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来源 :教育界·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haoyingy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交流的课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那么首先就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课堂教学中,只有当学生对知识产生兴趣才会想问,在此基础上教师要创设良好的环境,让学生敢问,以及加强训练,让学生会问,从而让学生在课堂问题中自然获取知识,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初中数学;问题意识;培养
  学生的问题意识是指其在认知的过程中,当遇到不明白的问题及现象是产生的疑问和探究的心理状态。培养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是当前数学课堂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数学问题意识是基于问题意识概念提出的,是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意识的概述。培养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可以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進入教学情境中隐含的“数学问题”中时,会对现有的条件及时间目标间的疑难及矛盾产生怀疑、困惑及焦虑的情绪,在这些情绪的驱使下,独立的、积极主动的进行思考,对问题进行辨析解决,从而逐渐形成自己的见解。因此,本文就对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的相关策略展开探讨。

一、通过激思的数学情境培育学生“想问”的心


  1.根据课题创设深入探究的情境
  在进行《三角形的边》这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可先引导学生对小学所学的三角形的边的知识进行回顾,再根据课题对学生进行提问:“想不想了解更多与三角形的边的知识?主要想了解哪些呢?”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提出问题,学生在经过思考后,有的同学提出“三角形除第三边小于两边之和以外,还具有什么特点呢?”有的同学会提出“三角形为什么不可以由任意三边组成呢?”在进行《整式的乘除》这一课的教学时,同样是先引导学生对先前所学的相关的有理数的运算进行回顾,在向学生进行提问“整式也有这些运算吗?”教师通过这种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考并提出问题的方式,可让学生学会通过思考来确认自己对问题所持的想法。
  2.通过实验创设易生疑问的情境
  在进行《三角形的内角和》这一课教学时,教师可先让学生亲手制作一个三角形,然后对这个三角形的内角和进行测量和验算。但在实验的过程中学生肯定会出现1°~3°的误差,学生自然而然地就会产生疑问“三角形的内角和真的一定等于180°吗?”从而开始对这一疑问展开探究。或是,在进行《有理数的乘方》这一课的教学时,老师可以与学生分享一个有趣的实际现象:“当将一张纸对折20次后,得出的结果比我们的教学楼还高。”因为纸的厚度与教学楼的高度存在显著的差异,学生就会对这一现象产生怀疑,怀疑这一现象的真假。于是学生就会主动地进行实验验证,对这一现象的真假进行探究。教师可通过创设与学生认知水平相互冲突的情境来让学生产生疑问,从而可将学生从“要我学”的位置转换为“我要学”。
  3.根据实际生活创设观察情境
  数学来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在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应从学生的生活和客观事实出发,从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开展数学学习,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认知世界。例如在进行《统计概率》这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可创设一个具有比赛性质的情境,同时向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计算比赛双方的综合得分时要去掉一个最低分和一个最高分?如何用数学来进行解释?”或是设计一些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数学情境,如,商场促销活动的设计、电信部分的话费套餐设计等,还可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从多方位的角度对生活进行体验和观察,从而促进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和分析,建立相关的数学模型,学会将实际问题转换为数学问题。
  4.根据问题创设激发学生思维的情境
  教师可对一个问题进行多方位的分析和设计,由一个问题引出多种问题,让学生学会从不同的方位对问题进行解析,激发学生的思维。例如在进行《有理数的运算》这一课复习教学时,教师向学生进行提问:“现在老师的手上有一张写着-5卡片和一张写着3的卡片,同学们可根据这两张卡片设计出一道计算题吗?”这一问题的解答过程中,学生可复习有理数的所有运算,这时,老师还可再提出一个问题:“现在老师手上多出一张写着-7的卡片,该怎么进行设计呢?”学生就会产生新的疑问,从而将运算律也一起进行复习。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可让学生主动对欠缺的部分进行复习,同时将学生的思维激发出来。

二、通过安全的心理环境培养学生的“敢问”的胆量


  七年级是学生从小学阶段过渡到初中阶段的重要环节,在这一环节中,学生会对陌生的环境产生好奇心,从而萌发问题意识的种子,而怎么对这颗种子进行培育,使其萌发并健康的成长的关键就是种子的生长环境。因此,教师若想培养学生“敢问”的胆量,应创设一个自由民主的发言环境。首先,教师应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多与学生进行亲近,并尊重每一个同学,尊重他们的认知差异,无论学生提出简单的问题还是很难的问题都应一视同仁,耐心帮助学生进行答疑;其次,可在课堂上合理地增加小组讨论环节,营造良好的提问环境和氛围,使老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处于互相尊重的愉悦交流状态。例如,当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时,教师应肯定学生的疑问,并适当地进行赞扬,使学生产生提问的动力。在肯定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可语气亲切地询问其他同学是否有其他的想法,这样会使学生觉得自己被尊重和认可,从而主动将自己的意见发表出来。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可让学生的问题意识这颗种子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中成长起来,对学生的探索精神进行激发和培养,将学生的潜能充分激发出来。

