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妙沉潜,美“育”人生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zn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教学的过程不只是知识获得的过程,也是一个审美体验的过程。审美性教学是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是实现人文关怀、体现人文滋养的必由之路。认知与审美相结合,才能提升认知的层次,凝练认知的结果。因此,2017年的高考考试大纲把文学类文本阅读确定为必做题,这是语文教育改革的必然,体现了高考“立德树人”的社会性本质。
  一、从高中学生的心理发展看文学类文本的教育导向
  高中生心理发展具有不平衡性、动荡性、自主性、前瞻性、进取性、闭锁性、社会性等七大特点,在这一时期,心里的发展相对落后于生理的发展,个性发展同道德或者其他社会意识发展之间不平衡,自我意识明显增强,独立思考和处世能力逐渐发展,对未来充满憧憬和向往,非常希望有单独的空间,又特别渴望被人理解,对社会活动的参与日益活跃。所以,在高中学习阶段,当真实自我和理想自我差距较大,自我价值评估较低时,中学生就较容易出现自我认知的心理冲突和矛盾。高中阶段对学生发展来说,既是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也是一个充满挑战的时期。怎样帮助高中生在这一阶段平稳过渡,并获得自我发展的助推力,就是高中教师必须承担的教育职责和使命。
  文学类文本是具有层次结构的语言组合体,用语言文字传达具有审美意味的情感,塑造具有审美意味的形象。与认知性、信息筛选的阅读活动不同,文学作品承载的语言语义美、形象画面美、意境意蕴美,便于学生参与到审美创造的过程中,对文本审美世界有所感悟,产生审美主体对往返于文本与自我之间的情感生命运动的内心体会,即产生共鸣和心流,从而完成复杂的精神体验活动。
  人类的情感、精神、智慧是在体验中生成的。优秀的文学作品,对中学生来说,就是联系社会、参与社会活动的窗口,是認识自我、反思自我的媒介,是贴近中学生生活、满足中学生审美需求、实现中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创造和享受的文本类型。
  从中学生的身心发展来看,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有助于中学生实现审美体验,并在体验过程中,以文本为观照自我的镜子,陶冶情操,优化心理能力,建构自我的精神境界。
  二、从中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看文学类文本的文学价值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研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适应世界教育改革发展趋势、提升我国教育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
  其中人文底蕴主要是学生在学习、理解、运用人文领域知识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基本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优秀的文学作品,必然要担当起丰富人文积淀、提升人文情怀和培养审美情趣的重任。
  从文学类文本的选文布局看,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册教材每一册四个单元,合计20个单元,文学作品类文本的诗歌(词)、散文(古代散文和现代散文)、小说、戏剧文体共分布于必修五册教材的13个单元中,占65%,在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中的比例居三大文类之首。
  从文学类文本能力目标指向看,在秉承课程目标中“三维目标”要求的同时,对学生的审美能力、理解与感悟能力、思维能力、鉴赏能力培养尤为关注。如现代散文作品,必修一第三单元编排了鲁迅的《记念刘和珍君》、巴金的《小狗包弟》和梁实秋的《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学生通过鉴赏文本中真实的人物及其事迹,学习作者如何在人物描写中渗透对人物品行的主客观评价,培养“品人与品文”的能力。小说阅读作品,必修三节选了《红楼梦》中的《林黛玉进贾府》,必修五则选取了《水浒传》中的《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其课程目标设置表明,要求中学生从优秀的小说中汲取思想、感情和艺术的营养,丰富、深化对历史的认识,学会尊重和理解作品中体现的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流派风格的文化。
  丰富的文学作品体裁,多维度的能力目标指向,有效地引导学生通过文学、文化熏陶提高语文学习的综合能力及形成较为成熟的心理素质和健全的人格。
  三、从高考样本看文学类文本蕴含的生命体验及精神引领
  2016年、2015年高考新课标卷的文学类文本分别是《锄》(李锐)、《战争》(【美】迈尔尼)、《玻璃》(贾平凹)、《马兰花》(李德霞)、《塾师老汪》(节选自刘震云的《一句顶万句》)。从选文的特点看,都展现了一定的社会背景下普通人的生活状态、性格特征及命运发展。从考题设置的角度看,除了考查小说阅读的基本技巧和规律外,题目较偏重于探究人物的性格特征(如人性光辉或弱点)、命运成因,探究人物形象的真实性、典型性,探究人物性格、命运给人的启示等。启示类题目突出了多元化思维,可以联系“现实人生”或“人物形象”作意蕴探究,也可以联系“写作写法”作审美探究。无论哪一种探究,紧扣文本内容,结合现实人生等角度谈出“自我感悟”是基本要求。值得重视的是2016年新课标卷Ⅲ的《玻璃》第四题,针对小说中“是否状告酒店,‘我’与王有福的态度不同”探究“更认同谁的态度”,不仅考查学生对小说主题“一定的历史转型期,法制观念、诚信意识的困惑、矛盾冲突”的准确把握,还通过对小说中人物的价值取向做评价,变相考查学生的价值观问题。
  可见,高考试题中的文学类文本,依然是贴近中学生的生活的,千字选文凸显了小故事中的大主题、小人物心中的大境界。鲜活的人物形象、真实的生活场景、动人的故事情节,对中学生来说,都是宝贵的、值得探寻的人生体验。探究小说中潜藏的人生主题,关照他人的命运沉浮,折射自我的价值取向,确立自我的人生定位,更是优秀的文学作品必须肩负着的精神引领重任。
  总之,美育属于人文教育,它的根本目的是发展完满的人生,是人超越自我的有限存在和有限意义,获得精神的解放和自由,用审美理想提升精神境界,塑造理想之光照耀下的美好心灵。以优秀的文学作品为载体,我们要挖掘沉潜其中的微妙大义,发挥文学作品特有的美育功能。
