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真务本 走校本化课改之路

来源 :基础教育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x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改要取得成功,必须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必须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和学习规律,必须学习、借鉴先进经验,领会课改的本质。课改要有特色,必须深入研究本校课堂教学实际,基于校情、生情,崇真务本,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走校本化课改之路。四川省宜宾市第二中学在传承总结始于1998年的“4711”课时加教法改革的基础上,学习、借鉴其他学校的成功经验,努力践行宜宾市翠屏区“课改十年行动计划”,开展了课堂大调研,逐步提炼形成了具有学校特色的“四疑导学”课堂教学模式,走出了一条校本化的课改之路。
  一、“四疑导学”课堂是有“疑”的课堂
  课改就是要让学生由被动接受式学习向主动参与式学习转变,解决学生学习主动性不足的问题;也是要让教师由“满堂灌”转变为学生“合作交流学习”,解决学生“习惯灌输式学习”的问题。课改还要提升教师科学创设问题情境的能力,解决学生“不想疑”“不敢疑”“不会疑”“不善疑”的问题。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个体和群体“产生疑问—解决疑问”又到“生成疑问—解决疑问”的过程,生成且解决的疑问越多,说明学习越深入,效果越好。所以,“疑”是课堂的关键。在课堂上,教师要启发学生不断产生疑问,并紧扣学生的“生成性问题”,把学习引向深入,让学生养成思辨的习惯,形成独立思考、善于提问、敢于质疑的学习品质,从而提高学生自我评价、自我反思、迁移创新的能力。
  “四疑导学”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自主质疑导学、碰撞激疑导学、师生析疑导学、过关解疑导学”四个教学策略的应用,引导学生学习知识,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品质。教师以学生的“疑”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而活动正是“疑”的灵魂和精髓。“四疑导学”让教师从教学目标的设置、教学过程的调控、教学方法的选择入手,对学生的引导与评价均以培养学生质疑问难能力为出发点和立足点,以解决学习中的关键问题为目的。
  二、“四疑导学”课堂的操作策略
  “四疑導学”是学生生成疑问、解决疑问、内化吸收知识、自主学习的过程,它强调师生一起在学习过程中生疑、解疑、又生疑、又解疑,最终使每一位学生都“解疑”,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其具体操作策略如下。
  一是个体质疑导学。是指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后产生疑问,这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其做法是“尝试自学—尝试练习—提出并记录疑问”,这要求学生在课前完成,并要围绕学案开展学习。教师在课堂中,要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指导学生掌握预习的方法;要着重巡查学生“自主学习状态”,督促学生开展自学。在学生无法产生疑问时,教师要适当增加“引导”环节,将学生引入问题情境,诱导学生产生疑问,让学生养成预习习惯、阅读习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善于提问、敢于质疑的学习品质。
  二是碰撞激疑导学。是指生生、师生通过碰撞交流,解决疑问后,教师又引导学生生成有价值的新疑问。这是把学习引向深入的关键。其做法是“小组合作学习—学生相互辨疑—学生课堂展示(全班或小组)—学生生成新疑问”。这一步安排在课中进行,先通过小组合作交流碰撞,让学生在自学中解决问题;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向“纵深发展”,即在解决原有问题的基础上,激发学生产生新的疑问,以培养学生自我展示和交流合作的习惯,提高其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是师生析疑导学。是指师生通过辨析解决新生成的疑问,把学习引向更深处。其做法是“教师或学生讲解、点拨引导(全班或小组)—师生辨析(讲授或展示)”。这一步是针对上一步学生在交流碰撞中所产生的新疑问,师生通过合作共同解决。若问题多且难度不大,则分小组解决;若问题不多但难度较大,则全班解决。教师要控制好问题的“走向”,引导学生向能够“解决”的方向思考,让他们养成思辨的习惯,具有善疑多思、质疑问难的探究精神和进取精神。
  四是过关解疑导学。课堂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帮助每一位学生解决疑问,因此教师必须帮助学生个体解决在当堂检测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疑问,这是课堂教学的归宿。其做法是“总结与反思—当堂检测—小灶式交流”,这是为了让学生养成归纳总结的习惯,提高学生自我评价、自我反思的能力和学习迁移的能力。
  在实施“四疑导学”过程中,教师对四个策略要有充分的认识和把握,要根据学科特点、课型、生情等因素灵活应用。一节课中可以只用其中的两三个策略,也可以循环使用其中的某种策略。根据教师们的实际使用情况来看,“碰撞激疑”“师生析疑”策略经常是交织在一起循环使用的。
  三、“四疑导学”课堂的经验反思
  随着对“四疑导学”课堂教学模式的不断实践,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断提高,质疑问难的习惯逐渐养成,创新思维能力不断提升。总结学校走过的课改之路,对“四疑导学”课堂教学作如下反思。
  一是课堂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生疑、解疑、又生疑、又解疑的螺旋式上升过程。“四疑导学”课堂教学模式始终坚持以“疑问”为导向,以“疑问”为红线,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课前“质疑”、课中“激疑、析疑、解疑”,课后再“生疑、解疑”,使学生的认知水平呈螺旋式上升。在此过程中,学生自然而然地养成了质疑问难的习惯,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奠定了基础。
  二是课改必须基于教育教学本质,基于学生认知规律。宜宾市第二中学充分挖掘学校厚重的历史资源,反思当今教育诸多异化现象,学习借鉴先进办学经验,通过十余年的实践与思考,提出了“求真教育”办学思想。即通过克服当今教育在课堂、德育、管理等方面的诸多异化,回归课堂、德育、管理的本真,遵循教育规律,努力实现“把人培养成人”的办学目标。基于此,学校课堂才体现出了尊重人、关心人的特征,受到师生的喜爱,具有无限的活力。
