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公民房产权法律保护刻不容缓

来源 :财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die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加强公民财产权的法律保护问题,在中共十六大提出私营企业主的财产需要保护后曾引发讨论,最近又因房屋拆迁问题变得更为热烈。在过去的经济体制下,中国公民几乎没有私有财产,也没有财产权概念。一个社会公民没有财产,社会就不能进步;如果公民有财产而得不到法律保护,社会就不会稳定。保护公民的财产权是一个社会文明和进步的最基本条件。
  懂点西方社会历史的人都知道,西方资产阶级革命和现代民主制度的建立几乎是由财产权而引发。宪政史上两个最早宪法性文件——1215年的《大宪章》和1628年的《权利请愿书》,都是英国贵族迫使国王签订的,其中许多条文都与保护财产有关。在某种意义上说,正是资产阶级保护私有财产的需要,才通过不同的革命方式建立起资产阶级政权。
  对公民财产权的保护显得迫切,是公民的房屋因强制拆迁受到侵犯。住房是公民赖以生存安身立命之地,是最重要、最基本的财产权。不久前接连发生的与拆迁相关的一些事件,足以说明住房这类基本的财产对老百姓的重要,也充分说明加强对公民财产权保护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如果一个社会的公民的住房得不到法律保护,就谈不上财产权的保障。
  从当前房屋拆迁中反映出来的问题看,对公民房屋财产权加强法律保护需要解决以下问题:
  第一,公民的房屋与国家或集体土地所有权的法律关系。我国宪法规定,土地属于国家或集体所有,而宪法保护公民的房屋。现在一些地方政府动辄以收回国家或集体土地所有权为名,把土地收回后强制拆迁公民的房屋。这里就遇到一个法律问题,到底房子是从属于土地,还是土地从属于房子?
  这个问题从民法理论中不难得出答案。土地与房屋作为不动产是一种特殊的财产权。在国外,由于土地可以私有,所以不少国家是以土地为主设计不动产关系,把房屋作为土地的附着物对待,房屋随土地而转移。但是我国的情况完全不同,不能采取房随地走的制度。因为土地属国有,如果房屋的主人不能取得土地的绝对使用权(哪怕是一定时期内的),房屋的所有人实际上就没有所有权。如果土地所有者随时可以让房屋所有者失去权利,那还有人敢买房或盖房子吗?
  公民依法从政府手中取得了土地使用权,它就成为公民的一种财产权,这种财产权具有排他性。根据中国的国情,私房用地使用权以私房所有权为前提,也就是说地权随房权存在、变动与消灭。既然房屋所有权人依法取得土地使用权,只要房屋所有权存在,不经房屋财产权人的同意,政府就不能随意收回其土地使用权。
  民法的另一理论也可作解释。如果我国的房产权定性为他物权中的“用益物权”,那么它也可以对抗所有权人。作为房主对土地具有他物权性质的“使用权”,也是对国家土地所有权的一种限制,国家也不能予取予求。
  1988年修宪时规定,土地使用权可以出租、转让,这意味着土地使用权作为公民的一种财产权,得到了宪法的确立和保护。所以,土地的使用权成为财产权后也有排他性,不可非法剥夺。
  第二,如何处理“公共利益”与个人财产权的关系?
