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高中生物探究教学的情境创设

来源 :师道·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在内容上强调探究式教学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在高中生物课堂中如何开展情境教学,促进学生书本知识,向实践能力的转化,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一直是我们在研究的课题。在中学生物教学中,创设一个特定的情境,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而特定情境又总是由教师创设产生。为此,我在教学实践中做了如下几个方面的尝试。
  
  一、创设数学情境,引导学生的思维
  
  在创设情境时应尽量采用数学的表现形式和思维过程。这样可以使学生较快进入老师创设的情境中,使数学知识与生物学问题有机结合,运用学过的数学知识解决生物学问题。如与杂合子自交n代有关的计算,可以运用数学归纳法和极限知识结合生物知识创设情境。
  例:将杂种(Dd)连续自交,试分析:
  (1)自交2次后,杂合子的比例为何?
  (2)自交n次后,杂合子的比例为何?试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解析:
  (1)据基因的分离规律可知,自交2次后杂合子的比例为1/4。
  (2)设自交n次后子代杂合子比例为y。运用归纳法可知,自交n次后,杂合子的比例为1/2",即y=1/2。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如下:
  ①当n=l时(即第1次自交),y=1/2,等式成立。
  ②假设当n=k时(K EN,K≥1),等式成立。即自交K次后,y=l/2k,等式成立。
  ③当n=k l时,据遗传图解可知y=1/2~×1/2=1/2,等式成立。
  在教学细胞分裂、DNA复制、染色体、遗传计算、微生物的生长等等都可创设相似的情境。有助于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并不断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二、创设生活化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生物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在课堂教学中,把书本的知识与实际结合起来,来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和现象,使理论回到实践。
  如细胞呼吸一节的内容理论性强,要把整个过程彻底理解,不少学生会存在一定困难。在教学中,就一些日常生活例子创设情境让学生思考:酸奶是怎样制成的?为什么新鲜水果、蔬菜放在冰箱中能保存时间长些?腐烂的桔子为什么会散发酒味?讲无氧呼吸时,我就从长跑、做泡菜、制酒等方面发挥:①长跑后我们总感到腰酸背痛,为什么呢?因为长跑时氧气供应不足,我们的体细胞会进行少量无氧呼吸产生乳酸,组织里乳酸积累过多会使人腰酸背疼。②在无氧条件下,乳酸菌可进行乳酸发酵产生乳酸。适当的酸味正是我们所喜欢的,这就是泡菜比新鲜蔬菜保存时间长不易腐败、味美可口的原因。③制酒时为什么要密封?因为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会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CO,若密封不严,就会进行有氧呼吸降低酒精产量。通过这些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现象,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各种思维能力,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创设质疑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传统教学中,学生多被动接受,少主动参与。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创设质疑情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让学生由机械接受向主动探索发展。
  在学习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时向学生提出:既然细胞越小,相对表面积就越大,物质运输的效率就越高,细胞体积不是越小越好吗?然后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性质疑。并点拨学生细胞要完成基本生命活动所必须的结构(如核糖体)和物质(如酶)就必须有一定的空间。使学生很快发现正确答案。如在学习血糖平衡调节时,向学生提出:血糖是提供能量的,血糖越多,能量供应就越充足,血糖含量不是越高越好吗?对此你持怎样的观点?论据又是什么?学生很感兴趣。在教学中,设计一些“圈套”让学生“钻”,在出错中培养批判性思维,而这种能力一旦形成,学生在掌握和运用知识时就会更加全面考虑。
  
  四、创设想象情境,激发学生想象的空间
  
  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一切可想象的空间,给学生的思维插上想象的双翼,引导学生通过想象探索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在教学中要根据教材的内容,设置疑点,鼓励学生大胆地对知识内容从不同角度进行想象。
  我在讲细胞的亚显微结构和功能时说:“请同学们回忆上初中时你用什么方法看到了细胞的什么结构?”然后再问:“如果技术发展后,将细胞再放大几千倍,甚至上万倍,你将看到细胞的结构是一种什么样的图案?”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更深入理解亚显微结构的含义。教师还可介绍目前人类在生命科学领域悬而未解的疑问,介绍生命科学领域的新进展。这不仅能激发学习的兴趣,还能激发学生突破空间进行想象。
  责任编辑 潘孟良
其他文献
学生解题出现失误的原因往往是由于他们审题不认真,未看出题目的潜在本质或题目隐含的关系造成的.解题虽然没有固定的模式,但是我们可以从解题的实践过程中总结出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合理的解题步骤,以迅速提高解题能力.由于深入细致地审题、分析、选择解法是成功解题的前提,所以我们教学过程中必须时时注意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审题,简单来说就是弄清已知的条件和要求的结论,这是解题的基础,也是培养观察能力、提高思维敏锐性
α、γ和δ生育酚对猪油、棕榈油和玉米胚芽油的抗氧化作用的研究,是通过测定基质的过氧化值(POV)和羰基价(COV),并用活性氧法(AOM)来测定各种生育酚的分解率。 1.把各种生育
就沿海盐场如何防天漏(降雨)、地漏(渗透)、人漏(指挥失误及操作不当)展开讨论。
5月14日,陈宽山副总经理在省公司塑苫卤台(塘)建设与原盐增产研讨会上强调,在当前多阴雨情况下,各盐场要加强塑苫卤台(塘)扩建工作,像保护原盐一样保护卤水,减少卤水的重复蒸
油菜起源于我国西北,远在东汉时已有种植,距今已近二千年,油菜分布甚广,如我国、印度、日本、德国、法国以及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都生产油菜.据世界农产品
传统的教学模式和现行数学教材往往注重正向思维,而淡化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造成思维过程中的单向思维定势,解题方法中的刻板与僵化,阻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然而数学知识本身充满着对立统一的转化规律,如相等与不等、运算与逆运算、原命题与逆命题、函数与反函数、互斥事件的概率等。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正向思维的同时,必须加强逆向思维的训练,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和双向性,达到优化学生思维品质、提高
期刊
加强对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培养,可以激励、唤醒、鼓舞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他们以积极的态度和旺盛的精力主动求索,从而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一、加强学习目的的教育    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物之迷,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 这明确地概括了:数学不仅在自然科学中而且在社会科学及日常生活中也越来越多地使用着它的语言
关中地区是仰韶文化分布的中心地区,其中期是仰韶文化发展的繁荣期,该期房址存在诸多的类别,与周邻地区的同期房址相比,在形态特征、规模与功能、空间分布等方面均存在着一些特点
为进一步贯彻新课程的教育理念,笔者大胆尝试,将课堂自主权逐步下移给学生,总结出物理概念教学的探究式引入模式.  一、识别学生已有的认知图式,巧构生活问题  学生在碰到新问题时,往往会借助原有的经验,对新的问题作解析或假设,有的假设或解析并不科学、不全面,需要转化,但有的假设却比较接近科学概念,对形成科学概念有较大的帮助.因而从某种意义来说,物理概念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将学生的经验水平提升至科学概念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