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说的美学空间

来源 :今古文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ujinlei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小小说和长中短篇小说一样,都是通过人物、故事情节等来完成的叙事文体。但是由于小小说篇幅短小,其所拥有的内在审美空间受到很大的局限。因此,在小小说理论体系中,“空间意识”“美学空间”尚未列入其中。本文借鉴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美学及书法绘画理论,对小小说的文本结构与美学发展特性进行探析,发现小小说从最初单纯的叙事模式渐渐成熟不断创新,除了完整的故事表达,在有限的篇幅内通过空间形象、叙事语境、留白等元素建构了一定的美学空间,使有限的载体产生尽可能多的艺术内涵,同时也让读者拥有更好的审美体验。
  【关键词】 小小说;美学空间;意境;拓展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05-0017-02
  空间是一个物理学概念。它是与时间相对的一种物质客观存在形式,宇宙空间、网络空间、思想空间、数字空间、物理空间等等,都属空间的范畴。艺术属于思想空间,它的本质属性是审美,而艺术审美的实质就在于以有限的事物呈现无限。宗白华认为中国艺术的审美空间也是一种节奏化的、生命化的空间形式,是万物一体的宇宙生命与文化精神的象征。他曾经从观照法、空间组织法、虚实相生、艺境等方面展开对中国艺术审美空间的分析,阐发了中国艺术意境中主体心灵与宇宙大生命合一的境界。那么,作为一种文字表达的艺术方式,文学作品也不例外。
  然而作为一种叙事文体,篇幅又有严格限定的小小说(一般在1500字左右),还需要有人物、有故事、有情节(包括细节),通过它们来组合完成一个完整的叙事,这种紧凑型的叙事形式,被人比喻为“螺蛳壳里做道场”,很难有空间可言。因此,在小小说理论体系中,“空间意识”“美学空间”尚未列入其中。但是,通过对近二十年来的小小说经典作品分析发现,在极有限的篇幅里,除了完整的故事表达,是有美学空间存在的。
  一、小小说局限性的美学空间从何而来
  一些文体理论研究发现,文体的美学空间有一部分来源于“空间形象”。它是作为故事发生和发展的必备条件出现在故事中,如建筑、河流、小镇、街道、田野等,是主体的精神意向性活动对现实空间的“再现”。法国哲学家加斯东·巴什拉曾在《空间的诗学》一书中形象地论证了空间形象与主体精神之间的联系,构建了当代文学审美空间研究的新維度。空间形象被作者作为审美载体出现在文学作品中,通过作者和文中人物的情感寄托,彰显出空间形象延续情感记忆的心理学功能,这种方式在文本表达中普遍存在。比如作家安庆的许多小小说作品中都会出现河流,随着人物的身份和命运不同,它有时是荒凉的,有时是哀伤的,有时是安宁的……还有作家蔡楠的“白洋淀”系列,江岸的“黄泥湾”系列等等,这些特定地域的空间符号,往往不是客观被动的存在,而是以融合主体特定情感的具象化存在,成为融合人们诗性记忆和场景留恋的双向度文化载体,在作品中也完成了一个美学空间的建构。
  其次,美学空间来源于叙事语境。小小说的篇幅决定叙事语言必须要节制,从而促生出一种言简义丰的叙事语境,从艺术审美的角度来讲就是以有限说无限。如黄建国的《谁先看见村庄》,几位女子站在沟川的西边,擦抹掉唇上的口红,在暮色中望着她们的村庄,结尾只有一句,“黑夜像汹涌的黑水淹没了她们”。语言凝练,意境深远,以有限的文字诉说作者无尽的含义。还有一种占据极大叙述分量,被评论家称之为女性文学独属的叙事语境。作家陈毓的文字就比较典型,她的文字超凡脱俗,极具灵性,在她的经典作品《采诗官》《看星星的人》《谁听见蝴蝶的歌唱》等中就能充分体现出来,通篇流淌着诗意的语言,想象奇谲,笔笔灵虚,却又能为物传神。她的叙事语境,不仅大大提升了小小说的艺术品位,也为故事建构了一个悠远多维的美学空间。
