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权与维稳时代的精神关怀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eebern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日新月异的社会注定会产生出层出不穷的新词汇,这是社会变革在语言层面的自然体现,且不说“屌丝”、“表哥”、“房姐”这些网络热词,即使是在新世纪各级政府的工作报告中,“维权”与“维稳”恐怕也是出现频率颇高的新词。打开百度百科的解释,“维权”指维护合法权益,维权意识指作为行为主体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维稳”即维持稳定,宗旨是“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任何新生词语的出现都不是空穴来风,而是有其特定的社会基础和文化心理基础,“维权”和“维稳”也不例外,它们是社会转型时期公民主体意识的增长与民主法治尚未完全定型与成熟之矛盾冲突的集中体现。公民要维权,政府要维稳,二者之间既有目的的同一性,也存在着方法与手段的歧异性。维权与维稳的主题在政治层面、制度层面、公共管理等层面的讨论非常热闹,而且多着眼于原因、模式及对策的研究,却鲜有关注到维权者与维稳者精神层面的内容。“上帝的归上帝,凯撒的归凯撒”,以关注人的生存状态与精神世界为主要特征的文学正好具有弥补此一缺憾的功能。短篇小说《守桥人》带着敏锐犀利的问题意识,叙述一个本来也应属于维权者行列的打工者马丁在一场跳桥秀的“桥头政治”风波之后,戏剧性地成了一位守桥的联防队员,其主要职责就是防止发生以维权为目的的跳桥行为。特种兵出身的马丁是一个敬业爱岗的守桥人,凭借其不凡的身手他成功地化解了一场为追讨工程款的跳桥秀。吊诡的是,受到表扬和奖励的马丁竟因为自己阻挡了那名失败者的维权目的而不安,并对自己的职业产生了厌倦,在一个原本充满希望的春日里爬上那座有着辉煌历史的铁桥,“像飞鸟一样从桥顶腾起,张开双臂,向桥面飞去”。出于维稳的需要,他的死被定性为因公死亡。
  在这个充满悖论和反讽的故事里,如何化解社会矛盾和利益冲突不是作者的着眼点,作者更为关注的是小说主人公马丁的“非典型性”——既不是一个典型的维权者,也不是一个典型的维稳者,而他本来有条件也有可能成为二者之中的一个佼佼者。小说开头由主管和他的前妻柳梅为讨薪而发起的集体跳桥秀并非与他无关,事实上他也是被欠薪的工人之一。一贯的隐忍与军人本色显示出的是他与时代潮流的不合拍,只是没有人会关心、理解这份不合拍背后的精神质地。将房子让给弟弟是因为在他的心里还保留着一份淳朴的、不以金钱的锱铢必较为目的的亲情;不想和众人一起跳桥,是悲哀于这样的方式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不与妻子计较、不参与妻子与工友的打架纠纷,既是害怕自己的功夫伤及对方,也是那一份军人的使命与自尊使然,以特种兵的功夫来对付日常生活的琐碎无聊虽然绰绰有余,在他却是一种羞耻。精神世界里还恪守着如此多清规戒律的马丁,是一个绝对的好公民,但在这个许多事情并不按规则出牌的社会里,他注定了只能是一个失败者,也即柳梅所谓的“软蛋”。甚至在他作为守桥人立过一次功、已经成为联防支队受表扬的“典型”之后,他也无法将这份工作纳入到维稳工作者的价值体系中予以认同,他同情的是那个做好了充分准备却因为他的敬业未能实现维权目的的失败者。这是一个无法解开的悖论,要么自己渎职,要么跳桥者都会像那个失败者一样失去维权的机会。无所适从的马丁以最终的自杀摆脱了这个悖论的煎熬,而读者却依然要在其“折磨”之下思考正直的个人究竟该如何面对时代的荒诞。柳梅、张平、张俊代表的都是这个社会的平均数,他们或是凌厉强悍不择一切手段地捍卫自己的利益、或是自找乐趣、随波逐流地混混日子,只有那个与桥同岁、须发全白的老人堪称马丁的知音,而老人,无疑也已退居到社会的边缘位置。
  尽管写作与性别的关系一直都是作家与评论家热衷于讨论且无定论的话题,但在一般读者的心目中,女作家更擅长的是主观抒情、善写人物细腻的心理活动等特点。《守桥人》虽出自女作家徯晗之手,却处处显示出情感的节制与叙事的简洁。小说将复杂纷纭的社会矛盾浓缩为主人公马丁生命旅程中一段自然而紧凑的经历,在准确把握时代脉搏的宏阔视野中,游刃有余地打开了马丁内心世界的高贵与痛苦,冷静却充满诗意,缜密却不乏大气。人物对话特别是男性人物之间的对话精彩纷呈、个性十足,虽然很少直接介入人物心理,但在对话、场面描写与精心选择的细节之中成功勾勒出了这个时代一群小人物丰富而又无奈的精神世界。
  王海燕,青年评论家,现任教于湖北文理学院。
其他文献
国外学校对于互动式教学研究比国内起步早,国内的大部分理论都是在国外的基础上提炼出来的,但是光有理论不去实践,就无法知道这些理论是否适合学生,所以国内对于初中生的互动式教育没有形成经验性的教育。在这样的背景下2012年江苏省连云港市教育局教研室提出了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建构式生态课堂”。  “建构式生态课堂”在操作上拥有“三案、六模块”,三案是指教案、学案、巩固案;六模块是指课堂教学中的自学质疑、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化,特别是特色学校评比的开展,选修课的开发呈现出风起云涌之势。语文教师不论是迫于领导压力,还是出于个人喜好,也不甘示弱,大有热闹非凡轰轰烈烈之势。笔者收集到的语文选修课程,就有四五十种之多。但静心读下来,发现参差不齐。有的甚至令人忧心:身为语文老师,开设的选修课是“怎样打毛衣”“跟我学烹饪”“乒乓的技巧”,诸如此类的名曰兴趣类课程。语文老师固然可以开兴趣类选修课程,但不能离开提升学
