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由于多媒体技术的支持,以计算机为中心的多媒体辅助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因为多媒体计算机能把语言处理技术、图像处理技术和视听技术都集成在一起,并能把语言信号、图像信号通过模数转换成统一的数字信号,以方便数学教学中教师对教学信息进行存储、加工、控制、编辑、变换、查询、检索,对于优化数学课堂教学,提高数学教学质量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数学多媒体辅助教学,就是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计算机把数学教学内容以人类联想的方式,将多媒体信息有机集成,并显示在屏幕上,使学生通过人机交互界面,在完成交互操作中进行数学学习的过程。因此,目前多媒体辅助教学技术已在数学教学中被广泛应用。
一、数学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势
1.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交互性有利于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认知主体作用的发挥。可以综合运用鲜艳的色彩、动态的画面以及逼真的音响等众多的媒体效果大大丰富教学形式,营造生动的学习环境,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协同作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降低认知难度。
2.多媒体计算机提供的外部刺激的多样性,有利于数学知识的获取、保持以及数学思想方法的内化。
3.多媒体计算机的超文本功能可实现对数学教学信息的有效组织和管理,有利于数学思维的训练。
4.多媒体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能节省较多的教学时间,有利于充实课堂教学内容。
5.制作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可以反复利用,便于交流。
二、当前数学多媒体辅助教学存在的误区
1.只为装饰,不求实效。由于种种因素,有些地方的部分教师应用多媒体教学是打着“教育现代化”的旗帜,装饰门面。究其实质,仅仅是把原先的板书搬上“银屏”,同时还有不少课件制作“花哨”,插入很多漂亮的图片,片面地追求课件的外部包装。这些华丽的外表有时反而会冲淡数学课堂教学的主题,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打断学生思维的连续性。
2.只求数量,不求质量。多媒体的应用可以使我们节省课堂教学时间,便于充实内容,这本来是一大优势。然而,有的教师的课件制作盲目上量,于是“填鸭式”的教学堂而皇之地走进大雅之堂。一堂课的内容应当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认识结构、现实水平来量体裁衣。一味求多、求全,企图把所有可能涉及的知识都压缩在一节课中,这样的“压缩饼干”当然不利于消化,只会让学生分不清主次,囫囵吞枣。
3.多媒体不能替代传统的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形象直观、生动活泼。如果使用得当,能提高学生上课的注意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但它终究是一种教学辅助手段,只能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而不是万能的。如果用多媒体代替一切,那就失去了课堂教学的意义,也不需要上课的教师了。事实上,课堂教学本身是一门极有节奏的综合艺术,多媒体就是这门艺术中的一件道具,教师就是艺术的设计者,一个成功的教师,只有适当地选择道具并恰当地使用,才能使其作品尽善尽美。可是,在有些多媒体数学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连上课的题目都是计算机打印好的。整节课下来教师没有一字的板书,没有一个数学公式和一个数学符号,教师成了放映员、解说员,学生成了观众。一个有经验的数学教师都有这样的体会:教师能否在教学过程中创设问题情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参与问题的发现和解决过程是课堂教学成败的关键。在传统数学教学模式中,教师对概念、公式、法则的科学准确的语言表达以及完整规范的板书,可以使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严谨的学风。特别是在一些具体定理、例题、练习题的证明中,需要教师用生动的语言、丰富的表情通过层层设疑,不断的启发引导,一点点地把思维暴露给学生,这一点,仅靠多媒体本身是不够的。因为,在计算机上,内容一下子就呈现在学生面前,有时学生正在思考一道题的解法,却突然看到屏幕上显示出来完整的解题过程,这势必会导致他们放弃自己的思路而去接受教师提供的“标准答案”,思维的连续性必然会被破坏,这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是不利的。所以我们提倡使用先进的多媒体教学,但是我们绝非排斥优秀的传统教学手段,多媒体计算机毕竟是课堂教学的辅助工具,二者应根据教学的目标和媒体的特性进行有机地结合,形成互补的优势,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4.