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课程思政建设是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任务。通过推广应用、创新课程思政“课中课”国家级教学成果,在财经商贸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中,就如何在专业课程中实施课程思政教学设计进行探索和实践、研究,并形成可借鉴、可推广的课程思政与教学融合的教学改革设计模式和可以具体实施的教学方法。
[关 键 词] 财经商贸类;课程思政;教学融合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獻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35-0142-04
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是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德技双修的高技术技能型合格人才,而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所以高等学校的每个教师都应该承担起立德树人的责任。要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课程体系,应该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课程思政”改革作为落实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重要手段。
推进“课程思政”改革,不是简单增开几门课程,更不是简单增加一些活动,而是要探索价值引领与知识传授和技能落地的有机融合。以课程思政为载体,把价值观培养基因式地融入所有课程,将思政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让所有课程都可以发挥价值引领功能,在潜移默化中实现立德树人。
立德树人成效是检验高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必须从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入手,在专业教学标准中融入课程思政目标和思政内容重点,构建科学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让所有教师、所有课程都承担好育人的责任。
本项目通过推广应用、创新上海版专课程思政“课中课”国家级教学成果,在财经商贸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中,就财经商贸类专业课程思政与教学融合的实施路径进行探索和研究。通过两年的教学实践摸索出可借鉴、可推广的高职财经商贸专业课程思政与专业课融合的“道法术器”模式。
一、课程思政的几个误区
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教师是关键。教师承担着立德树人的神圣使命,每个教师都必须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然而不少专业课教师认为自己没有课程思政教学方法的积累,因此在进行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的时候比较生硬,难以找到结合点,从而在把课程思政元素和专业课程的知识点融合的时候,陷入了两张皮、标签化等误区。在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生硬地植入课程思政元素,在课堂开始或者结束,或者是某个知识点讲解完毕后贴标签式地加入课程思政内容,效果欠佳。为此,必须走出误区,才能把思政元素有效地融入专业课程,以价值为引领,立德树人,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所以如何针对每个专业每门课程的特色融入课程思政目标和元素将是解决高职学生学习态度等问题、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康庄大道,意义深远。
二、课程思政与专业教学融合的“道法术器”模式
本研究结合财经商贸类专业特色,选取了中国商业文化、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财税实务综合运用等课程作为代表,基于上海版专课程思政国家级教学成果的“道法术器”思路,在上述财经商贸类专业课程中实施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对财经商贸专业课程思政与教学融合展开研究与实践。通过在财经商贸类不同课程中深入提炼课程思政元素,设计每门课程和每个章节模块的课程思政目标,选择合理的载体路径、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将这些思政元素融入每个教学单元中,在知识传授、技能落地过程中实现价值引领,提升综合素质的育人作用。并使用自评、互评、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评估和改善课程思政教学成效。
在财经商贸类专业课程思政与教学融合实施路径实践中,本研究总结出一种润物无声、潜移默化地将思政要素有机地与课程的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融合到一起的课程思政与专业课融合的“道法术器”模式(见表1)。
具体而言,就是按照“道法术器”方法论来设计和实施课程思政。
首先,“道”就是牢牢抓住高职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德技双修的合格接班人这个核心,让课程思政和专业课同向同行、协同推进,引导学生讲道理、行正道,实现价值引领,明确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设计理念。
其次,“法”就是要遵循教学规律。在遵循教学规律且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下明确每个专业和每门课程课程思政元素融入教学全过程的方法和步骤。具体而言包含以下四个步骤:课程思政融入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提升教师课程思政意识和教学能力;结合专业课程特点设计每个专业和每门课程的课程思政目标;制订每门课程思政元素融入教学大纲的具体内容和方法。
