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释放激情 球场投射梦想

来源 :体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篮球特色;体育文化;校本教材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2410(2018)02-0018-01
  利国实验小学坐落于美丽的微山湖畔,学校秉承“优秀的智力来自刻苦的学习,刻苦的学习来自旺盛的精力,旺盛的精力来自强健的体力,强健的体力来自适当的体育运动”的教育理念,提出“体育兴校,体育强校”的口号。学校以篮球项目为突破口,带动学校体育工作全面发展,多年来取得了一定的效益。
  一、贵在坚持,完善硬件设施
  多年前,我校的篮球场地是煤渣地,篮球架是木头板,每天训练前体育教师要重新画一遍场地。在硬件设施较差的条件下,刘宏老师积极选拔队员,组建球队,开展训练,默默付出。一块块奖牌来到学校,一批批运动员从这里走进了名校。学校领导和学生家长陆续来到操场,看到了体育教师的坚持,看到了学生的进步,看到了学校的荣誉,赢得了家长的认可。为进一步保障我校篮球和体育工作开展,在多方协调和支持下我校的篮球场地由菜地变成水泥地,又由水泥地变成了塑胶场地,2010年一个造价近百万元的篮球馆在我校落成。体育教师不用每天都画场地,队员不再满身尘土,雨雪天气也不再能阻挡我们训练的脚步。
  二、强在人才,提升师资配备
  “人才是第一生产力”,为了进一步促进篮球项目特色发展,我校招贤纳士,现体育教研组共有10位专职体育教师,4位篮球专业教师,4人本科学历,2人研究生学历,年龄结构合理。手握“一把好牌”,我们更要打得漂亮。利用每周二的教研活动,研讨篮球技术、教学、训练和篮球操创编;鼓励教师多读书、做笔记、写反思、写论文;多次组织体育教师外出参加培训,通过“走出去”打开眼界,增强本领。通过多年的研讨和摸索,理论与实践结合,逐步创编了我校的篮球校本教材。
  三、赢在创新,打造篮球特色
  1.营造篮球文化氛围
  我校建设以小篮球运动为主题的校园文化,班级黑板报有“篮球角”,学校宣传橱窗有“篮球专栏”,红领巾广播有“篮球专题”,学校营造了浓郁的篮球文化氛围。
  2.创编篮球校本教材
  体育组将篮球基本技术动作配合动感的音乐创编了一套趣味性强的特色操,如今籃球操已成为我校展示师生精神面貌的一道亮丽风景线。结合学校实际及学生的年龄特点创编了3个水平段的篮球校本教材,为班主任及体育教师上好体育课,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提供了蓝本。
  3.开展篮球竞赛活动
  学校每年组织体育节,春季体育节以群众性体育活动为主,开展班级篮球赛、篮球单项赛、趣味游戏等,既注重竞技性更考虑参与面,参与人数达80%以上;秋季以田径运动会和篮球赛为主,突出竞技性;冬季则着重开展班级篮球游戏比赛活动,注重学生体能素质发展,为篮球训练打下坚实基础。
  4.坚持科学训练,硕果累累
  学校自成立篮球队以来数十年如一日坚持训练,通过测试身体素质,了解学生家族情况,对学生的应变能力、灵活性和性格特点充分掌握,挑选优秀学生成立了低、中、高3个训练队。训练组制订了训练计划,为每个运动员建立档案。低年级主要进行基本功和灵活性等专项素质的训练,中年级主要进行基本功、单项技能和简单配合练习,高年级主要进行身体素质、单项技能、整体配合和训练比赛。
  近年来,我校篮球队可谓硕果累累。多次获得徐州市中小学生篮球比赛第一名,多次获得江苏省中小学生篮球比赛前5名,有7名队员入选徐州市青少年篮球队,1名队员入选江苏省青年队。2017年10月,利国实验小学荣获“全国首批篮球特色校园”称号。
  成绩的取得凝聚了几代人的心血,接下来我校计划将篮球人文、篮球审美、篮球英语和篮球德育等多元教育因素融入篮球校本教材中,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其他文献
[设计理念]语言性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本质属性。语文教学应有强烈的语言意识,关注语言、亲近语言、聚焦语言,并从语言性出发设计语文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和各个环节。本课从语言的理解、语言的积累、语言的转换三个方面设计第二课时,试图描绘一个“语言型”的课堂教学轨迹。    [教学目标]    1、语言的理解。听写“宋涛、陈丹、赵小艺”三个姓名,巩固生字“涛、陈、丹、艺”,通过讲解,让学生初步感知我国姓氏文化,
《专题讨论:体育教学质量》栏目  第10期:初中体育课教学质量——初中毕业考试的项目设置和操作方法  目前初中毕业体育考试项目设置的选择性在增加,但在操作方法上学生却过早地进行了选择,影响了初中体育教学计划的实施,偏离了初中体育课程的基础性和全面性的要求。如何对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的项目进行有效设置,对操作方法进行有效改革,可保障初中课程顺利进行,破解“考什么练什么”的魔咒。  第11期:影响体育
