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生”的视角细读文本

来源 :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eamye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文言文本的《鹬蚌相争》,没有明显的跌宕起伏之处,情节简单,一目了然,可谓平铺直叙,但其寓示的真理却随着《鹬蚌相争》这一成语故事的广泛流布而深入人心。由此推想,现今六年级孩子的眼界较之我的童年更是开阔不知几倍,对这些应该早已耳熟能详。我困惑,这样的文本还需要讲吗?
  寓言作为一种文学体裁,是一种“以象见意”的表达,用俄国文学批评家别林斯基的话说:“寓言是理性的诗歌。”它那如诗的“外衣”又在哪里呢?学生可曾见到?
  
  一、文本言语是叙事表达还是诗性表达?
  
  语文教师干语文的事儿,要有语文意识。那么《鹬蚌相争》一文的语言表达到底有着怎样的特点?是不是简单的语言简洁、用词准确就可以说明了呢?我想到了《螳螂捕蝉》:
  吴王欲伐荆,告其左右曰:“敢有谏者死!”舍人有少孺子欲谏不敢,则怀丸操弹,游于后园,露沾其衣,如是者再三。吴王曰:“子来,何苦沾衣如此?”对曰:“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吴王曰:“善哉!”乃罢其兵。
  通过对比,我发现,同是以事喻理的寓言却用了不同的表达方式:《螳螂捕蝉》在描述情景时,采用的是白描手法;而《鹬蚌相争》不仅有白描,而且有对话,这对话的形式极为特殊,运用的是四言句。
  “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
  “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
  四言句,可以说是汉语言最古老的语言、发音现象,“这四个字一句不是外加上去的一个法则,而是我们的语言、我们的发音生理自然形成的一个现象……在中国这个单音独体的语言之中,要形成一个音节,一个字当然不成,所以是两个字两个字才有优点。‘关关一雎鸠,在河一之洲。窈窕一淑女,君子一好逑。’这样它才有一个节奏,你念诵起来,吟唱起来才有一个顿挫。这就是我们中国最早形成的一个自然而然的音律和节奏”。(叶嘉莹,《风景旧曾谙》)“四言句式由诗歌辐射至其他韵文,并且渗透到骈文乃至散文之中,对汉语所产生的影响是深远的。”“四言旬式在战国时期的记言散文中应用相当广泛……《国策>多记游说之辞,其中四言的应用相当普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口语特点。”(孙建军,<汉语四言句式略论》)四言句,结构凝练,节奏鲜明,朗朗上口,易于记忆。及至今日,四字格短语仍旧大量出现,已成为汉语词汇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正如吕叔湘先生所说:“不得不承认,2 2的四音节也是现代汉语里的一种重要节奏倾向。”
  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讲,《鹬蚌相争》在言语表达上,其自身就负载着诗性品质,是一种诗性表达。但是,对话的诗性形式是很难被学生发现的。因为四言句式在现代汉语中依然广泛存在,而熟悉的形式往往无法引起学生的敏感。
  
  二、师生对话是指向理性解读还是感性体验?
  
