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生命的企业,会因这样那样的问题,面临诸多危机。如财务危机、信誉危机、原料危机、质量危机……但是改革开放这么多年来,却很少有人听说企业会因慈善捐赠而引发危机的。
活生生的事实就发生在上市公司万科身上。在5·12四川汶川大地震中,万科的知名度再次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冲进人们的视线,而这次万科对四川灾区的“捐款秀”并不像过往的慈善捐赠那样顺风顺水,却因万科董事长王石的一席话让万科身陷有史以来的最大的危机。
有的生命太平淡了总会渴求波澜,但万科这些年来是一直生存在风口浪尖上的,在这次的“捐赠事件”中,我们难以看到万科管理层的波澜不惊,取而代之的是难以遮掩的惊慌失措。在万科的这一事件中,有的企业家评价王石是太过于张扬、低估了舆论洪流的力量,他们认为王石太引人注目了,所谓成也媒体败也媒体,以至于万科现在如此尴尬。
在万科捐款危机缠身时,有的企业家却有如此感言:还是远离媒体喧嚣的闹市而隐居到山林比较好。他们认为与媒体的交道中处处是陷阱,可谓是防不胜防。然而,真能独善其身吗?非也。
万科因慈善而“触礁”
万科的确因这次地震捐赠而“触礁”了,大地震后的大慈善行动中,王石似乎是公共舆论中的最大输家。我们再次从网络搜集了万科“捐赠事件”的成因。
5月12日,在为四川地震灾区捐款200万元之后,王石认为万科捐出200万是合适的,并规定普通员工限捐10元,不要让慈善成为负担。在此之后,王石的这一自由言论遭遇到了网民的抵制和不满,各种谩骂声不绝于各种大大小小的网络论坛,网民们不满于像万科这样的房地产界大佬才捐出区区的200万元。有人曾拿出万科去年的年报做了比较,在2007年万科销售额排名内地房地产企业第一,超过523亿元,净利超过48亿元,而此次捐赠的善款不足其净利润的万分之四。以至于到最后,矛头不仅仅指向了万科,连同其他几家“爱出风头”的房地产大佬级企业们也一并遭到网民们不满的谩骂。
针对网民的各种声音,5月15日,王石在博客中予以了反驳,恰恰是王石的这一反驳让王石和万科陷入了深深的舆论漩涡之中。
紧接着的5月20日,万科发布公告称其将在3-5年内,投入1亿元参与四川地震灾区的临时安置、灾后恢复与重建工作。公告同时指出,这项工作是纯公益性质的,不涉及任何商业性(包括微利项目)的开发。接下来,万科会以绵竹市遵道镇为重点,在净支出额度人民币1亿元以内参与上述工作。而上述费用将在未来3至5年内,根据实际需要逐年支出。
5月21日,王石对外界表示:“我现在认为,在当时这种情况下,我所说的那句话值得反思。”王石的这句话被有人的认为是在道歉,而有的人却不这样认为。对万科的不满至今依然存在,似乎并没有因万科的些许补救措施而转移风向。
对于万科来说,最大的危机不单在于网民们对王石言论的不满,关键是网络这种迅速的号召力和影响力已经使万科难以有修正自己错误的时间。在万科还没有来得及做出太多反应的时候,网络上已经有不少网民在开始自发组织“抵制购买万科住宅、抵制持有万科股票”的活动,而年初万科冒着同行们责骂的唾沫也要带头降价,可以想见销售和回款对万科的重要性,网民们的这一抵制举动给了万科当头一棒。甚至网络上有人还认为就是因为王石那几句捐赠之话,便突然成了万科的负资产。也有人认为王石的不成熟、不理智在于他为了遮掩前一个失误,而制造更大的失误——把危机从个人扩散到整个万科。