笔者所在单位是一所农村初中校,学校的现状是场地简陋、器材紧缺,尽管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可体育老师还得用现有的一点“米”去煮好教学这锅“粥”。让有限的资源,发挥无限的作用。笔者在对初三年级学生进行三级跳远教学时,采用八种简单易得的场地器材,达到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三级跳远的技术并发展了身体素质。  一、就地取材在掌握三级跳远技术教学中的练习方法  1.白灰的利用  白灰在农村还是较容易获取的,
语文课堂练习是阅读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具有激发情感、训练语言、启迪思想等多种功能。作为落实教学目标、提高语文能力的重要手段,教师不应单单把课堂练习看成是教学的一个单一环节,而是应该在把握自然、贴切、融合的前提下,将之有机融合在课始、课中、课末的各环节中,使之和教学过程融为一体,从而真正起到训练学生语文能力、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作用。  一、有疑而问,夯实基础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质疑是思维的
“这堂课,对《长城》的科学和人文内涵挖掘得比较深。教学环节严谨细密,贯彻了自主、合作、探究的阅读理念。特别是图文对照,相得益彰,落实了由远到近、由面到点的观察能力训练,对《语文课程标准》要求的‘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是个典型的示范”。这段话,摘自我上完《长城》这堂全校性公开课后同事对我的评价。这段话,总会激起我心中的阵阵涟漪,提醒我不要忘了那两次课堂教学中所出现的意外,引领我再次去体会五味瓶中的酸
编者按  略读课文教学是近年来小语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本刊曾在2010年第2期刊登过特级教师虞大明有关此问题研究的专题文章。近几年来,虞老师对略读课文教学作了持续、深入地思考,本刊特刊登其相关研究成果,以飨读者。  自从“略读课文教学”开始进入广大教师的研究视野,其在两方面的误区便显露无遗:一谓“草草了之”——因为一直以来,教学评价和质量监控很少涉及略读课文教学,久而久之,教师们便觉得略读课文不
作为文言文本的《鹬蚌相争》,没有明显的跌宕起伏之处,情节简单,一目了然,可谓平铺直叙,但其寓示的真理却随着《鹬蚌相争》这一成语故事的广泛流布而深入人心。由此推想,现今六年级孩子的眼界较之我的童年更是开阔不知几倍,对这些应该早已耳熟能详。我困惑,这样的文本还需要讲吗?  寓言作为一种文学体裁,是一种“以象见意”的表达,用俄国文学批评家别林斯基的话说:“寓言是理性的诗歌。”它那如诗的“外衣”又在哪里呢
小学语文教材中,略读课文也占有一定的比重。随着年级的增高,略读课文篇目也“水涨船高”,与精读课文平分秋色,成为阅读教学不可分割的联合体。  《语文课程标准》对于略读课文的要求是这样描述的:略读课文重在略读方法的指导,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培养学生的略读能力。但在实际教学中却有这样的倾向:一是精雕细琢,字词句段篇一把抓,与精读课文如出一辙;二是囫囵吞枣,任由学生自己阅读,将其“踢”出了阅读教学之外。面对教
【教学目标】  1. 能根据“阅读提示”自主学习课文,通过表格梳理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图文结合了解“五彩经幡、耀眼的金顶”等词语的意思,初步感受古城的独特风情。  2. 以读悟写,品读领悟作者以简洁明快的表达方式特写的“大昭寺”浓浓的佛教气息;发现作者描写八廓街与民居同样抓住地方风情,集中笔墨把古城这份浓浓的佛教气息传达出来的结构方式。  3. 积累描写八廓街感受的句子,运用于表达对古城拉萨的感受。
一、教学内容的萃取  (1)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课文《小壁虎借尾巴》:课文记叙了小壁虎被蛇咬断了尾巴,先后向小鱼、老牛和燕子借尾巴,都没借着。回到家才发现自己已经长出了一条新尾巴。(预习思考:小壁虎向哪些动物借尾巴?)  (2)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课文《七颗钻石》:课文记叙了很久很久以前,在地球上发生过一次大旱灾,许多人和动物都焦渴而死。一个小姑娘拿着水罐为她生病的母亲去找水,水罐因为小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