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高中历史思维能力培养

来源 :教坛聚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wertyuiopgfds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史思维就是以历史材料为依据,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认识和解决历史问题及现实问题的思维活动。培养学生历史思维的能力,方法有多种多样,我认为,课堂讨论在现代课堂教学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它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促进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能力,特别是培养学生历史思维的能力。从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素质角度看,课堂讨论最主要的作用就在于此。
  下面就我在高一年级《日本明治维新》的教学谈谈自己的做法。
  19世纪50——70年代是资本主义在欧洲和美洲取得全面胜利,资本主义开始成为一个世界体系的时代,西方强国对亚洲地区的侵略加剧了。在这种情况下,门户尚未开放的日本也开始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然而,整个亚洲只有日本摆脱了危机,成为亚洲强国。所以,日本为什么能够摆脱危机,是同学们最关心、也是须理解的问题。由此,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明治维新的背景和内容。
  首先联系19世纪中期世界形势,指出日本是唯一摆脱民族危机的国家。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在黑板上投影展示,日本封建时代统治阶级及人民群众的构成。请学生概括回答19世纪中期日本社会的政治状况。锻炼学生由现象到本质的分析能力和综合概括能力。
  在学生基本掌握19世纪中期日本的政治经济状况及社会矛盾后,我重点设计两个问题供学生讨论。
  引入西方列强对日本的入侵。(投影展示)美国首先打开日本国门,签定条约。其他强国纷至沓来。在这种情况下,日本何去何从?分小组讨论,小组成员提出观点和论据,组长记录并整理出提纲。请两个小组的代表发言,分别提出各自小组的观点,并运用事实论据予以证明。教师在黑板上予以记录。
  其他小组代表进行点评,提出自己的观点,教师予以总结。
  在学生理解了明治维新的意义后,强调指出日本从一个落后的封建国家发展成为亚洲强国,后来打败俄国,对德宣战,与美国争夺,二战时为称霸太平洋,偷袭珍珠港,加深学生的认识。然后指出,同一时期,中国也进行了洋务运动,但结局却失败了,后来中国的危机大大加深,直至彻底沦为半殖民地。请学生分析两次改革一成一败的原因。也是以研究小组的形式讨论。
  历史思维能力主要指两个方面,即历史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历史教学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这就决定了历史学科的思维方式有自己的独特性。作为科学,它要在历史现实的基础上总结经验,揭示规律,探索真理;作为艺术,它要运用丰满的形象把已逝去的历史复现,并使学生从中产生丰富而正确的情感。
  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历史教学中的形象思维能力包括感知能力、想像能力、联想能力,它们的共同点是通过典型形象,反映和把握事物的思维活动。历史学是一门描述性学科,人物的活动、事件的进程都可通过生动具体的形象表现出来。培养形象思维能力,关键是选择“形象”,“形象”的表现方式有两种,一是直接形象,如:插图、绘画、影像、事物,思维的培养是引导学生探索这些“形象”之间的联系。二是再造的形象,如:场景的再造、人物的再造等。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再造形象,而引导学生自己去再造形象更加重要,因为历史形象再造的本身就是思维能力的培养过程。
  要解决“日本何去何从”的问题,必须在头脑里先形成当时日本社会的主体形象,如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对外关系及相互之间的联系等,进而结合自己对英美法等国如何走上强国之路的理解,通过分析、对比、归纳,设计出日本的救国之路。
  在设计过程中,必然涉及到抽象思维能力。抽象思维就是逻辑思维。每一种历史现象背后,都隐含着发展的规律,每一个历史事件之间都存在着内在的关联。深入地研究探讨这些规律和关联,就可以从中明确概念,把握本质,构成体系,揭示规律,达到主观与客观的辩证统一。
  在探讨两次改革一成一败的原因时,必然采用把历史事物分为较为简单的组成部分,从整体事物的个别方面研究事物本质的思维方法,即分析。在找出不同点后,就须把分析过的事物的各种属性联合成一个统一整体,从而反映历史发展的轮廓或全部,即综合。
  要组织有效的课堂讨论,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要把握好以下几点:
  1、精心设计讨论题目。讨论题不同于一般的问答题,需要教师研究学生思维的已有水平和可能发展水平,研究教学的需要和教材,精心设计,才能达到预期效果。
  设计讨论题要注意把握以下原则:(1)目的明确;(2)设题科学;(3)表达明确;(4)难度适当;(5)结合教材,又要给学生以思维余地。
  2、灵活恰当地讨论引导。讨论引导的艺术往往是讨论目的能否达到的关键,引导应注意这几个方面:
  第一,题目出示前的引导。就像一台好戏的开场锣鼓,一个好电影的序幕,它可促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尽快进入讨论角色。
  第二,在学生提出自己观点后,,教师要坚持鼓励性原则。当学生思维出现新意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进一步去发现研究。除明显的观点错误需要及时纠正之外,凡参与讨论的学生都应给予各种方式的鼓励。教师对讨论的引导,反映了教师的能力、水平和作风,是搞好课堂讨论的中心环节。
  3、扼要明确的归纳总结。如果说设置讨论题是搞好课堂讨论的“开场锣鼓”、“序幕”,那么归纳、总结就是“结局”和“尾声”。
  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课堂讨论的形式只是重要的形式,但决不能局限于此。教师对学生思维的引导同样重要;教师的讲解思路、观点看法也对学生的思考方式产生影响。所以教师备课时,要精心、细心,课堂教学要尽可能多角度地去培养学生历史思维的能力。