  三是不盲从、不浮躁,冷静思考,集众家之所长,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提炼适合学校实际的校本化课堂教学模式,是有效推动课改、稳步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途径。课改须立足于校情、生情,要学习借鉴,要坚持走校本化之路。学校的“四疑导学”是在全面深入课堂研究后提出,经过近三年的反复实践和探索,才最终成型的。
  走校本化课改之路,“二中人”付出了很多,也收获了许多。今后,“二中人”将继续行进在这条坎坷且辉煌的课改之路上。
  (责任编辑 张慧籽)
其他文献
2014年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有关实施工作的通知  为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和《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建立并完善农村教师补充新机制,鼓励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到农村学校从教,提高农村义务教育质量,教育部下发了2014年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以下简称特岗计划)有关实施工作的通知。通知对实施范围和招聘规模、招聘工作要求、保障措施等方面进行
综合素质评价是课程改革的重点,更是改革的难点。海南省作为全国首批高中新课程改革实验省区之一,为确保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我们于2006年起就组织精干力量对综合素质评价方式方法改革进行专题研究,开发了具有海南特色的《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手册》。  随着评价工作的深化推进,原先设计没有考虑到的问题逐渐暴露出来。在《手册》使用期间,学校和一线教师不断提出问题和意见,集中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
科学与艺术是推动人类进步的两大动力,二者的结合是创造的源泉。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说过:“培养创新人才要文理并举,要注重科学与艺术的结合”。  科学和艺术的研究领域虽然在起源上不同,但两者却密切相关。科学的发展,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影响着表达人类思想情感的各种艺术作品的风格;艺术的形象思维为科学的发展提供了灵感和启迪;而作为研究物质、创造物质的重要自然学科——化学,其本身就蕴含着丰富的美学价值,是
课堂教学是学生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的主渠道,课堂教学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学的效果。因此,课堂教学改革应更多地围绕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变革来进行。笔者所在学校对教学模式的实践和探索,正是基于教师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以及学生主体、教师主导地位的落实来开展的。几年来,学校致力于构建生本课堂,探索出“学、展、点、练、测”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并尝试分层走班教学实验,开展山西省太原市初中信息技术促进学
全球一体化的加速发展,促使作为世界通用语言的英语,被人们迫切需要。近年来,英语学习逐步呈现低龄化,幼儿英语教育越来越被人们重视。很多家长,从自己的孩子出生开始,就对其实施英语教育。国内外关于儿童早期双语习得的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都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对于儿童早期双语习得的应用研究,还是比较集中于幼儿园儿童这个群体,针对1~3岁幼儿双语习得的研究并不是很多。对于1~3岁幼儿来说,家庭是其最主要的生活场
教育部日前印发通知,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开展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减负万里行·第2季”活动。  通知要求,各地要深化综合改革,从源头上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各地要加大治理力度,坚决纠正不规范办学行为。 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在2014年4月至6月间,从省、地(市)、县(区)、学校等不同层面,组织开展规范义务教育学校办学行为自查督查工作。教育部将对部分省份进行督查巡视,结果将向省级人民政府反馈,并以适当方式向
在英国,“特殊学生”包括心理有问题的学生、语言不过关的学生、行动或智力有问题的学生。每一个特殊的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而英国的学校教育却也真实地做到了“把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在英国,这些“特殊学生”是幸福的,而且这种幸福是看得见、摸得着的。  笔者近期用两个月的时间参观走访了二十几所英国学校,所有学校都有特殊的学生,有些学校的“特殊学生”甚至占到学生总人数的10%以上。出现这种现象,还要从英国
朱熹在《孟子集注》中说过:“事必有法,然后可成。”教学方法的选择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要生动、有趣,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是一个中国孩子写给联合国秘书长加利先生的一封信。信中深切地缅怀父亲,并代表中国孩子向整个国际社会呼吁:要和平,不要战争。本课中有很多震撼人心的细节描写,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抓住细节描写,理解含义深刻的词语,并体会这些词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一、教学
新加坡学前教育长期主要由社会团体、宗教组织和私人业者经营,不列入正规教育体系。幼儿园提供3~6岁幼儿教育,一般为半天课程。托儿所提供2个月至6岁婴幼儿保育和教育,为半天或全天课程。2011年,新加坡长期关注幼儿及老人福利的慈善机构“连氏基金”委托英国“经济学人信息部”对世界45个国家学前教育状况进行调查。2012年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在被调查的45个国家中新加坡的学前教育名列第29。此后,“连氏基
自我意识,“是意识的一种形式,指主体对自身的意识”。即主体的我,意识到客体我的诸多方面,包括对自己的生理、心理状况的认识,如肢体活动、思维情感,自己与他人关系,与环境社会的关系。但是自我意识不是自我,只是自我的一部分,是可以真切感受到的意识现象。自我意识概念属于心理学研究的范畴。但自我意识对人的个性、行为品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对自我意识的关注,不应只是心理学工作者的事,应当引起教育,特别是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