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可以通过采用启示性创新性教学思路、综合利用各种方式进行教学、课上设置良好的教学环境,鼓励学生开动脑筋、课后布置开放性作业,引导学生发散性思维等多种措施,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创新意识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我国的教育体系发生了重大变化。小学是我国教育阶段中的基础阶段,在这期间,学生要为自己以后的学习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小学生处于感性认知的阶段,思维方式还未完全形成,教师要利用数学这一重要学科,积极引导与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
一、采用创新性教学思路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改变陈旧的思想,摒弃死板教学的观念,而要采用启示性创新性教学思路,利用小学生好奇心强烈这一性格特点来进行教学,通过良好的全方面的备课,来保障课堂的顺利进行,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课的趣味性。同时,积极地启示也有利于小学生开阔思维,增强他们的创新能力。事实上,创新性教学也有利于教师自身提高创新能力。
例如:在《图形变换》一课的学习中,备课时要充分考虑多种图形的组合,教师可以自己动手通过剪纸、画画、实物拼接等方式来展现不同的物体,如房子,衣服,小熊等等。在课堂上让学生们指认这些物体分别由哪些图形组成,还可以让学生自己利用一些废品如纸盒等,动手做一些与众不同的设计,学生之间可以比一比谁做的更好,并让他们介绍自己的设计作品由哪些基础图形组成等等,通过这些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
二、综合利用各种方式进行教学
现如今,各种高新科技非常发达,新型辅助性教学工具也层出不穷。教师要与时俱进,充分有效地利用好各种设备或资源,进行小学数学教学,改变单一板书形式。利用诸如多媒体PPT、视频等形式来吸引学生,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模具如塑料钟表、直角三角形、圆柱体、圆锥体等等,利用即时聊天软件或邮件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联系、布置作业、解答疑问等等,当有特殊情况时,在有条件的基础上,教师可以进行远程视频教学、语音教学等。
例如:在《多边形的面积》一课的学习中,在求解课本习题里不规则平面图形的面积时,教师可以提示小学生拿出各自的教学模具,找找看有没有一种特殊的模具,可以快速求出图形的面积。通过教师的提示,有的小学生就会充分发挥他的聪明才智,用画有多个小正方形的透明塑料片放在要求的图形上,再数一数,就快速得出了图形的面积,同时,由于图形的不规则性,学生也学会了用近似值代替准确值。当然,对于没有这样做的小学生,教师应该保持耐心,循循善诱,通过表扬他人来让别的小学生意识到,下次应该积极创新来让老师表扬自己。
三、课上设置良好的教学环境,鼓励学生开动脑筋
设置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有助于小学生立即进入状态,聚精会神地听课。教师要在课堂上设置问题、循循善诱、多和学生互动,引导学生开动脑筋并及时给予鼓励。通过设置问题,让小学生心中产生疑问,从而自己独立思考,找寻答案。当然也可以让小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在热烈的讨论中小学生们可以互相借鉴,进一步激发自己的创新能力。在回答问题时,教师不应局限一个答案,而要根据具体题目不同对待,对于学生提出的不同答案,要进行认真思考之后再回答,给出相应中肯的鼓励或建议。
例如:在《观察物体》一课的备课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实际生活中各种各样的物体,如:旗杆、橡皮、三角尺、篮球等等,然后把它们抽象成立体或平面图形,如圆柱体、长方体、三角形、球体等等,在课堂上可以进行如下对话,老师:“这一节课我们来学习《观察物体》,那么大家来说一说你的周围有哪些常见的物体呢?”学生:“铅笔/水杯/硬币/萝卜/乒乓球/羽毛球/球拍……”这时候,老师就可以通过例子来缓缓引出教学内容,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会抽象化,指出物体对应二维、三维下的图形。在教学中,教师要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保持良好的亲和力,还要及时鼓励小学生勇于提出自己的想法,对各种奇思妙想要给予褒扬,从而形成一个良好的循环,更好地促进小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
四、课后布置开放性作业,引导学生发散性思维
除了课前备课和课上的良好互动,教师还应做好最后一步工作,那就是课后布置一个开放性作业,让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同时避免思维定势的出现。小学生正是活泼爱动、有各种奇妙问题的时候,这时候,设置一个开放性的作业就会让学生在课后充分进行创新,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在设置作业时,除了让学生写文字性作业,可以考虑让学生动手叠一叠或者画一画等等,多方面促进学生的创新能力。
例如:在学习完《面积》一课之后,可以发给学生每人一张A4 纸,让学生独立设计一个房子内部,要求有客厅、起居室、厨房、餐厅、卫生间等,不给各部分具体面积,而要让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进行合理设计并给出每一部分的面积大小。下一次上课的时候可以对每个小学生的作品进行合理的点评,还可以让学生之间互相学习,然后评比出最合理的布局并给予一定的奖励。通过这样创新的作业,可以让小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自主的完成对《面积》这一课的复习与巩固。通过对其他作品的学习,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小学生的思維有启发作用,从而提高小学生的创新能力。学生自主创新能力非常重要,从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利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担负起这项重大的任务,积极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采用创新性教学思路,综合利用各种方式进行教学,课上设置良好的教学环境,鼓励学生开动脑筋,课后布置开放性作业,引导学生发散性思维,通过锲而不舍的努力,相信小学生能不断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及时对小学生学到的知识进行巩固,让小学生勤奋动脑,才能让学生的创新能力真正得到提升当然,教师自身的言传身教也十分重要,因此,教师也应该再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从而对小学生起到积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格桑平措.浅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J].新课程(上),2014(12).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创新意识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我国的教育体系发生了重大变化。小学是我国教育阶段中的基础阶段,在这期间,学生要为自己以后的学习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小学生处于感性认知的阶段,思维方式还未完全形成,教师要利用数学这一重要学科,积极引导与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