  再者,留白艺术也为小小说营造了一定的美学空间。留白是在书画创作中,书写者为使整个作品更加协调精美而有意留下的空白,给人以想象空间。从小小说文体的角度来看,由于篇幅所限,不得不精简词句,从而造成文字叙述上的多处留白。这在作家刘国芳的作品中很常见。他的叙述语言往往是一句句简短的对话,不交待人物背景、故事走向、情节,只凭人物之间你一言我一语就完成了叙述,在阅读过程中需要读者自己去想象,去补充,故事才得以完成。如果没有那些留白,全是人物描写和情节叙述等,就缺乏让读者思考回味的空间,美感度也会大大降低。
  二、美学空间是对局限性空间的合理利用
  小小说能够在局限的篇幅内产生一定的美学空间,是对结构的合理利用得来的,比如叙事节奏的快慢调配、语言疏密程度的把控、虚实关系的相合等等。
  小小说因为篇幅短,无法像中长篇那样从容叙事,叙述节奏过于受限,有的叙述还未“减速”就该结尾了。因此,叙述上的困难迫使作家们用心去探寻把控节奏的方法。在许多体验式的小小说作品中不难发现,将快节奏与慢节奏相互调配的方法是有效的。比如在紧张的情节中加入慢速的叙述,有利于舒缓读者阅读时的紧张情绪,于缓慢中加速加急,不至于篇幅已尽而故事还未完结。这种有张有弛的叙述节奏,使通篇有了流动感和韵律感,从而产生了阅读的美感,让短小的篇幅也有了审美的空间。
  在小小说文本中,对语言疏密程度的把控也是对空间的合理利用。有人曾说,小小说是一种“微型的文学景观”。它体量不大,但容纳的成分多,就像一个独立的汉字,有点画、有结构、有呼应一样。清代书法家邓石如在书法理论上有“疏可走马,密不透风,计白当黑”的美学观念,也就是疏的地方可以让马驰骋,密的地方连风也透不过去,大体指的是字以及字与字之间的结构、布局、留白、呼应等方面,既要注意黑的部分,即字形笔画的“密”处,也要注意到字画间及行间白的“疏”处。黑白处布置得疏密有致,两者才相合相映。小小说的结构就是合理把控语言的疏密程度,如果偏重故事,情节多而密集,就注入抒情类的感性语言来稀释疏导;有的偏重情绪叙述,情节少,就加强对动作或心理活动的细致描述。这就如同把握了一个字的结构,有疏密,有平衡,才有了美的空间。   虚实相合的艺术,是构成中国绘画、书法、戏剧、建筑的空间感和空间表现的共同特征。宗白华先生从中国书法绘画艺术中领会出:“化实景而为虚境,创形象以为象征,使人类最高的心灵具体化、肉身化,这就是‘艺术境界’。”最能体现美学空间的中国园林艺术就是运用虚实相生的审美原则来处理的。小小说也不例外。它和其他艺术门类同样辩证地结合着虚与实,“实写”是指对人、事、景、物的具体描写,“虚写”则是从人、事、景、物中升华出的思想意义。如果单纯的虚写或实写,会使作品板滞单调。所以虚实相合,就像造园者利用借景、添景、框景、漏景等方法一样,不仅使故事避免刻板平直,生成朦胧含蓄之美,同时具有让人探景寻幽的导向性,从而通向更“幽”更“深”的美学空间。
  三、美学空间的拓展
  相对于体量较大的长中短篇来说,小小说可以拓展的空间有限,但是向内寻找挖掘还有很多的可能性。
  首先,意境可以使小小说的美学空间得以拓展。“意境”是中國文学艺术理论中一个重要的审美概念,指作品中描绘的生活图景与所表现的思想情感融为一体而形成的艺术境界,它能令人感受领悟,意味无穷却又难以明确言传。长期以来,在文学理论中“意境”似乎成了诗歌和散文的“专利”,甚至有人认为到小小说中去寻求意境是毫无意义的。而实际上,小小说文体不仅具有意境,并且可以通过营造意境拓展一定的审美空间。叶朗在《中国小说美学》中肯定了小说中创造意境的可能性和可取性:“中国小说美学认为,小说不仅要创造艺术典型(典型人物),而且要有诗意,要有韵味,要创造艺术意境。”凡能感动欣赏者的艺术,总是在反映对象“境”的同时相应表现作者的“意”,即作者能借形象表现心境,寓心境于形象之中。意境在小小说叙述的整个过程中都会不经意出现,有的开头就营造意境,给整篇作品定出了基调和氛围,如月色映照,让人物故事在一个美学的空间里发生发展;有的出现情节描述中,有的出现在结尾。它不拘泥于文本中所呈现的事物,而重在诱发出隐藏在文字外的生动意蕴,突破实体的局限性,具有空间的表现力和空间的蕴含量。
