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英美文学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渗透

来源 :校园英语·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xbb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中英语教学中英美文学的融入是对传统英语教学模式的有效革新,这对于高中阶段英语教学目标的实现有着积极的指导与促进作用。英美文学的渗透不仅在于对英语教学内容的丰富,同时对于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跨文化交流的实现以及学生综合文学素养的提升也有重要导向意义。英语教学与英美文学的结合是对学生精神世界的丰富,有利于学生健康价值观与审美观的树立。本文分析了高中英语教学中融入英美文学的必要性,并以此为基础对英美文学的渗透途径展开了细致研究。
  【关键词】英美文学 高中英语 必要性 渗透路径
  高中阶段英语教学旨在从情感、心智和态度培养方面促进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提升与价值观的树立,这一过程中英美文学的渗透能够让学生更多的接触到异国文化内容,这对于学生视野的拓展至关重要。从高中英语教学现状分析,高中生对于英美文学的了解比较少,这对于学生综合语言素养的提升极为不利。基于这一基本现状,亟需将英美文学内容与高中英语教学积极融合,侧重对学生文学修养的塑造,以便达到预期的英语课程教学目标。
  一、高中英语教学中融入英美文学的必要性
  1.与素质教育要求相适应。对于高中阶段学生综合素质拓展而言,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其中德育在培养学生道德修养中也有积极影响。作为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文学作品能够从人文精神和道德素质等方面突出对学生个性品质的培养,在积极拓宽学生知识面的同时也更好地达到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这足以证明英美文学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融入的现实促进意义。
  2.有助于促进教师科研能力提升。现阶段英语教师纷纷从文学教学方面促进学生整体文化素质的提升,并以此达到预期的英语教学目标。然而当前的英语课堂教学却仍然过于突出翻译、语言等相关的理论教学,对于英美文学的研究鲜少涉及。这就需要从英美文学研究及与高中英语教学的融合入手,积极将英美文学的内容融入到正式的课堂教学环节当中,在积极拓展学生视野的同时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这有利于学生对文学作品魅力的感悟。英美文学作品与教育教学的结合不仅促进了教师教学和科研能力的提升,同时也使得教师的教育教学发挥空间更加广泛。
  3.与教育国际化要求相符合。当前知识经济背景下,全球范围内知识信息的应用逐渐统一,对于英美文学的了解不仅能够更好地丰富学生的英语文化知识,且有利于学生自身竞争实力的提升,与英语教学的国际性及开放性特征相吻合。由此不难分析,英美文学在高中阶段英语教学中的融入既是这一时期英语教学改革的必然发展方向,同时也是促进英语课程教学效率提升的关键所在,学生在掌握更多的语言交际知识的基础上对于自身的知识及能力也有显著促进意义。
  二、英美文学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渗透路径
  1.引导学生参与到课程设计当中。从学生英语学习积极性角度分析,英语课堂教学可利用部分时间实施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角色转换,由学生就某一部英美文学作品或是英文电影向学生介绍,并针对其中的片段提出对应的问题。这一过程中学生能够在参与课程设计的过程中切实感受到知识学习的主动性,通过对相关资料的整理、收集和演示真正突出自身课堂主体地位,这不仅能够避免英语教学过程中知识惰性循环的构成,同时也能够使得英美文学教学更加形象生动,更加有利于学生在知识呈现中感受和了解,突出课堂教学气氛的和谐与融洽。在对英美文学作品进行分析和谈论的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更加具有目的性特征,且加深了对语言文字的印象,是扩大学生知识来源的有效路径,除此之外学生自我完成资料搜集的过程也能够在其中锻炼自我信息搜索与主动学习能力。
  2.向学生推荐作品并要求其完成读后感的写作。在狭窄知识面的影响下,不少学生在课后英美文学作品选择方面显得不知所措,这就需要从学生实际水平出发,依据实际情况向学生推荐相关的英美文学作品,由于学生的课余时间显得较为零碎,这就需要突出作品本身的可读性特征,比如《哈利波特》、《傲慢与偏见》、《圣经》等。在完成英美文学作品的内涵后,学生可根据心得体会完成读后感的写作,这对于理解作品有着积极的指导和促进意义。依据学生的读后感,教师可以更好地把握学生实际的知识掌握程度,加深对章节内容的理解,这对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至关重要。除此之外,针对高中英语教学中英美文学作品的考核问题还可通过小论文写作的方式提高学生对作品内容的理解。
  3.通过优秀英文电影的播放促进英美文学渗透。现如今银幕中也出现了由文学作品改编而成的电影,这对于英美文化的呈现更加直接,比如在讲述基督教七大罪时便可指导学生观看电影《七宗罪》,以此促进英美文学在英语课程教学中的实施。
  综上所述,现阶段高中英语教学中英美文化的渗透使得学生在完善的英美文化教学氛围中促进多元文化意识的形成,这对于缓解学生的快文化交际焦虑有着积极的促进意义。此外,在课余时间学生也可以通过对英美文学作品的翻阅更好地理解其中的文化内涵和主题思想,这对于学生个性成长及情感体验至关重要。可见,英美文学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渗透是促进课堂效率提升的有效路径。
  参考文献:
  [1]邢小梅.在大学英语中开展英美文学教学[J].疯狂英语( 教师版).2009(04) .
