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品茶,自然当有些讲究:茶具最好名贵奇特;水质必须纯正清冽;茶艺要求精湛娴雅;茶叶讲究珍稀新鲜。重要的是:品茶过程中要见真功夫。
多位品茶大家在书中早有说辞:品茶的几种动作至关紧要:舌尖儿感触、润唇绕齿为品茶;中口直浸到舌根为啜茶;大口直冲咽部则为牛饮。《茶经》中的“啜苦咽甘,茶也”,说的就是品茶时“知味”,这是品茶中最基本的感知。
秋季,走向尽头的时段,往往是人过中年启悟的时段。出入口中微苦、细细品感,继而苦尽甘来的名茶,似乎是我入世以来的精彩诠释。尽管“茶水回甘”时,色味已淡、茶人多散,品饮者却得到色、香难以相比的理念。其实,我对茶道并不精通,那日却突发奇想:到颐和园苏州街品茶。位于颐和园西北位置的苏州街,总共有两处茶馆,即桥东的揽涛楼和桥西的嘉荫轩。临行时,曾为了解揽涛楼茶事做过功课,从些许资料上看,清宫帝后及嫔妃大多习惯用茶,茶源来自各省奉献的贡品。清乾隆年间,把赐茶,作为对臣下的赏赐方式之一。在乾隆朝著名的千叟宴中,第一项内容就是赐茶。由此,这处虽然位偏一隅却茶香四溢的苏州街,当年便成为一代风流帝品茶听曲的理想去处。记得桥西的嘉荫轩茶馆我曾去过数次,印象最深的是墙上悬挂的《陆羽茶经》。苏州评弹艺人演唱以及不时有两三句吴侬软语从耳畔轻轻滑过,极为享受。西望,可见玉泉山宝塔屹立,南眺,可赏苏州河彩舫徐行,饱感南国水乡之情韵。桥东的揽涛楼茶馆,我一向是只闻其名,未临其境。所以此行的目的地是揽涛楼。
刚入苏州街,天际斜飘下绵绵丝雨,倏然间,让仲秋之后的清晨平添几许寒意。那天早上,好在正赶上这条以水当街、沿岸作市的商业街开市:身着清代巡查服的兵士抖擞精神,迈着步、敲着锣,在高喊“开市了!”的同时,绕街一周。渐渐的,水街街市喧腾起来。近70家店铺的大门卸下门板,迎接早市,各式各样的彩色招幌在风雨飘摇中轻摆,店家迎风冒雨,一一站在店前躬身迎客,祥和、热诚、喜庆的气氛映衬着水街两岸山上的翠竹苍松,正在变红的枫叶,似乎也开始激动起来。此情此景,让我若置身于江南市井中,一时竟忘了季节。
撑伞漫步,在水街浏览一番景象之后,我进入街市的通裕号钱庄换一串铜钱,沿着被秋雨浸湿的青石路,徐徐走到揽涛楼下。
此茶馆为两层小楼,精巧典雅,朱阁画栋。在楼下,我向身着长衫的店家买了水牌,便登楼入座。这是一座可观苏州街全景的茶楼,最佳处当属倚栏而设的精巧茶座,据说,这是南方典型的“女儿靠”。揽涛楼“揽涛”二字无从查考,只是从身着清服的服务员口中得知,“揽涛”二字,每每在夏季雨夜感受最深:竹帘外大雨滂沱,雷电交加,苏州河水奔腾咆哮,惊涛拍岸。这时微挑窗帘,可见水天一体,惊心动魄的场面尽收眼底。与楼阁中徐徐弥散的茶香、盖杯内徐徐浮上的茉莉花形成鲜明对比,一刚一柔,一动一静,一泻一浮,莫非蕴含点点禅机?不过,风雨之夜品茶,似乎不及现在品得平静,品得入味。
谈“入味”二字,不由得想起清代陆次云在《湖杂记》中提到过品茶后的极至境界:“饮龙井后觉有一种太和之气、弥沦乎齿颊间,此无味之味乃至味也。”看来品茶知味,最好用心来感悟。既无口耳眼鼻舌身意之累,往往会品的透彻。