再次,“术”就是掌握每门课程的课程思政元素融入教学的启发法、嵌入法、对比法、专题法、反思法、举证法等六个方法。结合模块中的知识点、技能点,提出专业课课程思政的融入点,并设计融入的具体教学方法及教学实施步骤。
最后,“器”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应用职教云、数字资源等线上教学工具,以学生为中心,和传统线下优势结合,如盐入味地实施专业知识教学和课程思政,让学生感悟、认可、践行思政元素,并在此基础上开展教学效果评价和改进。
三、课程思政与专业教学融合的实施路径
(一)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设计理念
每个专业及其课程都有不同的学科特色和优势,本研究认为高职专业课程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设计理念是深度挖掘提炼专业知识体系中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设计每门课程的课程思政目标,在每个教学单元内容中融入思政元素,促进学生品格、素质的养成与发展,培养德智健全的接班人,因而本项目为高职财经商贸类专业课程确立了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课程思政设计理念(见图1)。 (二)课程思政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融合路径设计
课程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对立德树人至关重要,课程思政融入专业课程的第一步就是要把思政目标融入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去。因而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必须遵循教学规律,通过寓道于教、寓德于教、寓教于乐、寓教于行的手段,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程各模块、各专题的同时,和风细雨、日积月累、润物无声、潜移默化地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实现学生思想政治素养、职业素养、职业精神和职业技能的提高。课程思政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融合的路径见图2。
(三)专业课课程思政目标体系框架的设计
所有专业课程融入课程思政都有一个共同的根本任務和目标,那就是立德树人,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然而每个专业和每门课程还是应该有自身的课程思政目标,那么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每门课程又应该如何来设计和设置课程思政目标呢?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指出不同专业要结合专业特点分类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本研究结合了工商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电子商务、大数据与会计等不同专业的特点,总结出财经商贸类专业设计和设置课程思政目标的《课程思政目标体系框架》(见表2),财经商贸类专业每个课程可以在教育部课程思政大纲的指引下,结合每个专业和课程的特色,凝练课程特色的思政元素,从课程思政目标体系框架中的八个方面选定一两个或多个方面,设计本课程的课程思政目标。
课程思政目标体系框架给每门专业课程提供了理想信念、家国情怀、文化素养、科学素养、人文关怀、职业素养、宪法法治、心理品质等八个可选择的课程思政目标方向。
以中国商业文化为例,基于上述课程思政目标设计思路,课程明确了理想信念、家国情怀、文化和职业素质几方面的课程思政目标:通过学习,重温中华民族的商业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引导大学生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挖掘、提炼、欣赏、传承中国传统商业文化中的经商之道、商业伦理、处世哲学。
在设计课程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同时,明确了具体的课程思政价值塑造具体目标:
1.坚定理想信念:四个自信、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培养家国情怀:爱国、立德、立志、民族精神。
3.提升文化和职业素养:积极进取、奋斗精神、团队精神、工匠精神、社会责任。
(四)课程思政元素与专业课程教学设计的融合
在每门课程的每个专业知识模块中,根据已经确定的本课程的课程思政目标,教师需要结合每个模块(项目或章节)的知识内容和特点,设计每个教学模块的课程思政目标,以及提炼本模块的课程思政元素,并把这些元素润物无声地融入各知识点的传授过程中。
1.专业课程每个模块的课程思政目标设计
再以中国商业文化课程为例,其模块一为中国古代商业发展史。根据课程的思政总目标包含的理想信念、家国情怀、文化素养等方面,从该模块知识内容提炼出本模块的课程思政目标:坚定文化自信、道路自信,激发爱国热情,增强法治意识(见表3)。
2.挖掘每个模块的课程思政元素
还是以中国古代商业史模块为例,模块的课程思政目标明确后,可以结合模块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相应教学的知识点和技能点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见表4)。比如可以从中华五千年文明史、三千年商业史中感悟文化自信、家国情怀;从秦朝开始建立的多元一体社会体制领悟道路自信;从爱国商人弦高犒师的故事理解中国商人的爱国精神;从鸦片战争以前中国GDP一直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的历史事实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念。
