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日,一项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上海市内分泌代谢病研究所主持的近10万人大型调查表明,我国18岁及以上成人样本中,根据国际最新临床诊断标准进行诊断的糖尿病估测患病率为11.6%,约1.139亿人。糖尿病成为我国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据国际糖尿病联合会统计,全世界现有3.71亿糖尿病患者,这就意味着中国糖尿病患者人数占全球总数的1/3。研究人员认为,从中国总人口角度看,其糖尿病总体规模可能已达“警戒级别”。
糖尿病需要实时监测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是由多种致病因子作用于机体导致胰岛功能减退、胰岛素抵抗等而引发的糖、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征。
综合来说,其发病与糖尿病家族性、不良的生活方式、大量饮酒、精神长期紧张等因素有关。比如现代人青睐高脂肪、高蛋白的洋快餐,夜晚吃宵夜、吃甜点致使摄入糖、油过量;同时,运动量不够,出门坐车、上下楼有电梯,容易导致肥胖,从而成为糖尿病高危人群。
??血糖升高是糖尿病最直接的预警信号。常见的类型有两种,Ⅰ型糖尿病由于先天胰岛素分泌不足或其它原因导致,一般家族中有同样的病例,终身靠注射胰岛素来维持正常饮食起居;Ⅱ型糖尿病是后天形成的,轻微的可以通过锻炼和控制饮食来控制血糖,稍微严重的也需要通过降糖药物控制,如果严重就需要像Ⅰ型一样通过打胰岛素来控制血糖。
此次调查中提到,中国成人糖尿病患病率已上升至11.6%,男性糖尿病患病率为12.1%,女性患病率为11%。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患病率均在上升,分别为14.3%与10.3%。而且,中国约70%的糖尿病患者不知道自己已患此病。
??通常早期患者在常规的体检中能够查出血糖值的异常,而有些早期患者虽然空腹血糖检测指标正常,但有可能餐后血糖要高于空腹血糖,却没有通过常规体检查到,所以认为自己离糖尿病很“远”。这些糖尿病的高危人群(潜在糖尿病患者)就这样被“漏”掉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副院长宁光表示,中国人对糖尿病的认识亟待进一步提高,特别是在糖尿病患病率不断增长的情况下,糖尿病的知晓率与控制率更需大幅提高。
病症呈年轻化发展趋势
??过去糖尿病被称为“老年病”,患者多为60岁以上的老年人。现在年轻人生活不规律,经常熬夜、不注重饮食均衡、食物高热量,导致糖尿病的病患越来越低龄化。
不仅如此,18岁以下青少年儿童糖尿病发病率也在持续上升,肥胖和遗传因素是导致儿童和青少年患糖尿病人数不断上升的主要原因。很多父母认为,孩子正在长身体的时候,多吃点、胖点没有坏处。其实,孩子若长期处于肥胖或者超重的状况下,其体内容易产生胰岛素抵抗,导致代谢功能障碍,长此以往容易患上糖尿病。
与成人糖尿病不同的是,儿童糖尿病发病非常快,容易发展为糖尿病酮酸中毒,严重者可能引起死亡,而成人糖尿病的发病过程比较缓慢。北京中日友好医院内分泌主任医师邢小燕说,临床上11岁至14岁是儿童糖尿病高发年龄,有位小病人年龄只有11岁。由于儿童本身就缺乏控制力,并且对于疾病的危害认识不够,虽然家长可以督促孩子吃药,但是各种外界因素让血糖控制成为了难题。
糖尿病并发症最可怕
糖尿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由其引起的并发症。糖尿病并发症也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并发症,是由糖尿病病变转变而来,后果相当严重。北京友谊医院内分泌科主治医师郝雅斌介绍,常见的并发症包括眼病(模糊不清、失明)、脑病(脑血管病变)、心脏病、皮肤病(足溃疡)、性病。
目前医疗界对糖尿病的治疗主要是胰岛素和药物控制,但对糖尿病并发症却没有丝毫的预防和治疗作用。几乎所有的专家都强调,尽早干预治疗将大大降低并发症对患者健康的危害。