  目前各地侵犯公民房屋的财产权都是打着“公共利益”的名义。什么是“公共利益”?根据外国法的普遍规定,主要是指:国防、政府设施、直接的公用事业如教育、交通、环保等项目。即使政府出于公共利益的目的而征用土地,也必须充分保障公民的财产权,给公民以充分、合理的补偿,并且严格依法定程序进行,否则属于违法行政。
  现在许多房屋拆迁,假借“公共利益”之名,行商业拆迁之实。很多地方把经济开发区建设、投商引资项目、大型商用建设、房地产开发和商业性的城市改造,都说成“公共利益”,这是没有根据的。带有经济目的的拆迁,包括商业性城市改造,必须用经济手段来解决。哪怕是政府从事经济建设项目,也应该使用经济手段,而不应采用行政手段。因为政府之所以有权征用公民财产,在法理上并不是依据国家所有权,而是依据国家主权行为。经济行为显然不能解释为主权行为。所以,对“公共利益”必须作出严格的限制,而不应被滥用。滥用就容易造成政府对公民财产权的侵犯。
  对什么是“公共利益”,不能简单地以得到利益的人的多少来判断,还必须有一种利益的价值判断。如建休闲广场、搞绿化美化,被很多人认为是公共利益行为。从形式上来看,建休闲场所和搞绿化会使较多的人得到享受,被搬迁的人可能是少数。但是,是不是“公共利益”,不能简单地看得益的人数多少,还要看事物的性质和价值。一个健康社会,不允许把多数人的享乐建立在少数人的痛苦之上。也不允许只要多数人同意,就可以瓜分一个有钱人的财产。同样,不能说为了多数人的休闲,就可以让少数人无家可归。如果一个政府有钱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准,让更多的人得到享受,那么就应该让少数动迁者的居住条件也得到改善,而不是让他们作出牺牲。反过来说,如果政府连少数人的栖身之所都不能解决,还应先去搞那些休闲广场吗?
  政府要个人财产为“公共利益”作牺牲,不能是无条件的,还必须讲价值的平衡、公平和正义。在法治国家,政府征用公民的财产时必须按照行政法上的“比例原则”进行。所谓“比例原则”有三层含义:其一,政府采取的手段确实可以实现政府希望实现的目的;其二,政府采取的手段在各种可选择的手段中对个人或组织权益侵害最少;其三,对个人或组织的利益损害,不应超过政府所要实现的公共利益。这是一个法治政府征用公民财产的基本原则。我国要依法治国,也应该尊重这样的原则。
  第三,司法救济缺位是当前公民房屋财产权缺少法律保护最大的问题。
  西方有句法律谚语:有权利必有救济。没有救济的权利等于没有权利,因它随时可能失去。有不少公民对国务院和地方的一些拆迁法规的合宪性提出质疑。我们还不敢说它就违宪,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剥夺公民司法救济权的规定,显然已不能适应依法治国的需要,不利于解决社会矛盾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给公民以司法救济手段有利于把矛盾解决在基层。与时俱进,废除或修改有关规定,应该提上日程了。
  通过完善法律加强公民财产权保护,对我国市场经济和制度文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下列原则是应该在修改宪法或有关法律中加以体现的:确立“非经法律规定不得剥夺、限制公民财产”的原则;政府对公民财产的征用应依法律程序,并事先给予充分合理补偿;没有法院的强制执行令,任何人不得对公民财产强制征收;公民对政府征用房屋和拆迁行为,公民应该有知情权,有与政府协商谈判权,有获得司法救济权;对任何以经济和商业的目的财产征用,都必须按民法自愿、公平、等价、有偿的原则进行。
  作者为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研究员
其他文献
社团登记的法规障碍  京郊顺义区赵全营镇板桥村,一个平常的小院落。早春的阳光暖洋洋地照在院子里,孩子们清脆的嬉闹声在院墙外清晰可闻。  这里便是著名的“儿童村”——生活在这里的孩子们都有一个共同点,他们的父母,或父母的一方正在监狱中服刑,或已经因判处死刑而离开人世。  儿童村的创始人张淑琴是一名现役警官,她于1996年在陕西省三原县成立了全国第一个替服刑罪犯代养子女的特殊儿童村。此后两年,另外两个
期刊
“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这句2002年出自时任湖北省监利县棋盘乡党委书记李昌平的话,已成为概括中国“三农”问题最经典的名言。寥寥数语,“三农”困境毕现。      “剪刀差”   在很长的一个历史阶段,中国农村居民收入一直以农产品销售收入为主,尤以种植业生产收入为最重要。因此,1978~1996年间我国农村居民的收入增长,土地上农业生产力的解放做出了最大的贡献。但农村居民飞速增长中
