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深度学习的高中物理教学策略探索

来源 :新课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youwei1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深度学习是新课改对学生提出的新的学习能力的要求。对高中物理而言,学生除了要掌握零散性的教材知识,也要对这些知识进行系统把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掌握各种学习能力,学会对各种物理问题进行自主探究,批判性地接受教材上的各种理论知识。
   关键词:深度学习;高中物理;教学策略
   深度学习是一种与浅层学习相对应的学习模式,要求学生在熟练掌握基础教材知识、深度整理并熟记学习内容的同时,锻炼和培养自己的探究能力、问题意识等。深度学习与浅层学习对比,并不是增加了学习的难度,而是思维能力的更新拓展,也是新课程理念下核心素养对学生提出的新要求。在对学生深度学习能力的要求下,教师的教学策略也要进行一定的更新和变化。
   一、生活情景化的教学
   高中物理知识虽然有着大量烦琐的概念与枯燥的理论,但是毕竟是自然学科,十分贴近日常生活实践。以往的教育只注重学生对知识性的认知,忽视了知识的生活化运用。而在深度学习的要求下,教师必须将教材上的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进而在生活情景中进行物理教学,帮助学生掌握高中物理知识。
   在学习《超重和失重》这一章节的内容时,先利用生活情景进行导入,观看演示实验——神奇的气球:在一根长有机玻璃管的底端封住一个气球,形成一个气球膜,在长管中注入适量的清水,观看气球膜的变形。在竖直方向上由静止开始释放,在运动的过程中再抓住玻璃管,底端封住的气球膜时而扁平,时而变大,时而缩小。引起学生兴趣后进入新课的学习!
   二、问题意识下的教学
   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于自己遇到的问题存留疑问,积极寻找解答方法的能力。教师作为学生的引路人,应该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在一场场头脑风暴中活跃和发散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主动参与高中物理知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使学生不断地活动自己的大脑,达到深层学习的目的。
   当然,在教学中问题意识一方面是学生自发的意识,另一方面是通过教师的问题预设后生成的新的问题意识。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引导学生展开思维,设置具有梯度的问题是必要的,但需注意设置问题的台阶不能过多,过多反而会导致学生思维被教师“牵着走”,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更抑制问题意识的产生,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因此设置问题时抓住关键的节点即可,让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发深度学习。
   三、知识串联式的教学
   高中物理知識虽然在每个部分中都自成体系,但是其相互之间却是紧密联系的。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无论是在初次学习还是考前复习时,都让学生熟练记忆各种分离的物理概念和公式,并没有使各种物理知识串联成一个整体,这就导致学生的学习只是留在浅层。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对知识的联系进行讲解,让学生系统地、整体地掌握物理知识。
   如高中物理必修二的各部分知识看似相互分离,实际上都是有所关联的。为了达成学生深度学习的目标,教师可以在对教材知识的传授之前,给学生讲述整本书的大致框架。必修二整体是有关于曲线运动的物理知识,为了研究曲线运动,采取了化曲为直的研究方法,因此便开始对运动的合成和分解进行研究分析,其中平抛运动便是这样的研究实例。平抛运动是自直线运动开始向曲线运动的变化过程。接着,教材讲到了曲线运动的另一种形式,即圆周运动。在各种圆周运动中,天体运动是最重要的一个实例,而在对天体运动的研究中,发现了万有引力的存在,而对万有引力研究的最重要成果便是人造卫星。通过这样的知识串联,学生对即将要学习的知识有了一个大体的认识,从而在学习中也更有兴致,乐于投入更多的时间进行深层学习。同时,学生也明白了物理知识的关联性,在以后的学习中,会更加自主地运用系统性思维,将各部分的知识串联起来。
   深层学习是高素质、高水平学生所必备的重要学习能力,教师应该在教学活动中,重视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不断改革自己的教学策略,通过生活化、问题化、串联化的教学活动,让学生掌握物理学科学习的各种策略,进而掌握深层学习的能力,并在以后的物理学科学习活动中,巧妙地运用这些学习策略,获得知识和能力的双重提高。
   参考文献:
   刘新选.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深度学习的探讨[J].物理教学探讨(中学教学教研版),2018(6):73-75.
