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油田开发过程中,断块多,油层层系多,油层埋藏深,井下温度高,压力大,油层物性差,目前已进入高含水期,集流式环空测井可以解决低产液高含水和大斜度的抽油机井的产液剖面测试,过环空产液剖面测井是在抽油机井正常生产状态下,用小直径的测试仪从偏心井口的测试孔下入,经过油套管环形空间下至油层部位,在油井正常生产情况下测取井下分层的流量、持水率、温度、压力,了解油井各层油水产出状况,并根据测试结果确定出水层位及主产油层,为下一步制定合理工作制度及采取增产措施提供依据。
关键词: 测井
【中图分类号】 TE358.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236-1879(2018)08-0225-01
一、仪器的技术指标,工作原理及特点:
1、仪器的各项技术指标如下:
流量含水仪:
流量测量范围及精度:全集流: 0.5-30m3/d ±2%
部分集流:5-60m3/d ±5%(2孔Ф10)
10-100m3/d ±8%(4孔Ф10)
15-150m3/d ±8%(4孔Ф12)
含水量测量范围及精度0-100% ±5%
最高工作温度:0-150℃±0.5%
最高工作压力:1-40MPa±0.05%
仪器尺寸:Ф 25mm,长度 3700mm
适应套管尺寸:5.5″套管(外径139.7mm内径121mm)
2、结构及原理概述:
仪器由电缆头、遥测桶、接箍仪、温度压力仪、流量含水仪、伞式集流器、电机驱动装置及导锥等组成(见下图)流量含水信号和温度压力信号靠电压等级不同的开关电源来控制。一次下井可取得分层流量含水,分层点测曲线和压力、温度剖面曲线及接箍曲线等五个参数。
二、过环空产液剖面测井在滨南采油厂的发展历程
㈠ 仪器的发展历程
1993年从江汉油田采油工艺研究院引进了JLS-φ25型,该仪器是一种热液式小直径流量含水仪,其撑伞动力为热液膨胀法,2004年,为解决JLS-φ25型分测仪工作电流大,操作繁琐、成功率低等问题,我们引进JLS-5025型电机式分测仪,仪器的测量参数增加了压力和温度,撑伞动力改为电机驱动。2007年10月,为解决JLS-5025型分测仪涡轮易卡、仪器外径较大等问题,我们从上海新仪仪器厂引进了SX23-YDB型分测仪,仪器的直径缩小到23mm,成功率不是很高,近几年,我们一直在用江汉采油院环测所的仪器。
㈡ 资料解释的发展历程
1.资料从模拟手工解释发展到数字计算机解释
2.从双参数发展为多参数综合解释
三、改善测井环境和仪器性能,全面提高测井成功率
㈠ 改善测井环境,全面提高测井成功率
1.引进新型偏心井口,提高偏心井口的可用率。
老式偏心井口由于旋转部分直接与井口流程丝扣连接,旋转管柱时实际是上扣或退扣,丝扣裸露在井口易腐蚀,往往造成井口转不动;旋转部分的轴承没有密封在井口内,易锈死,也会造成井口转不动。通过调研,2007年年初我们引进新型偏心井口,该井口通过3层密封圈实现了井口流程与管柱旋转部分的分离,大大减少了旋转井口的阻力,我们已安装新式偏心井口30多口,有效地提高了偏心井口的可用率。
2.应用防缠器,降低电缆缠绕率。
环空测试过程中,电缆缠绕管柱的现象比较普遍,分析缠绕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第一、偏心井口的井内由于油套管轴线相互错开,在井筒内形成了月牙形的通道,另外井身结构的复杂性使得月牙形空间并非一条垂线,仪器起下过程中沿最大空间运移,电缆就会自动缠绕在油管上,一般情况下,速度越快,缠绕的越厉害,克服的办法只有降低速度平稳起下,每起下300米停10分钟,让测井电缆自动破劲。第二、仪器经过尾管后,仪器在套管内摆动空间增大,由于电缆本身自转,电缆更易缠繞在油管上,电缆防缠器(见下图)就是基于以上原因设计的。电缆防缠器装在管柱底部,上表面类似漏斗状,仪器进入漏斗孔后电缆就不会再缠绕到油管上了。