一、采用创新性教学思路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改变陈旧的思想,摒弃死板教学的观念,而要采用启示性创新性教学思路,利用小学生好奇心强烈这一性格特点来进行教学,通过良好的全方面的备课,来保障课堂的顺利进行,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课的趣味性。同时,积极地启示也有利于小学生开阔思维,增强他们的创新能力。事实上,创新性教学也有利于教师自身提高创新能力。
例如:在《图形变换》一课的学习中,备课时要充分考虑多种图形的组合,教师可以自己动手通过剪纸、画画、实物拼接等方式来展现不同的物体,如房子,衣服,小熊等等。在课堂上让学生们指认这些物体分别由哪些图形组成,还可以让学生自己利用一些废品如纸盒等,动手做一些与众不同的设计,学生之间可以比一比谁做的更好,并让他们介绍自己的设计作品由哪些基础图形组成等等,通过这些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
二、综合利用各种方式进行教学
现如今,各种高新科技非常发达,新型辅助性教学工具也层出不穷。教师要与时俱进,充分有效地利用好各种设备或资源,进行小学数学教学,改变单一板书形式。利用诸如多媒体PPT、视频等形式来吸引学生,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模具如塑料钟表、直角三角形、圆柱体、圆锥体等等,利用即时聊天软件或邮件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联系、布置作业、解答疑问等等,当有特殊情况时,在有条件的基础上,教师可以进行远程视频教学、语音教学等。
例如:在《多边形的面积》一课的学习中,在求解课本习题里不规则平面图形的面积时,教师可以提示小学生拿出各自的教学模具,找找看有没有一种特殊的模具,可以快速求出图形的面积。通过教师的提示,有的小学生就会充分发挥他的聪明才智,用画有多个小正方形的透明塑料片放在要求的图形上,再数一数,就快速得出了图形的面积,同时,由于图形的不规则性,学生也学会了用近似值代替准确值。当然,对于没有这样做的小学生,教师应该保持耐心,循循善诱,通过表扬他人来让别的小学生意识到,下次应该积极创新来让老师表扬自己。
三、课上设置良好的教学环境,鼓励学生开动脑筋
设置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有助于小学生立即进入状态,聚精会神地听课。教师要在课堂上设置问题、循循善诱、多和学生互动,引导学生开动脑筋并及时给予鼓励。通过设置问题,让小学生心中产生疑问,从而自己独立思考,找寻答案。当然也可以让小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在热烈的讨论中小学生们可以互相借鉴,进一步激发自己的创新能力。在回答问题时,教师不应局限一个答案,而要根据具体题目不同对待,对于学生提出的不同答案,要进行认真思考之后再回答,给出相应中肯的鼓励或建议。
例如:在《观察物体》一课的备课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实际生活中各种各样的物体,如:旗杆、橡皮、三角尺、篮球等等,然后把它们抽象成立体或平面图形,如圆柱体、长方体、三角形、球体等等,在课堂上可以进行如下对话,老师:“这一节课我们来学习《观察物体》,那么大家来说一说你的周围有哪些常见的物体呢?”学生:“铅笔/水杯/硬币/萝卜/乒乓球/羽毛球/球拍……”这时候,老师就可以通过例子来缓缓引出教学内容,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会抽象化,指出物体对应二维、三维下的图形。在教学中,教师要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保持良好的亲和力,还要及时鼓励小学生勇于提出自己的想法,对各种奇思妙想要给予褒扬,从而形成一个良好的循环,更好地促进小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
四、课后布置开放性作业,引导学生发散性思维
除了课前备课和课上的良好互动,教师还应做好最后一步工作,那就是课后布置一个开放性作业,让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同时避免思维定势的出现。小学生正是活泼爱动、有各种奇妙问题的时候,这时候,设置一个开放性的作业就会让学生在课后充分进行创新,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在设置作业时,除了让学生写文字性作业,可以考虑让学生动手叠一叠或者画一画等等,多方面促进学生的创新能力。
例如:在学习完《面积》一课之后,可以发给学生每人一张A4 纸,让学生独立设计一个房子内部,要求有客厅、起居室、厨房、餐厅、卫生间等,不给各部分具体面积,而要让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进行合理设计并给出每一部分的面积大小。下一次上课的时候可以对每个小学生的作品进行合理的点评,还可以让学生之间互相学习,然后评比出最合理的布局并给予一定的奖励。通过这样创新的作业,可以让小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自主的完成对《面积》这一课的复习与巩固。通过对其他作品的学习,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小学生的思維有启发作用,从而提高小学生的创新能力。学生自主创新能力非常重要,从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利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担负起这项重大的任务,积极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采用创新性教学思路,综合利用各种方式进行教学,课上设置良好的教学环境,鼓励学生开动脑筋,课后布置开放性作业,引导学生发散性思维,通过锲而不舍的努力,相信小学生能不断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及时对小学生学到的知识进行巩固,让小学生勤奋动脑,才能让学生的创新能力真正得到提升当然,教师自身的言传身教也十分重要,因此,教师也应该再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从而对小学生起到积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格桑平措.浅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J].新课程(上),2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