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课程理念下小学美术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方法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UCH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现代小学美术教育的侧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实际上这两者之间具有密切的关联,而在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方面,强调美术学科核心素养,以及学生艺术修养的培养至关重要。美术教育本身应当是一种激发学生能力的辅助过程,将学生作为主体,发展学生的个性化思维、创造性思维,实现自我创新。而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也需要灵活的教学方法和先进的教学理念作为支持,这也是小学美术教育改革的探索重点,针对性地培养学生艺术修养与创造性思维,让学生成为适应自身发展及社会发展的现代化人才,也为学生的学习与发展奠定关键的基础。文章以新课程改革为背景,探讨了小学美术教育的改革与创新策略。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小学美术教育;教育改革
  一、 引言
  作为一门关键的美育学科,美术教学具有培养学生艺术素养、道德修养的重要作用,同时也有利于学生智力的成长发育。自古以来许多古人都喜欢通过美术的方式来记录生活,或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美术也成为许多人的创意表现。小学阶段的学生可以说在美术方面是具有天生优势的,毕加索曾经说过:“我在小的时候就已经画得像大师拉斐尔一样,但是我却花了一生的时间去学习如何像小孩子一样作画。”孩童的内心是纯洁且无拘无束的,而毕加索作为世界级的美术大师,却认为自己掌握的绘画技法越多,内心所受到的拘束也越大。美术需要创造力,而小学生的想象本身就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创造力,而且这种创造力也有着独特的童真特性,更加遵从于内心。同时这也为现代小学美术教学带来了一些启示,新课程理念下推崇的生本理念,正是倡导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理念,侧重点由美术绘画方法,到美育教育的思维、创造能力的培养。
  二、 小学美术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方向
  (一)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小学阶段教育是关键的奠基教育,因此学生所接触到的学习内容多以基础性内容为主,在学习过程中获取知识并培养良好的兴趣和习惯,帮助学生获得更好的学习与发展。柏拉图曾说初期教育应该是一种娱乐,这样能够更容易发现天生的喜好。小学阶段的美术教育是学生发挥想象力、提高想象力的重要场所,也能为学生以后的学习与生活打下良好基础,形成细心、耐心、沉稳的性格。美术教学可以让学生经过绘画等创造性活动来建立美学观念和审美意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而教师则需要进一步关注小学阶段学生的特征,根据学生学情来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创造能力。美术学科本身就是以审美和创造为主的学科,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至关重要,这决定了学生是否将经历与能否全身心地投入到想象与创作之中,也决定了学生能否喜欢美术学习,从而积极参与美术活动,积极创造、积极创新。因此小学美术教育的改革应当在贯彻生本理念的基础上,探索激发学生兴趣的方法与路径。
  (二)发挥成长启蒙作用
  很多人对启蒙教育的认知都在幼儿园教育,但实际上小学中低年级教学就是从启蒙到基础教育的延伸和过渡,仍然保留着启蒙教育的特点。美术教学需要激发学生的艺术修养和优良品行,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能力的成长、了解传统文化、形成与发展创造思维、锻炼个性等。所以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美术教学需要以启发式、引导式教学为主,培养学生艺术知识与艺术品质。小学美术可以让学生受到艺术与文化方面的启蒙,由于美术并不需要进行系统化的考试测验,这也奠定了美术教育发展与改革的基本方向,也就是个性化教育,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由发展的空间,掌握美术技能的同时建立个性化的艺术概念,产生并发展美学创新意识等。美术同样也可以具有文化教育的职能,美术教学中也有很多传统文化以及育人元素,通过美术学习,感受传统文化的美,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所以在美育和德育方面,美术教育都要发挥成长启蒙的作用。
  (三)促進学生的全面发展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所有学科共同的目标,虽然美术在德智体美劳的五育中是美育的一个分支学科,但实际上小学所有学科之间都具有一些潜在的互通关系。美术教育主要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创新能力、思维能力等,这也和德育、智育具有一定关联。因此小学美术教育改革要做的并非严格划分到美育之中,而是发挥美术教学独特的优势,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方位发展。目前美术教学所需要做的便是提高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造意识,让学生在美术活动中去感受和体验,丰富学习与生活并拓展视域的同时,提高道德素养、发掘智力潜力、提高美术鉴赏能力等,让学生一生受用。
