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后宫甄嬛传》的热播让饰演太醫温实初的张晓龙走到了台前,其实从《满城尽带黄金甲》到《孔子》,从《杨贵妃秘史》到不久前的《后宫甄嬛传》,他还在这些宫廷戏的背后扮演着一个秘密武器的角色——古典礼仪指导。
古典礼仪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一个熟悉却又陌生的概念,熟悉的是影视剧中演员的举手投足,陌生的是很多人并不知道这是一门成体系的学科。
“古典礼仪在古典戏剧和古装剧中是非常重要的东西。不懂得古典礼仪何谈古典戏剧,因为人物的举手投足,相互间的礼节都属于古典礼仪的范畴。”作为中央戏剧学院的一名老师,古典礼仪正是张晓龙教授自己的本行。礼仪就是把文献还原在人的肢体上
从周礼到清朝,不同朝代有着不同的礼仪,而要将这些礼数汇总绝非易事。“古典礼仪是一门交叉学科,形体、中国古代史和古典礼仪以及戏剧,这三门科目你都要懂,缺一不可。剧组需要的是言简意赅的东西,是那些在短时间内马上就可以用得上的知识。除此之外,你还需要做形体指导,而我最早就是学舞蹈出身的,所以这一点很受用。”
张晓龙常说把别人的文字在身体上“立”起来,换句话说就是通过文献把它还原到人的肢体上,让受众群了解到这些有证可循的古典礼仪。
比如在古代丧葬礼上,在至亲去世的时候,古人穿着的麻衣都是不收边的,这样会让麻扎到自己的皮肤,这样更能说明自己心灵和肉体上的痛苦,而关系越疏远的人则穿的越好越精细。
真正了解一段历史时期的礼数,最有效的方法莫过于向亲历者取经。在校期间,张晓龙偶得良机,有幸见到了末代皇帝溥仪的妹夫郭布罗润麒,还向他老人家请教了很多宫内的规矩。后宫戏的礼仪从太监抓起
《后宫甄嬛传》的热播让很多观众对古典礼仪有了兴趣,这既带给张晓龙不小的惊喜,却又在意料之中。开拍之前,郑晓龙导演定位这部剧不会是一部一般的后宫争斗戏,而是一部批判剧,必须尊重历史的真实。郑导把礼仪指导的重担交给了张晓龙,并嘱托他一定要把好历史的关。
在拍摄之前,张晓龙对所有演员进行训练,除了主要演员要接受训练外,太监宫女更是如此。“在站立的时候,这些太监宫女都没有直着站立的,肯定是眼睛盯着脚尖,让自己的身体变成一个括号。当他们给主子端上一杯水的时候,肯定不会转身就走,一定是举案齐眉把东西递上来以后才慢慢往后退着离开。这是真正的历史再现,只有这样才会让人感受到这之间的阶级。”
对于自己的角色,张晓龙说虽做不到垂着帘子把脉,但他一定是跪着把脉的,眼神也一定不会直视对方。为了演好太醫,小到中药的读法和切脉的手法,张晓龙都会一一去醫院找大夫确认,力求完美。
除了演员自身的表演之外,还原历史的礼数自然也是重要的工作。每每提到婚礼,多数人可能马上就会想到红盖头,张晓龙说并不是每个朝代的婚礼都能用红盖头。比如先秦时期就没有红盖头,那时的人讲究的是“同牢合卺”,也就是新婚夫妻其食一个牲口的肉,共用同一瓢的酒去漱口。在《后宫甄嫘传》里,编剧就安排了合卺酒,而这是真真正正地研究了当时的历史从而设计出的情节。
然而,力求完美仍然不等于完美。尽管对于细节精益求精,但是在《后宫甄嫘传》播出以后还是有很多观众挑出了问题。
对于观众的“挑剔”,张晓龙非常欢迎,在他看来,如果有人通过影视剧这种媒介喜欢上了古典礼仪,而随后反过来纠正自己的错误,其实这是他非常喜欢看到的。“别用真正的历史要求电视和电影,历史是用来尊敬的,只要我们用一颗尊敬的心来对待历史就可以了。即使我们再考究也不敢说完全复原历史,比如古代有没有这种衣服的料子,又比如先秦戏的武器都应该是青铜的,但这些都是不能完全复原的,最重要的应该是你用尊敬的态度去做这件事。”
春节过后学礼也不迟从周礼到现在,我们的礼仪始终没有断过。历史上的一些礼仪是繁文缛节,无论我们是单纯的继承还是在批判之后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但可以肯定的是一定不能让这些礼数没了。中国人自古讲究一个“礼”字,我们不可能像以前一样三跪九叩,但知道老礼儿是什么样子还是很有必要的。拱手礼拱手礼可能是最为常见的礼术了,无论是见到长辈还是见到自己的朋友,拱手礼都是很好的问候方式。可能是因为我们太过习惯于握手,所以在行拱手礼的时候,我们常常闹出笑话。在男性行拱手礼的时候,正确的方式应该是右手抱拳,左手手掌盖于其上。而女性则相反,左手抱拳,右手手掌盖于其上。
举案齐眉
举案齐眉的典故出于《后汉书-梁鸿传》,指送饭时把托盘举得跟眉毛一样高。后形容夫妻互相尊敬、十分恩爱。大过年的,红包一定是抢手货。如果长辈递上红包,千万不要因为太兴奋而丢脸。当要去接长辈的红包时,一定要双手微微弯曲,躬身使手与眉毛等高。当你将东西递交别人时,也可以采用这样的姿势。拿到红包时,不要急忙转身躲到没人的地方数钱,而是应该退后几步再转身离开。