其他文献
情绪、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愿望和观点而产生的体验,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特殊的反应方式。表现为:或高兴、欢乐,或忧愁、悲伤,或赞叹、喜爱,或惊恐、厌恶。初中生由于年龄小、知识根底浅、活泼好奇,偏爱形象思维,乐于接受教师的富于情趣的教学方式。为此,我在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中,倾注情感的感化、熏陶,收到良好的效果。我的做法是:  一、以情激学  1、情感投资,以爱结情。苏霍姆林斯基说:“教
期刊
《数学课程规范》强调,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动身,创设生动有趣的情景,引导学生从数学角度去观察事物、考虑问题,以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感悟数学的作用。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对于小学数学,更能在生活中找到其原型,使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让数学贴近生活,让学生发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以下是自
期刊
精美的课堂提问是师生进行教与学双边活动的重要形式,是进行思维和语言训练、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方法,是传递信息的有效途径。精美的课堂提问,问得准、问得巧问大千世界万般变化,才能启发学生答得全、答得妙,答出物理殿堂无穷奥妙;可以紧紧钳住学生的思维,使之长时间处于思维的兴奋点上。事半功倍。  下面我用几个简单的实例来说明精美的课堂提问的作用  在《全反射》一节的教学中,我设计了一个实验:器材很简单
期刊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要求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探究性学习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着眼点,帮助学生主动探究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一种有利于终身学习、发展学习的方式。初中数学的探究性学习要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学生的发展为培养目标,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此,本人就巧设情境,营造宽松的探究氛围;以生为本,凸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参与
期刊
内容摘要:“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些新的理念为我们语文教学提供了正确导向,以应试为主要目的的枯燥无味的教学现状,代之以激发学生求知欲,开启学生智慧的充满生机活力的现代课堂教学。语文课堂要焕发生命活力,就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彰显自己的个性。  关键词:个
期刊
有人做过实验,一只跳蚤受到外界的刺激,本能使它跳起的高度达到它身长的100倍,若在它跳起的同时设下障碍物,如将一玻璃罩罩在它跳起的上方,跳蚤的弹跳高度将大打折扣,不断地降低玻璃罩的高度,跳蚤的弹跳高度将与它成正比;最后,将玻璃罩撤去,跳蚤跳起的道路上并无障碍,再拍桌子时,可跳蚤再也跳不起来,成为爬蚤了。跳蚤,一个天才的跳高冠军,沦为爬蚤——跳高的低能儿,这是多么可悲的一种现象!  人之初,性本善。
期刊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普及,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网络教学已成为当前实施素质教育、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一种有效途径。在我校教师人人配备笔记本电脑和网络工程的实施环境下,利用网络教学已蔚然成风,现结合教学实践谈谈网络教学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应用。  一、网络教学有利于教师协同备课,实现教学资源共享  互连网上存储着学校教学所需的各种数据库和多媒体教学软件库,为广大教师利用网上资源进行协同备课提供了便利的条件,教师
期刊
教学之中,德育为本。教育,既是教书又是育人,它肩负着国家的兴旺,民族的存亡,因此,教育好每个学生是我们每个教师的义务。作为数学教师,要根据小学数学的特点,把思想教育贯穿于整个教学之中。赫尔巴特曾经说过:“我想不到任何‘无教育的教学’,正如相反方面,我不承认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可见,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就是将德育本身的因素与数学学科所具有的德育因素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德育内容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逐
期刊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人文内涵丰富,”要重视其“熏陶感染作用”,“尊重学生在阅读中的独特体验”。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揭示了语文教育的本质,体现了主体性的教学思想,为阅读教学乃至整个语文教学改革和发展指出了方向。阅读到底该如何实施体验式教学?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一、创设情境,乐在体验  1、深情的导语引情。在日常的阅读学习中,教师布置的预习
期刊
精神分析的创始人佛洛依德从精神分析的角度阐述的观点认为,钾离子是由于内心过度不平衡的冲突所造成的,冲突的来源是自我不能在本我(指欲望和本能)和超我(指良心和道德)之间保持良好平衡的结果,原因是自我太弱,而道德标准要求又过高,不能适当地压抑来自本我的本能冲动,于是以焦虑的形式显现出来。此外,从年的一些心理体验被长期压抑在潜意识中,一旦受特殊际遇激发出来,就成了意识中的焦虑。又有心理学家从学习理论角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