期刊
建行改革框架的基本确定给2004年中国银行业带来的既有亮色也有压力。从亮色看,每一个公众作为“通货膨胀税”的纳税人自然关注3700多亿“税金”的使用效率。在此建行的改革框架给了公众一个良好的预期。至少在表述上,建行改革的方向是积极的。另一方面,建行改革给自身和整个银行业所带来的压力也是不言而喻的。我们关心建行改革的出发点不在于在哪里上市、由谁承销、发行总额能有多少等技术问题,更深层次的潜在体制冲突
期刊
2004年2月1日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就发展中国资本市场的重要问题表明了政府的政策取向。细读文件,可看出此次《意见》和以往几次旨在营造市场气氛的官方文件不同,在表述上突显了资本市场作用和实际经济功能,可具正本清源之功。    实体经济为本  《意见》指出,资本市场的作用是“促进资本形成、优化资源配置、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等
期刊
今年的春节,国际投行界的中国业务人员是在焦虑中度过的。中国建设银行获得国家外汇注资后,几乎可以推算出其上市的时间表,而上市承销商的确定更是迫在眉睫。  “这是我见过最有趣的投行选美。”一位业内人士如此置评。随着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美国前财政部长鲁宾、德国总理施罗德等超级说客的涉入——他们分别代表JP摩根、环球花旗金融和德意志银行——这场投行争夺战平添了一抹戏剧性的色彩。  硝烟过后,据称承销商名单
期刊
我们预计亚洲在未来12个月内不会在全球汇率调整方面采取实质性举措      亚洲的汇率会怎么变化呢?我们认为当前的环境或多或少会使亚洲货币更倾向于升值,特别是在今年上半年。  如果亚洲货币大幅升值,必须有下列三个原因之一:第一,发达国家在对亚洲的政治施压过程中占据上风;第二,亚洲中央银行干预汇率的“游戏”无法继续,被迫放开汇率;第三,由于内部复苏的信心增强,地区政策制定者决定放开汇率。  ——政治
期刊
中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高企的不良贷款比率长期以来是监管当局致力解决的问题,这一比率的降低是国有商业银行综合改革过程当中无法绕开的环节。  从上届政府始,每年要求下降3个百分点的任务成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考核经营绩效的首要指标。新成立的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更是在强调这一比率下降的基础上,进一步要求不良贷款余额与不良贷款比率“双下降”,其目的就是要提高不良贷款下降的真实性。通过本文的分析和研究,我们可
期刊
2月1日,星期日。晚上7时的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摘要播发了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因其主要内容共分九段,一般被称为“九点意见”,下称《意见》),立刻引起了市场的高度重视。  这是国务院自1992年以来首次下发的关于证券市场的专门文件。  自2003年中国证监会主席尚福林上任以来,在人们的记忆中,关于出台证券市场纲领性文件的传闻虽然不绝于耳,但却一直被理解为起草多时的《
期刊
需求和资源  缓解贫富分化问题乃当前社会之急务,而如何有序地使用民间丰富的资源通过公益捐赠用之于民,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当前,中国社会的两极分化已相当严重,威胁到社会的稳定,这已是朝野的共识,而缓解的手段乏力。事实上任何社会在经济迅速增长过程中都有两极分化的问题。迄今为止缓解之道归根结底是两种:政府调节和社会公益事业。前者是政府将税收财政的一部分用之于文化、教育以及各种社会福利事业;后者则
期刊
(《财经》2004年1月20日号《治本北京交通》)    对于北京交通的现状,每一个生活在北京的人都会深有体会。对于如何治理北京交通,每一个生活在北京的人都有自己的想法。  但是,真正对北京交通进行最后决策的人,却只是有限的少数人。这些人应当听从谁的意见呢?  我以为,他们应当听从专家和公众的意见。  首先是公众的意见。  一个交通混乱的城市,体会最深的应当是公众。有关部门在设计交通线路、交通设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