  从文学理论来讲,“隐秀”也是适合拓展美学空间的一种方式。“隐秀”思想出自南朝学者刘勰的《文心雕龙·隐秀》篇:“情在词外曰隐,状溢目前曰秀。”“隐”与“秀”实质上就是指艺术创作中隐蔽与显现的关系,在文学表达上就是含而不露、意在言外的含蓄美。中国古典园林的营造理念受到老庄空间美学的渗透和影响,具有哲学特征和意境美特征,这种意境的实现也主要是靠“隐秀”的艺术手法,由实景空间生发出虚景空间,实景空间即为以山水、花草树木等为主体控制的空间,虚景空间也就是“隐”的空间。这种意境在审美理想上追求虚与实、动与静、客观与主观的统一,在审美欣赏上追求人对物的体悟、心与物的感通。从审美观照的视角来看,小小说作品的空间美学特征就是对“隐秀”的运用与彰显,以象征、暗示、隐喻等创作方法,将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愿隐藏在人物情感或情节发展中,不显山,不露水,通过表象事件的描绘隐喻深层的思想哲理和审美情感,给人以一种意趣深远的空间美感。
  另外,在小小说文本中,语言本身是否具有张力、对人物情感的抑与扬、对场景描述的繁与简、对故事脉络的隐与现,读者阅读时的艺术想象和再创造等等,这些无论是在广度还是在深度上都是可以使小小说的美学空间得以拓宽的因素。
  参考文献:
  [1]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
  [2]戴孝军,张金平.试论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哲学和意境美特征[J].美与时代:创意(上),2014,(1):60-62.
  [3]裴萱.空间美学的意义生成与文学研究方法的建构[J].云南社会科学,2019,(01):178-184.
  [4]周萱,戴泽钧.江南古典园林空间美学的艺术特征[J/OL].城市建设理论与研究,2013,(22):1-5.
  [5]刘文良.意境与微型小说[J].写作:中学版,2000,(5):8-9.
其他文献
摘 要: 论文以太原市新老派方言词汇为研究对象,运用田野调查法,对太原市方言的新派词汇和老派词汇的差异进行阐释,分析其变化原因,揭示太原市方言词汇差异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关键词: 太原方言;普通话;新派;老派;词汇  中图分类号: H0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8264(2020)03-0082-05  一、引言  (一)太原市自然地理、历史概况  太原市为山西省省
期刊
【摘要】 《堂吉诃德》是西班牙文学大师塞万提斯·萨阿韦德拉的著作,同时也是最具代表性的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现实主义小说之一。这部作品讲述了堂吉诃德滑稽可笑的游侠史,塑造了一个脱离现实、追求理想、坚定信念的荒诞、矛盾而又复杂的人物形象,使人读后又喜又悲又敬之。  【关键词】 堂吉诃德;可爱;可悲;可敬  【中图分类号】I5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
期刊
摘 要: 戏曲《牡丹亭》以话本《杜丽娘慕色还魂记》为创作蓝本,汤显祖在原话本的时间叙事框架上加强季节叙事的意识,注重运用春秋两季的时物来渲染故事气氛,衬托人物情感,体现出汤显祖对“伤春悲秋”文学传统的承续。汤显祖的《牡丹亭》在时间叙事上偏重于春秋两季,在春秋两季上寄寓情理对抗的深层次思想主题,还体现了他引导人们复归自然本性的济世情怀和社会理想。  关键词: 牡丹亭;季节;伤春悲秋;礼教;时间叙事 