王石,这个拥有大智慧的人却犯下了一个低级的错误,王石所触动的这颗礁石是特殊时期社会舆论的礁石,似乎再多的道歉、再多的追加捐款也是枉然,甚至有点徒劳,万科的那些举动是难以弥补的。
全国工商联住宅产业商会会长聂梅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王石实在太不像话了,地产界这一次被恶传是受了王石的害。万科在最应该领跑的时候没有领跑,却带来这么不好的影响。”
通过这次万科的“捐款事件”,我们看到的是房地产企业的慷慨捐助似乎并没有扭转这一行业的负面形象,加之万科的这一举动更是让这一行业的形象雪上加霜。在这次危机中,万科可谓是步步被动,其实万科是在被社会舆论牵着鼻子走,完全失去了平日的趾高气扬。一些业内人士认为,此次事件或许只是万科信任危机的一次集中爆发。万科在已经陷入舆论漩涡危机之中还没法自拔时,其看似补过的动作却将其再次陷入漩涡。可以想象的是,在这样的漩涡之下,就算万科拿出十亿元,社会舆论也是很难将矛头调转的。
近年来,王石频频通过一系列的登山活动前所未有地提高着万科的影响力,王石也在多个场合强调着万科的社会责任感,在很多民众的眼中万科已然是家很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王石是个很有思想的人,但从这次捐款危机中,这个最老到的房地产江湖中人却表现得太不成熟,看来江湖中再老到的人稍不注意也会成为众矢之的。
慈善与危机原来只隔一墙
何为慈善?慈善又是如何背负上危机之名的?
《中国大百科全书》是这样解释慈善事业的:从同情、怜悯或宗教信仰出发,对贫弱者以金钱或物品相助,或者提供其他一些实际援助的社会事业……其目的是为了做好事求善报。
《大美百科全书》又是这样解释慈善事业的:最悠久的社会传统之一,它借由金钱的捐助和其他服务,来提升人类的福祉。慈善就是富于同情心,是人类内心深处的情感流露。为善者可以升华自己,升华世界。
王石曾对媒体说过,在他所读过的书当中,对其影响比较大的是汤因比的《历史研究》,他说这本书决定了其世界观。从一些资料中我们不难发现,汤因比写这本书时,他是有强大的使命的,他思考人类历史的意义、人类文明的尊严,他是想写出这个所谓的文明世界的真正本质;想写出人类文明的发展和兴衰;也想写出人类的原罪、现实的苦难和未来的困境;写出世界发展的终极层面。
在这个世界上,是很难解释文明世界的真正本质的,更难真正回答什么是人类文明的尊严,就如同人们很难想象的是原来慈善与危机间只有一墙之隔。
汶川地震发生之后,企业各界纷纷慷慨捐款。曾经因为血汗工厂事件,一度让名叫富士康的企业背上骂名,但在这次地震中其竟然以6000万的捐款额居第三,在这样的情况下,万科这样一家优秀的、知名的房地产企业仅以200万元示人,不引发责难是不可能的。
王石其实特别,光凭他当初把万科“捐了出来”就可以看出他与普遍企业家的不同。在王石的带领下,万科演变成一家非常注重政府关系的企业,可以说万科一直以来在政府层面保持着良好的形象,扮演着听话的好孩子的角色。就像当初王石“捐”出自己的企业一样,他一直打的是政府牌,也很用心地分析过企业与社会、企业与政府的关系,但王石的这张政府牌在地震捐赠中玩得似乎有点过火了,他没有顾虑到慈善捐赠与企业危机原来蒙着那么一层因果关系。
按理说,慈善不应该背负上危机之名,也很少听说哪家企业因慈善捐赠而陷入一场危机的。但从万科的捐款事件中,我们可以发现,慈善举动一不留神就会演绎成企业的悲壮之旅。这是一个信息时代,也可以说这是一个“玻璃时代”,只要有一点风吹草动,媒体、特别是网络媒体就是危机的催化剂。可以想象,危机的信息传播比危机本身发展要快得多。
