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乐死之中国合法化探究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ilinz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安乐死作为一个讨论多年的话题,一直被世界各国关注。近几年,世界上通过立法明确规定安乐死合法的国家和地区开始增多,但安乐死在中国的合法化一直未取得明显进展。结合中国现状,从多角度论述安乐死合法化的必要性和理论依据。列举安乐死合法化的阻碍,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安乐死合法化的立法建议,从程序上保障安乐死的合法执行
  【关键词】:安乐死;合法化;必要性;可能性
  一、安乐死概述
  “安乐死”(euthanasia)一词出自希腊文,词源为“eu”(英文为good)与“thanatos”(英文为death),原意是指“快乐地死”或“尊严地死”。《中国大百科全书·法学卷》对安乐死的定义较为全面:“对于现在医学无可挽救的逼近死亡的患者,医生在患者真诚委托的前提下减少患者的痛苦可采取措施提前结束患者的生命。”
  二、安乐死在中国的合法化
  (一)安乐死在中国合法化的可能性
  自 1984年陕西汉中发生的我国第一起安乐死案件开始,安乐死问题的讨论在我国已经历经了三十个年头,从1994年开始,全国人大提案组几乎每年都会收到有关要求安乐死问题合法化的议案,而随着三十年来,学界讨论的开展,人们认识的深入以及中国现实情况的变化,安乐死合法化问题渐渐由不可能变为可能,而基于公众对安乐死越来越强烈的诉求,使之合法化也具备了相当的必要性,这也是世界各国法律进步的一个趋势。
  (二)安乐中国合法化的反对声音
  大多数安乐死的反对者持有的主要论据既是安乐死行为本身不符合中国传统文化的倡导,人的生命是神圣而崇高的,真正的人道主义是不顾一切地挽救患者的生命,而不是打着人道主义的旗号变相杀人。
  (三)安乐死国际趋势
  2001年4月10日,荷兰议会上院通过了《安乐死法令》,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个承认安乐死合法化的国家。2006年,美国最高法院作出裁定: 医疗行为由各州自行管理,包括协助自杀。2014年1月,美国新墨西哥州最高法院宣布:一位具有行为能力的病危患者选择死亡援助是宪法赋予的权力,授权医生开具具有致命性的处方药物。从现状来看,虽然将安乐死明确予以合法化的国家或地区仍属少数,但承认安乐死合法的国家、地区和民众的数量在逐年上升,安乐死合法化的范围在不断扩大,安乐死合法化现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
  三、安乐死中国合法化的必要性
  首先,安乐死合法化是顺应民意的需要。2010年,有研究人员调查分析了北京地区的安乐死社会心态。调查结果显示,79.2% 的民众赞成积极安乐死,12.1% 的民众不赞成,8.7%的民众持中立态度,其中医生对积极安乐死的赞成率最高。与前几年及上世纪九十年代的调查数据相比,近些年来民众对安乐死的赞成率呈上升的趋势,安乐死合法化的社会呼声越来越高。
  其次,安乐死合法化是健全我国法制体系的需要。现如今我国的法律体系尚不健全,关于安乐死的立法没有出台的情况下,安乐死现象依旧在民间或明或暗地出现。到底患者求死意志有多强烈可以认定为这种情况?到底患者的哪些利害关系人对患者实施的安乐死可以被认定为这种情况?没有相关的执行程序,证明人和监督机关,我们从何得知犯人不是出于一己私利而利用了此规定,借安乐死之名,行杀人之实?这个自由裁量空间未免太大,太宽泛了。
  再次,安乐死合法化是减轻家庭负担,节约医疗资源,提高利用效率的需要。在有些情况中,大量医疗资源被投入来设法推迟死亡,加剧了患者的痛苦,最终仍无法避免死亡,这不仅加重了患者家庭的痛苦与负担,也加重了国家和社会的负担。在医疗水平极其不平衡的中国,将集中的医疗资源平均分配到有救治希望的患者身上去,提高利用效率,是医疗改革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四、安乐死中国合法化的理论依据
  (一)安乐死合法化的刑法学依据
  以《刑法》第十三条的但书为依据,实施安乐死似乎不应被判为有罪,为饱受病痛折磨的濒死患者实施安乐死,是家属及医生以及患者本人减轻死亡痛苦的一种方法选择,这无疑与杀人行为在本质上有很大的区别。
  (二)安乐死合法化的民法学依据