阅读权聆的这篇小说,就像穿越一条幽深的隧道,它不是实打实地依赖地心引力贴着地面行进,而是奇异地像蝙蝠一样在黑暗中飞舞了起来,凭借那独特的超声波系统最终准确无误地穿过了这段旅程,抵达下一个光明之地。当然,小说的“超声波系统”不是蝙蝠式的本能,而是来自它极强的形式主义实验——由陌生化与互文性营造出来的疏离感。糅合了诸多古典元素与更多西方元素的文本曾让初读者摸不着头脑,分不清这究竟是一篇原创小说,还是一
阅读教学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对话教学,而对话的前提是问题的提出,所以,需要在阅读对话教学中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对话教学中问题情境主要有两种:教师教学前的预设质疑情境和教学对话中即兴生成的问题情境。无论哪一种问题情境的对话,都应是为学生的“学”而创设的,是师生共同参与完成的。  一.预设质疑,以问导学  与传统的“问题预设”不同,这里的预设质疑情境是指教师以“学伴”,即学习者的身份参与学习,以问题的预
作为高考作文的题型样式,倘若不是事先已有接触、曾经操练的话,材料作文是最能考量考生的真实水准的。因为在考你写作能力之前,首先考你的阅读能力,即对材料的理解、把握能力。材料作文基本能杜绝用所谓以往操练过的不变“经典”来应对万变考题的套题弊端。  那么,如何方能吃透材料,紧扣材料,选好角度,确立一个具有新意、深意的观点呢?以下方法谨供参考。  一.提炼中心法  这是写材料作文最为常见且最为稳妥的审题立
新课程改革正进行得如火如荼,如一夜春风,唤醒了沉睡已久的机械式教育。新课程改革是一项理念和实践相统一的、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系统工程,新课程所蕴含的先进的教育理念反映了当今时代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社会信息化的特点,体现了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折射出了人们对美好未来的追求。那么,在新课程改革理念下的语文课堂教学该如何实施呢?“一切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教师不仅要充分挖掘和展示教
新课程理念强调“学生的主体性”,为了更好地落实这一理念,连云港市推行了“建构式生态课堂”新模式,就是从各个角度来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如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建构中,充分交流展示自学的成果?下面我将从三个方面谈谈自己肤浅的看法。  一.精彩的交流须有充分的准备  1.教师的准备  学生的交流展示要有的放矢,就如同放风筝。不管风筝飞多高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而开展探究性阅读则成为在语文教学中运用“探究学习方式”的一种有效手段。但是,什么是探究性阅读?探究性阅读有哪些特点?怎样有效地指导学生开展探究性阅读?下面,是我在实际教学中的一点体会。  一.对探究性阅读特点的把握  所谓探究性阅读,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
学生课外有时不喜欢读书是因为他们不知道有哪些书可读,不知道哪些书读起来有意思,处于一种盲目的读书状态,因此这个时候语文老师向他们推荐合适的书就显得很必要了。其实,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里就有“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而且也推荐了一些文学作品,当然《课程标准》只起个抛砖引玉的作用,具体的作品,语文老师可以根据自己的阅读经验和学生的阅读兴趣来推荐。  一般情况下,初中生喜欢故事性强的文学作品,
语文是一门极具人文色彩的学科,而阅读教学中的阅读文本大多饱含着深厚感情,如果不去引导学生体验文本的情感,阅读效果将会大打折扣。学生如果没有被文中情感所熏陶,也就不能产生深刻体验。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带领学生融入于文本的情境中,体验作者的欢乐与悲苦,使学生在“润物细无声”般的精神境界中,得到心灵的洗礼,使其身心健康成长。那么,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进行体验式阅读教学呢?  一.植根文本诵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