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梅赞》诞生的前前后后

来源 :晚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ck_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62年,空军创作员阎肃从小说《红岩》里抽出“江姐”故事,单独编成《江姐》歌剧,剧本完成后,空军司令刘亚楼要求他为剧本写一首主题歌。
  别的歌剧创作,大多是先有主题歌,后有咏叹调,而《江姐》是先有咏叹调,原因就是歌词迟迟未能定下来。按照刘亚楼的意见,阎肃写了数稿,都未通过,被刘亚楼关了“禁闭”。苦思冥想之后,阎肃从衣兜里掏出一页稿纸,向司令员报告:上海音乐学院有位教授叫我写个关于梅花的歌词,我取名叫《红梅赞》,离《江姐》怕是远了点,您看能不能当主题歌?
  刘亚楼要阎肃念来听听,阎肃便抑扬顿挫地吟诵起来:红岩上红梅开,千里冰霜脚下踩,三九严寒何所惧,一片丹心向阳开……还没念完,刘亚楼一拍桌子:“这个好啊,就这个了!”
  随后,刘亚楼又召来曲作者羊鸣、姜春阳,说:“一部戏,除了精彩生动的剧情,还得要有两三首好歌起兴。写出好的歌词不易,谱成优美的曲子也难,但我们要有信心攻下这个堡垒,《江姐》这部戏一定要有观众喜爱的好歌。”
  谱曲的时候,羊鸣很自然地想起了四川清音,杭州的丝弦弹唱。婉转动听的旋律中流露出的柔美之气和弹拨节奏中穿透出的阳刚之气成了《江姐》音乐的种子,一曲《红梅赞》奔泻而出,又经试唱、修改、再试唱、再加工,前后经过20多次修改方才定稿。
  后来,阎肃说:“我始终是怀着深深的敬意感激、怀念我们刘亚楼司令员的,他是那样热情,那样炽烈地爱护、扶持歌剧《江姐》,那样鲜明、强烈、无微不至地关怀和支持文艺工作。”
  1964年9月4日,歌剧《江姐》在北京儿童剧场首次公演。一时观者如潮,第一天就座无虚席。同年10月13日,毛主席及周总理、朱德委员长、董必武副主席等老一辈中央领导观看了《江姐》的演出。演出中毛主席多次鼓掌,并在演出结束时上台接见了参加演出的全体同志。之后,毛主席说:“我看你们的歌剧打响了,你们可以走遍全国,到处演嘛!”周总理也非常喜欢歌剧《江姐》,他曾多次在群众场合指挥大家齐唱《红梅赞》。10至12月,《江姐》在南京、上海举行了公演,引起了轰动。
  那时,观众纷纷到文工团索取《红梅赞》的歌谱,电台不停地播放《红梅赞》,小孩子跳皮筋唱着《红梅赞》,商店里卖的暖壶上印着江姐的画像……一曲《红梅赞》连同歌剧《江姐》红透大江南北。
其他文献
我炒股是为了消磨时间,也是为了防止长期不用脑而脑衰。盈亏不计,乐在其中,如此而已。    我是从1997年中风以后开始炒股的,那时我的左边手脚都已瘫痪,不能出门行走。整天呆在家闷得慌。无事找事我学会了电脑打字,学会了上网。就在网上看行情,用电话操作,用少量资金参加了炒股。严格地说,我应该说是玩股,纯属消磨时间,不论盈亏。  我的炒股生涯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九十年代末,当时买了就可赚,我盈了一
期刊
这顿饭是我吃的近两三天最饱也最满足的一顿饭,近五十年过去了,至今仍让我记忆犹新。    那是1959年夏季,我9岁,对世事还似懂非懂。由于家中少粮,我饿得四处捉蜻蜓、抓蜘蛛、逮蚂蚱用火烤熟了吃。大人们则大谈什么大跃进、总路线、人民公社等我们小孩子不明白的东西。  突然有一天,一个小伙伴飞快地跑来告诉我:“张森奉,你家院子里堆满人了,说你爹给你们寄来一大笔钱,叫你们去新疆开荒支边!”  打我记事时起
期刊