  从民法学角度看,医患关系是建立在民事法律合同这一基础上的,其中民事法律关系的两个原则是契约自由与意思自治,当救治无望的患者在死的情况下想要减轻痛苦申请安乐死时,也就是在申请民事合同的变更。民法规定,经当事人双方同意,可以就原合同的内容进行补充或变更。如果医生同意了患者的要求,那么民事合同的变更就已经完成。此时医生对病人实施安乐死这一行为,是履行合同义务的表现,是完全合法的。
  五、安乐死中国合法化的立法建议
  (一)申请程序
  1、申请对象
  安乐死的申请对象必须是现代医疗技术确定无法治愈、已进入不可逆的死亡过程并且承受着巨大痛苦的患者。其中,对于意识清醒、有行为能力的患者,必须由本人亲自提出申请,他人无权代替申请; 对于陷入昏迷且经过专业医疗程序认定为无恢复意识可能的患者,可由两名及以上利害关系最小的亲属与主治医师联合提出申请。
  2、申请条件
  安乐死申请必须按规定的申请模式提出书面申请,申请书中必须提供和申请安乐死相关的各类信息,包括具有相当级别的医疗单位确诊后形成的医疗报告、精神报告等医疗原始资料,以及患者家属与治疗医院对于患者实施安乐死的意见等等。
  (二) 审查程序
  审查程序应包括专业审查和司法审查。专业审查由指定的权威医疗部门负责,对患者的医疗状况、精神状况进行二次确诊,作出鉴定报告,专业审查通过后才能进行司法审查。司法审查由指定的法院组织人员对鉴定报告进行审查,审批通过的开具批准书,审查不通过的必须以书面形式告知拒绝原因,安乐死申请者有权申请复审。
  (三) 实施程序
  1、实施主体
  安乐死必须由达到一定级别的医院中的具有一定资格的医护人员进行操作,医护人员必须事先得到审查部门的授权且操作人数达到两名及以上。
  2、实施方法
  安乐死的实施方法应以非暴力的形式、最小化患者的痛苦并能快速死亡为标准,对实行的方法、选用的药物及剂量等予以明确规定。
  (四) 违反安乐死规定的相關法律责任承担
  对于擅自施行安乐死的情况: 若家属或医护人员在未经申请或审查未通过的情况下对患者实施安乐死的,以故意杀人罪论处,按主观善恶斟酌量刑; 若以卑劣手段迫使患者提出安乐死且得以实施的,以故意杀人罪论处,从严处罚。对于审查机构未认真履行职责导致重大医疗事故、实施人员在安乐死实施过程中违反规定的操作方法的,应以玩忽职守罪论处,按情节轻重予以相应处罚。
  综上所述,安乐死合法化作为一个讨论多年未果的话题,其涉及的领域非常多,复杂程度大,各种原因导致安乐死的立法研究一直止步不前。但无论困难多大,安乐死在中国的合法化都是一个亟待解决的迫在眉睫的问题,立法者不能因为安乐死过于复杂就回避其立法问题,而应该顺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考虑社会现象的发生以及人民思想观念的变化,积极研究安乐死合法化问题。安乐死立法合法化是目前一些恶劣情况得到有效遏制的最好手段,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王晓慧.论安乐死[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
  [2]温静芳.安宁死亡权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其他文献
【摘要】:王国维先生是我国近现代之交一位在国际上享有崇高声誉和地位的国学巨匠,他一生著作颇丰,其美学词学批评巨著《人间词话》以境界说及其他范畴对中国旧体词进行梳理,本文对其中几组重要范畴对比分析,并对境界说理论阐释剖析。  【关键词】:王国维;《人间词话》;境界说;美学  一、境界说理论渊源  汉代著名文学家郑玄笺注《诗·大雅·江汉》,有“召公于有叛戾之国,则往正其境界,脩其分理”一句,可知境界一
期刊
【摘要】:中西方文明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并没有实际的借鉴或影响关系,是各自独立发展的时间最长的“近平行”文明。而在20世纪初,西方世界的年轻帝国——美国孕育出一个伟大的艺术家——波洛克。他绘画作品表面上看是那么抽象和随意,都是抽象的点线面加色彩的组合。却是完完全全符合真正美国精神的作品,并对后世艺术发展起到了开天辟地的启示作用。中国现在急需创造出符合中国精神的油画作品,通过对波洛克绘画的研究可以为
期刊