3.思政元素融入实训任务使得思政目标内化于心
本研究发现把课程思政元素融入实训任务,可以在提高学生主动探究和思辨能力的同时,把思政目标内化于心。主要方法是围绕章节内容布置的实践任务,与思政目标结合的为实训主题,开展社会调研,把实训结果制作成PPT,要求做到主题突出鲜明、内容翔实、结合实际、色彩和谐、富于美感。
再以中国古代商业史模块为例,每个模块都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了蕴含思政元素的实训任务,让学生在完成实训任务的过程中树立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观;做到爱国、立德、立志、文化自信;培养奋斗精神、团队精神、工匠精神、社会责任感、法治意识,提升综合素养,不断成长。比如实训一:我故乡的商业变迁及启示。(见表4)
(五)课程思政元素融入教学的方法创新
本研究通过在专业课程中实施课程思政与专业教学融合的“道法术器”模式,实现了在高职财经商贸类专业不同课程中课程思政与专业教学的融合。在根据每门课程的课程思政总目标和模块分目标挖掘各模块(项目或章节)的课程思政元素后,又应如何把这些思政元素和风细雨、潜移默化地融入教学过程中去呢?本研究通过学习、借鉴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课程思政“课中课”国家级教学成果,历经两年多的探索,总结出适合广东职业技术学院经管系专业课程“课程思政”教学融合方法(见图3)。
1.举证法
举证法主要是在知识点讲授过程中,通过案例、视频、数据等证据分析授课内容中蕴含的课程思政元素。比如在商号知识模块中,通过王老吉中华老字号案例举证让学生自己总结出:王老吉品牌的诞生和传承,正是因为创始人王老吉具有“悬壶济世”“治病救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在背后所起的决定作用。
2.启发法
启发法是对知识点和技能点的蕴含的德育元素进行潜移默化的简明提示,如在讲课中涉及爱国商人、徽商的徽骆驼精神、同仁堂的古训等内容,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责任、职业素养的归纳总结,起到寓德于教、寓道于教的作用。
3.嵌入法
嵌入法就是根据某个模块的教学内容,在原有教学结构的基础上,嵌入某个思政元素。比如在中国商业史模块嵌入“文化自信”元素。要求学生通过学习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和文化,从自己感兴趣的角度感悟博大精深、瑰丽灿烂的传统文化中的精彩故事和片段,使学生对中华民族精神的文化自信油然而生。 4.专题法
专题法就是把课程的知识目标、技能目标、思政目标相结合,设计不同的专题活动,让学生在实施专题活动的过程中内化思政元素。通常是实训活动,也可以是游戏、课堂讨论、调查报告、表演等。比如在商人模块教学中,让学生演绎“范蠡和西施的故事”,亲身体验商圣、财神范蠡的“忠以为国;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的风采。
5.反思法
反思法是在知识点讲解中融入思政元素,引导学生从多方位、多角度进行反思性的思考。比如在讲解“丝绸之路”蕴含的丝路精神时候,要求学生反思丝路精神的现实意义。
6.对比法
对比法就是讲到某个知识点的时候,通过把与该知识点有明显差异或者相反的案例及客观事实进行对比分析,进而导入课程思政元素。
本研究通过在财经商贸类不同课程中使用上述课程思政元素融入教学方法,成功验证了这些方法的可行性、可复制性,详见财税实务、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等案例。(见表5、表6、表7)
(六)构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平台
为了更好地实施课程教学计划,本研究在参与实践的各门课程中运用得实网络教学平台、职教云、云班课课程平台等线上教学手段,按照广东省高职教育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评审指标,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
通过课前在线课程学习、课堂在线教学平台抢答、举手、摇一摇、学生自评、互评、课堂实训、课题在线测试等线上数字化教学工具,结合课程和学生学情展开课程教学实施,不仅督促学生完成课前线上自主学习,还通过腾讯课堂和微信群在线实时互动教学,打造在线课程与课堂教学混合的教学平台,较好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起到了非常好的教学成果。
(七)教学活动与评价
本研究在使用融入思政元素的实训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等创新教学方法的同时,大胆改革教学评价方式和评价标准。学生在完成本课程学习之后,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评价分为考勤考核、过程性考核和期终考核三部分。
其中考勤考核是平时上课考勤分数;期终考核主要是期末考试的成绩;过程性考核主要是由平时上课回答问题的评价、做课堂练习、小组实训任务分数、阶段性在线测试、上台宣讲PPT成绩等构成。在实训任务评价方式使用了自评、互评、教师评价三种方式。
课程思政目标的教学评价则主要是通过实训任务完成后制作成PPT在课堂上分享感悟、体会、总结主题宣讲以及课堂回答、发言、讨论融入思想素质元素知识点来体现,把评价重点放在学生政治认同、民族精神、如何做人做事及职业素养的提升上。同时在期末考试的案例分析和论述题也会涉及思想素质知识点的考核。
四、结语
专业教师是课程思政的主力军,专业课程是课程思政的主战场。本研究通过推广应用、创新课程思政“课中课”国家级教学成果,在财经商贸类专业课程思政实施教学改革,形成了一种可借鉴、可推广的课程思政与教学融合的“道法术器”教学改革设计模式以及具体实施的教学方法。专业课程深入推动课程思政过程中,首先应该是课程思政融入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并确认每门课程的思政目标;然后在课程内容的知识点、技能点中挖掘德育元素,并设计出每个章节课程思政的教学目标、思政元素融入点;最后使用适当的思政元素融入教學的方法,在不追求统一模式和统一指标前提下,在每门课程中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编辑 郑晓燕