危机具有强烈的破坏性,不管是什么样的规模的危机,总会在一定程度上给企业以破坏性打击,危机所带来的混乱和恐慌往往又会加剧危机的恶化,使企业遭受更大的损失。从最初规定个人捐款的数量、到王石博客里的那些观点、再到一亿元补救性的捐款计划,这些动作看似是万科的危机管理,但这种挤牙膏似的措施让人们产生了更多的质疑,万科的品牌形象从未如此受伤过。在万科出现“捐款事件”后,其一直在致力于化解这场危机,包括王石的道歉、试图参与灾后重建以及后来的股东大会。近些年中国企业越来越注重危机管理了,但不恰当的危机管理则会将危机愈演愈烈,将事实越抹越黑。
慈善与危机,有人认为这两者可以相辅相成,因为当一面出现危机时,可以以另一面的慈善将其化解之。当我们回顾万科事件时,万科因慈善而沾染上了危机,而当危机到来时,万科仍然是用慈善的方法对付。慈善与危机看似乎相辅相成,但慈善并不能成为危机永远的避难所。
在“捐款事件”后,万科表示将设新闻发言人制度,甚至会审查相关管理层的博客,以避免企业领导的不慎言论影响万科形象。通过万科的捐款事件,很多企业都需要认真思考慈善与危机的关系了,对那些知名企业而言,慈善危机已经成了他们做企业的必修课。一个社会的商业规则不是恒久不变的,当你在塑造甚至是改变商业环境的同时,你也必须得跟着这个大环境走。
责难“王石们”更应问责社会本身
做企业难,做名企业更难,做天天受到追捧的名企业可谓是难上加难。在中国,慈善世界是有潜规则的,在责难“王石们”的时候,我们更应该问责社会本身。
房地产业是个受万众瞩目的行业,万科又是这个行业中最有名的企业之一,其一招一式都会引来无数关注。万科董事长王石又是一个非一般的人物,他不仅是个成功的创业者、更是家知名房地产上市公司的董事长,也是个偶尔会在时尚杂志露脸的人,还是个能接拍到广告的人,这一系列的面孔让他无法不受人关注。
在慈善捐赠中,最有发言权的往往就是那些企业家,因为更多的时候他们是慈善大举动的真正经历者,有时还是受害者。面对慈善,有的人越来越不知所措,越来越迷茫。对于像王石那样在慈善捐赠中受到非议的人,我们一律用“王石们”来代替。
记者曾听一个媒体朋友谈到这样一个事情。他所采访过的一个“王石们”级别的知名企业家,竟然收到过一些“质问捐款信”,那些信中无非是一些要钱的人质问企业家“那么有钱凭什么不捐钱给我”、“你就是应该捐钱给我”、“你快点捐钱给我”……这些信里的字句让人顿生鄙夷。或许在很多人看来,有钱的人就必须捐钱给那些需要钱的人,但这一基本逻辑是根本不成立的,我们这个社会中始终有一种仇富的心理在作祟。
再拿非政府组织(NGO)来说吧。近几年来,国内滋生出大量的NGO组织,这些NGO组织的背景可谓是错综复杂,他们或是挂靠政府机构、或是挂靠某某高校,或者是以其他的形式出现,但他们的目的是一样的,都是通过社会捐款、特别是企业捐款进而去扶助那些需要帮助的阶层。然而,我国的NGO组织的管理是不规范的,这些本是慈善身份的NGO中,也不乏一些向企业恶意要钱者,他们其实和那些写“质问捐款信”的人差不多属于同类。甚至也包括一些与企业“合作”的NGO协助企业“合理”避税的,据了解某些NGO组织曾经的负责人就是上市公司的高管,至于他们出于什么目的暂别NGO就难以猜测了。
在万科爆出捐款事件后,SOHO中国董事局主席潘石屹曾在他博客里称:“最近一些年,几乎每天在北京、上海这些大城市都有形形色色的捐款活动,但从来都没有人给我们通报这些捐款都用到什么地方了,是如何用的。”是的,或许这个群体的人真的不在乎捐出多少银两,他们更关心的是自己的捐款到底有没有真正落到实处,以至于后来每每遭遇捐款,他们开始徘徊起来、变得更加犹疑不定。
