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把握教材 运用“逆向教学法”进行历史教学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pf4433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8-0031-01
  在新课程标准下,如何理解与把握历史教科书进行教学?这是每一位历史学科教师都在思考的问题。
  在传统的历史教学中,对于历史事件的教学,习惯于按照原因(包括背景、条件等)、经过(包括时间、人物、地点、性质等)、结果(包括意义、影响、启示等)的三阶段式教学法,并认为是水到渠成,线索清楚。笔者称之为“顺向教学法”。在多年的教学、教研实践中发现,有时如果把这种教学顺序倒一倒,教学效果会更好,笔者称之为“逆向教学法”。
  逆向教学法是一种启发智力的方式,它虽有悖于通常人们的习惯,但正是这一点,使得许多靠顺向不能或难于解决的问题便迎刃而解,正如数学证明中的反证法。在逆向思维的参与下,过程可以大大简化,效率可以成倍提高,并进一步深化对问题的认识,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更重要的是可以更好地服务于学习历史的目的。现以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的义务教育课程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中国历史》(上册)第七课“大变革的时代”和第19课“江南地区的开发”为例,结合自己的教研、教学实践,进一步谈谈在历史教学中如何应用“逆向教学法”。
  首先,对教材要从整体上把握,明确本课内容在教材及本单元中的地位。第七课“大变革的时代”是中国古代史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的内容之一。社会大变革是当时的时代特征,应该说其内容是非常重要的。“内容标准”是这样规定的:“通过商鞅变法等史实,认识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内容标准”的规定可谓简洁明了,如何通过商鞅变法了解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毫无疑问,变法是战国时期社会变革的巨大推动力,商鞅变法是其中最典型、最成功的一次。因此,《标准》选取商鞅变法来体现战国时期这一宏大的社会变革。这一次变法运动的最根本原因在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国历史》(上)以“大变革的时代”为题来体现“内容标准”,并将本课教学内容确定为三个有着内在联系的三个框题:(一)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二)著名的都江堰;(三)商鞅变法。笔者认为教科书这样编排很有道理,充分体现了编者对课程内容标准的把握。表面看三个框题的内容毫不相干,风牛马不相及,但只要我们认真研读《标准》和教材,就不难发现其内在严密的逻辑性。三个框题的内容有着内在的因果关系,逻辑性很强。
  各国的变法运动,是春秋战国以来,封建制代替奴隶制的社会变革的最集中反映,反映了这个时代的最主要特征。而这一次变法运动最根本的原因在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土地私有制和封建剥削方式的出现,地主和农民两大阶级的产生是这一次社会变革的历史条件。 变法运动的兴起,是新兴地主阶级为废除奴隶主贵族特权,发展封建经济,巩固地主阶级专政而进行的大改革。变法运动最大的历史作用,在于促进了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其中,秦国的商鞅变法效果最显著,为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所以,教科书选取“商鞅变法”来体现这一大变革时代的特征,选取“铁农具”和“牛耕”及“都江堰”等来体现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春秋时期,我国开始出现铁农具,至战国时,铁农具使用范围扩大,我国至此在春秋末年已使用牛耕,战国时期牛耕进一步推广。牛耕是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战国时期,各国都注意兴修水利,如秦国的都江堰是世界闻名的防洪灌溉工程。这些都是为了说明当时社会生产力有了巨大的发展,也只有社会生产力得到发展,土地私有制和封建剥削方式的出现才有可能产生,才有可能产生地主和农民两大阶级,才会出现新兴地主阶级为废除奴隶主贵族特权,发展封建经济,巩固地主阶级专政而进行的大变革。通过社会的大变革,封建社会在我国才得以最终确立。从教材的编排上可以看出,前两框题内容是为第三框题内容做准备的,或者说,“铁农具”和“牛耕”及“都江堰”等生产力的发展是商鞅变法的社会条件,或称为客观原因。因此,教学重点显然是“商鞅变法”。教材这样编排是非常合理、自然的,体现了历史发展的内在逻辑性。历史教师在备课时一定要深刻領会和把握编者的意图,认真钻研课程标准和教材,才能从整体上把握和处理好教材,做到心中有数。这是从整体上对本课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把握。
  综上分析,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按照原因、经过、结果的“三段式”教学,应该说可以完成教学任务。但在教材的处理上应有自己的特色,教学设计要有新意。为此,我们可以采用“逆向教学法”对本课进行教学设计,即从整体上打破教学正常编写思路和顺序,重新进行组合。
  “大变革的时代”就是以“商鞅变法”为主题而展开的。因此,教师可以从讲授“商鞅变法”入手,讲清商鞅变法的内容、作用和历史意义,再倒推商鞅变法的社会背景,即前二框的内容,打破了教材原来的编排次序和体系。这样处理教材和教学设计,较新颖、自然,体现了教学内容的内在逻辑性,能引起学生学习和探究历史的兴趣。教学中,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自己去分析商鞅变法的客观条件。这样能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方法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其基本思路是:先讲第三框内容“商鞅变法”(内容、作用)——再倒推商鞅变法的社会背景(第一框“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和第二框“著名的都江堰”,亦即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推而广之,教师对新课程的每一课教学内容,都应认真研教科书和课程标准,从整体上理解和把握教科书,采用“逆向教学法”进行教学,化难为易,提高教学效率,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逆向教学法”该在什么时候使用,这当然要依据教学内容而定。合理运用逆向教学法不但有助于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教学效率、突破重、难点、深化对教学内容的认识,更重要的是它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探究式的学习方式,更好地做到历史学习中的“论从史出”,深刻理解历史知识的内在联系,从而提高历史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2001年7月第1次出版)
