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疑问 激发语文学习兴趣

来源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illTang00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教学过程是主导与主体双边活动的过程,如何使这个双边活动达到最佳状态,教师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一个好教师不仅要研究如何教,更要研究如何学,尤其是研究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初中学生正处于生理发育和心理发展的高峰期,他们大多没有了小学生的单纯幼稚,也还不具备高中生的坚韧和成熟,他们对一切都充满疑问,充满兴趣。长期的教学实践证明,激发学生在思考探索的过程中体验到乐趣,是提高教学效果的一个窍门。
  一、设疑: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教学过程中设置疑问,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吸引他们寻根究底,深入到学科知识的内容中去,从而成为不断激发思维的动力。语文课的全过程都可以设疑,但不可通堂提问,使课堂教学程式化。所以,设计疑问要紧扣教学目标,切合学生心理,捕捉契机,适时、巧妙而有意义,这样才能很好地起到激发学生求知欲的作用。设疑有以下几种方法:
  1.课头设疑。导入新课,虽然在一节课中占的时间很少,但可以使学生完成注意的转移和情趣的迁移,把学生带入新课的意境之中。诸多导入方法中,设疑导入尤其能激发兴趣、启动思维。课头设疑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制造适度的悬念,造成学生心理上的焦虑、渴望和兴奋,即教学中所需的状态。如《空城计》一文,诸葛亮临危不乱、处乱不惊,大智大勇巧设空城计,司马懿虽足智多谋,但生性多疑终于上当退兵。小说中两个人物形象特征及作者精妙的创作手法是本课分析的重点。导入时,教师设问:谁是空城计主唱?唱给谁看?唱得怎样?看者又有什么反应?这几问让学生的注意重点停留于这两个主要人物,并且会从他们的言语行动中比较分析其性格特征。
  2.在深层处设疑。典范文章中常常有许多曲笔、奇笔、巧笔、神笔,有含蓄丰富的,有结构精巧的,有韵味优美的,有饱含哲理的,一经教者发掘其中的奥妙,引发疑问,学生便会兴趣盎然。比如艾青诗歌《给乌兰诺娃》中的最后一句“是劳动创造了结晶”,含义深刻,点明了全诗的主旨。为了更好地理解诗句的丰富内容,笔者向学生提出如下问题:“结晶”是什么意思?诗人把舞蹈家优美的舞蹈说成是劳动创造的结晶,这说明她的舞蹈和劳动有什么关系?杰出的艺术成就与人类劳动有什么关系?三个问题逐层推进,触发学生思考,也对学生思路有引导作用。一番饶有兴致的讨论探究之后,学生终于弄清这一首诗句的深刻意蕴。
  3.在平淡无奇处设疑。深层意蕴处可以设疑,平淡无奇处也可以设疑。教材中的许多文章,看似一目了然、平淡无奇,学生浮光掠影一读,难解其中奥妙,不免兴味索然。教师此时如能设疑,引导学生寻根问底,其学习兴趣定然激增。《周总理,你在哪里?》诗意很浅,学生可以读出诗句的深层韵味。如第一节:“周总理,我们的好总理,你在哪里呵,你在哪里。你可知道,我们想念你,——你的人民想念你!”学生一读之后便能明白:破折号表解释,“我们”指人民,诗句表达了人民对周总理的怀念之情。学生一旦认为课文无深意,便无兴趣用心再读。此时笔者设置两个问题:运用反复的表达效果怎样?“人民”前面加上限制语“你的”有什么含义?学生会发现自己尚有未理解之处,于是联系全诗再认真读,最终理解到:反复修辞,倾诉了对总理深切怀念之情;“你的”和“我们的”照应,生动地表现了周总理和人民的血肉联系。
  4.课尾设疑。课尾设疑能再燃学生的兴趣之火,把一堂课的知识化成绕梁不绝的余音。如讲解《竞选州长》一文,通过对小说主人公吐温先生在竞选中遭遇的种种诬陷、诽谤、离奇的罪名以及他的心理活动的分析讨论,学生对资本主义竞选的实质、民主的虚伪本质有了一定的认识。结束全文时,教师不妨问一句:倘若吐温重燃信心,坚决竞选,要想获胜,他会做些什么?学生在兴趣的作用下,依据原文情节向纵深处设想,进一步认识了所谓“民主竞选”的实质。
  二、解疑: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思维从有疑开始,但要不断深入进行,并能形成一定的思维品质和能力,则有赖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逐步展开。教师设疑后,要注意析疑、解疑的条件和气氛,引导学生谈看法,摆见解,比较、分析、判断、推理。学生的知识结构、经验阅历有限,对课文的理解会有不同,教师要让学生充分发表个人见解,这既能满足学生的表现欲,也能充分体现和发挥他们的主体性特点。
  1.教会学生分析问题,分散难点,理清思路
  课程改革后,教材变化了,教师不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去教学,教会学生从解决学习问题中获取更多营养。所以设计疑问不能过于简单,否则无法激起学生思考的兴趣。综合性强的疑问,往往是若干个小问题的组合,对学生来说,既有兴趣,又难以下手。教师要善于教会学生找准切入口,让学生在问题的分解中理清思路,掌握教师设问的意图。如讲授《白杨礼赞》一文,教师设疑:白杨树有什么象征意义?作者是怎样揭示出来的?对这个问题,如果仅以笔记的方式“逼”学生记下,便索然无味了。对此我作了如下分解:回顾上文,白杨树有什么特点?学生答:力争上游,不屈不挠,顽强对抗着西北风。我又问:具有这样特点的树会使我们联想到什么?学生发挥想象,联想到各种各样的人。我又提醒写作背景,学生明确:党领导下的北方抗日军民。我又设问:这些人有什么精神?文中反问句有什么作用?经过一番分析、讨论,学生很准确地回答了象征意义和文章逐层深入揭示的行文特点。