多媒体的应用将减轻教师繁重的劳动。把多媒体的使用作为衡量教师基本素质的重要指标之一,这对教師的要求更高了。教师必须时时学习、掌握更多的多媒体使用方法,才能适应现代教育技术的飞速发展。但事实上,很多教师还做不到这一点。有些教师用多媒体教学,而整节课都是别人在操作,讲课教师只管看着屏幕讲课。有的课上帮忙的操作者竟达两三人,讲台上各司其职,各尽所能,可谓“众人一台戏”。笔者曾见,在一节“梯形”的公开课上,由于制作课件老师的大意,梯形的定义错写成了:“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也平行的四边形。”这个错误的定义,讲课的教师没发现,计算机操作者也没发现,而教室里的学生、听课教师却骚动不安。还有的教师在课件制作技术方面缺乏经验,课件背景选用深蓝色,字体颜色选黑色,由于对比度不明显,即使不太大的教室里,坐在后面的学生也很难看清屏幕上的内容,而老师在那儿做无用功,讲得津津有味。这样的多媒体课堂自然不会有什么好的效果。
这些现象说明:一方面教师的课件制作水平还有待提高,还需要认真学习现代化教育技术,只有认真学习现代化的教育技术,才能充分认识各种媒体的功能与不足,才能把多媒体恰到好处地运用到实际教学之中。另一方面多媒体教学手段在数学课堂上的运用,是建立在对数学学科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结构、教学规律等深入认识和了解基础之上的。同时,我们还要认真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只有掌握了先进的教育理论,才能对教育的实践过程出现的各种问题和矛盾,做出正确的决策和评价,才能保证教育改革的正确方向。
三、数学多媒体教学应遵循的原则
1.“技术性”原则
美国的数学课程标准(2000) 明确提出:数学课程设计应当利用现代技术帮助学生理解数学,并为他们进入技术性不断增强的社会做好准备。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已将使用现代技术辅助数学教学作定性要求。在我国,现代化教学的发展处于初期阶段,对数学教学来说,沿用多年的传统教学思想根深蒂固,一些陈旧的教育观念的转变需要一个过程,一些过时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的更新也需要一个过程。因此,在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中,我们要克服:一是片面强调“只要多媒体计算机一旦在课堂上摆出来,奇迹就会出现”,或者把是否用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作为评比“好课”的惟一标准的做法;二是对新技术应用有“漠视”或“麻木”思想,甚至持抵触、消极态度的做法。
2.以人为本的原则
多媒体技术是手段,教学思想是关键,是灵魂。如果教育教学思想不更新,多媒体技术可能会变成扼杀学生想象力、创造力的新工具。因此,应用多媒体技术优化数学课堂教学,应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把学生放在主体位置上,改变以往老师讲,学生被动听的“应试教学”局面,把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放在首要的位置。注重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新的技术帮助下,掌握课程的重点和难点,防止因使用多媒体技术而过分强调形象性、直观性而忽视了对数学思维训练的现象。
3.适时、适量、适当的原则
这个原则就是所谓的“度”的原则,即在课堂教学中要处理好多媒体使用的时机、频度、方式等方面的问题。只有“度”掌握的恰如其分,多媒体教学才能发挥其功能和优势。“度”的把握是建立在教师综合教学技能基础之上的,一方面教师要准确地理解和掌握每堂课的教学内容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作用及它们在学生认知过程中所谓的难点、重点、盲点、兴奋点等;另一方面要有熟练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的技能,真正把多媒体技术有机地融入现代课堂教学活动中。同时,要找准传统教学方式与现代多媒体教学方式的结合点,发挥各自的优势,并互相取长补短。
4.宁少勿滥的原则
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是一项科技含量要求高的专门技能,它的掌握需要系统的、全面的、反复的学习和训练,要达到得心应手的熟练程度,非下一番苦功夫不可。除了每位教师要认真补上现代化教学手段这一课外,部分率先使用多媒体技术的教师,一定要注意做好多媒体教学的典型和示范工作,把多媒体优越性的一面充分展示出来,而不是浅尝辄止,故弄悬虚,更不能粗制滥造,胡乱拼凑。
5.辅助性原则
多媒体只是一种教学手段和教学工具,处在教学方法的辅助性地位。课堂教学借助它只是要使教学内容达到直观、简洁、形象、生动的效果,使知识易于理解和掌握,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课堂教学更应该注重教师“导”的作用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6.和谐统一的原则
