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城市化进程中民办学校的规范办学

来源 :教学月刊·中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d93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大量外来人员子女涌入城区,给城区学校带来了很大压力。在公办学校难以满足教育需求的情况下,民办学校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缓解流动人员子女入学难作出了重大贡献。但民办教育在发展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规范。现以丽水市莲都区为例,对民办学校的办学现状作一分析,并就如何规范民办教育的发展提出建议。
  
  一、民办学校的办学现状
  
  目前,莲都区有民办学校14所,在校学生10481人,占全区学生总数的23.39%,其中非莲都籍学生6030人,占全区学生总数的13.45%;拥有专职教师和教育行政管理人员398人。有的民办学校办学质量较好,如花园中学大力倡导教师严谨治学,学生自己管理,教学硕果累累,赢得社会赞誉;莲都区外国语学校采取封闭式管理和小班化教学,注重英语教学,深受家长、学生喜爱。近期,莲都区民办教育呈现高档次、规模化发展趋势。如灵山武校在原规模上再次投入200万元资金建造3000平方米的学生公寓,投入100万元资金建造1450平方米的教学楼,具备了较完整的办学设施。莲都外国语学校是由外商投资3200万元于2002年9月创办的,该校占地面积221080平方米,建筑面积20875平方米,48个教学班,校内有教学楼、音乐楼、实验楼、电脑房、语音室、健身房、塑胶200米环形跑道、学生公寓、餐厅等设施。
  但是,这样的民办学校还是少数。总体来说,莲都区的民办中小学校还停留在低层次的办学水平上,存在着许多问题。
  
  1、宏观管理滞后
  一是对全区民办教育发展缺乏有效的规划和引导,民办学校总体上数量过多,规模偏小,发展缓慢。目前,全区500人以下的民办学校还有4所,这些学校建校均在10年以上。二是民办学校管理涉及教育、公安、消防、工商等部门,但目前仅靠教育部门一家管理,管理力量较为薄弱,有些事情协调较难。
  
  2、缺乏长远办学目标
  大多数投资办学者把赢利放在第一位,对学校的长远发展没有规划和定位,急于收回投资。在办学目标上,多数民办学校仅求安安稳稳过日子,对教学要求不严,教学质量不高。一些学校以外语教育、武术教育为特色,但因教育缺乏连续性,成效一时还难以显现。有的民办学校把提高重点高中升学率作为唯一目标,时时刻刻以分数、升学率指导学校的一切工作,忽视学生思想品德和其他方面的培养,极易偏离国家的教育方针。
  
  3、师资力量薄弱
  一是一些学校无固定师资来源,现有教师主要来源于非师范类毕业生,业务水平总体偏低。据初步统计,全区民办学校未持教师资格证上岗的约有53.12%。二是教师待遇偏低。多数民办学校的教师月工资700元左右,而且没有相应的养老、失业、医疗等保险,工作的积极性难以调动。三是师资队伍不够稳定,流动性大。这导致教育教学工作缺乏稳定性,教师缺乏凝聚力、向心力,对学生教育缺乏长远规划。
  
  4、硬件设施缺乏
  目前,全区没有固定校舍的民办学校有8所,没有图书阅览室的有12所,没有实验设备的有11所,没有体育场地的有12所,多数学校生均占地面积和生均建筑面积不能达标。更有个别民办学校,因租用民房、厂房、仓库等,由于校舍变动经常迁移,成了“流动学校”“游击学校”。这既不利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稳定,也给政府部门的管理、监督带来困难。
  
  5、内部管理杂混乱
  很多民办学校的内部管理体制不健全或不合理,大多数民办学校没有设立董事会,而是集举办者、校长于一身。他们中多数是半路出家,没有学校的管理经验,把家庭成员都安插在学校的重要岗位上。一些民办学校办学者把学校当做私人的学校,一切由个人说了算。特别是财务管理方面普遍存在账目不清、经费使用随意性大等问题,有的甚至把学校经费以个人名义存入银行,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6、办学不规范
  有的学校班额过大,超过了浙江省有关文件最高限额,即中学56人、小学52人的规定,影响了教学质量。
  