[关 键 词] 财经商贸类;课程思政;教学融合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獻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35-0142-04
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是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德技双修的高技术技能型合格人才,而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所以高等学校的每个教师都应该承担起立德树人的责任。要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课程体系,应该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课程思政”改革作为落实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重要手段。
推进“课程思政”改革,不是简单增开几门课程,更不是简单增加一些活动,而是要探索价值引领与知识传授和技能落地的有机融合。以课程思政为载体,把价值观培养基因式地融入所有课程,将思政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让所有课程都可以发挥价值引领功能,在潜移默化中实现立德树人。
立德树人成效是检验高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必须从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入手,在专业教学标准中融入课程思政目标和思政内容重点,构建科学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让所有教师、所有课程都承担好育人的责任。
本项目通过推广应用、创新上海版专课程思政“课中课”国家级教学成果,在财经商贸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中,就财经商贸类专业课程思政与教学融合的实施路径进行探索和研究。通过两年的教学实践摸索出可借鉴、可推广的高职财经商贸专业课程思政与专业课融合的“道法术器”模式。
一、课程思政的几个误区
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教师是关键。教师承担着立德树人的神圣使命,每个教师都必须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然而不少专业课教师认为自己没有课程思政教学方法的积累,因此在进行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的时候比较生硬,难以找到结合点,从而在把课程思政元素和专业课程的知识点融合的时候,陷入了两张皮、标签化等误区。在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生硬地植入课程思政元素,在课堂开始或者结束,或者是某个知识点讲解完毕后贴标签式地加入课程思政内容,效果欠佳。为此,必须走出误区,才能把思政元素有效地融入专业课程,以价值为引领,立德树人,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所以如何针对每个专业每门课程的特色融入课程思政目标和元素将是解决高职学生学习态度等问题、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康庄大道,意义深远。
二、课程思政与专业教学融合的“道法术器”模式
本研究结合财经商贸类专业特色,选取了中国商业文化、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财税实务综合运用等课程作为代表,基于上海版专课程思政国家级教学成果的“道法术器”思路,在上述财经商贸类专业课程中实施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对财经商贸专业课程思政与教学融合展开研究与实践。通过在财经商贸类不同课程中深入提炼课程思政元素,设计每门课程和每个章节模块的课程思政目标,选择合理的载体路径、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将这些思政元素融入每个教学单元中,在知识传授、技能落地过程中实现价值引领,提升综合素质的育人作用。并使用自评、互评、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评估和改善课程思政教学成效。
在财经商贸类专业课程思政与教学融合实施路径实践中,本研究总结出一种润物无声、潜移默化地将思政要素有机地与课程的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融合到一起的课程思政与专业课融合的“道法术器”模式(见表1)。
具体而言,就是按照“道法术器”方法论来设计和实施课程思政。
首先,“道”就是牢牢抓住高职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德技双修的合格接班人这个核心,让课程思政和专业课同向同行、协同推进,引导学生讲道理、行正道,实现价值引领,明确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设计理念。
其次,“法”就是要遵循教学规律。在遵循教学规律且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下明确每个专业和每门课程课程思政元素融入教学全过程的方法和步骤。具体而言包含以下四个步骤:课程思政融入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提升教师课程思政意识和教学能力;结合专业课程特点设计每个专业和每门课程的课程思政目标;制订每门课程思政元素融入教学大纲的具体内容和方法。