  三、 新课程改革下小学美术教育改革与创新的实践及策略
  (一)建立美术教学情境
  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个灵魂召唤另一个灵魂。这充分表明了教师对学生学习与成长带来的影响,一方面是行为方面的潜移默化,另一方面则是课堂教学中的谆谆教诲。而如何摇动另一棵树、唤醒另一个灵魂,则需要掌握灵活的教学方法。在现代教育中,情境教学法的应用非常广泛,通过情境与氛围的引导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学习之中,并且情境本身对学生就具有一定的引导力,甚至通过一些辅助手段能够达到身临其境的感官体验,让学生在情境氛围下引导学生想象与创造。
  在教学《画夜景》时,可以通过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并引入情境:“同学们,你知道晚上和白天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吗?”“在夜晚时,有哪些有趣或好看的东西呢?”让学生根据日常生活经验进行解答。多数学生都会回答夜晚有星星、月亮、萤火虫等,还有一些学生可能觉得夜晚和白天时,身边的景物没有变,但却又变了,一时说不出来具体是哪里变了。之后可以为学生展示一些提前准备好的PPT课件,内容可以是关于夜晚景色的图片,再让学生想象这些图片在白天时是什么样的并尝试着画一画。也可以展示一组白天学校的图片,再让学生想象一下夜晚的学校会是什么样子的。在绘画过程中不要求学生一定要将学校中的所有细节都展示出来,只画出自己心中的那个场景就可以。引导式的提问和开放性的绘画教学可以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下展开想象,而想象的过程是无拘无束的,将学生心中的想象绘制于纸上,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二)激发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美术教育作为一个美育学科,学生的学习兴趣至关重要。小学阶段的学生虽然想象力丰富,但想象力却不是随意就能调动的,从某种程度上来看兴趣就是主导学生主动想象的动机。面对感兴趣的事物学生会自然而然地将自身代入进去,比如观看动画片时,很多学生都会很顺利地将自己代入进去,即便动画片已经结束,也忍不住通过想象来构造出自己为主角的想象世界。因此激发学生的美术兴趣,对学生的想象和创造来说具有关键作用,教师需要让学生认知到美术学习的意义,感受美术学习的乐趣。美术是一门艺术教学,能给人带来美的感受,让人享受审美以及创造这一过程。生活中美丽的事物是学生普遍喜欢的,而让学生学会鉴赏,了解为什么学习美术则至关重要。教师需要指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美并非一种单纯的表象,精神也可以很美,比如乐于助人的美、辛勤劳作的美等。这些都可以让学生向往,从体会美的过程中热爱生活,又在生活中发现更多的美。所以通过美术教学让学生感受美不仅是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有效方法,同时也是激发学生兴趣的关键路径,让学生感受到美术学习和其他学科学习的不同,更加注重自主性和创造性,也体会到美术学科中多种多样的美。
  在教学《生活与艺术中的花》时,可以通过艺术鉴赏的方式,通过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展示生活中不同类型的花,可以是不同种类的花,可以是不同建筑或装饰中的花,也可以是各种美术作品中的花。让学生通过这些花的欣赏来了解生活和艺术,并为学生讲解一些花卉的美好寓意,了解花的表象美和寓意美。之后展示一些木雕、陶瓷、室内装饰中的花,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的花无处不在,这些花是我们生活的点缀,艺术作品中的花也是来源于生活,但又服务于生活。最后再针对艺术作品中的花,以“这幅××花的画,你想要把它挂在哪里呢?”让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并想象一下这幅画挂在不同场景中的效果,想象花在不同生活场景中的美化作用,感受其中的美。
  (三)发挥并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及创造力
  想象与创造能力是小学生具备的关键能力,同时也是小学美术教学需要重点培养的重点内容。正如上述毕加索的那句话一样,儿童的内心世界丰富多彩,且有着儿童独属的纯真,这是经过后天努力无法企及的,也是在学生成长历程中逐渐消散的。很多人对于美术绘画的固有认知就是“画得越真实,水平就越高”,其实则不然。不管是抽象派画作,还是儿童的童真画作都具有明显的特色,但这些画作的创作都离不开想象与创作。美术教学可以通过灵活的引导方式和活动形式,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能力,激发学生创新意识,也通过这些手段加强学生的各项能力。但教师需要了解,小学生的想象需要经过观察,并调动记忆基础才能够形成,因此在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时,需要让学生观察,并引导学生联想到一些熟悉的事物,让想象过程具有关键的依托,才能在教师的引导下将想象放飞到更远。