或许,正是社会上形形色色的要钱举动让企业家们、特别是让“王石们”感到反感、甚至是厌恶了。而这种厌恶的背后往往会滋生出另外一种叛逆的心态,这种叛逆就是有钱也不捐,有钱凭什么必须捐的心态。再者,“王石们”也很难接受像“梁山好汉”式的捐款排座次。
那么,是这个社会让“王石们”叛逆了?还是“王石们”触动了社会的底线?到底谁是因谁是果,这个问题太难回答,甚至无法回答。
对于万科的这次捐赠事件,著名经济学家郎咸平这样评价道:“‘王石们’的言论,从根源上看,凸显的是中国企业家信托责任的普遍缺失,这与我们培育企业家的环境息息相关。我们应该从一个更高的角度来看这个现象,那就是我们整个历史传承是如何孕育我们这代企业家的。我们会发现,我们是缺乏欧洲早期企业家Profess的信念,我们也缺乏欧洲晚期企业家法律的约束。在这种情况之下,他们说出这种心里话一点都不奇怪。所以我不是说道德责备不对,而是我们要从根源解决这个问题。”
我们的社会当中存在着一些偏激的认知,特别是对企业家慈善捐赠的认知是偏激的。有的人说,如果有一天我成企业家了肯定捐很多钱,这样的假设谁都会,但说这样话的人往往永远也成不了企业家。
中国企业家们的生存现状、精神状态,永远是《亚洲财富论坛》关注的重要因素之一。本人曾采访过阿拉善SEE生态协会发起者之一、北京九汉天成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宋军。他的一番话让人印象深刻,他说:“我们所定位的和谐社会就是中国传统文化所空位的和谐,中国最近的二十年很可怕,只有物质而没有精神。现在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社会问题,为什么会有这么多腐败?其原因就在于没有精神,欠缺了信仰。纯精神没物质不行,唯物质没精神也不行。”尽管这番话放在这篇文章中似乎有点格格不入,但是却从另一个层面给企业家的精神层面开了个天窗。
慈善理应是一种发自心灵的力量,是一种心灵的感悟与回归。每每在公开场合,“王石们”在向人们展示商业光辉的时候,往往又忽略了展示其精神层面的光辉。当然,精神层面的光辉并不是每个“王石们”都会有的,并不是每个社会中的人都会有的。
活生生的事实就发生在上市公司万科身上。在5·12四川汶川大地震中,万科的知名度再次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冲进人们的视线,而这次万科对四川灾区的“捐款秀”并不像过往的慈善捐赠那样顺风顺水,却因万科董事长王石的一席话让万科身陷有史以来的最大的危机。
有的生命太平淡了总会渴求波澜,但万科这些年来是一直生存在风口浪尖上的,在这次的“捐赠事件”中,我们难以看到万科管理层的波澜不惊,取而代之的是难以遮掩的惊慌失措。在万科的这一事件中,有的企业家评价王石是太过于张扬、低估了舆论洪流的力量,他们认为王石太引人注目了,所谓成也媒体败也媒体,以至于万科现在如此尴尬。
在万科捐款危机缠身时,有的企业家却有如此感言:还是远离媒体喧嚣的闹市而隐居到山林比较好。他们认为与媒体的交道中处处是陷阱,可谓是防不胜防。然而,真能独善其身吗?非也。
万科因慈善而“触礁”
万科的确因这次地震捐赠而“触礁”了,大地震后的大慈善行动中,王石似乎是公共舆论中的最大输家。我们再次从网络搜集了万科“捐赠事件”的成因。
