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来源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zheng809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将有意义的积极性学习和教师指导下学生主动探索性学习结台起来,创设启发诱导的环境,引导学生观察、操作、思考,才能实现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数学课堂 创新能力 创新意识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主要形式,而课堂技能则是教师制约教學效果的一个关键因素。课堂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学习活动过程。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将有意义的积极性学习和教师指导下学生主动探索性学习结台起来,创设启发诱导的环境,引导学生观察、操作、思考,才能实现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一、教师的创新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根本
  学生是教师施教的对象,学生的许多意识和能力的形成,相当大的部分来自学校里的学习活动,而这些学习活动是教师组织和指导的。在当今知识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教学的着力点必须由单向的文化传承转移到激发创新上来。而实现这一转移的根本在教师,因为教师是直接使学生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因素。因此,教师要增强创新意识,大胆改革。
  二、课堂教学的创新设计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前提
  数学课堂教学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要教师的教学活动富有探索性、动态性、个体性、情感性。因此教师要在实施本学科的教学活动中,依据这些特别性,认真构思,巧设教案|把教学的立足点放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上。
  1、深入挖掘教材的实质。教材本身虽是死的东西,但是,教学方法并不是死的东西.关键在于教师要善于去寻找创新能力培养的切人点,这就是要挖掘教材的实质,如在教学“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时”,为了充分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解脱常规教学法对学生思维的束缚,大胆地将学生的思维放开,不使学生的思维受教学内容的限制,可做样的尝试,首先让学生动手动脑,调动学生广泛思维而设计了怎样用纸片表示被除数“154’,让学生寻找表示的载体和方法,然后让学生动手将其平均分成14份。来解决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求商的问题,激发了学生动脑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2、充分了解学生。实现创新能力培养的主体是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实现培养创新能力的目标,教师只有知己知彼,了解学生的识认智能,人格等方面的发展水平,分析学生的个性特点,满足其学生个体的实际需要,不断地激发和培养他们的新的需要,因为这种需要是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因此,了解学生是非常必要的,也只有充分了解学生,才能促进教学的和谐,提高学习的有效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激情,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培养。
  3、巧妙设计教法。作为一名普通教师必须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解放出来,重新认识教学目标和目的,不能单纯局限于书本知识的传授和应试后的所谓学以致用。让学生具有较高的科技水平和文化素质,是新时期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必须走创新教育之路,根据学生实际和教学内容的特点,教法以突出创新为价值取向,把培养学生学习热情,探究欲望和创新精神放在首位,设计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为课堂教学活动中对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创造良好前提。如教学“互质数”,为使学生真正理解、互质数“这一概念,教学时我做了如下设计:(1)提供感性材料,建立正确表象,出示四组数据:①2和5;②4和5;③6和8;④1和10,先让学生说一说每一个数的约数,再写出每组数的公约数。(2)进行分析比较,找出本质特征。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比较、综合,认识到四组数情况不同;①组是两个质数,②组是一个合数和一个质数,③组是两个合数,④组是1和一个自然数。但四组数却有一个共同点即每组两个数的公约数都是1。(3)学生尝试抽象概括,表述概念定义,教师给予必要修正。教师的创新教育,学生的自主探讨,积极参与概念的形成过程。充分激发了思维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学效果好。
  三、课堂教学活动的创新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
  最积极主动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主要是后天的教育培养而形成的,这后天的教育培养形式主要表现于课堂教学活动。现代教育家认为: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的根本不同点,就是一个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的问题。教学方法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内涵,是实现目的的手段,现代教学活动是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和先进的教学手段束实现对学生的培养,它是区别于传统的教学话动对人才培养的关键。
  1、动手技能的培养实现创新。数学课堂教学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仅要重视思维能力的培养,更要重视动手技能的培养.它包括丈量、填充、比划、调试、算、画等。这些活动最有利于发展学生个体的主动性、独立性、创造性,它能将用其它任何形式不能调动的隐藏于自身体内的多种能力调动出来,从而成为学生的创造能力。
  2、思维能力培养鼓励创新。学起于思,思起于疑。要使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成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阵地.必须摆脱书本的束缚。鼓励和引导学生广泛思考,自由思考。这样既给了学生广泛思维的空间,又引发了学生的创新潜能。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造教育,主渠道是课堂。要依赖于广大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激发和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让学生以主人翁态度参与学习,通过动口、动手、动脑等多种形式培养学生自身实践能力和创造才能。伟大的教育家茅斯多惠说:“一个坏的教师是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是教人发现真理。”作为现代小学数学教师,当务之急必须转变教育观念,课堂上积极创造各种条件,保证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发展,从而加快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应该努力做到:“解放小孩的大脑”,让孩子多想一想;“解放小孩的眼睛”,让孩子多看一看;“解放小孩的双手”,让孩子多做一做;“解放小孩的嘴巴”,让孩子多说一说。想、看、做、说都是在教师灵活的、综合的策略引导下展开的。可以说,教学策略的活,将激发学生学习的新,激发学生学习的创。所以,创新是当今教育的必由之路。只有让课堂教学充满快活的气氛、鲜活的知识、灵活的教法,把每节课都作为学生探索创新的一次历程,才能真正使课堂教学活起来--充满快活,实现鲜活,展现灵活!