??统计资料显示,约有80%的糖尿病人是死于糖尿病心脑血管并发症。由于心梗、脑梗预后较差,一般能够引起患者的重视,所以大多数患者会定期于心内科、神经内科就诊完成心血管、脑血管的相关检查。但是如果引发足溃疡发生,严重时需要截肢甚至危及生命。
不仅如此,抑郁症已成为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糖尿病患者合并抑郁症容易被人忽视,人们总以为病人只是“情绪不大好”,无需治疗。
曾有媒体报道,一名男子因长期遭受糖尿病并发症折磨,脚上烂了几个大窟窿,面临截肢危险,承受不了压力而跳楼自杀。事发前,该男子曾向亲友表示,“这样活着太受罪……”。
据国外文献报道,糖尿病患者有60%~75%伴有抑郁情绪,其中10%~35%为重度抑郁。糖尿病病人中患抑郁症者是普通人的3倍。
防控要“管住嘴,迈开腿,早排查”
记者在网络里搜索“治疗糖尿病”,发现了很多“神医神药”,宣称几服药或者几个疗程就能治愈糖尿病,还有许多人也尝试过使用“民间偏方”。郝雅斌表示,有病还是到正规医院就诊,网络上的“神医神药”不可信。
糖尿病关键在于早期防治,比如心情保持乐观,养成游泳、散步等有氧运动的习惯。对于属于患糖尿病的高危人群,包括有糖调节受损史、超重和肥胖患者,如男性腰围超过90cm、女性腰围超过 85cm应考虑进行血糖检测。
同时,糖尿病患者除了经常性地监测指血糖外(血糖波动大者建议每天测血糖,并携带监测记录就诊),还应定期进行一些相关指标的检查,包括三个月一检的糖化血红蛋白指标、每半年至一年检查一次的生化全套指标、每年进行一次尿微量白蛋白、眼底及心脑血管、肢体动脉的相关检查,以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值得注意的是,不论糖尿病属何种类型,病情轻重或有无并发症,是否用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治疗,都应该严格进行和长期坚持饮食控制。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营养与食品安全系副教授范志红建议,糖尿患者不宜饮酒、吃含糖量高的食物,如糖类、甜饮料、甜食,不宜食用易使血脂升高的食物,如油类、肥肉,以及富含胆固醇的食物,还要防止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的发生。而要多食用延缓血糖、血脂升高的食物,如大豆及豆制品以及莜麦面、荞麦面、热麦片等粗杂粮。■
??据国际糖尿病联合会统计,全世界现有3.71亿糖尿病患者,这就意味着中国糖尿病患者人数占全球总数的1/3。研究人员认为,从中国总人口角度看,其糖尿病总体规模可能已达“警戒级别”。
糖尿病需要实时监测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是由多种致病因子作用于机体导致胰岛功能减退、胰岛素抵抗等而引发的糖、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征。
综合来说,其发病与糖尿病家族性、不良的生活方式、大量饮酒、精神长期紧张等因素有关。比如现代人青睐高脂肪、高蛋白的洋快餐,夜晚吃宵夜、吃甜点致使摄入糖、油过量;同时,运动量不够,出门坐车、上下楼有电梯,容易导致肥胖,从而成为糖尿病高危人群。
??血糖升高是糖尿病最直接的预警信号。常见的类型有两种,Ⅰ型糖尿病由于先天胰岛素分泌不足或其它原因导致,一般家族中有同样的病例,终身靠注射胰岛素来维持正常饮食起居;Ⅱ型糖尿病是后天形成的,轻微的可以通过锻炼和控制饮食来控制血糖,稍微严重的也需要通过降糖药物控制,如果严重就需要像Ⅰ型一样通过打胰岛素来控制血糖。
此次调查中提到,中国成人糖尿病患病率已上升至11.6%,男性糖尿病患病率为12.1%,女性患病率为11%。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患病率均在上升,分别为14.3%与10.3%。而且,中国约70%的糖尿病患者不知道自己已患此病。
??通常早期患者在常规的体检中能够查出血糖值的异常,而有些早期患者虽然空腹血糖检测指标正常,但有可能餐后血糖要高于空腹血糖,却没有通过常规体检查到,所以认为自己离糖尿病很“远”。这些糖尿病的高危人群(潜在糖尿病患者)就这样被“漏”掉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副院长宁光表示,中国人对糖尿病的认识亟待进一步提高,特别是在糖尿病患病率不断增长的情况下,糖尿病的知晓率与控制率更需大幅提高。
