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我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古诗文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民族人文精神的结晶,是民族历史的瑰宝。语文教学中的文言文教学肩负着趁透和弘扬这些宝贵文化的使命,进而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人文素养
我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在这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古诗文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民族人文精神的结晶,是民族历史的瑰宝。她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子孙。而语文教学,就在渗透和弘扬这些宝贵的文化。
《语文课标标准》明确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情感、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笔者就从以下四个方面来阐述在文言文教学中,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
1学习文言文学习有助于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文化悠久的文明古国。从上古到现在,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社会主义社会,有过成功与失败;耻辱与辉煌。从神话传说到百家争鸣,从《诗经》、《楚辞》到诗词歌赋,这些名篇名著都凝聚了每一位文人的心血。在语文课上,学生学到中华文化中最经典、最精彩的部分,这些经典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为学生能够主动涉猎相关知识打下基础,也为传统文化在青年中传承、发扬打下坚实的基础。比如:教材中收录的《论语》,学生可以管中窥豹,知道孔子的治国方针,为政策略,进而,可以在学习生活中发扬“仁”的精神,最终实现人与人和谐的目标。在《陈情表》中,李密告诉我们:百善孝为先。不管是什么情况,人都要以孝为重任。荀子的《劝学》,第一句话就告诉我们:“学不可以已。”等等。这些优秀的文言文蕴含了深刻的哲理,学生无论是从教育意义还是审美意义,收获都是非常大的。总之,只要我们同心协力,努力的发掘她,研究她,她就会释放出无穷的能量,丰富我们的个人情感和国家情感。正如语文教育家刘国正说过:“文言文是进行思想教育,特别是爱国主义情感和历史主义教育的好教材”。
2学习文言文有助于学生审美能力发展
当今社会迅速发展,知识大爆炸,生活节奏飞快,学生面对这样的生活环境,对她的各方能力都是一个挑战,审美能力也不例外。文言文的学习却能够让学生增强和发展审美能力,帮他们明确目标,端正态度,树立信心,见贤思齐。
如范仲淹《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蔺相如;《<指南录>后序》中的文天祥;《苏武传》中的苏武,这些伟大的历史英雄都是在国家危难之际,用自己的身躯捍卫国家。这些人物的人格是美好的,能量是巨大的,学生学习他们,使自己的灵魂得到了洗礼和涤荡,增强学生的忧国忧民的意识,以国家大局为重。
同时,优秀的文言文里有很多是作者大胆的想象和夸张,学生学习这些手法,也可以提高自身的审美想象能力,进而领会作者的弦外之音,积累经验,丰富情感,发展审美想象力。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这些大胆的想象,让我们每一个人对天姥山都有一种敬畏的感觉。杜牧的《阿房宫赋》,第一段“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作者以大胆的想象,给我们展现了一个气势恢宏的阿房宫,让后人对秦始皇骄奢淫逸的生活有了更具体形象的认识。通过这些经典著作,学生有了健康健全的审美心理,进而有了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3学习文言文有助于学生语言能力的提高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曾对说话给予高度的评价:“一言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语言在一个人的学习、生活、工作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是当务之急。然而,文言文的朗读和背诵是提高语言表达的金钥匙。即“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在教学中,教师要求学生对名篇名句要熟读成诵,把这些精美的语言融化到自己的骨子里,感染、熏陶、内化、生发出旺盛的创造力,时时刻刻激荡着创新的灵魂。如:荀子《劝学》中关于学习方法的论述: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韩愈《师说》: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李密《陈情表》:“乌鸟私情,愿乞终养”。学生背诵的多,积累的多,提高语文素养,并把这种感情和自己的感情融合起来,日久天长,学生就会出口成章,下笔成文。
4学习文言文有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
语文教材中选编的文言文都是经过专家多次筛选的,不论在篇章结构上,还是在遣词造句上,都是典范,同时也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学生在文言文学习时,除了培养古汉语阅读能力外,还吸收其在谋篇布局和语言技巧方面的丰富营养,以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4.1积累写作素材。现在的考试中都提倡新颖,学生在文言文的海洋中,积累了各个朝代各个领域的名人名事名句。这些材料一旦写入作文中,给陈旧的作文注入了新鲜血液。
4.2语言表达丰富多彩。学生在写作中可以运用文言词汇。例如荀子《劝学》中的:“君子曰:学不可以已;冰,水为之,而寒于水。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这些句子可以直接运用到关于“学习”的作文中。
4.3写作技巧多种多样。如:《赤壁赋》情景交融,最后得出人生的哲理;《陈情表》围绕情感线索,处处从“孝”入手,让统治者能够从李密的角度出发,最后能答应李密的要求。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总之,学生在文言文的学习中,不仅能够学到文言文的相关知识,提高欣赏文言文的能力,更主要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提高个人的文化素养,最终把中国传统文化更好的传承,并且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诗经选》余冠英,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8年
[2]《中国文学史》 袁行霈,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年
[3]《中国文学史》 游国恩,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2年