其他文献
“新棉33B”是美国岱字棉公司与孟山都公司合作利用岱字爱字90与岱字50杂交,利用现代高科技手段育成的高抗鳞翅目害虫的抗虫棉新品种。该品种棉花可产生内源毒素,在棉铃虫等鳞翅目害
摘要: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是相辅相成的。经常练习写作,可以巩固和发展听说能力。还可以促进阅读能力的提高。写作能促使学生勤复习、多思考。通过对一词一句的反复推敲。有助于提高使用语言的准确性。学习使用英语写作是培养英语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有了一定的英语思维能力。英语学习就能产生一个相应的飞跃。因此。在高中阶段指导、培养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是不容等闲视之的。  关键词:表达能力
攀93—1是四川省攀枝花市农科所育成的丰产、稳产、抗病、抗逆性强、适应性广、面质好的中熟小麦品种。一、特征特性 :攀93—1属于弱春性品种 ,叶色深绿 ,幼苗生长健壮、半匍伏 ,叶
摘要:环境造就人,农村偏僻、闭塞、经济欠发达,文化不发达;在新课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的今天,很多人疼爱孩子漫无目的,严重影响着新一代的健康成长,目前已经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应当引起老一代人(孩子父母、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改变“疼爱”孩子的思想和方式。  关键词:农村小学生 心理 不健康因素 形成 对策  现代农村孩子一旦生下来就是“掌上明珠”,大多数都处于“4+2+1”人生活的家庭环境
教育精神是人类对教育的理性呼唤。从本质上说,教育精神是人的精神在教育创造活动中的体现,是教育价值的浓缩,也是教育本质力量的展示。从“历史性”看,教育精神是人类创造的一切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的积淀;从“共时性”来看,是时代精神在教育上的生动折射;从“未来性”来看,教育精神反映了人类对教育理想永不厌足的追求。  一、从教育学、心理学的角度看  从教育学的角度来看,教育作为“使人成人”、教人高尚、智慧、文
摘要:自学能力是学习者运用已有的语文知识、能力去有效地撷取新知识的能力。这种能力不仅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基本因素,也是发展各门学科自学努力的基础。本文根据学校语文课题组的教改实践,谈谈体会。  关键词:激发兴趣 教给方法 拓宽渠道 培养习惯  一、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自学兴趣呢?我们的做法是:  1、课前五分钟演讲,为激发学生自学兴趣拉开序幕。课前让学生进行有计
摘要:情境引入是数学中常用的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情景创设的好,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使学生从学习一开始就处于乐学、愿学的状态之中。因此,创设良好的教学情景不仅能使教师当好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而且更有利于学生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方式的培养,从而更好地实施新课程。在导入新课方面,创设教学情景的方法有:创设故事情景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创设实际问题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
摘要:“课堂”是教师培养学生兴趣的最好的地方。一天中,教师与学生相处时间最久的就是在课堂上,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要把握好课堂上的40分钟。课堂上,好的引入才有一个好的开始,好的开始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有了兴趣,我们才能从这40分钟中抓效益,提高学生的成绩,使学生对数学充满信心。  关键词:高中数学 激发兴趣  一、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进入高中的学生,对高中学习
摘要:随着义务教育初中化学课程改革的推进,初高中教学衔接问题成为教师关注和议论的热点。不少高中教师反映升入高中学习的使用课改实验教科书的初中毕业生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不好,与高中化学课程学习的知识要求差距较大,高中化学教学十分困难。高一学生也反映高一化学内容多、理解困难、习题难做,学习兴趣降低。本文结合笔者在教学中的实践,谈谈对在新课程背景下初、高中化学教学有效衔接的一些思考。  关键词:教
摘要:培养高中学生听、说、读、写的语文综合能力,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重视“写”在整个语文综合能力构架中的支柱作用,指导学生热爱习作,练就学生扎实的写作功夫,在高考中取得较高分值,历来是教学中不断探索的一项重要课题。作为指导者,首先应当树立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阶段性全局观念。既要辩证分析学生通过初中阶段所进行的一系列作文训练而达到的水准,又要用发展的眼光来指导高中语文作文教学;这就要求无论在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