㈡ 改善仪器性能,提高测井成功率
1.缩小仪器直径,减少遇阻、遇卡和伞破的几率。
仪器直径变小,增大了仪器的起下空间,减少遇阻、遇卡的几率,同时也降低了集流伞刮破的可能性。改进后仪器直径由25mm降到23mm。
2.加装双层伞筋,减少伞破的几率。
由于金属伞的漏失量较大,成本较高、不易解卡等原因,目前集流伞均采用尼龙布制作,布伞易损坏,而且伞布的损坏基本都是从集流伞和捆扎线开始的,为此我们加装了双层伞筋,减少了仪器下井时接箍对集流伞和捆扎线的破坏。
3.改进流量传感器,全面提高仪器性能。
用霍尔元件取代磁感应线圈,提高了流量传感器的灵敏度,降低了仪器的启动排量,传感器用不锈钢封装取代高温胶封装(见下图),提高了传感器的耐温、耐压和抗腐蚀能力,仪器的故障率有了明显的降低,延长了仪器的工作寿命。
四、加强技术管理、技术攻关工作,提高资料的全准率
㈠ 制定现场操作规程,确保取全取准原始资料。
我们在制定过环空产液剖面操作规程时,细化工作程序,充分考虑现场存在的安全隐患和仪器出现的故障因素,细化资料标准,对“倒灌”、“深度校正”、“验证结论”等都做了详细的说明,确保取全取准原始资料。
㈡ 含水率资料解释误差分析
1.研制新型电容持水计, 提高测试精度。
将含水电极的有效长度由97mm 增加至124mm(见下图) ,目的是增大极板面积,增加探测液体的体积,从而提高测试精度。
2.全水值的修订。
解释标定图版是在柴油与自来水的情形下作出的,没有考虑矿化度对解释结果的影响,虽然我国东部油田均为淡水油藏,但滨南采油厂部分油井的矿化度已经达到了20000mg/l,1997年开始我们注意到,有些井测量后含水能超过100%,分析其原因后,发现这类井的矿化度均超过了8500 mg/l,从2002年开始,我们把测井中死水区的持水率作为全水值进行计算,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通过一系列的工作,2009年至今,共测井352井次,成功150井次,成功率提高到42.6%,资料在采油厂也得到了较好的应用。
关键词: 测井
【中图分类号】 TE358.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236-1879(2018)08-0225-01
一、仪器的技术指标,工作原理及特点:
1、仪器的各项技术指标如下:
流量含水仪:
流量测量范围及精度:全集流: 0.5-30m3/d ±2%
部分集流:5-60m3/d ±5%(2孔Ф10)
10-100m3/d ±8%(4孔Ф10)
15-150m3/d ±8%(4孔Ф12)
含水量测量范围及精度0-100% ±5%
最高工作温度:0-150℃±0.5%
最高工作压力:1-40MPa±0.05%
仪器尺寸:Ф 25mm,长度 3700mm
适应套管尺寸:5.5″套管(外径139.7mm内径121mm)
2、结构及原理概述:
仪器由电缆头、遥测桶、接箍仪、温度压力仪、流量含水仪、伞式集流器、电机驱动装置及导锥等组成(见下图)流量含水信号和温度压力信号靠电压等级不同的开关电源来控制。一次下井可取得分层流量含水,分层点测曲线和压力、温度剖面曲线及接箍曲线等五个参数。
二、过环空产液剖面测井在滨南采油厂的发展历程
㈠ 仪器的发展历程
1993年从江汉油田采油工艺研究院引进了JLS-φ25型,该仪器是一种热液式小直径流量含水仪,其撑伞动力为热液膨胀法,2004年,为解决JLS-φ25型分测仪工作电流大,操作繁琐、成功率低等问题,我们引进JLS-5025型电机式分测仪,仪器的测量参数增加了压力和温度,撑伞动力改为电机驱动。2007年10月,为解决JLS-5025型分测仪涡轮易卡、仪器外径较大等问题,我们从上海新仪仪器厂引进了SX23-YDB型分测仪,仪器的直径缩小到23mm,成功率不是很高,近几年,我们一直在用江汉采油院环测所的仪器。