不管是言传身教,手书笔画,还是多媒体教学技术的应用,作为传播知识的载体,都是为了实现把大量有用的知识信息有效地传输给学生这个目的。对于知识信息接受方的学生而言,它们是具有一致性和统一性的。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把多种教学手段和多种媒体融合在一起,经过精心的加工整合后,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达到教学过程的和谐、自然、流畅,并要努力克服各教学环节或过程的脱节、呆板、生硬、机械的状况。只有在教学活动中不断探索,在多媒体教学实践中认真遵循以上原则,才能使教学活动富于创新性、艺术性,才能形成每位教师富于个性的教学风格。
一、数学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势
1.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交互性有利于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认知主体作用的发挥。可以综合运用鲜艳的色彩、动态的画面以及逼真的音响等众多的媒体效果大大丰富教学形式,营造生动的学习环境,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协同作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降低认知难度。
2.多媒体计算机提供的外部刺激的多样性,有利于数学知识的获取、保持以及数学思想方法的内化。
3.多媒体计算机的超文本功能可实现对数学教学信息的有效组织和管理,有利于数学思维的训练。
4.多媒体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能节省较多的教学时间,有利于充实课堂教学内容。
5.制作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可以反复利用,便于交流。
二、当前数学多媒体辅助教学存在的误区
1.只为装饰,不求实效。由于种种因素,有些地方的部分教师应用多媒体教学是打着“教育现代化”的旗帜,装饰门面。究其实质,仅仅是把原先的板书搬上“银屏”,同时还有不少课件制作“花哨”,插入很多漂亮的图片,片面地追求课件的外部包装。这些华丽的外表有时反而会冲淡数学课堂教学的主题,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打断学生思维的连续性。
2.只求数量,不求质量。多媒体的应用可以使我们节省课堂教学时间,便于充实内容,这本来是一大优势。然而,有的教师的课件制作盲目上量,于是“填鸭式”的教学堂而皇之地走进大雅之堂。一堂课的内容应当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认识结构、现实水平来量体裁衣。一味求多、求全,企图把所有可能涉及的知识都压缩在一节课中,这样的“压缩饼干”当然不利于消化,只会让学生分不清主次,囫囵吞枣。
3.多媒体不能替代传统的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形象直观、生动活泼。如果使用得当,能提高学生上课的注意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但它终究是一种教学辅助手段,只能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而不是万能的。如果用多媒体代替一切,那就失去了课堂教学的意义,也不需要上课的教师了。事实上,课堂教学本身是一门极有节奏的综合艺术,多媒体就是这门艺术中的一件道具,教师就是艺术的设计者,一个成功的教师,只有适当地选择道具并恰当地使用,才能使其作品尽善尽美。可是,在有些多媒体数学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连上课的题目都是计算机打印好的。整节课下来教师没有一字的板书,没有一个数学公式和一个数学符号,教师成了放映员、解说员,学生成了观众。一个有经验的数学教师都有这样的体会:教师能否在教学过程中创设问题情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参与问题的发现和解决过程是课堂教学成败的关键。在传统数学教学模式中,教师对概念、公式、法则的科学准确的语言表达以及完整规范的板书,可以使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严谨的学风。特别是在一些具体定理、例题、练习题的证明中,需要教师用生动的语言、丰富的表情通过层层设疑,不断的启发引导,一点点地把思维暴露给学生,这一点,仅靠多媒体本身是不够的。因为,在计算机上,内容一下子就呈现在学生面前,有时学生正在思考一道题的解法,却突然看到屏幕上显示出来完整的解题过程,这势必会导致他们放弃自己的思路而去接受教师提供的“标准答案”,思维的连续性必然会被破坏,这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是不利的。所以我们提倡使用先进的多媒体教学,但是我们绝非排斥优秀的传统教学手段,多媒体计算机毕竟是课堂教学的辅助工具,二者应根据教学的目标和媒体的特性进行有机地结合,形成互补的优势,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4.多媒体的应用将减轻教师繁重的劳动。把多媒体的使用作为衡量教师基本素质的重要指标之一,这对教師的要求更高了。教师必须时时学习、掌握更多的多媒体使用方法,才能适应现代教育技术的飞速发展。但事实上,很多教师还做不到这一点。有些教师用多媒体教学,而整节课都是别人在操作,讲课教师只管看着屏幕讲课。有的课上帮忙的操作者竟达两三人,讲台上各司其职,各尽所能,可谓“众人一台戏”。笔者曾见,在一节“梯形”的公开课上,由于制作课件老师的大意,梯形的定义错写成了:“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也平行的四边形。”这个错误的定义,讲课的教师没发现,计算机操作者也没发现,而教室里的学生、听课教师却骚动不安。还有的教师在课件制作技术方面缺乏经验,课件背景选用深蓝色,字体颜色选黑色,由于对比度不明显,即使不太大的教室里,坐在后面的学生也很难看清屏幕上的内容,而老师在那儿做无用功,讲得津津有味。这样的多媒体课堂自然不会有什么好的效果。