教师的责任重大而艰巨,我不仅要做红烛,更要做孩子心中一盏不灭的灯。  2008年4月25日,星期天,对于郑桂荣校长来说,是再普通不过的一天。上午10点,她有一节绘画课要上。每天8点前,她都会准时来到办公室。她告诉记者,今天的课并不复杂,主要讲“三原色、三间色”,然后画画小动物。  上课时间到了。讲台上,她穿着一件红色毛衣。从她的言谈举止,我们看到的是一副慈爱的老奶奶形象。    课堂上的郑奶奶  
期刊
每个星期,王灯保都要到古玩市场逛逛,看能否“淘”到值得收藏的连环画;15年来,他收藏的连环画已达1万多册……他最得意的是刚刚“淘”到不久的连环画《海上的故事》,该书1957年出版,为名家罗兴所画,反映的题材也很好,他觉得很珍贵。    三种渠道“淘宝”    今年62岁的王灯保,去年刚从扬州化校(现为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退休。教的是化学,但是对历史、文艺等方面的书籍很感兴趣,平时见到好书就买。“
期刊
本期导读:  上期的《汤镇宗:社会责任高于一切》,讲述了香港演员汤镇宗把观众的利益放在首位的故事。  在中国电影一百年的历史中,可以说是群星灿烂,著名演员于蓝就曾是中国影坛上引人注目的影星。在本期中,我们就向您介绍著名演员于蓝。85岁的她满头银发,布满皱纹的脸上写满了沧桑,朴素的外表很难让人将她与“明星”两个字联系在一起。她扮演了一系列优秀的中国妇女形象,给中国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本期关注:
期刊
暑热天气影响饮食和睡眠,使人产生暂时性的虚弱之象,其外因为气候暑热,内因为气虚,夹杂暑热、饮食不洁。诸多因素相加就会使人体的脾脏、胃肠的功能失调,产生胃肠道疾病,还有可能伴有发烧、乏力、腹泻,重者还有危及生命的现象出现。老年人患了肠道疾病,还可以引发原有的慢性疾病,更可能出现新的重大疾病,所以夏季肠道疾病要引起高度重视,从生活中每一件小事做起:    1、躲避暑热和夜凉的侵入。盛夏之时少出门,夜晚
期刊
朱庆法的老家在山东莱芜农村,他从小就帮着父母做农活,分担家务。到12岁时,他已经能够挑起七八十斤重的草了。然而,朱庆法发现,邻居推着小车轻轻松松地就能一次性搬运三百多斤草,一辆小车的工作效率能抵得上三四个人。于是,朱庆法就动了买车的心思。  后来,朱庆法进入一个日本人开的工厂做学徒,做过车工、钳工等许多工种,积累了很多技术和经验。虽然生活发生了很多变故,但买车的愿望没有停止过。    退休后集中精
期刊
本期导读:  在品尝了上期的《提篮·掌瓢》里的“龙井水”后,本期我们和读者来感悟小小灶房的奥妙所在。    常言道水火不容,但在灶房里则是水火相依互为表里。水火之间有各式各样的锅隔着,水为里火为表,表里合作才有了“食”(食品)。  用火,就得有灶,厨房因此称为灶房、火房。已成形制的灶,一般认为在汉代之前已经出现,汉遗址中就已经有了充分成熟的灶。灶又称炉、火炉,这里说的是“大灶”,一般用砖或砖坯砌成
期刊
中国人自古就有“养儿防老”的观念。让子女养老送终似乎是约定俗成的规定。现在时代变了,养老方式也在不断变化。一起来看看国外老人是怎样做的。    土耳其老人:喜欢“悠然见南山”    土耳其老人退休后最大的心愿就是离开城市的喧嚣,搬到郊区或是乡村,回归田园生活。很多土耳其老人一般在退休前就会把养老的地点选好,位于土耳其南方的郊区和乡村很是受欢迎,因为南方的气候相对于北方来说,要更温暖、更潮湿。选好了
期刊
很多食物都是天然的抗过敏卫士。不妨把它们加入菜谱中。  百花盛开的日子,空气中的花粉、灰尘和细菌到处飘扬,不少人在这一时节常常会出现皮肤瘙痒、红肿等不适。防晒霜、隔离霜、口罩……十八般武器都搬出来仍然无济于事?其实,很多食物都是天然的抗过敏卫士,不妨把它们加入到菜谱中。    蜂蜜:对付瘙痒、干眼症    很多人都知道蜂蜜有养颜美容的功效,其实每天喝一勺蜂蜜就可以远离伤风、气喘、瘙痒、咳嗽及干眼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