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现状调查与分析

来源 :教育与职业·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rengbul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通过对江西工业贸易职业技术学院部分教师和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现状进行抽样调查和个别访谈,掌握了学院人文素质教育的基本情况。经过分析统计调查数据,找出了当前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并在此基础上,对高职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合理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高职院校 人文素质教育 对策建议
  [作者简介]夏剑萍(1962- ),女,江西新建人,江西工业贸易职业技术学院基础与思政部,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教育、中国传统文化。(江西 南昌 330038)
  [课题项目]本文系2009年度江西省教育厅省级教改课题“高职院校人文素质途径与实践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JXJG-09-50-3)
  [中图分类号]G64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0)30-0176-02
  
  一、引言
  人文素质教育是当今世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旋律。为更好地了解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探寻人文素质培养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建议,促进高职院校实施人文素质教育,我课题组于2010年1~5月间对江西工业贸易职业技术学院旅游商务系、经济贸易系、工程技术与艺术设计系、机电技术系、信息科学系、基础部、教学管理部门等系部的教师和学生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和个别访谈。发出教师调查问卷100份,回收并进行分析问卷92份,占问卷总数的92%。发出学生调查问卷350份,回收并进行分析问卷332份,占问卷总数的95%,除调查问卷外,还辅以个别访谈。通过对回收问卷及访谈资料进行统计、讨论,从中分析其反映的我国当前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
  二、当前我院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
  (一)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状况堪忧
  调查表明,92%的教师认为目前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的状况“一般”及“不太高”。74%的学生认为在“自身人文知识和素养的评价”上 “非常欠缺”或“比较欠缺”。80%的教师对高职院校学生素质或能力的评价不高,仅26%的教师认为高职院校学生在“动手实践能力”上“比较高”。同时,68%的学生认为“一般”,另有20%的人自评为“较差”。
  (二)人文素质教育的态度与观念
  1.加强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必要性的认识。据调查, 87%的教师认为 “很有必要”和“有必要”加强高职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在对学生的访谈中,问及优先提高的能力和素质,少数学生选择“人文素质”,而大部分学生选择“外语能力”“计算机和网络的操作能力”“某一具体行业的专业技能”。
  2.对人文素质的高低影响个人发展的认识。调查显示,73%的教师赞同人文素质的高低对个人的发展影响很大。也有65%的学生也同意此观点。另有35%的学生认为影响一般,需和专业素质结合决定个人发展。
  3.对“人文精神”“人文素质”“人文教育”概念的认识。调查表明,只有34%的教师和18%的学生听过且了解“人文精神” “人文素质”“人文教育”等人文素养相关概念,多达66%的教师和82%的学生对此却知之甚少。访谈中还发现,大部分教师和学生对此理解甚至大多来自“字面”猜测和个人感受,并未上升到教育理念的高度,更没有意识到要将人文素质教育作为人才培养模式。
  (三)对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存在问题的认识
  1.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据调查,45%的教师认为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最突出的问题是“重技能,轻人文”和“人文课程数量偏少,且人文课程的设置偏重政治化”。问及大学生人文素质普遍低下的原因,30%的学生认为“忙于考证,无暇顾及”,40%的学生认为“学校不重视,自己也不重视”。
  2.我院现设公共选修课与学生的人文素质的培养。调查表明,只有8%的教师和12%的学生认为我院现设公选课能满足学生的人文素质的培养,高达85%的教师和84%的学生则认为其不能满足。
  3.我院校园文化建设及其氛围。调查表明,35%的教师和37%的学生认为校园活动丰富多彩,能够陶冶情操,丰富精神生活;46%的教师和43%的学生选择“基本满意”,17%的教师和30%的学生选择“文化氛围差”。
  (四)教师的人文素质教育实践状况
  1.对学生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调查表明,67%的教师认为专业课教学中对学生实施诚信、创业、敬业等人文素质方面的教育“难度较大”。可知,大部分教师在结合本专业进行人文教育能力方面比较乏力。
  2.教师阅读人文类书籍的现状。调查表明,仅26%的教师经常借阅或购买人文类书籍。除本专业的书籍外,教师最感兴趣的为生活、时事政治类书籍。可见许多教师忽略日常人文素养的养成。
  三、制约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因素分析
  通过对上述调查结果的分析,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总结制约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因素:
  (一)高职院校办学理念的偏差束缚人文素质教育的发展
  传统观念认为,高职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适应和胜任其将来所承担的工作。这种认识有失偏颇,若高职院校将学校变成“职业培训”的场所,其结果是过分偏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人文素质的提高,致使人文素质教育在大部分高职院校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和大力的提倡。
  (二)教师人文教育能力的不足影响人文素质教育的实施
