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核心素养在小学语文常态课阅读中落地生根

来源 :新课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tt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常态课阅读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教学活动大多是围绕着常态课阅读教学展开的。随着素质教育的到来,传统的常态课阅读教学方法存在一定的限制,不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全方位提升,更加不利于学生掌握相关的课本知识。为此,对现阶段小学语文常态课阅读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并探讨提高小学语文常态课阅读教学实效的具体策略,从而让核心素养在小学语文常态课阅读中落地生根,提高学生的阅读综合能力。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常态课阅读;实施策略
   小学是学生语言思维养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语文教学既能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也能为学生社交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打下基础。在新课程教育理念下,核心素养为语文教学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因此,教师应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将常态课阅读课堂视为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阵地,使其在阅读中受到先进文化的熏陶,对文学世界产生强烈的探索欲望,为其语文素养的培养和发展打下基础,并通过开展阅读教学,塑造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个性。
   一、小学語文常态课阅读教学现状
   1.教师教学理念落后
   在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应对以往的教学理念进行完善,在帮助学生掌握阅读知识、阅读技巧的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创新思维以及正确的认知,从而推动语文阅读教学的发展。但一些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只重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依旧采用传统的讲解方法,以强硬的方式要求学生掌握。学生面对枯燥的教学内容,很难主动参与到知识学习中,其自主学习能力得不到提升,更何况整体素养发展。立足小学生的心理特征进行思考,此阶段的学生心理认知还不成熟,教师的合理指导是促进学生整体素养发展的关键。为此,语文教师应立足学生的视角,积极探究常态课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侧重学生的引导,而不是一味地讲解知识,进而落实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推动阅读教学的发展。
   2.阅读教学方向出现偏差
   围绕新课标开展的小学语文常态课阅读教学,应进一步丰富教学内容,通过多元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阅读内容,促使学生掌握更多的阅读方法,并提升自身的阅读素养。但在这样的教学思想革新背景下,部分语文教师并未对阅读教学改革形成深刻的理解,导致阅读教学出现偏差。如在实际的指导中,其指导内容脱离语文教学范围,讲解了一些与阅读毫无关联的内容,教学内容出现非语文化的倾向。教学内容的合理选择决定着常态课阅读教学的实效,教师在指导中选择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与内容,可以引发学生的思考,提升其探知欲,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学生也会在阅读过程中重视文本情节以及人物形象,而忽视基本阅读方式与阅读技巧的掌握。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良好阅读认知的发展,不利于学生整体素养的提升。
   3.培养目标不明确
   确立语文常态课阅读教学目标是教师进行阅读教学的基本要求。新课标背景下,教师的教学目标是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与阅读主动性,并培养学生的正确价值理念与思想认知。但在实际指导中,部分教师并未明确指导目标,其课前准备过于仓促,仅是引导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掌握,对一些优美语句进行赏析,其教学流于形式。在实际的指导中,合理教学方式的运用同样重要。在新课标背景下,教师应在传统的指导基础上进行完善,借助多元教学方式,如微课、小组合作探究、思维导图等,构建高效引导课堂,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实现新课标背景下的教学目标。
   二、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常态课阅读教学策略
   1.拓展阅读内容,丰富阅读视野
   在小学语文常态课阅读教学中,想要实现高效阅读,促进学生阅读素养的提升,首先需要教师根据学生能力提升、思维发展的相关需求,在高质量完成教材阅读教学内容的前提下,为学生推荐相关阅读资源,引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另外,教师还可借助互联网、新媒体等新技术、新手段为学生开发更加丰富的阅读资源,促进学生阅读量的不断积累,促使学生在高效、优质的阅读过程中获得语文思维的发展。例如,在《父爱之舟》《慈母情深》等歌颂父爱、母爱的文章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便可要求学生拓展阅读《背影》等相似主题的文章;在开展《景阳冈》一文的阅读教学时,可引导学生进行《水浒传》的拓展阅读;在阅读《草船借箭》一文时,可延伸至《三国演义》的阅读。通过拓展阅读、延伸阅读,不仅能够进一步增进学生对阅读文本创作思想与主旨的理解,还可有效帮助学生拓展阅读视野,丰富阅读体验。但是在拓展阅读中,教师还需要注重对学生辨识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选择内容健康、思想积极的阅读文本,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为学生健康成长、良好发展打好基础。