  在教学《手形的联想》时,这一课时教学内容本身就具有联系想象的方向,手也是学生并不陌生的身体构造。但对手形进行联想却是很多学生没有尝试过的一种新奇体验。一些学生玩过手形投影模仿小狗、小鸟、蛇等动物,该课时的教学可以将其作为基础以及课题导入,由此让学生对各种手形以及想象产生兴趣。首先在导入环节,教师可以先给学生们出一道谜语“两棵小树十枝杈,不长叶子不开花,会涂会写还会画,天天干活不说话”。在学生们猜到是手时其实已经经历了一个想象的过程。其次,为学生表演手影,通过各种小动物手影的表现让学生产生兴趣并想要尝试,再鼓励学生上台展示,其他学生猜;再次,想象与创造。通过提议性引导:“同学们,如果我们在手上涂上一些颜色,会变成什么样呢?”并为学生展示一些手形装饰作品,并教授学生做手形画的方法步骤。过程也很简单,如画手形、添加、涂色等,让学生在欣赏和创作中感受手形绘画的乐趣;最后,启发实践。单单凭借跟随教师制作手形画并没有让想象参与到创作过程中,对此教师需要通过鼓励,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再次完成一个手形画作品,这个作品可以在伙伴的参与下两只手一起参与,任意摆出各种手形,再根据手形框架进行想象,最后增添线条、涂上颜色,完成一个创造性的手形画。
  (四)加强学生的问题意识
  美术教学需要学生去想象和创造,因此具有非常明显的开放性特征。与传统教学不同,开放性的教学不仅将学生作为主体,同时也关注学生问题的发现、思考、解决、反思能力。所以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交互十分重要。提问是学生思维活动的一种表现,对此教师需要正确看待学生的提问内容,摒弃“提问就是没有认真听讲”的错误观念,以及“只接受有用提问”的教学方法。美术教学中,很多学生提出的问题都是建立在思考与想象之上的,这些问题看似天马行空不着边际,但恰恰是学生童真纯洁的一种表现,所以教师需要做的就是支持并鼓励学生提问,没有问题也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学生所提出的问题也可以是教师引导学生创造的课堂推动力,具体效果取决于教師如何去回答。
  在教学《清明上河图》时,由于《清明上河图》这一绘画作品篇幅非常大,内容非常多,在学生欣赏时可能会产生很多问题。比如:“这里画的是哪里?”“这些人都在做什么?”“画家是怎么画出来的呢?”等。可以先让学生们进行鉴赏,由教师先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并对《清明上河图》进行简单的介绍,从而引出学生的问题。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小组内部讨论,在讨论过程中展开想象,将静态的《清明上河图》通过想象变成一个动态的场景,想象这一场景中某一人、某一动物之后的动向,激发学习兴趣的同时让课堂变得更加活跃,也提高了学生的问题意识。
  (五)以德促美、以美悟德
  在“立德树人”理念下,小学美术教育也需要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在学习美术时感受生活、体会生活、总结生活,在美术学习中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对此教师有必要充分挖掘教材中关于德育教育的内容,将知识教学和美育、德育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美术艺术的熏陶下知道应当如何做、如何提升自我,为学生的学习与发展奠定基础。
  在教学《我们的现在和将来》时,教师可以利用自己以前的照片来设计一个有趣的导入环节,为学生展示自己以前的照片,让学生了解到,自己的现在就是照片中自己的未来,而未来发展的一切都是未可知的。之后通过人类历史上的“现在与将来”作为延伸。古时候人们想要飞到月亮上,想要看看月亮上面到底有没有嫦娥,比如“万户登月”的故事便表现出了以前人们对于登月的向往。而在那之后的将来,也就是现在,登月早就不是一件新鲜事了,我们国家的登月工程便被命名为“嫦娥工程”,实现了古时候实现不了的梦想。通过以前与现在的联想,让学生感受祖国的发展历程,体会祖国的伟大,同时还要立足于当下,想象一下未来的祖国是什么样的,并以此作为主题展开绘画活动。通过美育与德育的结合,让学生在学习美术过程中感受祖国发展的成就和不易,也通过对未来的展望,让学生想象以后的未来是什么样子的,再通过诸如“那么想要实现这一愿望,我们需要怎么做呢?”的引导,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积极学习提高自我。
  四、 结束语
  小学美术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创新并非一蹴而就的过程,而是一个长时间坚持和探索的过程。教师需要明确新课程改革的内涵,在教学中积极拓展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借助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生建立灵动的学习情境,开展各种有意义的学习活动,助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参考文献:
  [1]管弦.试论新课程理念下小学美术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J].课程教育研究,2018(47):192-193.
  [2]顾敏.新课程理念下小学美术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分析[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3):169.