  寓言教学,最终以明理为旨归。所以,在不知不觉中,抽象说理、价值判断、因果推理,似乎成了读懂文本、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最佳途径。可是,这样做学生真能读懂寓言吗?真能感受寓言的力量吗?真能体验到寓言的语言之美吗?
  这让我联想起另外一些景象:学生拿着参考书上语文课,捧着找来的资料解决问题,用问来、查来、抄来的寓意、诗意来解释字词句段篇,他们说着别人的感受,讲着别人的理解,理性地对待文本,即使朗读,也恨不得是千篇一律的声调。
  我不否认这样的语文学习是有效率的,它毕竟让学生知道了怎样使用工具书、资料,缩短了学生理解文本、学习文本的时间,但就是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忘了想象,没了感动,不会体验,难以入情。正如王崧舟老师所讲:“大量的语文教育却是理性泛滥,你看看,含义解释、情节分析、要点归纳、主题概括、文法疏通、语料记忆、反复练习,凡此种种,不胜枚举,教师纯理性地教语文,学生纯理性地学语文。结果是什么呢?语文的形象被淡化、语文的情感被稀释、语文的直觉被斩断、语文的想象被禁锢、语文的灵性被扼杀。一言以蔽之,感性枯竭。”
  由此推想,寓言教学的旨归,不仅是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以完成哲学意义的思维进步:更要帮助学生对文本产生属于自己的感性体验、入情体验,要帮助学生有发自内心的感受、发乎心性的领悟。
  “鹬蚌相争”这一成语,常有后句“渔人得利”。课文节选自《战国策·燕策二·赵且伐燕章》,只选“鹬蚌相争”事,不录原文。
  “争”之一字,乃全文要害处,亦是明理要紧处。鹬,知天将雨鸟(《说文解字》),故有“不雨”之说。鹬、蚌乃天生之敌,不争则已,争必你死我活。故文中有“不肯相舍”旬,呼应“争”字。思及彼时,战国争雄,“捐礼让而贵战争,弃仁义而用诈谲,苟以取强而已矣。”(刘向《序》)“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孟子《离娄》)大欺小,强伐弱,众凌寡,比比皆是。利字当头,凶藏背后,人犹不觉。以“鹬蚌相争,渔者得利”,喻燕赵之争,强秦得利,实乃醍醐灌顶之言。
  “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箝其喙。”“方”字点出时短,由此推想鹬“啄”之迅速、凶猛,欲“闪击”以得逞,这一点,易被学生忽视;“箝”,用力夹住,此处不用“夹”,而用“箝”,亦可见蚌之心情,不遗余力,全为自保。“箝”字需要学生比较品读,否则,用字精准便无从谈起。
  此句虽平铺直叙,然寥寥数笔,勾出“以命相搏”之画面,乃引读者入彀之法。此句明言鹬蚌之争,暗喻燕赵两国相争,实力不相上下,一旦赵伐燕,燕必全力以赴,实非赵国所愿见。因此,必须将原文悉数引入,唯如此,方能真正了悟寓言“以象见意”之“本意”和“用意”。
  教学此句,当从“争”象入,由想象画面而至品味文字,再由朗读复活画面,藉此引学生入“彀”。
  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鹬蚌对话,实乃重中之重。此处由力争而入言争,不舍力争,亦不舍言争,实说二者相持,难分高下。
  此对话乃“争”之关要处。深入分析,关要有二:其一,句式相同:其二,四言成句。
  句式相同。针锋相对之气势也,其间激荡着一种势均力敌、难分高下却又不肯相舍的情绪。
  四言成句。言简意赅,节奏铿锵,又一次凸显出不依不饶、僵持不下的相争情景。
  这一四言形式的表达效果是和叙事意图交融一体的,最难被学生所感悟。此句式可通过师生对读体验情绪,进而明了不肯相舍实乃内心情绪的表达,“争”至最后就是一种无法克制的中动,无法冷静的决死。感悟至此,自然明理深刻,无须赘言。
  “渔者得而并禽之。”一“得”一“禽”,看似偶然,实属必然。渔者心情可由此推想,必是大喜,鹬蚌心情,必是大悲,一喜一悲之间,便是明心见性之时。
  教学此句,可引导学生想象渔者之喜,鹬蚌之悲。但无论鹬蚌之悲,抑或渔者之喜,必能依此悟到同一真理。悲喜两极,系于一理。
  
  王崧舟点评
  以“学生”视角细读文本,在读者群体中,是只有“教师”这一类才会选择的一种姿态。教师永远不可能真正成为他的“学生”,因此,也永远不可能真正从“学生”的视角细读文本。这里的“学生”视角,是教师所理解、所把握的“学生的细读经验、能力、状态”等角色认知,是教师自认为的“学生”。但,这样的转身和换位,却有着深刻的课程教学论的意义。我这样细读,学生会怎样细读?我能读出的,学生能读出吗?读成这样,学生会遇到什么困难和障碍?本案例,自始至终揣摩着学生的种种细读可能。可能疏忽、可能走眼、可能浅尝辄止、可能无须赘言却不得不言……于是,在文本细读中,作为教师的一厢情愿的深入开始向着另一种一厢情愿的浅出华丽转身。在这里,“浅出”成了另一种“深入”。
  