  2.灵活运用各种比较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
  语文教学中比较的方法很多,可以纵向比较,如古今作品比较,课文前后比较,抓住课文关键词句或某些段落引导学生进行前后对比,可帮助学生把握事物的本质。可以横向比较,也就是说在一个时间平面上同时将几个方面的问题进行比较,开拓学生视野,培养思维的广度,使学生学会全面、具体地分析问题。如在鲁迅小说《孔乙己》中,孔乙己最后一次来喝酒,“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的动作描写,“摸”字含义深刻,在分析这一细节时,将“摸”与前文的“排”作比较,同时取钱,为何前面是“排”,后面是“摸”?又可将其与过去学过的鲁迅另一篇小说《一件小事》中“抓了一大把铜元”联系起来,两个动词写出了两个人物的哪些不同之处?经过一番讨论,学生明白了鲁迅先生用词的高妙。如果再联系《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中取钱动词设疑:鲁达与李忠取钱周济金老父女时也是用“摸”,加上孔乙己这一“摸”,三“摸”有什么区别?这番解疑,定能使学生情绪激越,课堂气氛热烈。   3.鼓励创新,培养求异思维
  解疑时,教师不能以自己思考问题的范围和方式,要求学生答案的唯一性。教师要善于把握各种因素,培养和鼓励学生的创造精神。对学生的奇思妙答给予及时的肯定、表扬,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也会随之高涨。如教《我的叔叔于勒》一文,笔者设疑:过了两年,于勒归来了,那又会发生哪些故事呢?有的学生设想于勒又发了财,但他领教了菲利普夫妇的自私、虚伪、唯利是图后,伤心离去;有的学生设想为于勒还是那么穷,不过他伪装了自己,欺骗了菲利普夫妇,骗光了他们的钱后逃走了;有的学生设想为,在约瑟夫的帮助和影响下,菲利普夫妇收留了可怜的于勒,一家人有了真爱……
  三、激疑:教会学生以“渔”捉“鱼”
  陶行知先生说过:“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教师要教给学生掌握知识的本领,而激疑则是教给学生如何掌握知识、本领的具体体现。
  1.鼓励学生对教师的观点大胆质疑
  师生之间是教学相长的关系,要使语文课上得生动丰富,并且使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有真正的提高,思想得到健康发展,语文教师应致力于充分保持学生思想的自由,鼓励学生直抒己见,并大胆地针对教师的观点提出质疑。学生的观点无论正确与否,教者都应给予肯定和鼓励,然后再对观点的正确与否进行评价。有时学生的质疑是正确的,教师切不可为了面子坚持错误、压制学生,我们应知错就改,鼓励学生今后更积极更大胆地质疑。
  2.鼓励学生向课本、学习参考资料质疑
  初中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能自觉、主动地对课本、学习参考资料质疑,说明他们对课文的理解加深了,在此基础上深入钻研思考下去,就能使学习进入一个新的境界。如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男女衣着,悉如外人”,课本将“外人”注释为“桃花源以外的世人”,教学参考书将这一句子译为“男男女女的装束,完全像桃花源外面的人”。有学生质疑,桃花源里的人与桃花源外面的“渔人”完全一样,又为什么“见渔人,乃大惊”呢?笔者解释为:桃源中人相互熟悉,从未见过生人来,故而“大惊”。可又有学生质疑:秦至晋几百年,无论内外的人,衣着总该有所变化吧,怎么完全一样?我便将“外人”的不同理解介绍给学生:“外人”即指“世外之人”,并以《桃花源诗》中“俎豆犹古法,衣裳无新制”的诗句作佐证。
  3.鼓励学生在自学课文中质疑,提出问题
  新课改就是要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非常重要的。教师要鼓励学生在自学课文时质疑,提出有一定深度的问题。于漪老师在学生初步自学课文时,要求做到三看、一查、一提问,然后把学生的疑问由文章字词的表面导向篇章内部,把文章的前前后后、段落之间联系起来思考。当学生的质疑有所进展时,再拓展他们的思路,要求学生把课文、课外阅读、自己的生活经验三者联系起来思考。这样步步诱导,持之以恒地培养,对有质量的问题加以鼓励、表扬,或组织讨论,学生发现问题的积极性就会增强,能力也会大大提高。
  参考资料:
  1.承利《素质教育课堂优化策略》,教育科学出版社。
  2.宁鸿彬《语文教学的思考与实践》,教育科学出版社。
  3.徐越化《中学语文教学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4.杨善德《现代教师新论》,吉林大学出版社。
  5.杨善德《新课程改革50问》,江苏教育出版社。
  6.林崇德《中学语文教学心理学》,北京教育出版社。
  7.毛家瑞《素质教育论》,人民教育出版社。
其他文献
摘 要:语文作为很重要的一门语言学科,其学习收到了各方面的关注,如何学好语文就显得特别重要,对于教师的工作也是一大挑战。比较可行的一个方法就是运用课后习题来督促学生的学习,好多学生课后不愿意花时间去对语文进行一个复习,课后习题就成了一个监督管理的作用。高质量的课后习题可以保证学生度对知识点更加的掌握,从而促进语文教育教学的进行,对整个语文课堂其一个促进作用。  关键词:语文课堂;课后习题;落实学习
[摘 要:在幼儿园阶段开展纸艺美术教学,不仅可以帮助幼儿提高感性认知,还能丰富幼儿的情感,培养初步和发展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并从开展各类教学活动、合理投放游戏材料、从生活实际角度出发,三个角度对幼儿园纸艺美术教学策略进行了整理,希望为关注这一话题的人们提供参考。  关键词:幼儿园;纸艺美术;艺术梦想]  纸艺为我国民间艺术,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小孩子应该有剪纸的机会”。幼儿园阶段开