  作者简介:
  李妍,山东省胶州市,山东省胶州市第三实验小学。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群文阅读理念的传播,同主题多文本读写模式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得到了应用与发展。初中英语教学中,推进同主题多文本读写模式能够提高学生英语读写水平,改善英语教学效果。在具体推进策略中,阅读与写作训练同步进行,以读促写,充分发挥它们互相促进的作用;同时有效引导课外学习,注重课内课外的协同训练;还要加强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感悟能力培养,并鼓励学生积极模仿写作,激活学生的读写潜力。初中英语同主题多文本
期刊
摘 要:写作能力作为一种基础的语言输出能力,是英语语言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语言学习者必备的基本技能。写作在考试中所占分值较大,也是最容易拉开学生成绩的一种题型,这就要求教师必须着力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促进其语言技能的发展。鉴于此,“写”的训练尤为重要。文章简要通过TSA英语整合策略下的校本课程案例的分析举例,浅谈笔者如何通过这些案例的教学,提高学生的写作技能,从而培养学生写作的核心素养。  关
期刊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进程的不断推进,许多学科的教师也在积极响应素质教育的时代要求,对传统的课堂教学活动进行一系列的调整,其中,数学学科作为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内容,对于学生的理性思维的培养来说有着重要的作用,所以数学学科的教师应该对以往的教学活动和内容进行反思。素质教育是每一个教育阶段都应该顺应的一个重要的教学理念,作为学生成长的基础教育阶段,初中阶段的数学学科教师自然就需要从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出
期刊
摘 要:就目前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现状来看,许多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阅读教学方法,将过多精力集中在语法、詞汇和句子结构的讲解上,忽视了对学生阅读策略与技巧的传授,也影响了学生阅读积极性的发挥和阅读能力的提高。文章以脑科学理论和知识可视化理论为基础,试图将思维导图应用于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并且验证思维导图对激发学生英语阅读兴趣和提高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有效性。  关键词:思维导图;高中;英语阅读教学;阅读
期刊
摘 要:新课改对改进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师要努力学习构建高效课堂,开展满足教学需要并能够促进学生发展的多样化课堂活动。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推进,对初中物理学科任课教师如何努力构建一个高效率的课堂教学模式也给予了许多理论指导。分析新课改总体要求后不难发现,若是要有效提高初中物理学科课堂教学效率,需要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出发,结合学科特点,根据学生学习特征重新制定课堂教学计划。能够有效提高
期刊
摘 要:近些年,我国很多高中化学教师在教学中都逐渐意识到传统的教学方法固然有效,然而已经无法满足现代教学需求,需要合理运用新型的教学方法,而讨论式教学法亦包括在内。基于此,文章主要介绍讨论式教学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运用的基本步骤,分析了其在高中化学课程中运用的有效措施,以供大家学习和参考。  关键词:讨论式教学;高中化学课程;运用  高中阶段是学生学习的重要阶段,而化学学科是高中理科生的必修课,也是
期刊
摘 要:化学学科的实践性较强,其教学离不开大量的化学实验。初中阶段的学生初次接触化学课,为了让学生更快地适应该学科的学习,教师应当本着以学生为本的原则,科学合理地引导学生化学学习兴趣的提升。趣味化学实验基于常规实验设计,增添趣味性元素,通过生动有趣的多形式实验向学生展示化学反应过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深化对化学理论知识的理解,提升实践探究能力。文章根据教学实践总结及研究,归纳了化学趣味
期刊
摘 要: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抓好课堂教学这一环节,应教研组要求,我于3月16日开设了一节组内公开课。这是一所普通高中,所用教材为人教版物理必修第二册第六章第4节《生活中的圆周运动》。根据这一节内容我提炼出了两类模型,分两课时进行。第一课时是《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第二课时是《竖直面内圆周运动》。圆周运动是学生在充分掌握曲线运动规律后接触到的一个较为复杂的曲线运动,本节旨在研究变速圆周运动最高点
期刊
摘 要:历史是高中的重点学科,可以培养学生的正确历史观念和素养,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在教学工作中,应该以多元化评价体系为依托,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科学评价,以明确其中的问题并采取针对性解决方法。特别是在新高考综合改革背景下,多元化评价体系的重要性更加显著,是引导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文章将对多元化评价体系的内涵进行介绍,分析多元化评价体系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重要意义,提出高中
期刊
摘 要:在小学阶段的美术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综合材料绘画的合理化应用,能促进小学美术教学改革的优化开展,有助于在教学实践中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综合学习能力加以培养,从而使美术教学能实现预期目标。文章结合综合材料绘画的内涵,对小学美术教学中应用综合材料绘画的意义和价值进行探究,旨在发挥综合材料绘画的辅助作用,全面促进小学美术教学活动的改革创新。  关键词:小学美术;综合材料绘画;教学改革  绘画是艺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