  严格说来,高职院校的教师队伍应由人文社科教师、专业课教师和实训指导教师组成。但人文课程在高职院校一直处于可有可无的尴尬境地,大大挫伤教师教学、科研积极性,其敬业精神、奉献精神也受到影响。同时,人文教师配备严重不足,且长时间得不到提高和锻炼。而专业课教师和实训指导教师,特别是理工科教师,大都只注重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培训,对中国传统文化缺乏了解和重视,以至于专业课程不能渗透人文素质的教育。教师人文方面的知识欠缺以及对人文素质教育重要性认知的不足,直接影响到学生人文知识的学习和人文知识的内化。
  (三)高职自身教育条件的限制不利于人文素质教育的开展
  高职院校多由各类成人院校改制或中专院校升格、合并而来,无论从办学历史、师资力量、生源素质、硬件设施还是人文底蕴相较普通本科高校均有很大差距。同时,高职院校面临学制较短(三年)、缺乏系统全面的规划和管理、专业课程较重等压力,致使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在高职院校日趋边缘化,人文素质教育普遍较为肤浅,缺少职业人文素质教育的特点。
  (四)社会功利主义的负面影响阻碍人文教育的成效
  市场经济的发展为我国教育的进步提供了强大动力,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尤其是实用主义与功利主义思想对人文教育的发展不利。从学校来看,有些高职院校只单纯考虑市场需求,只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考虑课程设置,不能产生短期效益的人文学科受到排挤,影响了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育和塑造。从学生来看,市场经济强化了高职学生日趋功利化的价值取向,这也是导致人文精神日渐式微的一个重要原因。从社会来看,企业或公司在人才市场招聘人才时,对大学生的考核没有与学生的人文素质挂钩,以致很多高职院校对人文素质教学不够重视,也造成了学生人文知识学习动力的不足。
  四、改变现状,加强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对策分析
  (一)转变传统观念,树立人文教育理念
  面对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体系中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摒弃功利主义价值观,转变职业教育是单纯的“技术教育”和培养“工具人”的偏颇认识,树立与现代高职教育特点相符合的、以提高学生全面素质为宗旨的人文教育培养理念,确立职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的办学理念,在注重传授知识、培养技能的同时,处理好知识、能力与素质的关系,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把学生培养成既能胜任某种职业,又具备长远、持续发展素质的“完人”。
  (二)创造有利条件,提升教师人文素质
  教师是教育活动的主体。高职院校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关键之一在于提升教师的人文素质。学校需要转变教育观念和管理模式,给教师以一定的人文关怀和精神依托。同时,将提高教师人文素质作为师资培养的重要内容,列入培训计划,有针对性地举办各种人文教育研讨班和人文知识讲座,不断扩展和充实高职院校教师的人文知识。另外,适时开展人文问题研讨、举办人文教育经验交流,以求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取得共识,从而推动人文教育长期有效地进行。最后,将教师人文素养作为重要指标纳入评价考核体系,促使教师把人文素质的培养与锻炼化为自觉自愿的行动,促进教师素质的全面发展。
  (三)改革课程结构,构建人文素质课程体系
  面对目前高职院校自身教育条件的限制,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中心环节是进行课程结构的改革。高职院校要根据高职教育的属性,确立人文素质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基础性地位,构建有特色的人文素质课程体系。在课程体系中,统一各专业必修的人文科学课程,确保人文学科课程比重,促进科学教育人文化与人文教育科学化的有机统一,填补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之间的鸿沟。积极开发跨学科课程,精心设计人文素质教育综合课程。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根据限制程度,可分为共同必修课程、限制性选修课程和自由选修课程。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要通过形式多样的教学模式,有效构建学生正确的价值观,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人文涵养、职业修养和品行教养等,使学生实现全面的个性成长。
  (四)营造人文氛围,推进人文素质教育的成效
  校园人文氛围对高职师生性情气质的陶冶、审美境界的拓展、自我塑造的完成以及行为方式、价值取向等都会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因此,营造浓厚的校园人文环境是现代人文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可以从这几方面入手:一是加大经费投入,更新、增加教学设施和图书资料,加强校园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设施的建设,使师生在优美的校园环境中陶冶情操,升华精神;二是举办各类报告会、艺术节、文艺晚会、主题班会等活动,让师生有机会直接进行审美实践和审美创造,增强师生的美感体验,培养师生欣赏和创造的能力;三是加强校园广播、网络、校刊、校报等宣传阵地的建设,营造良好的人文教育氛围,使师生受到熏陶、暗示和感染,以推动人文素质的提升。
  五、结语
  加强高职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是当代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的要求,也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高职教育不仅要培养拥有某种专门知识、能力或者一技之长的群体,更重要的是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全面发展的完整的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高职院校离不开人文素质教育。人文素质教育需构建完善的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体系,推进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培养高职学生的人文素质,既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为此,高职院校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胡旭辉.高职院校人文教育现状及对策[J].职业教育研究,2005(6).