㈡ 资料解释的发展历程
1.资料从模拟手工解释发展到数字计算机解释
2.从双参数发展为多参数综合解释
三、改善测井环境和仪器性能,全面提高测井成功率
㈠ 改善测井环境,全面提高测井成功率
1.引进新型偏心井口,提高偏心井口的可用率。
老式偏心井口由于旋转部分直接与井口流程丝扣连接,旋转管柱时实际是上扣或退扣,丝扣裸露在井口易腐蚀,往往造成井口转不动;旋转部分的轴承没有密封在井口内,易锈死,也会造成井口转不动。通过调研,2007年年初我们引进新型偏心井口,该井口通过3层密封圈实现了井口流程与管柱旋转部分的分离,大大减少了旋转井口的阻力,我们已安装新式偏心井口30多口,有效地提高了偏心井口的可用率。
2.应用防缠器,降低电缆缠绕率。
环空测试过程中,电缆缠绕管柱的现象比较普遍,分析缠绕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第一、偏心井口的井内由于油套管轴线相互错开,在井筒内形成了月牙形的通道,另外井身结构的复杂性使得月牙形空间并非一条垂线,仪器起下过程中沿最大空间运移,电缆就会自动缠绕在油管上,一般情况下,速度越快,缠绕的越厉害,克服的办法只有降低速度平稳起下,每起下300米停10分钟,让测井电缆自动破劲。第二、仪器经过尾管后,仪器在套管内摆动空间增大,由于电缆本身自转,电缆更易缠繞在油管上,电缆防缠器(见下图)就是基于以上原因设计的。电缆防缠器装在管柱底部,上表面类似漏斗状,仪器进入漏斗孔后电缆就不会再缠绕到油管上了。
㈡ 改善仪器性能,提高测井成功率
1.缩小仪器直径,减少遇阻、遇卡和伞破的几率。
仪器直径变小,增大了仪器的起下空间,减少遇阻、遇卡的几率,同时也降低了集流伞刮破的可能性。改进后仪器直径由25mm降到23mm。
2.加装双层伞筋,减少伞破的几率。
由于金属伞的漏失量较大,成本较高、不易解卡等原因,目前集流伞均采用尼龙布制作,布伞易损坏,而且伞布的损坏基本都是从集流伞和捆扎线开始的,为此我们加装了双层伞筋,减少了仪器下井时接箍对集流伞和捆扎线的破坏。
3.改进流量传感器,全面提高仪器性能。
用霍尔元件取代磁感应线圈,提高了流量传感器的灵敏度,降低了仪器的启动排量,传感器用不锈钢封装取代高温胶封装(见下图),提高了传感器的耐温、耐压和抗腐蚀能力,仪器的故障率有了明显的降低,延长了仪器的工作寿命。
四、加强技术管理、技术攻关工作,提高资料的全准率
㈠ 制定现场操作规程,确保取全取准原始资料。
我们在制定过环空产液剖面操作规程时,细化工作程序,充分考虑现场存在的安全隐患和仪器出现的故障因素,细化资料标准,对“倒灌”、“深度校正”、“验证结论”等都做了详细的说明,确保取全取准原始资料。
㈡ 含水率资料解释误差分析
1.研制新型电容持水计, 提高测试精度。
将含水电极的有效长度由97mm 增加至124mm(见下图) ,目的是增大极板面积,增加探测液体的体积,从而提高测试精度。
2.全水值的修订。
解释标定图版是在柴油与自来水的情形下作出的,没有考虑矿化度对解释结果的影响,虽然我国东部油田均为淡水油藏,但滨南采油厂部分油井的矿化度已经达到了20000mg/l,1997年开始我们注意到,有些井测量后含水能超过100%,分析其原因后,发现这类井的矿化度均超过了8500 mg/l,从2002年开始,我们把测井中死水区的持水率作为全水值进行计算,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通过一系列的工作,2009年至今,共测井352井次,成功150井次,成功率提高到42.6%,资料在采油厂也得到了较好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