其他文献
摘 要: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包括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其中,科学思维是其他生物学素养的核心,因此,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更好地促进其他素养的发展,从而提高生物学综合素养。   关键词:高中生物;科学思维;培养策略   科学的思维方式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让学生终身受益。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要传授知识和方法,另一方面还要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将科学思维能力的培
摘 要: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学生不仅要掌握基本运动技能和身体锻炼方法、提高身心健康水平,还要具备良好的心理品质。因此开展高中生体育核心素养培养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核心素养入手分析了我国高中学校教育中培养高中体育核心素养的作用,并提出相应的培养对策,以期在高中体育课堂教学实践中更好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体育;核心素养;策略   高中体育核心素养的培养,
摘 要:研究性学习是一种教学改革浪潮中所衍生的全新教学理念。在高中课堂上开展研究性学习,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主性以及主体性,也可以让学生对知识形成更加深入的理解以及掌握。基于这一前提,主要立足于高中语文教学,对如何在语文课堂上实施研究性学习进行分析,旨在为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合理的教学创新建议。   关键词: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教学策略   当前,教学改革已逐渐呈现出稳定状态。在教學改革的环境中,教师
摘 要:在新课改背景下,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和自身的教学水平,各学科教师都在积极改进教学方法。高中物理是一门逻辑性和抽象性很强的学科。从改善课堂教学方法、制订个性化教学方案、合理利用多媒体设备三个方面探究高中物理学习策略和教学方法。   关键词:高中物理;学习策略;教学方法   在高中阶段,物理学科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而对于一些逻辑思维能力不强、理科基础知识薄弱的学生来说,物理学习比较困难。如果物
采取科学的教学方法对于激发学生兴趣,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是非常有帮助的,因此各高中学校在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上都进行了改革和创新。将框图法应用于高中化学教学就是其中一项重要的教学举措。框图法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改变了高中学生的学习方式,在学习中围绕学生的主体地位开展教学,提升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性。   一、高中化学教学中框图法的作用   (一)框图法的应用可以简化化学问
期刊
摘 要:高考是我国教育升学制度当中最为重要的一項考试,更是广大学子、家长、老师都十分重视的,引领了教学的形式和方法。新高考强化了学生的选择,提升了高中历史的挑战,也提高了对高中历史老师的要求。   关键词:新高考;教材背景;高中历史   《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出台后,总结了考生的重要科考科目,其中的科考项目由语数外三门组合而成。除了英语可以拥有两次考试的机会,不用区分文科与理科外,
摘 要: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对师生协作互动教学策略予以研究,能够改变课堂教学模式,实现课堂教学工作的突破。结合实践教学经验,分别对师生协作互动在学习兴趣激发、知识理解强化和课后训练开展三个方面的应用予以讨论。   关键词: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协作互动;师生   师生协作互动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通过相互之间的交流、配合来完成的互动学习行为。在该行为中,学生与教师处于同等地位,且需要两者相互
摘 要:详细介绍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实行PBL模式的重要性,通过专业的研究与调查,精准找出该模式在地理教学中的有效应用,如确立学生主体地位、及时关注教学重点及合理改进教学方案等,从而帮助学生改善地理学习状况。   关键词:PBL模式;高中地理;教学重点   一、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实行PBL模式的重要性   PBL模式的全称为Problem-Based Learning-method,该类教学模式多用问
一、教学目标   l.欣赏林黛玉形象,学习本文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举止描写塑造人物形象的写法。   2.引导学生展开研究性学习,树立深入挖掘和广泛涉猎相结合的语文学习思想。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欣赏林黛玉形象。   教学难点:体会作品如何通过外貌描写展示人物性格。   三、教学方法   1.体验学习法。课堂上引导学生置身于教材学习情境,在特定的情境中去感悟、体验,不断升
期刊
摘 要:在新高考选科制度的发布实施中,提出了教育应当更加契合学生个体的要求。思想政治课程作为一门承担着立德树人任务的课程,对学生以后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生涯规划教育;实施方法   在新一轮高考改革中,选考是最大的亮点,考试科目由必考科目和选考科目组成,高考录取也变成了“学校 专业”。在新高考改革的“专业导向”模式下,高中学校必须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生涯规划教育,改变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