   [2]周玉宇.建立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网的理论思考及实践[J].高等教育研究,2005(2).
  [3]蒋新红,吴群力.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的高职人才[J].中国职教,2007(1).
  [4]庄雷,罗林燕.再论高职高专人文素质教育的方法与途径[J].新学术论坛,2010(1).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着重从曲式结构入手,分析了勃拉姆斯于1891年重新改写出版的其青年时期创作的《B大调钢琴三重奏》,剔除了早期写作的薄弱与松散部分,这部作品既保留了作曲家年轻时代的朝气,又融入他成熟期的深刻内省,侧写了勃拉姆斯的音乐人生。  【关键词】勃拉姆斯;钢琴三重奏;Op.8  【中图分类号】J61 【文献标识码】A  《B大调钢琴三重奏》Op.8是勃拉姆斯创作的第一部三重奏体裁,也是他探索奏鸣曲
日前,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在京发布“多媒体教学环境工程建设规范”标准,为各级各类院校或培训机构进行数字校园建设提供借鉴。
[摘要]“订单式”培养本身具有重要意义,但在教学实践中却步履艰难。为此,应从转变职教办学理念,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注重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完善“订单式”人才培养的基本条件等方面寻求走出困境的对策。  [关键词]订单培养 困境 对策  [作者简介]管友桥(1960- ),男,湖南祁东人,衡阳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处长,副教授,主要从事经济管理与高教管理研究。(湖南 衡阳 421002)  [中图分类
江苏省无锡市雷浪中心小学位于雪浪山麓,太湖之滨。自1909年建校至今已逾百年历史,学校以“致和”为校训,以“和合”为核心文化,历经百年沧桑,积淀百年文荟。学校是江南大学实验学
[摘要]文章以荆楚理工学院、三峡大学、长江大学、襄樊学院等学生、教师、行政主管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为主要研究方法,系统分析了湖北省地方院校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湖北省地方院校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现状存在问题  [作者简介]霍俊哲(1965- ),男,湖北荆门人,荆楚理工学院体育部,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学校体育学。(湖北荆门448000)  [
近几年来,IT领域的新技术产品令人目不暇接。在腾讯网评选的2010年度十大电子数码产品中,苹果公司的新品iPad力压群雄拔得头筹。随后,各种“Pad”风起云涌相继推出,各式移动电子产品群雄逐鹿抢占市场。  信息技术的发展往往会给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带来深刻的变化,这也相应地渗透到教育领域。各种新型移动设备的推出和普及,给前几年一度兴起的M-learning(移动学习)再添新活力。  一、M-lear
“数字故事讲述”(简称DST)是一种新型的数字多媒体叙事形式,融合了数字图像、音频和视频等多媒体内容,进行语音叙事并创建成数字电影。这种情景化的数字叙事形式记录并提供了更为丰富的教育教学信息,是对传统文字叙述形式的一种有意义拓展。交互式电子白板不仅能够为教师提供多媒体教学环境和数字化教学资源,而且其课堂信息采集系统能够实时拍摄教师课堂教学录像,为教师制作基于课堂教学的DST提供简便易行的技术支持。
[摘要]文章从人性假设理论视角去理解和把握管理模式对提高管理水平及工作效绩的意义的同时,阐述了重视人本管理思想对现代化生产管理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人本管理 人性假设 管理 教育  [作者简介]杨凤云(1970- ),女,吉林吉林人,北华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应用心理学。(吉林吉林132013)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9)08
课程体系创新是提高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通过借鉴国内外先进职业教育理念和经验,结合旅行社市场需求和岗位职业能力分析,文章提出了注重能力发展的人才培养方案
【共同社】由于财务状况严峻,日本京都大学近日宣布将不再和2010年度合同期满的近百名外聘人员续约,而其中至少90人表示希望继续留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