古典礼仪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一个熟悉却又陌生的概念,熟悉的是影视剧中演员的举手投足,陌生的是很多人并不知道这是一门成体系的学科。
“古典礼仪在古典戏剧和古装剧中是非常重要的东西。不懂得古典礼仪何谈古典戏剧,因为人物的举手投足,相互间的礼节都属于古典礼仪的范畴。”作为中央戏剧学院的一名老师,古典礼仪正是张晓龙教授自己的本行。礼仪就是把文献还原在人的肢体上
从周礼到清朝,不同朝代有着不同的礼仪,而要将这些礼数汇总绝非易事。“古典礼仪是一门交叉学科,形体、中国古代史和古典礼仪以及戏剧,这三门科目你都要懂,缺一不可。剧组需要的是言简意赅的东西,是那些在短时间内马上就可以用得上的知识。除此之外,你还需要做形体指导,而我最早就是学舞蹈出身的,所以这一点很受用。”
张晓龙常说把别人的文字在身体上“立”起来,换句话说就是通过文献把它还原到人的肢体上,让受众群了解到这些有证可循的古典礼仪。
比如在古代丧葬礼上,在至亲去世的时候,古人穿着的麻衣都是不收边的,这样会让麻扎到自己的皮肤,这样更能说明自己心灵和肉体上的痛苦,而关系越疏远的人则穿的越好越精细。
真正了解一段历史时期的礼数,最有效的方法莫过于向亲历者取经。在校期间,张晓龙偶得良机,有幸见到了末代皇帝溥仪的妹夫郭布罗润麒,还向他老人家请教了很多宫内的规矩。后宫戏的礼仪从太监抓起
《后宫甄嬛传》的热播让很多观众对古典礼仪有了兴趣,这既带给张晓龙不小的惊喜,却又在意料之中。开拍之前,郑晓龙导演定位这部剧不会是一部一般的后宫争斗戏,而是一部批判剧,必须尊重历史的真实。郑导把礼仪指导的重担交给了张晓龙,并嘱托他一定要把好历史的关。
在拍摄之前,张晓龙对所有演员进行训练,除了主要演员要接受训练外,太监宫女更是如此。“在站立的时候,这些太监宫女都没有直着站立的,肯定是眼睛盯着脚尖,让自己的身体变成一个括号。当他们给主子端上一杯水的时候,肯定不会转身就走,一定是举案齐眉把东西递上来以后才慢慢往后退着离开。这是真正的历史再现,只有这样才会让人感受到这之间的阶级。”
对于自己的角色,张晓龙说虽做不到垂着帘子把脉,但他一定是跪着把脉的,眼神也一定不会直视对方。为了演好太醫,小到中药的读法和切脉的手法,张晓龙都会一一去醫院找大夫确认,力求完美。
除了演员自身的表演之外,还原历史的礼数自然也是重要的工作。每每提到婚礼,多数人可能马上就会想到红盖头,张晓龙说并不是每个朝代的婚礼都能用红盖头。比如先秦时期就没有红盖头,那时的人讲究的是“同牢合卺”,也就是新婚夫妻其食一个牲口的肉,共用同一瓢的酒去漱口。在《后宫甄嫘传》里,编剧就安排了合卺酒,而这是真真正正地研究了当时的历史从而设计出的情节。
然而,力求完美仍然不等于完美。尽管对于细节精益求精,但是在《后宫甄嫘传》播出以后还是有很多观众挑出了问题。
对于观众的“挑剔”,张晓龙非常欢迎,在他看来,如果有人通过影视剧这种媒介喜欢上了古典礼仪,而随后反过来纠正自己的错误,其实这是他非常喜欢看到的。“别用真正的历史要求电视和电影,历史是用来尊敬的,只要我们用一颗尊敬的心来对待历史就可以了。即使我们再考究也不敢说完全复原历史,比如古代有没有这种衣服的料子,又比如先秦戏的武器都应该是青铜的,但这些都是不能完全复原的,最重要的应该是你用尊敬的态度去做这件事。”
春节过后学礼也不迟从周礼到现在,我们的礼仪始终没有断过。历史上的一些礼仪是繁文缛节,无论我们是单纯的继承还是在批判之后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但可以肯定的是一定不能让这些礼数没了。中国人自古讲究一个“礼”字,我们不可能像以前一样三跪九叩,但知道老礼儿是什么样子还是很有必要的。拱手礼拱手礼可能是最为常见的礼术了,无论是见到长辈还是见到自己的朋友,拱手礼都是很好的问候方式。可能是因为我们太过习惯于握手,所以在行拱手礼的时候,我们常常闹出笑话。在男性行拱手礼的时候,正确的方式应该是右手抱拳,左手手掌盖于其上。而女性则相反,左手抱拳,右手手掌盖于其上。
举案齐眉
举案齐眉的典故出于《后汉书-梁鸿传》,指送饭时把托盘举得跟眉毛一样高。后形容夫妻互相尊敬、十分恩爱。大过年的,红包一定是抢手货。如果长辈递上红包,千万不要因为太兴奋而丢脸。当要去接长辈的红包时,一定要双手微微弯曲,躬身使手与眉毛等高。当你将东西递交别人时,也可以采用这样的姿势。拿到红包时,不要急忙转身躲到没人的地方数钱,而是应该退后几步再转身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