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浸式散文教学,走进“真”的语文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powap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习散文作品时,若能促使学生沉浸到作品中,则能提升学生的阅读效果。通过创设意境,鼓励想象,引导共鸣,随堂练笔等方法都能促使学生展开沉浸式阅读,在“真”语文的课堂中体会散文的魅力。
  【关键词】沉浸式阅读教学;散文阅读;初中语文
  美国学者米哈里提出了沉浸理论,认为人们投入到一些活动中,可以过滤掉一些不相干的知觉和想法,就能获得更多的满足。沉浸式阅读教学指的是采用各种方法帮助学生创设情境,让学生投入到阅读中,体会到作品的魅力。这种沉浸式阅读的方法符合真语文课堂的要求。真语文课堂指的是抛弃无关的活动,让学生全身心参与到文本的阅读中。散文作品具有典雅、充满意境等特点,因此在指导学生阅读散文作品时,若能借鉴沉浸理论,促使学生投入到阅读中,则能让学生更好地感受作品的内容,提升阅读能力。
  一、创设情境,营造意境
  散文是审美的艺术,所以要让学生体会散文的美,就必须要构筑唯美的阅读意境。在沉浸式散文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多媒体引入、鼓励诵读等方法给学生创设和文本有关的意境,促使学生进入到其中,进而激发学生的阅读情感。
  在学习七年级上册第16课《紫藤萝瀑布》时,我巧妙设计导入语,引导学生进入到特定的意境中。我在多媒体课件中展示不同的花朵,配上不同的花语,最后展示紫藤萝,并发出疑问:“那么,紫藤萝的花语又是什么呢?”这促使学生主动阅读散文作品,尝试从中寻找答案。为了更好地创设情境,我还鼓励学生积极展开诵读的活动,给学生配上柔美同时又展现生命性的音乐,鼓励学生诵读文章的最后部分,并提出问题,鼓励学生思考:“花儿是脆弱的,所以林黛玉葬花,感受到了生命的脆弱。可是,在这篇文章中为何花儿却又象征了生命的永恒呢?你能体会到作者的情感吗?”这样的诵读和问题引导促使学生更好地进入到了特定的意境中。
  学者赞科夫认为,教学一旦接触学生的情感和意志领域,就能发挥更大的效果。在散文阅读中也是如此,创设情境能让学生进入到散文独有的意境中,进而体会到散文之美,提升阅读的效果。
  二、开展联想,放飞想象
  联想是人们根據事物之间的联系,从某一种事物联系到另一种事物的心理过程。在指导学生阅读散文时,也要鼓励学生积极展开联想,通过相似联想、对比联想、因果联想等方法感受作品的情境,顺着作者的思路展开再创造,从而读懂作品。
  在指导学生学习七年级上册第2课《济南的冬天》时,我鼓励学生从文章中的若干句子入手展开联想,体会作品的魅力。“‘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这是课文中的句子,山是何等雄伟,为何作者用‘可爱’形容;济南是这么大的一个城市,为何作者会将其想象成摇篮里的婴孩。你能在自己的头脑中想象这样的画面吗?这里的大和小,是怎样融合在一起的呢?”这样的问题促使学生围绕文章中的词句展开联想,在头脑中再现文字的画面。学生体会到:“其实山和济南都是很大的,但是作者心中十分喜爱它们,带着亲昵的感情来看待它们,自然就会将其转化为小巧玲珑的事物。”这样促使学生沉浸到文本中,体会更深刻。
  在阅读散文的过程中,若学生能积极展开联想,则能透过文字表面体会到其中的意境,感受到作品中情景交融的忘我境界,这样对散文的阅读才会更为深入。
  三、引导共情,引发共鸣
  学者叶圣陶说,文字是桥梁,透过文字人们才能了解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契合。所以,指导学生阅读散文的过程中也要注意这一点,要积极引导学生展开共情,促使学生体会作者的内心情感,进而点燃思维的火花。
  八年级上册第7课《背影》是一篇十分感人的文章,我在教授这篇课文时鼓励学生展开角色扮演的活动,分角色诵读课文,并将自己想象成其中的人物,思考一下父亲和孩子分别时的感受是什么,思考其为何坚持要给孩子买橘子。鼓励学生思考“我”为何一开始认为父亲迂腐,但是后来却被父亲感动。同时,我还给学生介绍了当时作者的生活背景,让学生体会到了作者当时生活的艰辛,这样学生就能更好地和作者形成共鸣,体会到作者的情感。学生感受到:“当作者和父亲在一起的时候,会有逆反心理,但是一旦两人要分开很久,他们父子之间的天性就会展露出来。”学生体会到了蕴藏在作品中的深厚情感,也能更好地挖掘文章的主旨。
  若要引导学生进入共情的境界中,就要适当给学生介绍一些作者的创作背景,这样能让学生更好地受到作者感染,用知人论世的方式加以理解。此时细细咀嚼,学生就会体会到作者所感悟的人生哲理。
  四、随堂练笔,读写结合
  读写结合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若要让学生更好地投入到散文的意境中,莫过于让学生将自己想象成作者,展开仿写、补写等写作活动。在这个活动中,学生更好地和作者形成共鸣,同时也能提升自己语言建构和运用的能力。
  七年级上册第1课《春》一文词句十分优美,而且很好地展现出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在教学中我鼓励学生展开随堂练笔的活动。鼓励学生将自己想象成作者:“若你是作者,在这样的春天里,你最想做的是什么事情呢?尝试写一下春天里的人带着怎样的情感投入到生活中吧。”在这样的写作中,学生将自己想象成了作者,体会到了他的情感,同时学生的写作也调动了自己的生活经验,学生在写作时会将自己的主观情绪也融入到作品中。因此,这样写出的文章就具有真情实感,更能打动读者。
  散文作品写出作者的真性情,在随堂练笔的过程中学生能和作者形成精神的契合,进一步体会到写作的真谛。学生逐步能理解怎样让语言更简练、更具有感染力,怎样让选材更符合立意,让谋篇布局更合理,从而全面提升能力。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若要让学生进入真语文的境界,就要积极展开沉浸式语文教学,让学生进入到散文的意境中尝试和作者共鸣,尝试将自己想象成作者展开创作。在这种活动后,学生才能体会散文的真味。
  参考文献:
  [1]贲忠凤.初中语文沉浸式散文教学探讨[J].语文教学通讯:学术(D),2016(8):42-43.