  二、规范民办学校办学的措施
  
  1、完善管理办法,严把准入条件,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
  民办学校既是市场运作的经济实体,也是社会公益事业的一部分。这就需要相关部门通过政策导向和有效的管理,引导民办学校克服办学上的盲目性、运行上的无序性、教学上的随意性,逐步使之步入正常的办学轨道,真正成为“自主办学、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教学实体。要做到健康发展,首先要把民办教育纳入地区教育整体发展规范,规范好民办学校的数量和定位。其次要结合国家的要求和当地的实际制订细致的申办条件,不达标者不得批准其办学。再次要对民办学校实行统一归口管理,要进一步发挥教育行政部门的调控作用;同时要充实民办教育管理力量,由教育、公安、消防、工商等部门人员共同建立民办学校办学管理领导小组,定期召开民办学校工作会议,讨论民办学校管理中的问题,并制订一系列管理制度,以推进民办学校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四要建立定期评估制度,对民办学校的办学方向、经费、师资条件、管理水平等进行评估,帮助学校总结经验,找出不足,改进工作,以鼓励、引导学校加强内部管理,提高教育质量,逐步上等级、上水平。对一些规模偏小、办学条件简陋、自我发展能力薄弱的学校,要积极引导走联合办学之路,以扩大规模,提高办学效益。对一些不具备办学资格和条件的学校要坚决予以停办。
  
  2、认真落实扶持政策,优化民办教育发展环境
  近年来,为大力扶持民办教育,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保障措施:对社会力量办学在土地上给予优惠使用、免征配套费等政策;民办学校招生、教师职务评聘和表彰奖励等与公办学校一视同仁;允许出资人在办学结余中取得合理回报。这一切为民办教育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当然,除了这些,我们还须针对民办教育的实际,给予民办学校更多的鼓励政策。如莲都区,结合当地实际出台了《民办学校教师管理规定》,其中包括“进行公办教师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允许公办教师在公办和民办学校间合理流动”等。区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这些政策的学习宣传,主动协调人劳、国土等有关职能部门,全面落实现有扶持政策。同时,要及时了解各民办学校在发展中面临的实际困难和问题,采取有力措施,加以妥善解决。要积极营造一个良好的舆论氛围,保护社会各界办学的积极性。
  
  3、健全校内管理制度,努力完善民办教育工作机制
  民办学校要办出质量和特色,学校的内部管理是重要一环。一是要建立董事会制度。董事会作为学校最高权力机构,有利于形成民主决策,体现集体领导,使学校办学自主权得到更好运用。校长在董事会集体领导下,执行董事会决议,负责学校具体管理,有利于集中精力做好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保证学校的教学质量。董事会和校长各司其职,学校所有权和管理权分离,形成决策与执行分开、互相监督的机制,从而避免学校成为某一个人或某一团体的利益工具。二是要规范财务管理。要严格按照有关财务管理要求,设定岗位人员,并定期对民办学校公用经费的收支、存取等情况进行监督。三是要加强对民办学校的学生、教师、财务等有关材料的档案管理。四是要健全校内教师工作考核等管理制度。
  