病症呈年轻化发展趋势
??过去糖尿病被称为“老年病”,患者多为60岁以上的老年人。现在年轻人生活不规律,经常熬夜、不注重饮食均衡、食物高热量,导致糖尿病的病患越来越低龄化。
不仅如此,18岁以下青少年儿童糖尿病发病率也在持续上升,肥胖和遗传因素是导致儿童和青少年患糖尿病人数不断上升的主要原因。很多父母认为,孩子正在长身体的时候,多吃点、胖点没有坏处。其实,孩子若长期处于肥胖或者超重的状况下,其体内容易产生胰岛素抵抗,导致代谢功能障碍,长此以往容易患上糖尿病。
与成人糖尿病不同的是,儿童糖尿病发病非常快,容易发展为糖尿病酮酸中毒,严重者可能引起死亡,而成人糖尿病的发病过程比较缓慢。北京中日友好医院内分泌主任医师邢小燕说,临床上11岁至14岁是儿童糖尿病高发年龄,有位小病人年龄只有11岁。由于儿童本身就缺乏控制力,并且对于疾病的危害认识不够,虽然家长可以督促孩子吃药,但是各种外界因素让血糖控制成为了难题。
糖尿病并发症最可怕
糖尿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由其引起的并发症。糖尿病并发症也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并发症,是由糖尿病病变转变而来,后果相当严重。北京友谊医院内分泌科主治医师郝雅斌介绍,常见的并发症包括眼病(模糊不清、失明)、脑病(脑血管病变)、心脏病、皮肤病(足溃疡)、性病。
目前医疗界对糖尿病的治疗主要是胰岛素和药物控制,但对糖尿病并发症却没有丝毫的预防和治疗作用。几乎所有的专家都强调,尽早干预治疗将大大降低并发症对患者健康的危害。
??统计资料显示,约有80%的糖尿病人是死于糖尿病心脑血管并发症。由于心梗、脑梗预后较差,一般能够引起患者的重视,所以大多数患者会定期于心内科、神经内科就诊完成心血管、脑血管的相关检查。但是如果引发足溃疡发生,严重时需要截肢甚至危及生命。
不仅如此,抑郁症已成为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糖尿病患者合并抑郁症容易被人忽视,人们总以为病人只是“情绪不大好”,无需治疗。
曾有媒体报道,一名男子因长期遭受糖尿病并发症折磨,脚上烂了几个大窟窿,面临截肢危险,承受不了压力而跳楼自杀。事发前,该男子曾向亲友表示,“这样活着太受罪……”。
据国外文献报道,糖尿病患者有60%~75%伴有抑郁情绪,其中10%~35%为重度抑郁。糖尿病病人中患抑郁症者是普通人的3倍。
防控要“管住嘴,迈开腿,早排查”
记者在网络里搜索“治疗糖尿病”,发现了很多“神医神药”,宣称几服药或者几个疗程就能治愈糖尿病,还有许多人也尝试过使用“民间偏方”。郝雅斌表示,有病还是到正规医院就诊,网络上的“神医神药”不可信。
糖尿病关键在于早期防治,比如心情保持乐观,养成游泳、散步等有氧运动的习惯。对于属于患糖尿病的高危人群,包括有糖调节受损史、超重和肥胖患者,如男性腰围超过90cm、女性腰围超过 85cm应考虑进行血糖检测。
同时,糖尿病患者除了经常性地监测指血糖外(血糖波动大者建议每天测血糖,并携带监测记录就诊),还应定期进行一些相关指标的检查,包括三个月一检的糖化血红蛋白指标、每半年至一年检查一次的生化全套指标、每年进行一次尿微量白蛋白、眼底及心脑血管、肢体动脉的相关检查,以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值得注意的是,不论糖尿病属何种类型,病情轻重或有无并发症,是否用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治疗,都应该严格进行和长期坚持饮食控制。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营养与食品安全系副教授范志红建议,糖尿患者不宜饮酒、吃含糖量高的食物,如糖类、甜饮料、甜食,不宜食用易使血脂升高的食物,如油类、肥肉,以及富含胆固醇的食物,还要防止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的发生。而要多食用延缓血糖、血脂升高的食物,如大豆及豆制品以及莜麦面、荞麦面、热麦片等粗杂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