5月12日,在为四川地震灾区捐款200万元之后,王石认为万科捐出200万是合适的,并规定普通员工限捐10元,不要让慈善成为负担。在此之后,王石的这一自由言论遭遇到了网民的抵制和不满,各种谩骂声不绝于各种大大小小的网络论坛,网民们不满于像万科这样的房地产界大佬才捐出区区的200万元。有人曾拿出万科去年的年报做了比较,在2007年万科销售额排名内地房地产企业第一,超过523亿元,净利超过48亿元,而此次捐赠的善款不足其净利润的万分之四。以至于到最后,矛头不仅仅指向了万科,连同其他几家“爱出风头”的房地产大佬级企业们也一并遭到网民们不满的谩骂。
针对网民的各种声音,5月15日,王石在博客中予以了反驳,恰恰是王石的这一反驳让王石和万科陷入了深深的舆论漩涡之中。
紧接着的5月20日,万科发布公告称其将在3-5年内,投入1亿元参与四川地震灾区的临时安置、灾后恢复与重建工作。公告同时指出,这项工作是纯公益性质的,不涉及任何商业性(包括微利项目)的开发。接下来,万科会以绵竹市遵道镇为重点,在净支出额度人民币1亿元以内参与上述工作。而上述费用将在未来3至5年内,根据实际需要逐年支出。
5月21日,王石对外界表示:“我现在认为,在当时这种情况下,我所说的那句话值得反思。”王石的这句话被有人的认为是在道歉,而有的人却不这样认为。对万科的不满至今依然存在,似乎并没有因万科的些许补救措施而转移风向。
对于万科来说,最大的危机不单在于网民们对王石言论的不满,关键是网络这种迅速的号召力和影响力已经使万科难以有修正自己错误的时间。在万科还没有来得及做出太多反应的时候,网络上已经有不少网民在开始自发组织“抵制购买万科住宅、抵制持有万科股票”的活动,而年初万科冒着同行们责骂的唾沫也要带头降价,可以想见销售和回款对万科的重要性,网民们的这一抵制举动给了万科当头一棒。甚至网络上有人还认为就是因为王石那几句捐赠之话,便突然成了万科的负资产。也有人认为王石的不成熟、不理智在于他为了遮掩前一个失误,而制造更大的失误——把危机从个人扩散到整个万科。
王石,这个拥有大智慧的人却犯下了一个低级的错误,王石所触动的这颗礁石是特殊时期社会舆论的礁石,似乎再多的道歉、再多的追加捐款也是枉然,甚至有点徒劳,万科的那些举动是难以弥补的。
全国工商联住宅产业商会会长聂梅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王石实在太不像话了,地产界这一次被恶传是受了王石的害。万科在最应该领跑的时候没有领跑,却带来这么不好的影响。”
通过这次万科的“捐款事件”,我们看到的是房地产企业的慷慨捐助似乎并没有扭转这一行业的负面形象,加之万科的这一举动更是让这一行业的形象雪上加霜。在这次危机中,万科可谓是步步被动,其实万科是在被社会舆论牵着鼻子走,完全失去了平日的趾高气扬。一些业内人士认为,此次事件或许只是万科信任危机的一次集中爆发。万科在已经陷入舆论漩涡危机之中还没法自拔时,其看似补过的动作却将其再次陷入漩涡。可以想象的是,在这样的漩涡之下,就算万科拿出十亿元,社会舆论也是很难将矛头调转的。
近年来,王石频频通过一系列的登山活动前所未有地提高着万科的影响力,王石也在多个场合强调着万科的社会责任感,在很多民众的眼中万科已然是家很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王石是个很有思想的人,但从这次捐款危机中,这个最老到的房地产江湖中人却表现得太不成熟,看来江湖中再老到的人稍不注意也会成为众矢之的。
慈善与危机原来只隔一墙
何为慈善?慈善又是如何背负上危机之名的?