  [2]石榴.浅谈初中语文沉浸式散文教学[J].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2015(2):65.
  [3]侯少雄.品味与咀嚼,让初中语文散文教学更有味[J].现代语文旬刊,2016(5):72-73.
其他文献
【摘要】班干部是学生和老师之间的桥梁,一支优秀的班干部队伍能促进良好班风的形成。如何培养班干部,使他们的潜能得到最大的挖掘,成为老师的得力助手?本文从班干部选拔,培养等几方面分析如何提高班干部的综合能力,促进良好班风的建设。  【关键词】班干部;培养;促班风  在班级管理中,知人善任才能组建一支精干的班干部队伍,优秀的班干部既是班主任的左膀右臂,又是学生和老师之间的桥梁,既能促进良好班风的形成,又
本报综合消息 11月23日,由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广东省教育厅指导,肇庆学院主办的全国乡村教师专业发展论坛在肇庆学院开幕,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任友群、广东省教育厅副厅长王创、肇庆市副市长陈宣群以及770多名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园丁”齐聚北岭山下,聚力“照亮”乡村学子的求学成才路。  本次论坛是一次高层次、高水平、高规格的学术论坛,与会人员通过主旨报告、主题发言、分组研讨等多个环节深入研讨乡村教师发展
【摘要】本篇文章首先对阅读导学单在小学语文阅读中应用意义进行阐述,从层次性要求、精简性要求、趣味性要求等方面,对阅读导学单设计要点进行解析,并以此为依据,提出基于阅读导学单的小学语文高年级整本书阅读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导学单;高年级;阅读策略  阅读作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部分,在培养学生良好语文素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不可囫囵吞枣式阅读,而是要引导学生整本
【摘要】本文基于中职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方针,把学生的学情与实际教学结合起来,从教材的编写、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数学选修课促使方面叙述中职数学教学改革的尝试,从而更好地指导教学,使中职生学好数学。  【关键词】教学诊改;中职数学;教学改革  如今,各中职学校都基于诊改理念尝试教学改革,使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更为高效。在宏观方面,教学诊改将影响一个学校的内部质量和发展水平;从微观方面讲,这也是中职数学
【摘要】绘本是学生阅读起步、写作引路的最好读物。把绘本引进语文课堂,借助绘本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以绘本为载体,从仿写句子入手,利用留白展开想象,读写绘结合进行写绘创编,为学生搭建读与写的桥梁,有效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关键词】绘本阅读;仿写;续写;写绘  绘本以图画和文字结合的方式来叙述故事,非常适合小学低年级学生阅读,是学生阅读起步、写作引路的最好读物。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笔者把绘本引进课堂,借
我不想追波,也不想逐浪,我知道,这样的追逐,永远也赶不上。我只管走自己的路,我就是——含笑的波浪。——录汪国真诗《含笑的波浪》代题记  最近,笔者进行古诗教学新尝试,挖掘古诗的主题,整合多种古今相似阅读资源,进行较为开放的古诗教学。通过实践发现,古诗教学中的主题建构,可以让孩子们更好地领会诗人的感情,感受诗歌的艺术形象,引导孩子们进入诗歌描绘优美的意境之中。  《夜书所见》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三组
【摘要】新形势下、新环境下,我们的学校和家庭都忽略了学生(孩子)进行劳动锻炼和接受劳动教育的机会,我认为我们的学校和家庭要把劳动重视起来,要让学生多进行劳动锻炼。有劳动机会时让学生积极参与,没劳动机会时创造机会让学生劳动。劳动可使学生产生美德。  【关键词】劳动;美德;优良品质  现在的学生劳动(指体力劳动)的机会特别少,在学校,只有一个月一、两次的打扫课室卫生的任务,老师少安排劳动活动,使得学生
【摘要】如何让学生在实践探究中体验实践的乐趣与价值?笔者以探析“综合与实践”有效操作活动的策略研究为例,与读者共同交流如何巧妙设计、合理安排、适时指导和充分利用,以让孩子们在实践中体验真理的“发现”与“检验”自然发生的神奇与价值所在。  【关键词】综合实践;操作活动;有效性;策略研究  《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中指出:“操作性活动”是学生学习数学、体验数学和探究数学过程的重要途径,也是学生在
【摘要】我们确立以古诗文诵读为突破口,进行农村初中语文古诗文诵读教学实验研究,以达到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的目标,让那些沉淀已久的精华、蕴含着图画美、充满着丰富情感的古诗文感染学生的心灵,从而让他们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的底蕴,提升他们的品性灵气。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文化,古诗文是历史长河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它包含着中华民族的自强不息、团结一心、聪明才智、努力奋斗等。一个长久挺立于
【摘要】《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直接从图中搜集、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在新课标实施以后,教材也发生很大的变化,新教材最显著的特点是图文并茂、形式多样、富于趣味、可读性强,特别是低年级的数学教材内容大多数是用主题图来呈现数学信息,获得数学信息后,从而解决数学问题。所以,在教学中,必须培养学生借助有序、有效的识图、说图过程,搜集有关的数学信息,引导学生正确看图、说图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