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体验式教学走进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ngqi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体验是一个心理活动的过程。学生在这个过程中,通过亲身经历,获取情感体验,提高认知水平。体验式教学将生活化的情境融入教学活动中,拉近学习与生活的距离,让枯燥的《道德与法治》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富有亲和力。本文从“拉近生活的距离”“促进过程的参与”“营造情感的氛围”和“引领文本的理解”四个角度进行论述,加强学生的四个体验:“生活的体验”“过程的体验”“情感的体验”和“文本的体验”,让学生体验到个性被肯定、人格被尊重的快乐,让课堂多变灵动,焕发生机,教学效率得到有效提高。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体验;过程体验;情感体验;文本体验
  体验式教学是一项结合学生实际和学习规律而形成的一种教学模式,通过情景再现的形式将教材的内容进行还原。体验式教学改变了教师的主导地位,落实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更加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更加强调学生的实践感知,对深化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的认识、提升《道德与法治》素养有着重要的意义。那么,如何让体验式教学走进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现结合实际,谈谈笔者的几点做法。
  一、拉近生活的距离,加强生活的体验
  生活化是《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根本特点,《道德与法治》课堂不能脱离生活而单独存在,其活力源于生活,寓于生活,为生活服务。在进行《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教学中,笔者一方面注重教学内容的生活化,即教育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另一方面注重教学方式的生活化,即关注学生的生活需要,引导学生乐于参与、主动参与,从学习活动中有所感悟,有所收益。
  小学四年级下册《有多少浪费本可避免》一课讲到: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上出现一些不良风气,铺张浪费的现象较为严重,不仅消耗了大量的资源,而且造成了环境污染,但由于缺乏感性认识,学生对此理解不深。笔者把《道德与法治》课堂与生活取得联系:
  1.看一看:个别学生认为,自己不会铺张浪费,身边的伙伴也没有这种现象。针对课前的调查,笔者精心拍摄了发生在学生身边的、熟悉的校园浪费现象,比如,食物方面:吃了一半的面包扔了,不喜欢吃的鸡蛋扔了;学习用品方面:写了一半的作业本子扔了,还有大半墨水的签字笔扔了……活生生的生活事例让学生折服,原来,我们身边也有这样、那样的浪费行为。
  2.听一听:笔者事前组好准备,录制动漫视频“食物的哭诉”,听一听,食物为什么哭诉?食物哭诉了什么?听了食物的哭诉,你的心里有什么感受?用拟人化的方式,借食物“哭诉”,唤起学生审视令人痛心的浪费行为,引发他们的思考。
  3.算一算:笔者结合现实生活的事例,让学生当一回“小管家”,算一算:假如每个学生每天浪费一两(50克)大米,对个人而言很小很小,微不足道,但全校300个多个学生,这个数怎么样?每天浪费大米多少克?如此计算,一年365天浪费大米多少克?再算一算,全国14亿人口浪费大米多少克?
  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惊人的数据让学生面面相觑。他们的心灵受到触动,积少成多、集腋成裘、聚沙成塔,浪费要不得。笔者随即引导学生,举一反三,抵制浪费,引导学生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努力将勤俭节约内化为自身的品质,外化为自觉的行为。
  二、促进过程的参与,加强过程的体验
  《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是教师、学生和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是主导地位,学生是主体地位,但是,教师的主导地位不可取代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就是说,教师不应以自己的讲解去束缚学生的思想,不以自己的思维模式去禁锢学生的思维活动,必须是双方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在课堂教学中,笔者充分尊重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整体参与教学,引导学生参与教学全过程,产生自己的独特感悟,形成自己的独特体验。
  教学四年级下册《买东西的学问》一课,很多学生认为买东西太简单了: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有钱就能买到东西。现实真的是这样吗?笔者引导学生参与买东西的过程:
  1.模拟购物场景:小东在某一路边的小店买了一支签字笔,付完钱、拿到笔后就匆匆回家。回家后发现,笔帽松动,出水不畅,质量不好,找到店家要退货,但店家不同意退货,还说这支笔不是他店里的,他店里的产品都是合格产品。小东无凭无据,有口难言。