期刊
【摘要】 在《红楼梦》中,男性角色里贾政的地位仅次于贾宝玉。贾政作为贾宝玉的父亲,在《红楼梦》中以封建家庭大家长的姿态行事,苦苦支撑贾府这座将倾之大厦,可谓煞费苦心。红学界对贾政的评价也是从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多元,从“腐儒”形象到封建主义卫道士的代表,再由封建主义代言人到一个正面的忠臣孝子、父亲的形象,学者们对贾政的认识也有着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本文从《红楼梦》前八十回的文本分析,来看由时间流逝
期刊
【摘要】 飞鸿意象是苏轼诗文中一个十分经典的素材,“孤鸿”“冥鸿”“归鸿”等都是它的变体。这些变体的出现与苏轼多舛的命运和人生抉择不无联系。分析苏轼诗文中的飞鸿意象,有利于从苏轼的经世之志、家园之思和生命真性等多方面剖析苏轼的人生哲学。  【关键词】 苏轼;飞鸿意象;经世之志;家园之思;生命真性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
期刊
摘 要: 本文以康德道德哲学为理论基点,对葡萄牙作家若泽·萨拉马戈的《失明症漫记》进行结构主义式解读,将小说情节置入一个以善恶为内容,主动和从动为形式的道德参照系之中,并指出其在叙事系列中与康德道德哲学的契合或冲突,最后将小说深层意旨归为两个问题:人类道德建成的可能性条件在于何处?人类会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还是只会在中间阶段徘徊?通过對比康德理论和小说思想后得出结论:道德的建成一方面是可能的,即
期刊
【摘要】 影视改编的成功,使紫金陈的推理创作开始被大众所熟知。在《坏小孩》里,其结合个人童年经历所塑造的一系列儿童形象,成为打动读者的关键。他们身上难以避免地带有一些推理名作中儿童角色的影子,却体现了底层社会部分中国儿童的生存现实,反映了紫金陈对推理创作的独特思考。  【关键词】 紫金陈;坏小孩;儿童形象;推理  【中图分类号】I2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
期刊
摘 要: 《二我》作为一部具有科学幻想色彩的网络文学作品,出版方面根据作者意愿将其归类于一种新的文学类别——未来主义小说。相较于作者标榜的“未来主义”,国内科幻学者吴岩所提出的“科幻未来主义”却更加符合《二我》的定位。《二我》所呈现的后科技突破景象,可以联系现今的“后人类”思想状态。这一思想状态囊括了技术认知、哲学思潮,并将科学的纯技术讨论联系至人文语境,再形而上学化。而这部小说的重点,在于描绘“
期刊
摘 要: 书画是内容,装裱是形式,两者相统一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长物志》书画卷对于书画装裱的介绍详实实用,对装裱艺术的美学思想有很大的参考价值。本文归纳概括出文震亨对装裱艺术的美学理想,从“程式化”装饰美的推崇、“因时制宜”装裱美原则的崇尚、“古雅”装裱美的追求,抛砖引玉,探讨中国传统装裱技艺精髓之所在,传递中国传统美学观念。  关键词: 《长物志》书画装裱;美学思想;艺术风格  中图分类
期刊
【摘要】 《亲爱的,胡雪岩》这部剧主要讲述了胡雪岩一生大起大落,其生命历程紧扣晚清国运兴衰。他凭借善造时势、知人善任的能力,从家徒四壁的小伙子,摇身一变成为富可敌国的红顶商人。时局动荡,他以独到的眼光及财力,协助王有龄及左宗棠镇压太平天国及抵抗西方列強的侵略。官商两栖的胡雪岩一生有所追求,在政商两界都与洋人对着干,同时亦不计成本地赠医施药,惠及贫苦大众。本文主要从隐喻、间离、故事节奏和舞美这四个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