楼上古色古香的茶柜上有数个青花瓷罐,有按产地命名的西湖龙井;有按采摘时景观命名的云雾茶;有按品相、品色命名的碧螺春及祁门红茶、信阳尖等。一杯茶配四小碟小吃,有苏州的卤汁豆干、芝麻薄皮、玉带豆、白瓜子,向柜上交付10个铜钱即可慢慢享用。
这里的铜壶盖碗茶,既是一大茶趣,也在播扬京味儿文化。但见身着清装的服务员,把客人想要的茶叶放入盖碗中,面色温和、姿态夸张,斟茶时讲究右手提壶,左手先将盖杯的盖掀开,以优美的姿势高沏低收,然后用柔美的声音说声“请用茶”,继而微笑一下离去。
由此想到,自清代后,“老北京人”手端盖碗茶时,极为讲求“品相”。茶叙时,要用拇指卡住两边的碗边,用食指顶住碗盖,品茶前,用碗盖轻拨几下水面的浮叶,然后,盖儿与杯之间留一细缝儿,对着嘴轻轻品味,品时,不能出现“吸溜”声响,只感觉满口余香而不能见茶叶显现。话聊得透了,茶色也渐淡了,于是,大家起身,抱拳相别。这类京味儿民俗风雅,重在循规蹈矩,今人难以效仿。我以为还是“用心品茶”,来的潇洒些。
两盏三杯,茶渐入味。街头也飘来阵阵丝竹乐声。抬望眼,见到斜风细雨下,矗立在店铺房檐上方的彩色冲天柱恍似欲跃九霄的神龙;岸柳旁泊位中的彩舫也像是在轻移欲驶。滴满雨珠的残荷、两岸山上苍翠间出没的野禽,还有岸南那组西藏建筑风格的四大部洲寺庙群,在蒙蒙细雨中似有似无、似动似静、似明似暗,使我如在画中,又似在作画,很长时间方醒悟过来。那时,我独自凭栏、独自品茶,在缕缕茶香中,醒与迷、感与悟,真的难以表述。
后来,忽想起文人葛兆光在《茶禅续语》一文中的尾句:“懂得以心品茶者,便懂得中国诗、画、乐之理。”于是,若有所得地起身下楼,迎着若风若雾若雨的晚秋,走出园门。
何时能“以心品茶”,懂得诗、画乐之理之后转入禅悟之境?归途中,我反复问着自己。
多位品茶大家在书中早有说辞:品茶的几种动作至关紧要:舌尖儿感触、润唇绕齿为品茶;中口直浸到舌根为啜茶;大口直冲咽部则为牛饮。《茶经》中的“啜苦咽甘,茶也”,说的就是品茶时“知味”,这是品茶中最基本的感知。
秋季,走向尽头的时段,往往是人过中年启悟的时段。出入口中微苦、细细品感,继而苦尽甘来的名茶,似乎是我入世以来的精彩诠释。尽管“茶水回甘”时,色味已淡、茶人多散,品饮者却得到色、香难以相比的理念。其实,我对茶道并不精通,那日却突发奇想:到颐和园苏州街品茶。位于颐和园西北位置的苏州街,总共有两处茶馆,即桥东的揽涛楼和桥西的嘉荫轩。临行时,曾为了解揽涛楼茶事做过功课,从些许资料上看,清宫帝后及嫔妃大多习惯用茶,茶源来自各省奉献的贡品。清乾隆年间,把赐茶,作为对臣下的赏赐方式之一。在乾隆朝著名的千叟宴中,第一项内容就是赐茶。由此,这处虽然位偏一隅却茶香四溢的苏州街,当年便成为一代风流帝品茶听曲的理想去处。记得桥西的嘉荫轩茶馆我曾去过数次,印象最深的是墙上悬挂的《陆羽茶经》。苏州评弹艺人演唱以及不时有两三句吴侬软语从耳畔轻轻滑过,极为享受。西望,可见玉泉山宝塔屹立,南眺,可赏苏州河彩舫徐行,饱感南国水乡之情韵。桥东的揽涛楼茶馆,我一向是只闻其名,未临其境。所以此行的目的地是揽涛楼。