  2.组织小組辩论:买东西有没有学问?怎样才能买到质量有保障的产品呢?怎样才能有很好的售后服务呢?笔者引导学生小组辩论。课堂中,学生积极思考,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说得具体,理由充分。比如,有的学生认为,要看产品的生产日期、条形码;有的学生认为,还要看防伪标志、质量安全标识、产品合格证、生产厂家等;有的学生认为,还要向商家索取购物发票,假如买到了不合格的产品或者“三无产品”,可以向消费者协会或者工商管理部门投诉,要求赔偿损失。
  参与了一次完整的购物过程,学生明白了看似平常的一件事,做起来并不简单。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他们有许多感想。教学中,笔者尊重他们的想法,尊重他们的体验。
  三、营造情感的氛围,加强情感的体验
  《新课程标准》指出,“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是最重要的道德学习方式”“在获得情感体验的同时,深化思想认识”。笔者加强课堂与现实的联系,理清教材的情感基调,营造良好的情感氛围,尊重学生的个性情感,对同一事物允许有不同的情感体验,如,喜欢、讨厌,批评、赞扬等,丰富学生对人物、事件的见解,获得思想启迪,受到情感熏陶。同时,引导学生跳出《道德与法治》课堂,在社会大课堂里活学《道德与法治》知识,活用知识《道德与法治》知识。
  五年级下册《读懂彼此的心》一课讲到:家人或严格要求我们,或精心照顾我们,但是家人浓浓的亲情,很多学生还是体会不到家人的关爱。针对这种情况,笔者通过换位思考,引导学生站在家长的角度想问题,加强情感体验,借以读懂彼此的心:
  1.情景表演:找两个学生扮演“父母”,一学生扮演“孩子”,体会当父母的艰辛,既有自己的工作,又要照顾孩子:早上要为孩子做好早餐,送孩子上学,为孩子检查作业,遇上风雨季节,还为孩子送伞,把最美好的一切都给了孩子。但孩子却责怪父母啰嗦,监管太严,干涉太多,感受不到父母的关爱,与父母怒目相对……   2.延伸活动:播放新闻视频《男孩离家出走》,某男孩因为家长没收其手机,不满家人的管教,受到家人的批评后离家出走。而离家出走的后果:家人陷入无尽的悲痛之中,孩子受尽饥寒交迫,警察、教师、亲戚以及很多身边熟悉的、不熟悉的人都投入搜寻……
  3.换位思考:假如你是孩子的父母,面对这样的孩子,你心里有什么感受?你会怎样处理?你会觉得这是一个好学生应有的表现吗?笔者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小组长汇报。事非经过不知难。经过亲身体验,经过换位思考,很多学生才明白了父母是多么的不容易,也对自己平时的言行进行一次反省,认识到自己的很多想法和做法的错误之处,决心要做到与父母相互理解,主动与家人交流沟通,“读懂彼此的心”。
  四、引领文本的理解,加强文本的体验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由于各人的生活经验、认识水平、体悟角度的不同,面对同一人物、事物,往往会有不同的理解,而这种理解是多元的,并无对错之分。教师应正视这种理解上的差异,允许学生有不同的见解。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笔者将体验式教学应用其中,给学生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引导他们读懂《道德与法治》的文本,悟准文意,深化理解,让理解不偏离主题思想。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再让学生谈体会、谈感想,尊重他们的理解,异中求同,同中求异,丰富知识,张扬个性。
  教学四年级下册《我们的好朋友》一课,对于文本“故事屋”中的《益友》,怎样通过文本的学习,把三国时期大臣吕岱和徐原的真挚友情转移到学生的身上呢?笔者以“读—谈—悟”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体验文本:
  1.读文本:文本中讲到徐原因为得到德高望重的大臣吕岱的举荐,受到重用,担任重要官职。但是,徐原不仅没有感激吕岱,还批评、甚至在公開场合谈论吕岱的不是。
  2.谈问题:对徐原的做法有何感想?笔者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见解,答案并无对错之分。既然没有对错之分,学生谈论的时候就少了很多顾忌。有学生认为,吕岱的心胸宽阔,虚心接受徐原的批评。也有学生认为,徐原不仅没有感激吕岱,而且还直接批评、公开场合谈论吕岱的不是,这是不对的,能不能在一个私下的场合指出问题,指出缺点?有学生认为,作为好朋友,必须相互尊重,相互体谅,指出缺点固然没有错,但是要选择一个让人乐于接受的方式,才能让友情长久……
  3.悟道理:学生各种谈论,都是学生内心的真实反映,都是不同体验的表现,笔者没有批评谁对谁错,而是引导他们感悟道理。在课余时间,再去查阅资料,要结合当时的历史条件,合理分析文本。但有一点是不容置疑的,就是吕岱和徐原是真正的朋友,他们的友情也是真挚的。
  学生是鲜活灵动的个体,课堂是无法预约的精彩。实践证明,体验式教学有效地落实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了学生的感受、理解、情感,让学生体验到个性被肯定、体验被尊重。同时,体验式教学更加强调学生的实践感知,深化了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的认识,让课堂多变灵动,焕发生机,教学效率得到有效提高。
  参考文献:
  [1]徐伟炜,徐赵东.体验式教学模式的回顾流程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8(12).
  [2]马杏英.让体验式教学成为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教学常态[J].考试周刊,2018(32).
