文化的重要意义 [5],为个人学习和成长中的目标树立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6]。另外,教学实践活动还可以通过诗歌朗诵、传统文化传播的相关比赛和实践艺术活动等形式开展,学生参与相关活动,必然能够在浓厚的文化氛围中更加充分地体会语文的魅力、传统文化的魅力,坚定其通过学习提升个人文化素养和综合素质的信心。
  三、结语
  大语文教育理念与现代高校语文课程教学的融合是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提升大学阶段语文课程教学质量的有效路径。学校和教师应当认识到大语文教学理念的积极作用,并且从学生学习生活的各方面出发积极观察并搜集相关资料,为实现大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和教学内容结构的丰富与优化起到促进作用,为高校语文课程的专业教育层次提升不断努力,力求培养出符合现代社会人才培养要求的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王凌超. 多元化视域下高校英语教育教学改革的探索——评《高校英语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J]. 林产工业,2019(10):84.
  [2] 姚志松. 新媒介语境下大学语文教育的变革与应对——评《大学语文教育学》[J]. 新闻爱好者,2020(01):5-6.
  [3] 孙洁. 文化传播视域下高职语文教学的研究——评《语文教育智慧论》[J]. 新闻爱好者,2019(02):106.
  [4] 李月. 新课程视域下英语核心素养的培养路径分析——评《新课标背景下英语教学理论与教学活动研究》[J]. 中国教育学刊,2020(02):125.
  [5] 赵炜. 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及對策研究——评《思政理论课教学改革与大学生思政教育互动研究》[J].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9(06):100.
  [6] 池夏冰. 核心素养视野下语文课程的价值观教育[J]. 中国教育学刊,2019(03):1-5.
  (荐稿人:刘瑜,汉口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中心主任,副教授)
  (责任编辑:淳洁)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以建构主义、人本主义理论为基础提出创建航海英语自主学习平台的迫切性和必要性。分析当前各种英语自主学习平台的局限性,提出创建航海英语自主学习平台的合理构建,以期弥补专业英语自主学习平台构建的空白,提高专业英语学习者英语学习的积极性。  关键词:航海英语;自主学习平台;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1)14-0027-03  一、平台构
摘 要: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要满足老年人的精神需求,就要对老年人开展教育。由于老龄化所带来的各种问题屡见不鲜,通过开放式教育可以确保老年人获得全面的服务,使其生活质量获得显著改善。本文通过搜集国内外学者的研究资料,提炼观点,对我国老年教育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进一步归纳老年开放教育存在的优势与不足,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旨在说明与传统的老年教育相比,开放式教育使老年人的学习不再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摘 要:意识形态工作网格化管理是创新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方式、促进意识形态工作效果的主要尝试。本文结合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实际,探索建构意识形态工作网格化管理路径,首先要完善意识形态工作网格化管理框架和网格单元;其次,要逐步明确网格化管理内容,分层分类加强阵地建设;最后,要着力健全网格化管理考核激励机制,加强意识形态工作队伍建设,以期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思想引领、阵地管理、舆情监控的管理模式,织紧
摘 要:促进机械工程学科发展,实现教育现代化,是面向“十四五”新时代教育发展的需要。本文以工程教育认证中持续改进理念对认证专业的需求为出发点,探讨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持续改进体系的构建。结合专业自身的办学定位,构建符合培养目标的持续改进机制。机械工程学科的建设和发展需要具有时代性、开放性,同时应以争创一流专业为目标,突出工科质量,精细化日常教学管理,深化团队组织建设。  关键词:学科建设;一流学
摘 要: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的诊改目的在于提高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高职院校需结合自身实际和社会需求,准确把握诊改内涵,深刻理解诊改本质要求,分析现状,查找原因,融合多种方法,提出相应对策,保障诊改工作扎实有效推进,不断提升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  关键词: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改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1)15-0034-
摘 要:中小学教师资格制度改革的有力推进,为高等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工作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激发了教师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的动力。为了更好地满足社会发展对新时代幼儿教师提出的要求,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势必进行与时俱进的教学改革。音乐课程作为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师教育课程,需要针对目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建立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课程改革理念,通过重构课程教学目标、整合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模式、搭建实践教学平台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目标以及教育方式都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在当前的高校之中,学生的全面发展已经成为教育的重点内容,在这样的背景下,高校开始转变自身的教学方式。体育教育方面,我国高校的学生存在一定的不足。因此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增强学生体质,仍是当前教育的重点内容。本文主要对此进行分析,希望对大学生体育教学的全方面改革进行分析,从教学策略的改革之中,找出当前大学体育教育的發展方向。  关键词
专业层面的诊断与改进工作是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立与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结合机电一体化专业实际诊改工作,从专业诊改认知入手,阐述目标链和标准链建立过程,总结诊改过程中的主要经验,提炼专业诊改与课程诊改有效衔接的主要做法和特色,以期为同类院校开展机电一体化专业建设和诊改工作提供实践借鉴。
摘 要:“植物营养与施肥”是全国高等院校农学类专业的必修课程。目前,“植物营养与施肥”的教学仍侧重于课程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对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为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学生学习与实践能力综合发展,本文将从“植物营养与施肥”的教育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实践教学和考核制度等方面进行探讨,并提出具体改革策略,为提高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技能的专业人才奠定基础。通过
摘 要:本文主要针对大数据背景下高校教学档案管理展开研究,先提出其可行性因素,然后通过论述大数据背景下高校教学档案管理存在的不足,重点阐述了几点完善对策,主要包括加强高校教学档案管理制度的完善、加强教学档案数据库建设、加强人才培养建设等,旨在不断完善高校教学档案管理工作,实现与大数据技术的高效整合,满足大数据时代教学档案管理发展需求。  关键词:大数据;高校;教学档案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G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