这些现象说明:一方面教师的课件制作水平还有待提高,还需要认真学习现代化教育技术,只有认真学习现代化的教育技术,才能充分认识各种媒体的功能与不足,才能把多媒体恰到好处地运用到实际教学之中。另一方面多媒体教学手段在数学课堂上的运用,是建立在对数学学科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结构、教学规律等深入认识和了解基础之上的。同时,我们还要认真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只有掌握了先进的教育理论,才能对教育的实践过程出现的各种问题和矛盾,做出正确的决策和评价,才能保证教育改革的正确方向。
三、数学多媒体教学应遵循的原则
1.“技术性”原则
美国的数学课程标准(2000) 明确提出:数学课程设计应当利用现代技术帮助学生理解数学,并为他们进入技术性不断增强的社会做好准备。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已将使用现代技术辅助数学教学作定性要求。在我国,现代化教学的发展处于初期阶段,对数学教学来说,沿用多年的传统教学思想根深蒂固,一些陈旧的教育观念的转变需要一个过程,一些过时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的更新也需要一个过程。因此,在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中,我们要克服:一是片面强调“只要多媒体计算机一旦在课堂上摆出来,奇迹就会出现”,或者把是否用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作为评比“好课”的惟一标准的做法;二是对新技术应用有“漠视”或“麻木”思想,甚至持抵触、消极态度的做法。
2.以人为本的原则
多媒体技术是手段,教学思想是关键,是灵魂。如果教育教学思想不更新,多媒体技术可能会变成扼杀学生想象力、创造力的新工具。因此,应用多媒体技术优化数学课堂教学,应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把学生放在主体位置上,改变以往老师讲,学生被动听的“应试教学”局面,把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放在首要的位置。注重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新的技术帮助下,掌握课程的重点和难点,防止因使用多媒体技术而过分强调形象性、直观性而忽视了对数学思维训练的现象。
3.适时、适量、适当的原则
这个原则就是所谓的“度”的原则,即在课堂教学中要处理好多媒体使用的时机、频度、方式等方面的问题。只有“度”掌握的恰如其分,多媒体教学才能发挥其功能和优势。“度”的把握是建立在教师综合教学技能基础之上的,一方面教师要准确地理解和掌握每堂课的教学内容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作用及它们在学生认知过程中所谓的难点、重点、盲点、兴奋点等;另一方面要有熟练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的技能,真正把多媒体技术有机地融入现代课堂教学活动中。同时,要找准传统教学方式与现代多媒体教学方式的结合点,发挥各自的优势,并互相取长补短。
4.宁少勿滥的原则
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是一项科技含量要求高的专门技能,它的掌握需要系统的、全面的、反复的学习和训练,要达到得心应手的熟练程度,非下一番苦功夫不可。除了每位教师要认真补上现代化教学手段这一课外,部分率先使用多媒体技术的教师,一定要注意做好多媒体教学的典型和示范工作,把多媒体优越性的一面充分展示出来,而不是浅尝辄止,故弄悬虚,更不能粗制滥造,胡乱拼凑。
5.辅助性原则
多媒体只是一种教学手段和教学工具,处在教学方法的辅助性地位。课堂教学借助它只是要使教学内容达到直观、简洁、形象、生动的效果,使知识易于理解和掌握,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课堂教学更应该注重教师“导”的作用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6.和谐统一的原则
不管是言传身教,手书笔画,还是多媒体教学技术的应用,作为传播知识的载体,都是为了实现把大量有用的知识信息有效地传输给学生这个目的。对于知识信息接受方的学生而言,它们是具有一致性和统一性的。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把多种教学手段和多种媒体融合在一起,经过精心的加工整合后,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达到教学过程的和谐、自然、流畅,并要努力克服各教学环节或过程的脱节、呆板、生硬、机械的状况。只有在教学活动中不断探索,在多媒体教学实践中认真遵循以上原则,才能使教学活动富于创新性、艺术性,才能形成每位教师富于个性的教学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