[4]《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人民教育出版社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人文素养
我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在这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古诗文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民族人文精神的结晶,是民族历史的瑰宝。她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子孙。而语文教学,就在渗透和弘扬这些宝贵的文化。
《语文课标标准》明确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情感、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笔者就从以下四个方面来阐述在文言文教学中,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
1学习文言文学习有助于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文化悠久的文明古国。从上古到现在,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社会主义社会,有过成功与失败;耻辱与辉煌。从神话传说到百家争鸣,从《诗经》、《楚辞》到诗词歌赋,这些名篇名著都凝聚了每一位文人的心血。在语文课上,学生学到中华文化中最经典、最精彩的部分,这些经典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为学生能够主动涉猎相关知识打下基础,也为传统文化在青年中传承、发扬打下坚实的基础。比如:教材中收录的《论语》,学生可以管中窥豹,知道孔子的治国方针,为政策略,进而,可以在学习生活中发扬“仁”的精神,最终实现人与人和谐的目标。在《陈情表》中,李密告诉我们:百善孝为先。不管是什么情况,人都要以孝为重任。荀子的《劝学》,第一句话就告诉我们:“学不可以已。”等等。这些优秀的文言文蕴含了深刻的哲理,学生无论是从教育意义还是审美意义,收获都是非常大的。总之,只要我们同心协力,努力的发掘她,研究她,她就会释放出无穷的能量,丰富我们的个人情感和国家情感。正如语文教育家刘国正说过:“文言文是进行思想教育,特别是爱国主义情感和历史主义教育的好教材”。
2学习文言文有助于学生审美能力发展
当今社会迅速发展,知识大爆炸,生活节奏飞快,学生面对这样的生活环境,对她的各方能力都是一个挑战,审美能力也不例外。文言文的学习却能够让学生增强和发展审美能力,帮他们明确目标,端正态度,树立信心,见贤思齐。
如范仲淹《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蔺相如;《<指南录>后序》中的文天祥;《苏武传》中的苏武,这些伟大的历史英雄都是在国家危难之际,用自己的身躯捍卫国家。这些人物的人格是美好的,能量是巨大的,学生学习他们,使自己的灵魂得到了洗礼和涤荡,增强学生的忧国忧民的意识,以国家大局为重。
同时,优秀的文言文里有很多是作者大胆的想象和夸张,学生学习这些手法,也可以提高自身的审美想象能力,进而领会作者的弦外之音,积累经验,丰富情感,发展审美想象力。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这些大胆的想象,让我们每一个人对天姥山都有一种敬畏的感觉。杜牧的《阿房宫赋》,第一段“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作者以大胆的想象,给我们展现了一个气势恢宏的阿房宫,让后人对秦始皇骄奢淫逸的生活有了更具体形象的认识。通过这些经典著作,学生有了健康健全的审美心理,进而有了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3学习文言文有助于学生语言能力的提高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曾对说话给予高度的评价:“一言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语言在一个人的学习、生活、工作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是当务之急。然而,文言文的朗读和背诵是提高语言表达的金钥匙。即“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在教学中,教师要求学生对名篇名句要熟读成诵,把这些精美的语言融化到自己的骨子里,感染、熏陶、内化、生发出旺盛的创造力,时时刻刻激荡着创新的灵魂。如:荀子《劝学》中关于学习方法的论述: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韩愈《师说》: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李密《陈情表》:“乌鸟私情,愿乞终养”。学生背诵的多,积累的多,提高语文素养,并把这种感情和自己的感情融合起来,日久天长,学生就会出口成章,下笔成文。
4学习文言文有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
语文教材中选编的文言文都是经过专家多次筛选的,不论在篇章结构上,还是在遣词造句上,都是典范,同时也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学生在文言文学习时,除了培养古汉语阅读能力外,还吸收其在谋篇布局和语言技巧方面的丰富营养,以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4.1积累写作素材。现在的考试中都提倡新颖,学生在文言文的海洋中,积累了各个朝代各个领域的名人名事名句。这些材料一旦写入作文中,给陈旧的作文注入了新鲜血液。
4.2语言表达丰富多彩。学生在写作中可以运用文言词汇。例如荀子《劝学》中的:“君子曰:学不可以已;冰,水为之,而寒于水。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这些句子可以直接运用到关于“学习”的作文中。
4.3写作技巧多种多样。如:《赤壁赋》情景交融,最后得出人生的哲理;《陈情表》围绕情感线索,处处从“孝”入手,让统治者能够从李密的角度出发,最后能答应李密的要求。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总之,学生在文言文的学习中,不仅能够学到文言文的相关知识,提高欣赏文言文的能力,更主要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提高个人的文化素养,最终把中国传统文化更好的传承,并且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诗经选》余冠英,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8年
[2]《中国文学史》 袁行霈,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年
[3]《中国文学史》 游国恩,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2年
[4]《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人民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