【摘要】:小戏小品的创作是以群众实践为基础进行拓展创新的群众文化表达方式,它能够以更加新颖的形式表达出群众的真实的情感和愿望,反映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因此,推动群众文化戏剧小品的不断发展,对于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为实现这一发展目标,需要政府号召各界力量大力开展群众实践活动,培养一批具有创新精神、愿意扎根基层的群众创作骨干队伍,为推动戏剧小品的发展打下坚实的群众基础。
期刊
【摘要】:德力之争,中国古代关于人生价值问题争论的一个重要方面。孔子最开始区别了力与德,并表示了重德轻力的倾向。他说:“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本文将从“德”入手,首先探讨德范畴的演变与发展,再分析孔子与德的互相成就。  【关键词】:德;演变;孔子  一、德范畴的演变与发展  在古代,德的意义包含很广泛,有道德、德行等意义,在《论语》当中就是这个意思。其次是德行。德行就是道德的行为,就像郑玄说的“
期刊
【摘要】:哈耶克的正义观建基于其宏大的社会秩序和法律哲学理论。通过对传统正义道德的结构,他建立起了独特的自由主义正义观。这其中包括了四条判定正义的标准,也是正义的本质所在:即客观性、否定性、一致性、自由性标准。虽然哈耶克正义观现在看来缺乏了一定的现实维度,但是,对于我们跳脱伦理和价值约束,重新认识正义提供了可贵的视角。  【关键词】:正义观;自由主义;哈耶克  1945年10月18日,在历经216
期刊
【摘要】:在法律英语课堂教学中采用互动式课堂教学来改变传统的满堂灌式教学,让学生在自主与合作的状态下,在教师的引导下愉快学习。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相互交流增长知识,锻炼能力;教师也通过与学生的互动及时得到课堂教学反馈,不断调整、改进自己的教学,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和谐统一,教学相长。本文具体阐述了互动式课堂教学法的必要性,并以其在法学教学中的实际应用为例进一步探讨其重要性。  【关键词】:互
期刊
【摘要】:湖南花鼓戏是湖湘地区重要的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地方小戏,在其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受到了特定地理环境、生活方式以及民俗文化等因素的影响。本文在总结湖南花鼓戏的历史发展及其特征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研究了影响湖南花鼓戏产生和发展的主要文化地理因素,由此更加全面和深入地认识了解湖南花鼓戏,以促进湖南花鼓戏的传承与创新。  【关键词】:文化地理学;湖南;花鼓戏;文化传统  【Abstract】:Hu
期刊
【摘要】:通过对严复《天演论》的重读,分析严复使用了哪些变译方法,并借助勒菲弗尔改写理论分析意识形态因素对严复译作《天演论》生成过程的操控。将严译《天演论》置于晚清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中,考察严复的“中西会通”思想对其选择变译策略的影响。  【关键词】:严复;《天演论》;变译;中西会通;对比分析  一、理论综述  (一)、变译理论  严复的“非正法”翻译理论一直受到学者的批评。重读严复的著作并结合严
期刊
【摘要】:近年来,中国的电影不管是在商业上还是产业化上都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是,在急速发展的背后,也暴露出了很多问题。尤其是今年的院线,票房比预期的少太多,面对如此的中国电影市场现状,未来的中国电影该何去何从?  【关键词】:《长城》;中国电影;创意走向  近年来,中国的电影不管是在商业上还是产业化上都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是,在急速发展的背后,也暴露出了很多问题。分析当下中国电影市场,好莱
期刊
【摘要】:《初读查普曼译荷马有感》 是约翰·济慈早期的诗歌佳作,写作特点鲜明。从文体学入手,分析《初读查普曼译荷马有感》的结构、修辞、诗歌用语以及意象,有助于深入解析诗歌风格,更好地理解全诗。  【关键词】:文体学;结构;修辞;诗歌用语;意象  【Abstract】: On First Looking into Chapman’s Homer is an early success of John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