刚入苏州街,天际斜飘下绵绵丝雨,倏然间,让仲秋之后的清晨平添几许寒意。那天早上,好在正赶上这条以水当街、沿岸作市的商业街开市:身着清代巡查服的兵士抖擞精神,迈着步、敲着锣,在高喊“开市了!”的同时,绕街一周。渐渐的,水街街市喧腾起来。近70家店铺的大门卸下门板,迎接早市,各式各样的彩色招幌在风雨飘摇中轻摆,店家迎风冒雨,一一站在店前躬身迎客,祥和、热诚、喜庆的气氛映衬着水街两岸山上的翠竹苍松,正在变红的枫叶,似乎也开始激动起来。此情此景,让我若置身于江南市井中,一时竟忘了季节。
撑伞漫步,在水街浏览一番景象之后,我进入街市的通裕号钱庄换一串铜钱,沿着被秋雨浸湿的青石路,徐徐走到揽涛楼下。
此茶馆为两层小楼,精巧典雅,朱阁画栋。在楼下,我向身着长衫的店家买了水牌,便登楼入座。这是一座可观苏州街全景的茶楼,最佳处当属倚栏而设的精巧茶座,据说,这是南方典型的“女儿靠”。揽涛楼“揽涛”二字无从查考,只是从身着清服的服务员口中得知,“揽涛”二字,每每在夏季雨夜感受最深:竹帘外大雨滂沱,雷电交加,苏州河水奔腾咆哮,惊涛拍岸。这时微挑窗帘,可见水天一体,惊心动魄的场面尽收眼底。与楼阁中徐徐弥散的茶香、盖杯内徐徐浮上的茉莉花形成鲜明对比,一刚一柔,一动一静,一泻一浮,莫非蕴含点点禅机?不过,风雨之夜品茶,似乎不及现在品得平静,品得入味。
谈“入味”二字,不由得想起清代陆次云在《湖杂记》中提到过品茶后的极至境界:“饮龙井后觉有一种太和之气、弥沦乎齿颊间,此无味之味乃至味也。”看来品茶知味,最好用心来感悟。既无口耳眼鼻舌身意之累,往往会品的透彻。
楼上古色古香的茶柜上有数个青花瓷罐,有按产地命名的西湖龙井;有按采摘时景观命名的云雾茶;有按品相、品色命名的碧螺春及祁门红茶、信阳尖等。一杯茶配四小碟小吃,有苏州的卤汁豆干、芝麻薄皮、玉带豆、白瓜子,向柜上交付10个铜钱即可慢慢享用。
这里的铜壶盖碗茶,既是一大茶趣,也在播扬京味儿文化。但见身着清装的服务员,把客人想要的茶叶放入盖碗中,面色温和、姿态夸张,斟茶时讲究右手提壶,左手先将盖杯的盖掀开,以优美的姿势高沏低收,然后用柔美的声音说声“请用茶”,继而微笑一下离去。
由此想到,自清代后,“老北京人”手端盖碗茶时,极为讲求“品相”。茶叙时,要用拇指卡住两边的碗边,用食指顶住碗盖,品茶前,用碗盖轻拨几下水面的浮叶,然后,盖儿与杯之间留一细缝儿,对着嘴轻轻品味,品时,不能出现“吸溜”声响,只感觉满口余香而不能见茶叶显现。话聊得透了,茶色也渐淡了,于是,大家起身,抱拳相别。这类京味儿民俗风雅,重在循规蹈矩,今人难以效仿。我以为还是“用心品茶”,来的潇洒些。
两盏三杯,茶渐入味。街头也飘来阵阵丝竹乐声。抬望眼,见到斜风细雨下,矗立在店铺房檐上方的彩色冲天柱恍似欲跃九霄的神龙;岸柳旁泊位中的彩舫也像是在轻移欲驶。滴满雨珠的残荷、两岸山上苍翠间出没的野禽,还有岸南那组西藏建筑风格的四大部洲寺庙群,在蒙蒙细雨中似有似无、似动似静、似明似暗,使我如在画中,又似在作画,很长时间方醒悟过来。那时,我独自凭栏、独自品茶,在缕缕茶香中,醒与迷、感与悟,真的难以表述。
后来,忽想起文人葛兆光在《茶禅续语》一文中的尾句:“懂得以心品茶者,便懂得中国诗、画、乐之理。”于是,若有所得地起身下楼,迎着若风若雾若雨的晚秋,走出园门。
何时能“以心品茶”,懂得诗、画乐之理之后转入禅悟之境?归途中,我反复问着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