   2.借助信息技术,构建阅读平台
   现代化的教学技术大多是为了辅助课堂而应用其中的。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行高质量的课堂设计,把学生喜爱的图书收集起来,并在班级内创设图书角,提供给他们想要阅读的书籍。教师还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整合课内外的资料,开展富有特色的网络阅读活动,让学生提高自身的学习水平。教师要充分发挥学校图书馆的功能,通过多样化的社会实践活动来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教师要在课前明确阅读课的流程,将网络与图书馆的资源充分结合起来,有效运用,帮助学生构建出科学高效的阅读平台,使其掌握阅读的技巧,最终提升语文素养。例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威尼斯的小艇》这课的教学时,便可以结合现代网络技术,将威尼斯小艇的图片找出来,然后引导学生进行自主阅读。当学生在自读过程中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后,便可以进行相应的讲解。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加强学生的阅读兴趣,还可以提升学生的语文知识水平,进而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核心素养。
   3.创设阅读情境,培养阅读素养
   小学生心智尚未发展成熟,生活经验也不足,在常态课阅读教学过程中,很多时候都难以精准把握作品的创作主旨与思想内涵。针对小学生的这一阅读特点,教师可结合阅读教学内容创设具有指向性的阅读情境,以充分激发、调动学生丰富的联想力与想象力,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帮助学生更加准确、深入地把握阅读文本中的人物形象、思想主题等,从而达到预期的阅读教学效果。例如,《桂林山水》一文通过生动、细腻的语言向我们展示了桂林山水的优美画卷。但是对于大部分并没有去过桂林的学生来说,单纯依靠课本中的文字叙述可能无法产生更加深刻的阅读体验,也就谈不上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对文本创作主旨的理解。对此,教师可借助多媒体设备呈现桂林山水相关的影像资料,并搭配富有桂林特色的民族音乐,为学生创设相应的阅读情境,引导学生在特定的阅读情境中产生身临其境之感,从而达到与文章描述景色和作者传递的情感同频共振的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    4.唤醒阅读热情,增进阅读体验
   兴趣是学习者接触一种事物的心理倾向,是其探索与求知的动力来源。兴趣的产生能够让学生自觉、自主地学习阅读方法。在阅读教学实践中,如何激发学生兴趣是让学生思考的重要问题。要想培养学生的阅读思维、能力,必须激发学生对阅读的热情,让学生在兴趣的基础上认识到阅读的重要价值,使其对阅读抱有积极的态度。在阅读教学前,教师要引进先进辅助手段,站在全局视角,选取多样化的图像、文字、视频等教育资源,让学生感受到活跃的气氛,使其对文章内容充满探索欲。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课前导入目标,向学生抛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对充满挑战的阅读任务产生思考的欲望,对阅读内容产生渴求。教师应善于设置阅读活动,让学生能够在阅读的同时发挥想象力去遣词造句,唤起学生对语言知识的认知和学习热情。例如,在讲解 《圆明园的毁灭》时,教师可以设置问题:“同学们,大家可以从哪些方面看到圆明园的‘举世闻名’呢?”“同学们,你们面对今天的断壁残垣,想说些什么?”通過设置类似的问题,让学生进行造句,在接下来的合作探究的过程中拓宽自身的视野和思维,对文章形成更深一步的体验和感悟。
   5.实行读写结合,促进全面发展
   阅读与写作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两大重要模块。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将眼界放宽,提升认识,全面发挥阅读在学生写作水平提升方面的促进作用,采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多读、多写、多练习。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通过以下方式,促进阅读与写作的相互促进。(1)引导学生对阅读内容进行仿写,促使学生掌握更多的写作技巧,了解更多的文章布局方式。(2)在学生阅读结束后,要求学生写读后感悟。这样可以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阅读文本的同时,进一步提升学生语言总结和表达的能力。(3)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多动笔。结合我们的阅读经验,很多时候让我们有所感触的往往不是整篇文章,而是某一句话或某个段落,它们在不经意间触动我们的心弦。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在读到一些值得深思的句子或段落时随手记录下来。这样日积月累,不仅能够促进学生阅读水平的提升,还可增强学生的写作能力,促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
   综上,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要立足学生实际,改变传统的“理论知识灌输 重点板书”的阅读教学模式,尽可能地避免学生形成固定的答题思维,通过情境创设、拓展内容和信息技术优化阅读教学的方式,加深学生对语文阅读知识的理解,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孙铭泽.探究核心素养视野下的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J].课程教育研究,2019(40).