当今的语文教学背负太多: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丰富知识、陶冶情操、传承文化、提高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成为每个语文教师追求的目标。所以,语文课堂上呈现出多元的教学目标、丰富的教学内容、纷繁的教学环节和教学方法。于是,教师担心学生掌握不了,又会出现反复的填鸭式讲解。  这种现象的成因是考试范围太广、时有变化,导致教学内容繁杂,有些教师担心要考
拼音是汉字的重要组成部分,拼音教学是小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基础和前提。但是拼音教学方法不够理想,这就要求采取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目的,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趣味教学法。趣味教学法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方法,其趣味性强、自由发挥性高,在小学语文拼音教学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趣味教學法在小学语文拼音教学中的重大意义  1.有利于加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拼音教学是小学语文识字的基础,识字能力是培养学生读写
近来观摩数节初中语文写作教学课,课题分别为“加入生动的描写,把短文写长”“巧用日记体进行记叙文写作”“围绕中心安排详略”“加强细节描写,让人物鲜活起来”等,这些课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都把教学目标聚焦在写作技巧的点拨上。学生在课堂上似乎有所收获,但是后续跟踪发现,学生习作情况并没有明显进步。与学生交流,学生普遍反映,他们写作文最愁的是无话可说、无事可写,教师教给的方法、技巧确实有用,但是实际写作时常
[摘 要:教育学生有一颗感恩的心,会改变他们的态度,诚恳的态度会带动他们的习惯,良好的习惯会升华他们的性格,健康的性格最终会让他们收获美丽的人生,所以,在德育教学中,老师应该给每一个孩子都种上这颗“感恩”的心灵种子,让它开出灿烂的“感恩”之花。  关键词:感恩;感谢;教育;学生]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习惯把“感恩教育”放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学中的重要一环。因为当一个人懂得感恩时,便会将感恩化做一
古今中外,那些在学术上有成就的人有两大特点:一是博览群书,二是勤做笔记。可见,做读书笔记是一个人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的体现。这不正是我们常强调的语文素养的核心内容吗?于是我想,指导学生做读书笔记,养成做读书笔记的习惯,可否作为我们语文教学的突破口来抓呢?几年前,我在这方面进行了一些思考和实践,也有了一些认识和收获。  教育的最高境界是实现“教是为了不教”。不教的境界从学习方面来说实际上是指掌握了自主
[摘 要:课外阅读是增加小学生阅读量、扩大阅读面的有效方式。但是,我国农村地区受到诸多因素影响,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效果不佳,影响到小学生语文知识积累,从而限制了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本文将对农村地区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积累现状进行分析,并对提升农村地区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积累的路径加以研究,希望能够为相关教学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农村地区;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积累;提升路径]  新课标要求,义务教育
[摘 要:写作是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可以影响初中语文整体教学效果,还能够体现学生的整体语文实力。但由于一些现实原因,农村地区的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与城市的教学效果相比存在很大的落差,所以如何提高农村初中语文作文教学质量是目前初中语文教师值得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就来探究农村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困境与策略,希望能为广大初中语文教师提供一个参考。  关键词: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教学策略]
[摘 要:建构游戏一直都是深受孩子们喜欢的游戏。游戏中,孩子们可以将生活中的所见迁移到这个无拘无束的小天地,自由地畅想,感受搭建的喜悦。建构游戏不仅能很好地培养孩子的构造力、空间想象力、动手操作能力,而且能促进孩子的社会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发展等。  关键词:幼儿;游戏区;建构]  当我们阅读自己的笔记、照片、视频时,一个个故事快速打印出来,这里有好多孩子的故事,让我们一起来聆听这些建构故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