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森

来源 :大学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ssat1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阿溟:我有一个学弟,最大的爱好是研究日本各地的拉面。他对拉面的热爱,堪称疯狂,曾经在高中某个暑假,耗费整一个月时间“流窜”日本各地,但人家不是去旅游,到什么地方停下,只取决于那有没有知名拉面店。所以,我亲切地称其为“面霸小学弟”。
  @Victor在路上:路上突然想起在费城的一件趣事。那天下午我去街边小摊买东西,那位大哥满面笑容地问我是哪国人。当得知我是中国人后,他激动地说自己是巴基斯坦人。为了中巴传统友谊,一定要送我一瓶可乐。想起这件事儿,整个人心情都好起来!
  @AcAciaZizzo_前:坐电车时旁边坐了个帅哥。到站的时候上来个老太太,帅哥就站起来让座。老太太却很不服气地说:“我还没到那个年龄。”帅哥笑了笑说:“不,小姐,这只是单纯的lady first罢了。”老太太脸红了,我也脸红了,全车人都脸红了。
其他文献
有人说职场如战场,各大兵种协同作战或是互相对战;有人说职场如考场,别管是老板还是下属,都要承受压力经过各种“大考”;而我却说职场如梨园,各自扮演生旦净末丑,唱念做打,共同演出一场场有趣的剧目。  老生和末  长须密髯,指点江山  熟悉京剧的同学们都知道,老生和末是舞台上的中年以上的正面人物,性格正直刚毅,大多是剧中的主角。所以这个角色自然要由办公室里的男领导们来承担。“老生”们在企业的运营中处于主
冷板凳不是一日坐上去的  新毕业的大学生初入职场,能力、态度、业绩等多方面没有被雇主认可之前,很可能被安排做一些貌似冷板凳的工作。这些工作虽然表面上看和一些坐在冷板凳上的老员工差不多,但是新员工还是应该区分考察期和冷板凳的本质区别。很遗憾,很多职场菜鸟的成熟度和职业化素养不是很高,面对这种境遇往往会把自己主动代入到冷板凳的境地,逐步坠入边缘化的深渊。  职场上有不少员工坐在冷板凳上,以下是一些板凳
留住姥爷私房菜的味道  今年25岁的杨涵在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公共关系专业读研究生。杨涵的姥爷今年已76岁,在杨涵心目中,姥爷是个特别棒的美食家。年轻时他在北京某机关部门工作,对饮食特别有研究,做得一手好菜。  每当家庭聚会,尤其是年夜饭,姥爷都会亲自下厨,做上一桌十几道菜,让全家人一起享受节日的气氛。姥爷做的酱豆腐肉更是餐桌上的重头戏:碗底垫上山药,碗里铺满精选的五花肉,每一片抹上腐乳,在锅里足
摘要:通过学习鲁迅先生的《谈所谓“大内档案”》,笔者对档案鉴定工作中普遍存在的“鉴而不销”现象进行了分析,提出经鉴定已无档案保存价值的档案可能仍有其他保存价值,档案鉴定后的处置(主要是销毁)应早日列上工作日程。  关键词:档案馆工作 鉴定 销毁    鲁迅先生于1927年12月著《谈所谓“大内档案”》(以下简称《鲁文》)一文,揭露八千麻袋事件真相,痛斥北洋政府大小官僚和清朝遗老对历史档案的恶劣态度
作为一个被认定要接手家族企业的“富二代”,就业问题同样让我夜不能寐。虽然我已经被一家国际广告公司录用,但一路走来有太多的心酸和不为人知的纠结。  我学的是金融,同学们找工作都往银行和证券公司里边挤,我却向设计公司投简历。是的,我想做一个广告设计师,这个梦想从小时候就伴随着我。可能别人都羡慕我有一个优越的家庭,但是对我来说“富二代”这个词太沉重了,简直就是梦想杀手,从一开始向我爸提出我想做学设计,他
在寸土寸金的北京,小小的中国人民大学只占地900多亩,从东走到西、从北游到南,半个小时绰绰有余。但是这样巴掌大的地儿,让不少人流连忘返、魂牵梦萦。2013年的毕业生在人大的涂鸦墙上写:我会想念你,直到再相遇。一腔深情就这样不着痕迹地留在了青葱校园里。  虽然,王小波在人大上学时向李银河吐槽:“要是这路上的90分钟省下来和你呆在一起多好。”但是,他们的爱情就萌发在这里啊!虽然,人大的食堂不够好,但毕
摘要:针对我国档案学界关于文件中心是过渡性文件保管机构的认识,本文认为文件中心不具有过渡性,但具有中间性,具有过渡性的应该是文件中心保管的文件。我们往往将文件中心的中间性与文件中心文件的过渡性相混淆。实际上,文件中心的性质和文件中心保管对象的性质是有区别的。  关键词:文件中心;文件;过渡性;中间性    文件中心首先出现在“二战”期间的美国,战后,在欧美等国家流行起来。也正是有了文件中心的实践,
卢成堆出身于浙江温州苍南县一个贫困农家,为了赚些钱减轻家庭负担,从读“3 2”的职业中专开始,他就做起了校园商人:从卖手机卡到开手机店,再到承包学校内的快递2007年9月,卢成堆进入温州职业技术学院读书,在大学校园又开始创业。    一则新闻,发现一个大市场    说做小生意也好,创业也好,卢成堆没闲过,也没少失败过。2008年6月,卢成堆成立了一家专升本咨询服务公司。4个月后,他的“明大眼镜店”
今天大学生杂志社编辑向我约稿,请我介绍一下自己带学生的经验。说实话,对这个邀请我有点为难。因为到目前为止,我刚刚带了一个马来西亚的博士生,作为博导的身份只有3个月,真得谈不上有什么经验。盛情难退却之下,我想从一个研究生的角度,以我的亲身经历,谈谈我的香港导师是如何指导我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借鉴。  我的导师陈教授出生在香港,但在加拿大长大,四十出头就已经世界知名。在香港跟导师接触没多久,他就发现我的
很久以前,“天涯”上有个非常热门的帖子“我要回到1997年了,真是舍不得你们”,记得我回复的是想回到高中好好学习,重新考个好大学,念个新专业。不只是我,无数回复都想回到N年前,弥补一些遗憾或者重新开始——人到了一定年龄,经历了许多事情后,总会或多或少有一些不甘心,这是一种共通的体验和心理。  因为生命的线性向前,青春是每一代人共同拥有却又必然失去的,这样的宿命让它尤其具有令人婉转回环、涵泳不已的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