  [2]李伟,李春宁.关于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英美文学的价值思考[J].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2009(09).
  [3]吴云龙.英美文学与大学英语教学一体化的价值探究[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08(01).
其他文献
【摘要】布鲁姆曾说过:“成功的外语课堂教学应当在课内创设更多的情境,让学生有机会运用已学到的语言材料”。英语教学质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堂教学方法的选用。新课程标准指出要创建一种开放的、和谐的、积极互动的语言活动氛围,因此我们尝试如何将情感态度与英语教学中的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有机结合在一起。实践证明,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是组织课堂活动最好的方法之一。  【关键词】课程目标 情感
要做一个成功的教师,就要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激发学生“我要学”的动机,培养学生“我会学”的能力,为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那么英语教学中如何实施这个目标呢?  一、诱导---激发创新的兴趣  兴趣是从事一项活动的内部动力,是入门的先导。为使学生对创造感兴趣,英语教师必须改变教书匠的形象,做教学的有心人
期刊
【摘要】近年来,EPS(专门用途英语)在我国大学英语教育领域收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在英语教学实践与探索中存在一定的误区。本文拟结合中医学专业认证背景,从课程设计、师资等方面研究和探索一些代表性的问题,从而进一步理清中医专业培养目标,促进教师转变教学理念,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促进中医英语ESP教学水平的提高,培养中医学专业合格人才。  【关键词】中医认证 专门用途英语 教学实践  一、中医学专业认证
【摘要】由于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生存环境、宗教信仰等不同,所以中西方文化在很多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从而出现了中学阶段学生英语学习的多种困扰因素。本文探讨了初中阶段中西方文化差异引发的中学生英语学习问题,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出了解决对策。  【关键词】文化 差异 内涵  语言是人类文化的载体,它反映着一个民族的特征,包含着该民族历史的文化背景,蕴藏着该民族对人生的看法,体现着该民族的生活方式。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未来的老师们、学弟学妹们:rn展信安.作为一名来自201 6年的中学生,我对大家来说该是个不折不扣的老人吧?正如春秋时期的人不知何为多媒体,我亦不知未来的你们有什么更先进的
期刊
【摘要】由于英语学科的特点,使许多学生视英语为学习中的第一难关。因此,在许多学生的学习中,英语都是弱科。分析其弱科形成的原因,发现是多种多样的,因而我们就不能把所有后进生都简单归结为“脑子笨”或“不用功”,教学中应针对后进生的特点,深刻分析其后进的原因,再进行帮助和教育,才有可能取得理想的转化效果。  【关键词】英语 学习 后进生 问题 转变  一、英语学习后进生形成原因分析  1.性格内向,不愿
【摘要】“互联网 ”时代的到来给大学英语教学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发展的机遇,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有的教育需求,大学英语教学需要紧跟时代的潮流,探索一条新路。本文通过分析“互联网 ”时代大学英语教学面临的挑战,提出了大学教师应该更新教学理念,充分利用网络技术,激发学生兴趣,发挥传统课堂教学的优势,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等综合素质和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互联网 ”时代 大学英语教
【摘要】字母作为英语单词的基本组成,其教学水平直接关乎着学生的英语成绩。在英语字母教学活动中,学生若无法有效掌握字母,则将会大大加重后续英语学习负担。笔者将依照多年从教经验,浅谈与英语字母教学相关的问题,希望能够在某种层面提升英语字母教学水平。  【关键词】英语字母教学 重要性 教学策略  一、前言  字母教学作为英语教学的基本组成,不仅影响着单词与语句的学习情况,还关乎着英语思维,它在后续英语学
【摘要】基于當下的教育发展现状,本文主要讨论了在当今教育中异常匮乏的却非常关键的三个因素即德育、美育和自我教育。针对这三个因素,笔者首先阐述了它们至关重要的原因或者它们在当下教育中扮演的角色,接着进一步分析了在教育过程中提高这些因素所需的具体途径方法。本文寄予了我们对儿童、我们的教育以及国家的长期发展的忧虑和希冀之情。  【关键词】德育 美育 自我教育  Ⅰ. Introduction  W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