  [2]《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解读(实验稿)》(2001年7月第1次出版
  [3]《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人教版)
  [4]《中国历史·培训资料》(七年级)( 人教版)
其他文献
【摘要】当前,中小学班主任培训面临不少具体问题,如理论与实践脱节、教师主体意识不足、优质培训资源稀缺、学员工学矛盾等。为此,我区在“十一五”班主任培训基础上,确立了“构建区校联动、责任共担的班主任培训体系的实践与研究”这一课题,以“培养高素质的人生导师,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为培训目标,以提高班主任师德素养和业务水平为培训核心,在培训课程的设计、培训方式的改进、培训评估的实施、培训管理的优化等方面进行
期刊
【摘要】现如今激烈竞争的社会,需要的不再是传统的学习型人才,更需要的是综合素质过硬的全能型人才。与此同时,我国为了适应现如今竞争状况下的社会,也相应改革了我国教育事业的目标,即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素质,使受教育者得到全面发展,其中美育教育是一个重要环节。中小学是奠定学生基础的时期,因此学生的素质培养应从中小学时期就开始,而管乐教学是我国音乐教育中最有特点和规模的一大课程,于是,加强管乐教
期刊
【摘要】“精彩的开场是成功的一半”,在电子技术基础教学中,课堂导入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环节之一,相当重要,它能使师生产生共鸣。一个好的课堂导入设计,会得到非同凡响的效果,教师能抓住学生心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专注,从而为这堂课的成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电子技术基础 分压式偏置放大电路 导入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
期刊
【摘要】本文依据教育部十六号文件及笔者在教学一线的实践, 就高职《Flash动画制作》课程进行项目式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内涵及构建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并从高职师资队伍建设、优化课程建设、开拓和营造良好教学环境三方面进行构建高职《Flash动画制作》课程项目式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  【关键词】高职 项目式 教学做 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8-0012-02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 ——韩愈  我在教授泰格特的《窗》之后,深深理解了韩愈的这句话。课堂上我先从人物性格、写作手法的分析入手。课文比较简单,学生读一遍后内容就了解了,靠窗的病人和不靠窗的病人形成鲜明的对比,不靠窗的病人心胸狭隘,因嫉妒而见死不救,被学生所厌恶;靠窗的病人心地善良,内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8-0013-02  俗话说: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而语文教师,作为运用和传授语言之人,更是一张嘴,就“被”人看出厚薄文野。在实际的教学中,课堂教学目标的确立和教学策略的实施如同教学上的“跷跷板”一样,常常让老师们觉得顾此失彼,难以找准两者的“支点”,使其平衡稳妥。  如果要对两者的关系做一番追本溯源的探讨
期刊
【摘要】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充分证明,腐败是导致一个政权衰亡的重要原因。当今社会上腐败现象依然存在,给党和国家人民带来极大损害,严重腐蚀党的肌体,威胁国家政权的巩固。所以对腐败必须治理。在治理过程中除加强制度建设外,还要加强人们的思想教育。历史课堂成为重要的教育平台。通过历史课堂教育学生总结历史规律,吸取历史教训。培养他们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认识腐败的危害性。在思想上从小建立防腐、反腐意识,从而为防腐
期刊
【摘要】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效率是一个常新的话题。要使课堂达到省时高效,让教师享受教学,让学生享受学习,就尽可能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浓厚兴趣,引导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动”起来,培养及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语文教学 有效性 兴趣 创新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8-0029-01  如何上好语文课,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效率是
期刊
【摘要】长期以来,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我国职业技术学院语文教学存在不少问题。比如,只顾教授理论知识,缺乏实践活动;只顾语文知识,忽略与技校生的专业挂钩。技校语文教学需要充分重视职业学校的培育要求,在课堂设计和教学内容上都要顾及学生的就业需要,以满足企业用人的要求,构建以专业为特色的技校语文课堂。构建以专业为特色的技校语文课堂,我们从口头交流表达能力、规范书写能力、专业基础写作能力等三个方面的教学目
期刊
【摘要】新课程所倡导的“大语文”理念,它要求老师在语文课堂中努力寻找文本、学生、教师、生活的联结点,将语文与生活紧密结合起来,由课内向课外适当拓展延伸,扩充语文课堂教学的容量,拓展更大的空间,从更广的层面上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立足课本,延伸课堂。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以《老人与海鸥》一课为例,从课前拓展、课中拓展、课尾拓展、课外拓展四个方面谈谈拓展延伸的做法。  【关键词】拓展阅读 延伸课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