再次,“术”就是掌握每门课程的课程思政元素融入教学的启发法、嵌入法、对比法、专题法、反思法、举证法等六个方法。结合模块中的知识点、技能点,提出专业课课程思政的融入点,并设计融入的具体教学方法及教学实施步骤。
最后,“器”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应用职教云、数字资源等线上教学工具,以学生为中心,和传统线下优势结合,如盐入味地实施专业知识教学和课程思政,让学生感悟、认可、践行思政元素,并在此基础上开展教学效果评价和改进。
三、课程思政与专业教学融合的实施路径
(一)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设计理念
每个专业及其课程都有不同的学科特色和优势,本研究认为高职专业课程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设计理念是深度挖掘提炼专业知识体系中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设计每门课程的课程思政目标,在每个教学单元内容中融入思政元素,促进学生品格、素质的养成与发展,培养德智健全的接班人,因而本项目为高职财经商贸类专业课程确立了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课程思政设计理念(见图1)。 (二)课程思政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融合路径设计
课程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对立德树人至关重要,课程思政融入专业课程的第一步就是要把思政目标融入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去。因而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必须遵循教学规律,通过寓道于教、寓德于教、寓教于乐、寓教于行的手段,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程各模块、各专题的同时,和风细雨、日积月累、润物无声、潜移默化地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实现学生思想政治素养、职业素养、职业精神和职业技能的提高。课程思政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融合的路径见图2。
(三)专业课课程思政目标体系框架的设计
所有专业课程融入课程思政都有一个共同的根本任務和目标,那就是立德树人,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然而每个专业和每门课程还是应该有自身的课程思政目标,那么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每门课程又应该如何来设计和设置课程思政目标呢?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指出不同专业要结合专业特点分类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本研究结合了工商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电子商务、大数据与会计等不同专业的特点,总结出财经商贸类专业设计和设置课程思政目标的《课程思政目标体系框架》(见表2),财经商贸类专业每个课程可以在教育部课程思政大纲的指引下,结合每个专业和课程的特色,凝练课程特色的思政元素,从课程思政目标体系框架中的八个方面选定一两个或多个方面,设计本课程的课程思政目标。
课程思政目标体系框架给每门专业课程提供了理想信念、家国情怀、文化素养、科学素养、人文关怀、职业素养、宪法法治、心理品质等八个可选择的课程思政目标方向。
以中国商业文化为例,基于上述课程思政目标设计思路,课程明确了理想信念、家国情怀、文化和职业素质几方面的课程思政目标:通过学习,重温中华民族的商业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引导大学生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挖掘、提炼、欣赏、传承中国传统商业文化中的经商之道、商业伦理、处世哲学。
在设计课程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同时,明确了具体的课程思政价值塑造具体目标:
1.坚定理想信念:四个自信、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培养家国情怀:爱国、立德、立志、民族精神。
3.提升文化和职业素养:积极进取、奋斗精神、团队精神、工匠精神、社会责任。
(四)课程思政元素与专业课程教学设计的融合
在每门课程的每个专业知识模块中,根据已经确定的本课程的课程思政目标,教师需要结合每个模块(项目或章节)的知识内容和特点,设计每个教学模块的课程思政目标,以及提炼本模块的课程思政元素,并把这些元素润物无声地融入各知识点的传授过程中。
1.专业课程每个模块的课程思政目标设计
再以中国商业文化课程为例,其模块一为中国古代商业发展史。根据课程的思政总目标包含的理想信念、家国情怀、文化素养等方面,从该模块知识内容提炼出本模块的课程思政目标:坚定文化自信、道路自信,激发爱国热情,增强法治意识(见表3)。
2.挖掘每个模块的课程思政元素
还是以中国古代商业史模块为例,模块的课程思政目标明确后,可以结合模块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相应教学的知识点和技能点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见表4)。比如可以从中华五千年文明史、三千年商业史中感悟文化自信、家国情怀;从秦朝开始建立的多元一体社会体制领悟道路自信;从爱国商人弦高犒师的故事理解中国商人的爱国精神;从鸦片战争以前中国GDP一直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的历史事实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念。
3.思政元素融入实训任务使得思政目标内化于心