三、通过提问训练让学生“会问”


  当学生对提问产生冲动和敢问的勇气时,提出的问题不一定是有价值的,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会问”,可从以下方面进行引导:1.教材内容方面,引导学生在预习的时候回顾之前所学的知识,在理解不了的地方、前后关联的地方及知识运用的地方进行标注,在上课时提出相应且具有价值的问题;2.实际生活方面,引导学生对生活进行观察,寻找生活中与数学相关的身影,学会找到生活中的数学原理,从生活中引出数学问题进行提问;3.习题训练方面,引导学生在进行习题训练的时候从多方面的角度进行分析,得出多样的解题方式;4.复习训练方面,引导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及题型进行归纳和整理,引导学生对知识间的联系、共性及正确的复习方式提出疑问。

四、小结


  总而言之,数学教师若想在数学课堂中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其高质量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就要先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想问、敢问和会问。

【参考文献】


  [1]冯敬文.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对策探讨[J].科技展望, 2016(06).
  [2]闫小宁.浅谈新课改下如何进行初中数学教学[J]. 学周刊,2011(23).
  [3]周吉玲.浅谈数学教学中的问题情境创设[J].中国校外教育,2016(03).
  [4]姚永杰.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5(08).
其他文献
在分析了传统的几种工作流建模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角色驱动的多Agent体工作流模型,把多Agent的协作交互作为模型的主体,模型中引入了多Agent,把任务的执行者看作Agent,该Agen
在图像信息隐藏研究领域,图像分割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常用分割技术主观性较强,对图像的分割不够精确,利用模糊理论对图像进行分割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首先构造了图像的局部方差矩阵,然后根据模糊理论定义了平滑区、纹理区和边沿区3个模糊集,随后选取了适当的隶属函数并确定了其相关参数,科学、客观的确定了图像的分割阈值,进而实现了对图像的精确分割,最后通过实验数据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随着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数字信号处理器的处理能力不断提高。介绍系统软件运行的硬件平台及功能,描述系统硬件的软件接口技术及其实现方法,设计并实现了一个基于VME总
【摘要】科达伊和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简称科—奥体系),经过多年的发展,在世界各国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并被不同程度的运用和借鉴。本文以常州市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为着眼点,对科—奥体系在常州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运用现状做全面的调查和分析,提出科—奥体系在常州小学音乐教学中本土化的探索。  【关键词】科达伊;奥尔夫;常州小学音乐教育;地方本土音乐  一、科达伊和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概述  1.科达伊音乐教育体系
采用支持向量机解决多类分类问题一般通过多个两类分类器的组合来求解,如何组合这些两类分类器就是该方法的关键。提出一种改进的支持向量机决策树多类分类模型,该模型通过引入
对孩子来说,从呱呱落地,到蹒跚学步,以至于习得各种技能,无不以模仿为基础.正是这种模仿,才为其日后个性思维的形成打下坚实的基础.作文也如此,模仿是写作的基础,对初学写作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引导下,对小学数学教学提出了更新的要求,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这样的教学环境,教师要逐渐地尝试开放性教学的模式,提升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但是在实践过程中,开放式教学表现出了各种问题,对此,教师需要针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式的探究,找到开放式教学的问题所在,并选择科学的策略将其弥补,打造开放有效的课堂。本文主要从当前的实际教学情况出发,结合小学生的学习特点,从多方面论述小学数
面向对象方法作为现代软件工程技术的重要部分,在现代信息系统的开发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面向对象分析是面向对象开发的重要步骤,其主要工作内容是研究问题域和用户需求,运用面
随着地方普通高校军事理论课教学的不断深入,在广大派遣军官及高校军事教师的共同努力下,课堂教学在突出军事理论课“军”字特色的同时,手段更加多样,形式更加丰富,内容更加贴近大
【摘要】“做思共生”理想课态是苏教版教学一线教师近年来努力追寻与打造的课堂教学有效方式,其目的是通过解决是应该“做”多一些,还是“思”多一些的疑惑,来实现做思共融,实现相互促进生长的目的。动作思维是思维认真规律的起始阶段,也是思维从无到有的开端,在动手做的支撑下才有动作思维的产生,才能向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发展。文章是以动作思维为起点结合课堂教学实例去对这个思维过程进行的分析。  【关键词】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