  4、切实提高办学质量,逐步增强民办教育办学特色
  质量是民办学校生存和发展的保证。要在强手如林的公办学校中生存下去,发展起来,必须要有自己的特色。一是要有长远的办学目标。办学者对民办学校的发展要进行长远的规划定位,使之成为办学者、管理者和教师的共识,并要一以贯之地加以实施。否则,不利于民办学校在激烈竞争中的生存发展。二是要打造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民办学校要立足于社会、取得发展,关键取决于其教师素质。学校招聘教师要注重质量,聘用离退休教师、各地优秀骨干教师和部分兼职教师时,既要注重真才实学,又要考虑一定的知名度;聘用新毕业的大中专学生时,要严格执行教师资格准入制,并做好岗前岗后培训。同时,要在有关教师管理办法上作进一步完善,保障民办学校的教师享受与公办学校教师同样的待遇,为民办教师提供晋职升级、评优、业务进修的机会,为专职教师提供养老、医疗、失业保险等福利待遇,解除民办学校教师的后顾之忧,使教师乐于、敢于到民办学校任职。三是要全力发展特色优质教育。学校要生存和发展,就必须以其独特的办学和稳定的质量来赢得社会和家长的承认。一方面,民办学校要提高自身竞争力,就必须扎扎实实在教学质量上下工夫。要根据学校实际,制订科学的教学目标,选择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真正使学生素质得到全面和谐的提高。另一方面要在办学特色上下工夫,在优质服务上做文章,逐步创建特色学校品牌,实现以特色求发展,以品牌促发展。这样,民办学校就能在接受市场选择与参与生源、教育质量竞争的过程中立于不败之地。
其他文献
本文以“市场配置资源”教学为例,从优化教材结构、内化教材内容、深化教材价值的角度,谈谈如何通过优化、内化和深化高中政治教材,实现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目标。  一、 适度调整重组,优化教材结构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课新教材主要按照生活逻辑,并辅之以学习心理逻辑和学科逻辑,分别以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为主题,以相应的学科知识为支撑,结合社会生活和学生生活所遇到的问题,按照感受生活、理解生活、适应生活、
这些年来农村初中作文教学表现出较大的随意性与盲目性。相当一部分教师对作文教学没有预先的全盘考虑,作文课上,随手拈来一个题目就让学生写,或是零星地讲点作文技巧让学生练,至于下一次作文课要做些什么,就只好“到时再说了”。这种“事前无计划,当事随意行,事后无收获”的作文教学,使得作文对于学生来说成了“水中月”“镜中花”。因此,要尽快提高农村初中学生的写作水平,如果光靠课内的阅读和教师的随意指导那肯定是不
美国小猫,“偷渡”法国  美国威斯康星州阿普尔顿一只名叫“埃米莉”的宠物猫外出乱逛时,溜上了一艘货轮,并随船越过大西洋,抵达法国东北部的城市南锡。  一个月后,法国一公司员工在货柜里发现了“埃米莉”,并通过它身上的“身份牌”致电主人。  “脏话”鹦鹉,屡教不改  英国有一只喜欢说脏话的鹦鹉“巴尼”,经常“问候”过往路人,令它的主人尴尬不已。最终,巴尼惨遭“充军流配”到一个野生雀鸟园。  可是,落难
曾不止一次在高一起始课上问学生:我们为什么要学语文?答案几乎是惊人的一致——高考。语文已经真的成为“工具”,地地道道的升学工具。更为可悲的是,即便语文是高考的重要科目,即便其占有重要的比重,但地位也被分数提高较快的学科所占据。  语文是一门灵动蕴藉、美不胜收的学科,语文的世界应是博大精深、斑斓多彩的。然而学生对语文冷漠的现状不能不让人尴尬。所以,我们需要反思的第一点就是,作为升学的工具,语文教学做
近日,笔者受邀观摩了一场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展评课,课题是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的“罗斯福新政”。为了能够讲清楚1929~1933年经济危机爆发的深层原因以及罗斯福新政的改革机理,授课教师在讲述新政的具体措施前,增加了凯恩斯有关经济运行规律和宏观调控的内容,并得出结论:正是在凯恩斯理论的指导下,罗斯福出台了一系列的改革法规,力图用宏观调控的力量来把握经济运行。对于这样的表述,笔者在评课环节提出了质疑:罗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把“以学生发展为本”作为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提出“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勤于动手”。在初中新课程“科学”教材中,放弃了传统教材所常见的长篇的叙述和严谨的归纳,而是根据问题的提出,做出相应的假设,找出分析、解决问题的办法,最后得出结论。所以,在新课程“科学”中更适合开展对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培养的活动,让学生通过亲身感受、亲
2009年5月20~21日,衢州市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评比活动在衢州二中举行,来自省级重点中学的11名选手参加了角逐,可谓是百花齐放,各有千秋。作为此次活动的评委,笔者不仅领略了选手们在课堂中的精彩表现,而且透过课堂教学获得了更深层次的思考。评比课到底带给我们的是什么?对教师的专业成长能起到什么作用?笔者认为,评比课能为教师提供展示自己才华的平台,许多青年教师的成长都离不开评比课活动的开展,评比课的价
一  老大的双胞胎儿子都考上了大学,光学费就一万多元。老大东拼西凑,也没把钱凑够。媳妇说:“实在不行,你跟老二张个口吧!”  老大一听,咧了嘴:“去年,老二盖鸡场鸭场,可咱连百十元都没借给他。”  这时,有人敲门。老大开门一看,老二风尘仆仆地站在门口,说:“俩侄子考上了大学,我担心哥凑不够学费……”说着,从口袋里掏出厚厚一沓钱。  老大羞愧难当:“老二,哥对不起……去年你盖鸡场鸭场借钱,可我……”
古诗道:“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原意是指一心想做成的事没有做成,没有打算有什么结果的事情却在不经意间成功了。依笔者之见,只要我们用唯物辩证法为指导,遵循客观规律,加强主观努力,有心栽花花就开,且无心插柳柳更荫。  一、 有效预设——有心栽花花就开  所谓预设又称先设或前设,由德国哲学家、现代逻辑奠基人费雷格于1892年提出,指的是讲述者在说出某个句子或语段前所做的假设,以保证说出的句子
夜静悄悄地来了,天空宛如拉上了带着黄色斑点的黑色窗帘。在一栋矮小的居民楼里,一个小女孩正趴在一张废旧的木头桌子上,读着一本厚厚的书。她的身旁还有一摞书和一位和蔼可亲的奶奶。小女孩抬起头,看了看那摞厚厚的书,埋怨起疼爱自己的奶奶。  “读这么多书有什么用嘛,还不如出去玩。”小女孩很不满地嘀咕了一句。身旁的奶奶只是笑了笑,并没有理会小女孩的不满情绪。因为奶奶明白,小女孩并不知道家里的现状。  小女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