其他文献
真正高质量的体育教学,不仅是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和能力、身体训练水平及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风格在一节体育课上的综合体现,还涉及学生的学习动机、兴趣爱好及意志能力等方面的因素。仅就一节体育教学课的效果而言,则往往取决于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看是否达到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等。这些是决定体育教学效果的内部心理基础。在体育教学中教师的教学心理与学生的学习心理要相互呼应
期刊
社会在不断的进步,课程在不断的改革,伴随着新一轮的改革,音乐课程改革也在稳步推进,音乐课程改革以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新的教学理念正一步步的深入我们的课堂,被我们每一人所钻研,运用, 然而如何才能把课改理念很好的渗透到音乐课堂教学中,进一步提高音乐课堂教学质量呢。为此,在教学中我做了一些尝试,采用了一些新的教学方法来丰富我的课堂,从中体会到了新课改带来的生机勃勃。  运用多种教学模式,我们知道在人的心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这样说“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和“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加强课外阅读,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也是语文课内外衔接、培养语文能力的教学实验的重要组成部分。大量的
期刊
“生活作文”指的是教师通过研究和实践,创设条件丰富学生生活,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学习写作,提高学生认识生活,表现生活、表达自己思想情感的能力。《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作文教学应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本课题的研究,就是为了解决学生作文内容贫乏、言之无物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关注现实,感悟生活,把学生的目光引向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
期刊
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有着具足轻重的地位,它是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教师教学的一个着力点。在这其中,小学低年级看图写话的教学,犹如高楼底下的奠基石,更是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在实际的教学写作过程当中,却是学生谈“文”色变,教师摇头叹气。出现这样的情况,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首先,学生不懂如何看图,不理解什么是看图写话。由于低年级的小学生在观察事物的过程中,是以无意注意为主
期刊
教学活动是一种老师和学生互动的过程。老师精心备课,细心讲解,深入浅出,形象生动;学生事前预习,事后复习,认真听讲,积极地思考。这是我们理想的教学画面,但是现实生活中并不是往往如此,现在的教育形式下,学生厌学的现象愈发严重,成为了影响教学质量和教育目标的不容忽视的因素,造成学生厌学是多种因素的,既有外部原因,也有学生内部原因。此外还不能否认有社会的影响。  一、农村初中生学生厌学情况调查  2009
期刊
作为作文训练的起点,小学低年段的看图写话是作文教学的筑基阶段。面对本是一张白纸的学生,教师该如何带领他们自由遨游于写话的海洋?这就要求老师发挥智慧,结合学生的实际在不断的发现与总结中前进。我认为高效开展低年级看图说话教学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激发兴趣  性格还不够成熟、稳定,是小学低年级学生的主要性格特点。在课堂上难以集中精神去完成一件事,常常会出现开小差,搞小动作等状况。因此,教师
期刊
一、研究目的  现阶段小学体育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健全的体魄,养成正确、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一个外国教育家曾这样说过:“在那些独具天赋和灵感的人们生活中,大都是教师燃起了一个未被发现的天才的内心火焰。”小学时期正是儿童学习知识、发展能力、培养个性的关键时期。要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就必须根据儿童的心理规律,做到因材施教。但是,如果教师不能真正了解小学生,盲目行事,不仅收不到良好的教育效果,还可能给小
期刊
作文,是我们人类通过运用语言和文字来进行表达与交流的重要方式,它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可是现在的小学生非常害怕写作文,存在着一种恐惧心理,写作文时也因这种心理而无从下手。所以,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和自信,让学生不再害怕写作文,是新课程标准的一个重点,也是摆在各个语文学科教师面前的一个“难题”。  但这个“难题”也不是无法解决。我们认为低年级写作的训练培养能够为中高年级的写作打下基础,而低年级学生对世
期刊
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赫姆林斯基说:“我坚定不移的相信,学生到了中年级和高年级能不能顺利学习,首先取决于他会不会有理解的阅读。三十年的经验使我相信,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是的阅读教学一直是整个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他具有培养学生认识能力的功能、丰富学生知识的功能、陶冶情操的功能和作为写作示范的功能。作为语文教师,去探索阅读教学并随时总结经验教训就显得尤其重要。下面是自己在阅读教学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