   [2]吉华.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析[J].科普童话,2020(8):4.
   [3]李森珠.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践与研究[J].当代教研论丛,2020(1).
   [4]赵引弟.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J].考试周刊,2020(78):71-72.
其他文献
摘 要:音乐课堂中优质、巧妙的导入环节,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为接下来的新授内容奠定良好的基础。“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如果导入设计能抓住学生的心、因势利导,那么课堂的重难点也有利于由浅入深、润物细无声地解决。主要就小学音乐教学中课堂导入的作用和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几种常见课堂导入技巧进行探究。   关键词:小学音乐;课堂导入;技巧   小学音乐教学的关键是学生音乐兴趣的培养,学生掌
        
摘 要:现行语文教学中融入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符合信息时代和知识经济时代提出的要求,有利于教学向“以学生为主”的方向转变,能够让教和学相得益彰,要充分发挥它的作用,要认识到它的特点和作用,让语文教学联系实际,从而让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语文学习;学生;全面发展   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出发点是要求学生在教育中的自主地位,提供学生一种以问题为中心的发展环境,它的设计不是以符号系统
摘 要:作为班主任,教育每一位小学生,都要尽最大可能去关爱他们、尊重他们、鼓励他们,要怀有一颗理解、宽容、智慧的心,身体力行地打动学生、感化学生、教化学生。班主任要在整个班级管理中运用一定的策略,结合班级情况进行独立自主、科学评判的全方位的组织与管理。因此,在这个过程中,要始终围绕学生这一中心进行,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与思想,真正以爱唤醒爱,以心唤醒心,从而提高班级管理的有效性,助力小学生身心健康成
摘 要:对学生进行古诗词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从而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为学生学好语文打下坚实的基础。主要阐述了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意义,并结合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现状,提出了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   古诗词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新课标背景下,也是小学语文课程中主要的教学内容。学生学习中国古诗词不仅可以提高阅读
摘 要:初中作为化学学科启蒙阶段,对培养学生的学科思维及科学探究能力起着重要作用。在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以育人为目标的背景下,教师不能延续固化的理论教学方式,需扭转思维,将“科学探究”融入日常教学,注重证据推理、知识生成与概念构建,从而培养学生“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的核心素养。以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水的净化》教学设计为例,利用身边的黄河水,以“自主发现问题”“提出并解决问题”
摘 要:在小学教育中,语文属于基础性学科,更是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课程。在小学语文課堂上,提问属于常用教学方法,但从教学现状来看,许多课堂提问效率并不高,根本没有达到提问的目的,因此,探究如何提高提问效率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阐述了提高提问效率的意义,对小学语文课堂如何提高提问效率进行探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提问;兴趣;时机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各学科教学都面临着新机遇、新要求和
摘 要:数学这门学科抽象性强,学生学习高中阶段的数学知识相对更加困难,但这一阶段是学生即将迈向高考的重要阶段,因此,学生学会数学知识至关重要。综合高中的数学教师需要运用有效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让学生走出学习数学的误区,使学生能够在理解中学习数学知识,提高学生的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加快数学水平提高的步伐。   关键词:综合高中;数学教学;转变观念;激发兴趣   综合高中的学生与普通高
关键词:亲子关系;曼陀罗绘画技术;焦点解决技术;家庭会议   前段时间,一部关于中国式亲子关系的电影《狗十三》让很多人产生共鸣,因为在里面好像看到了自己的身影。中国式父母和孩子看似关系亲密,实质却隔阂很深。只因为父母和孩子在很多时候是缺乏沟通的。其实,世界上的每一种关系都需要经营,血缘关系亦是如此。   一、案例简介   青,小学五年级,父母白天上班,她每天自己在家,迷恋上了手机,学习一落千丈
摘 要:在开展小学数学一年级教学时,教师的站位对课堂教学效率具有极大的影响。“站在课中央”开展课堂教学,有助于教师更好地关注课堂上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情况,并且能够较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实现讲授式教学同师生互动对话教学的高效开展,进一步凸显学生课堂学习主体地位。通过分析教师“站在课中央”对于一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与师生、生生互动关联等,有助于打造高效的数学课堂。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师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