  
  (北京市海淀区群英小学 100000)
其他文献
近年来,我似乎对教育类的书籍产生了一种审美厌倦——琳琅满目、百花齐放的各类教育著作着实让人应接不暇,颇有种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感觉。然而,在翻看了郑锦杭老师所写的《始终》一书的目录和楔子后,我却突然有了一种独特的感动,产生了静下心来细细读一读的念头。一气读完,一种温暖和清新弥润在我心头。因为,这本书不仅凝结了一位教育工作者的人生思考,更蕴含着一位教育人的心灵参悟。  郑老师通过“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一、一堂发人深省的数学课    [教学过程]  1.课前谈话导入,引出课题“如何确定位置”。(板书:确定位置)  2.活动1──记忆游戏  ①活动要求。  A.描述物体位置时,语言要简洁、清晰、准确。  B.想一想,怎样才能准确描述出物体的位置?  ②游戏活动汇报。  桌子上物体的位置发生了哪些变化?说说你是怎样描述的?  ③活动小结。  3.活动2──“我在哪儿”  ①学以致用。用所学方法描述学
三上年级执教《盘古开天地》一课时;一位课外知识非常丰富的学生在课后悄悄地对我说:“张老师,其实没有天。天是无边无际的宇宙。‘盘古开天地’是假的。”我一时语塞。原本可以这样向他解释:“因古人的知识水平低下,无法对自然现象进行科学合理的解释,所以只好借助想象和幻想把自然力和客观世界都当做神的作用来解释。”但是对于一个三年级的孩子,这番话是他想听到的吗?孩子对课文的真实性产生了怀疑,不知道该采取怎样的角
《巨人的花园》是根据王尔德童话《自私的巨人》改编的。英国《典雅》杂志将王尔德和安徒生相提并论,认为《自私的巨人》堪称“完美之作”。一次,王尔德给儿子讲《自私的巨人》,竟然情不自禁哭了起来。儿子问他为什么哭了,王尔德说:真正美丽的事物总会使他流下眼泪。  对照《巨人的花园》和《自私的巨人》,无论是人物形象的刻画,还是情节发展的走向,改动是很大的。当然,原著的内涵更丰富,更广博深邃。以巴金先生的译本—
[设计理念]语言性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本质属性。语文教学应有强烈的语言意识,关注语言、亲近语言、聚焦语言,并从语言性出发设计语文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和各个环节。本课从语言的理解、语言的积累、语言的转换三个方面设计第二课时,试图描绘一个“语言型”的课堂教学轨迹。    [教学目标]    1、语言的理解。听写“宋涛、陈丹、赵小艺”三个姓名,巩固生字“涛、陈、丹、艺”,通过讲解,让学生初步感知我国姓氏文化,
《专题讨论:体育教学质量》栏目  第10期:初中体育课教学质量——初中毕业考试的项目设置和操作方法  目前初中毕业体育考试项目设置的选择性在增加,但在操作方法上学生却过早地进行了选择,影响了初中体育教学计划的实施,偏离了初中体育课程的基础性和全面性的要求。如何对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的项目进行有效设置,对操作方法进行有效改革,可保障初中课程顺利进行,破解“考什么练什么”的魔咒。  第11期:影响体育
笔者所在单位是一所农村初中校,学校的现状是场地简陋、器材紧缺,尽管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可体育老师还得用现有的一点“米”去煮好教学这锅“粥”。让有限的资源,发挥无限的作用。笔者在对初三年级学生进行三级跳远教学时,采用八种简单易得的场地器材,达到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三级跳远的技术并发展了身体素质。  一、就地取材在掌握三级跳远技术教学中的练习方法  1.白灰的利用  白灰在农村还是较容易获取的,
语文课堂练习是阅读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具有激发情感、训练语言、启迪思想等多种功能。作为落实教学目标、提高语文能力的重要手段,教师不应单单把课堂练习看成是教学的一个单一环节,而是应该在把握自然、贴切、融合的前提下,将之有机融合在课始、课中、课末的各环节中,使之和教学过程融为一体,从而真正起到训练学生语文能力、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作用。  一、有疑而问,夯实基础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质疑是思维的
“这堂课,对《长城》的科学和人文内涵挖掘得比较深。教学环节严谨细密,贯彻了自主、合作、探究的阅读理念。特别是图文对照,相得益彰,落实了由远到近、由面到点的观察能力训练,对《语文课程标准》要求的‘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是个典型的示范”。这段话,摘自我上完《长城》这堂全校性公开课后同事对我的评价。这段话,总会激起我心中的阵阵涟漪,提醒我不要忘了那两次课堂教学中所出现的意外,引领我再次去体会五味瓶中的酸
编者按  略读课文教学是近年来小语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本刊曾在2010年第2期刊登过特级教师虞大明有关此问题研究的专题文章。近几年来,虞老师对略读课文教学作了持续、深入地思考,本刊特刊登其相关研究成果,以飨读者。  自从“略读课文教学”开始进入广大教师的研究视野,其在两方面的误区便显露无遗:一谓“草草了之”——因为一直以来,教学评价和质量监控很少涉及略读课文教学,久而久之,教师们便觉得略读课文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