本研究发现把课程思政元素融入实训任务,可以在提高学生主动探究和思辨能力的同时,把思政目标内化于心。主要方法是围绕章节内容布置的实践任务,与思政目标结合的为实训主题,开展社会调研,把实训结果制作成PPT,要求做到主题突出鲜明、内容翔实、结合实际、色彩和谐、富于美感。
再以中国古代商业史模块为例,每个模块都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了蕴含思政元素的实训任务,让学生在完成实训任务的过程中树立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观;做到爱国、立德、立志、文化自信;培养奋斗精神、团队精神、工匠精神、社会责任感、法治意识,提升综合素养,不断成长。比如实训一:我故乡的商业变迁及启示。(见表4)
(五)课程思政元素融入教学的方法创新
本研究通过在专业课程中实施课程思政与专业教学融合的“道法术器”模式,实现了在高职财经商贸类专业不同课程中课程思政与专业教学的融合。在根据每门课程的课程思政总目标和模块分目标挖掘各模块(项目或章节)的课程思政元素后,又应如何把这些思政元素和风细雨、潜移默化地融入教学过程中去呢?本研究通过学习、借鉴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课程思政“课中课”国家级教学成果,历经两年多的探索,总结出适合广东职业技术学院经管系专业课程“课程思政”教学融合方法(见图3)。
1.举证法
举证法主要是在知识点讲授过程中,通过案例、视频、数据等证据分析授课内容中蕴含的课程思政元素。比如在商号知识模块中,通过王老吉中华老字号案例举证让学生自己总结出:王老吉品牌的诞生和传承,正是因为创始人王老吉具有“悬壶济世”“治病救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在背后所起的决定作用。
2.启发法
启发法是对知识点和技能点的蕴含的德育元素进行潜移默化的简明提示,如在讲课中涉及爱国商人、徽商的徽骆驼精神、同仁堂的古训等内容,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责任、职业素养的归纳总结,起到寓德于教、寓道于教的作用。
3.嵌入法
嵌入法就是根据某个模块的教学内容,在原有教学结构的基础上,嵌入某个思政元素。比如在中国商业史模块嵌入“文化自信”元素。要求学生通过学习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和文化,从自己感兴趣的角度感悟博大精深、瑰丽灿烂的传统文化中的精彩故事和片段,使学生对中华民族精神的文化自信油然而生。 4.专题法
专题法就是把课程的知识目标、技能目标、思政目标相结合,设计不同的专题活动,让学生在实施专题活动的过程中内化思政元素。通常是实训活动,也可以是游戏、课堂讨论、调查报告、表演等。比如在商人模块教学中,让学生演绎“范蠡和西施的故事”,亲身体验商圣、财神范蠡的“忠以为国;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的风采。
5.反思法
反思法是在知识点讲解中融入思政元素,引导学生从多方位、多角度进行反思性的思考。比如在讲解“丝绸之路”蕴含的丝路精神时候,要求学生反思丝路精神的现实意义。
6.对比法
对比法就是讲到某个知识点的时候,通过把与该知识点有明显差异或者相反的案例及客观事实进行对比分析,进而导入课程思政元素。
本研究通过在财经商贸类不同课程中使用上述课程思政元素融入教学方法,成功验证了这些方法的可行性、可复制性,详见财税实务、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等案例。(见表5、表6、表7)
(六)构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平台
为了更好地实施课程教学计划,本研究在参与实践的各门课程中运用得实网络教学平台、职教云、云班课课程平台等线上教学手段,按照广东省高职教育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评审指标,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
通过课前在线课程学习、课堂在线教学平台抢答、举手、摇一摇、学生自评、互评、课堂实训、课题在线测试等线上数字化教学工具,结合课程和学生学情展开课程教学实施,不仅督促学生完成课前线上自主学习,还通过腾讯课堂和微信群在线实时互动教学,打造在线课程与课堂教学混合的教学平台,较好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起到了非常好的教学成果。
(七)教学活动与评价
本研究在使用融入思政元素的实训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等创新教学方法的同时,大胆改革教学评价方式和评价标准。学生在完成本课程学习之后,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评价分为考勤考核、过程性考核和期终考核三部分。
其中考勤考核是平时上课考勤分数;期终考核主要是期末考试的成绩;过程性考核主要是由平时上课回答问题的评价、做课堂练习、小组实训任务分数、阶段性在线测试、上台宣讲PPT成绩等构成。在实训任务评价方式使用了自评、互评、教师评价三种方式。
课程思政目标的教学评价则主要是通过实训任务完成后制作成PPT在课堂上分享感悟、体会、总结主题宣讲以及课堂回答、发言、讨论融入思想素质元素知识点来体现,把评价重点放在学生政治认同、民族精神、如何做人做事及职业素养的提升上。同时在期末考试的案例分析和论述题也会涉及思想素质知识点的考核。
四、结语
专业教师是课程思政的主力军,专业课程是课程思政的主战场。本研究通过推广应用、创新课程思政“课中课”国家级教学成果,在财经商贸类专业课程思政实施教学改革,形成了一种可借鉴、可推广的课程思政与教学融合的“道法术器”教学改革设计模式以及具体实施的教学方法。专业课程深入推动课程思政过程中,首先应该是课程思政融入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并确认每门课程的思政目标;然后在课程内容的知识点、技能点中挖掘德育元素,并设计出每个章节课程思政的教学目标、思政元素融入点;最后使用适当的思政元素融入教學的方法,在不追求统一模式和统一指标前提下,在每门课程中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编辑 郑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