《中国大百科全书》是这样解释慈善事业的:从同情、怜悯或宗教信仰出发,对贫弱者以金钱或物品相助,或者提供其他一些实际援助的社会事业……其目的是为了做好事求善报。
《大美百科全书》又是这样解释慈善事业的:最悠久的社会传统之一,它借由金钱的捐助和其他服务,来提升人类的福祉。慈善就是富于同情心,是人类内心深处的情感流露。为善者可以升华自己,升华世界。
王石曾对媒体说过,在他所读过的书当中,对其影响比较大的是汤因比的《历史研究》,他说这本书决定了其世界观。从一些资料中我们不难发现,汤因比写这本书时,他是有强大的使命的,他思考人类历史的意义、人类文明的尊严,他是想写出这个所谓的文明世界的真正本质;想写出人类文明的发展和兴衰;也想写出人类的原罪、现实的苦难和未来的困境;写出世界发展的终极层面。
在这个世界上,是很难解释文明世界的真正本质的,更难真正回答什么是人类文明的尊严,就如同人们很难想象的是原来慈善与危机间只有一墙之隔。
汶川地震发生之后,企业各界纷纷慷慨捐款。曾经因为血汗工厂事件,一度让名叫富士康的企业背上骂名,但在这次地震中其竟然以6000万的捐款额居第三,在这样的情况下,万科这样一家优秀的、知名的房地产企业仅以200万元示人,不引发责难是不可能的。
王石其实特别,光凭他当初把万科“捐了出来”就可以看出他与普遍企业家的不同。在王石的带领下,万科演变成一家非常注重政府关系的企业,可以说万科一直以来在政府层面保持着良好的形象,扮演着听话的好孩子的角色。就像当初王石“捐”出自己的企业一样,他一直打的是政府牌,也很用心地分析过企业与社会、企业与政府的关系,但王石的这张政府牌在地震捐赠中玩得似乎有点过火了,他没有顾虑到慈善捐赠与企业危机原来蒙着那么一层因果关系。
按理说,慈善不应该背负上危机之名,也很少听说哪家企业因慈善捐赠而陷入一场危机的。但从万科的捐款事件中,我们可以发现,慈善举动一不留神就会演绎成企业的悲壮之旅。这是一个信息时代,也可以说这是一个“玻璃时代”,只要有一点风吹草动,媒体、特别是网络媒体就是危机的催化剂。可以想象,危机的信息传播比危机本身发展要快得多。
危机具有强烈的破坏性,不管是什么样的规模的危机,总会在一定程度上给企业以破坏性打击,危机所带来的混乱和恐慌往往又会加剧危机的恶化,使企业遭受更大的损失。从最初规定个人捐款的数量、到王石博客里的那些观点、再到一亿元补救性的捐款计划,这些动作看似是万科的危机管理,但这种挤牙膏似的措施让人们产生了更多的质疑,万科的品牌形象从未如此受伤过。在万科出现“捐款事件”后,其一直在致力于化解这场危机,包括王石的道歉、试图参与灾后重建以及后来的股东大会。近些年中国企业越来越注重危机管理了,但不恰当的危机管理则会将危机愈演愈烈,将事实越抹越黑。
慈善与危机,有人认为这两者可以相辅相成,因为当一面出现危机时,可以以另一面的慈善将其化解之。当我们回顾万科事件时,万科因慈善而沾染上了危机,而当危机到来时,万科仍然是用慈善的方法对付。慈善与危机看似乎相辅相成,但慈善并不能成为危机永远的避难所。
在“捐款事件”后,万科表示将设新闻发言人制度,甚至会审查相关管理层的博客,以避免企业领导的不慎言论影响万科形象。通过万科的捐款事件,很多企业都需要认真思考慈善与危机的关系了,对那些知名企业而言,慈善危机已经成了他们做企业的必修课。一个社会的商业规则不是恒久不变的,当你在塑造甚至是改变商业环境的同时,你也必须得跟着这个大环境走。
责难“王石们”更应问责社会本身
做企业难,做名企业更难,做天天受到追捧的名企业可谓是难上加难。在中国,慈善世界是有潜规则的,在责难“王石们”的时候,我们更应该问责社会本身。