  责任编辑
其他文献
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的概念是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Ashton教授于1999年提出的[1]。农业物联网是物联网技术在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中的具体应用,是用各类感知设备,采集现代农业生产全过程中的信息,通过无线传感器网络、移动通讯无线网和互联网传输,将获得海量农业信息进行融合、处理,最后通过智能化操作终端实现农业全产业链的过程监控、科学决策和实时服务[2]。我国
2012年3月9日上午,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新闻中心举行发布会,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就“推进农业科技进步,促进增产增收”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谈到农民增收时,韩长赋认为现在农民的收入主要是四个方面构成的,一是家庭经营性收入,大概占总收入的46.2%;二是工资性收入,占42.5%;三是转移性收入,占8.1%,四是财产性收入,占3.3%。  2012年还是要四路增收,一是调整优化农业种植结构,包括养殖业
【摘要】本文以我校班级体育联赛活动为研究对象,通过实践法、观察法、调查法、访谈法等方法对活动过程与效果进行分析,发现通过开展班级体育联赛对学校课外体育活动质量提升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为:课外体育活动秩序有了显性的改观、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大幅提升、学生身心健康水平得到提升、班级凝聚力逐步增强四个方面。  【关键词】班级体育联赛;课外体育活动;提升质量  一、课外体育活动  (一)课外体
【摘要】办学水平评估是发展性、诊断性评估,诊断学校现状,并为学校提供建设性意见。怎样让学校由被动接受到主动参与评估,利用自评自诊助力学校发展?一是督导部门构建外部激励性的评估机制;二是学校建立自评自诊的长效机制。  【关键词】评价主体;外部激励;内部激励;自评效应  一、发展性办学水平评估的功能定位  办学水平评估是“发展性评估”。上海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在《发展性督导评估实现了学校自主发展》(2
【摘要】学习资源是学生学习过程中所要利用的一切教学资料的来源。学生是学习认知活动的主体,学生的学是教学活动的关键,引导和训练学生开发、使用教学资源,是对学生个体意识、创新思维的尊重和培养。  【关键词】资源;课本;身边;网络  在学习过程中,有的资源是现成的,有的是有待开发的,但实际上,大部分学生对学习资源的利用意识不强。诗词教学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学生都会进行大量的诵读积累,可教学中很多教师
【摘要】音乐作为一门艺术,在进行教学过程中需要学生进行有效的参与,这样才能够通过自身的感受与体验,提高对音乐艺术的认识。随着小学音乐教学模式的不断完善,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引入音乐游戏教学,从而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增加学生的学习音乐的兴趣,对提高小学音乐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帮助。音乐游戏本身就是一种游戏方式,在游戏中加入音乐知识,从而让学生在游戏中不由自主地学习,能够有效地改变传统音乐教学中那种高冷的
教學设计是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体现,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保障。进行教学设计时,首先需要考虑教学内容,这是决定教师教学方法选择的前提,也是教学设计的主要组成部分。因此,探讨教学内容的准备、教师对学生达到的预期水平去合理组织教学内容对教学设计的有效性有积极影响。下面以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的教学设计为例,谈谈个人对教学设计中教学内容设计的一些看法。  一、教学内容影响教
【摘要】转化学困生是班主任教育工作的一个难题,转变学困班级更是具有挑战性的工作。本文以转化六(5)班为例,积极探讨如何将德育与数学教学相结合,以实现学困班级的转化的策略。  【关键词】学困班级;数学教学;转化策略  “化腐朽为神奇”出自《庄子·知北游》:“腐朽复化为神奇。” 这句话的大概意思是:变坏为好,变死板为灵巧,变无用为有用。以教师的角度可理解为,教师通过对学生的教育引领,能够把学困的学生转
社交手机,这一最早由和记黄埔在2009年巴塞罗那移动通信世界大会提出的概念,已经开始落地生根。今年7月,能够一键登录Facebook网站的HTC Status社交手机在国外才开始销售,台湾智能手机生产商HTC就与新浪在北京联合发布了新浪微博手机;两个月后,售价2498元的HTC ChaCha与Q迷见面,通过手机上单独设置的Q键,使用者只需输入一次密码,即可使用各项手机端的腾讯应用。  HTC中国区
编者按  2016年5月11日,“立体绿化新技术、新产品论坛”于第十八届中国国际花卉园艺展览会同期举办。此次论坛以建设海绵城市、改善生态环境、治理大气污染、美化人们的生活环境为切入点,邀请行业专家和优秀企业代表介绍立体绿化新技术、新产品,全面呈现我国立体绿化的最新成果。本刊编辑部对部分精彩报告进行整理,现刊登如下,与读者分享。  立体绿化与海绵城市  海绵城市的概念  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