房地产业是个受万众瞩目的行业,万科又是这个行业中最有名的企业之一,其一招一式都会引来无数关注。万科董事长王石又是一个非一般的人物,他不仅是个成功的创业者、更是家知名房地产上市公司的董事长,也是个偶尔会在时尚杂志露脸的人,还是个能接拍到广告的人,这一系列的面孔让他无法不受人关注。
在慈善捐赠中,最有发言权的往往就是那些企业家,因为更多的时候他们是慈善大举动的真正经历者,有时还是受害者。面对慈善,有的人越来越不知所措,越来越迷茫。对于像王石那样在慈善捐赠中受到非议的人,我们一律用“王石们”来代替。
记者曾听一个媒体朋友谈到这样一个事情。他所采访过的一个“王石们”级别的知名企业家,竟然收到过一些“质问捐款信”,那些信中无非是一些要钱的人质问企业家“那么有钱凭什么不捐钱给我”、“你就是应该捐钱给我”、“你快点捐钱给我”……这些信里的字句让人顿生鄙夷。或许在很多人看来,有钱的人就必须捐钱给那些需要钱的人,但这一基本逻辑是根本不成立的,我们这个社会中始终有一种仇富的心理在作祟。
再拿非政府组织(NGO)来说吧。近几年来,国内滋生出大量的NGO组织,这些NGO组织的背景可谓是错综复杂,他们或是挂靠政府机构、或是挂靠某某高校,或者是以其他的形式出现,但他们的目的是一样的,都是通过社会捐款、特别是企业捐款进而去扶助那些需要帮助的阶层。然而,我国的NGO组织的管理是不规范的,这些本是慈善身份的NGO中,也不乏一些向企业恶意要钱者,他们其实和那些写“质问捐款信”的人差不多属于同类。甚至也包括一些与企业“合作”的NGO协助企业“合理”避税的,据了解某些NGO组织曾经的负责人就是上市公司的高管,至于他们出于什么目的暂别NGO就难以猜测了。
在万科爆出捐款事件后,SOHO中国董事局主席潘石屹曾在他博客里称:“最近一些年,几乎每天在北京、上海这些大城市都有形形色色的捐款活动,但从来都没有人给我们通报这些捐款都用到什么地方了,是如何用的。”是的,或许这个群体的人真的不在乎捐出多少银两,他们更关心的是自己的捐款到底有没有真正落到实处,以至于后来每每遭遇捐款,他们开始徘徊起来、变得更加犹疑不定。
或许,正是社会上形形色色的要钱举动让企业家们、特别是让“王石们”感到反感、甚至是厌恶了。而这种厌恶的背后往往会滋生出另外一种叛逆的心态,这种叛逆就是有钱也不捐,有钱凭什么必须捐的心态。再者,“王石们”也很难接受像“梁山好汉”式的捐款排座次。
那么,是这个社会让“王石们”叛逆了?还是“王石们”触动了社会的底线?到底谁是因谁是果,这个问题太难回答,甚至无法回答。
对于万科的这次捐赠事件,著名经济学家郎咸平这样评价道:“‘王石们’的言论,从根源上看,凸显的是中国企业家信托责任的普遍缺失,这与我们培育企业家的环境息息相关。我们应该从一个更高的角度来看这个现象,那就是我们整个历史传承是如何孕育我们这代企业家的。我们会发现,我们是缺乏欧洲早期企业家Profess的信念,我们也缺乏欧洲晚期企业家法律的约束。在这种情况之下,他们说出这种心里话一点都不奇怪。所以我不是说道德责备不对,而是我们要从根源解决这个问题。”
我们的社会当中存在着一些偏激的认知,特别是对企业家慈善捐赠的认知是偏激的。有的人说,如果有一天我成企业家了肯定捐很多钱,这样的假设谁都会,但说这样话的人往往永远也成不了企业家。
中国企业家们的生存现状、精神状态,永远是《亚洲财富论坛》关注的重要因素之一。本人曾采访过阿拉善SEE生态协会发起者之一、北京九汉天成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宋军。他的一番话让人印象深刻,他说:“我们所定位的和谐社会就是中国传统文化所空位的和谐,中国最近的二十年很可怕,只有物质而没有精神。现在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社会问题,为什么会有这么多腐败?其原因就在于没有精神,欠缺了信仰。纯精神没物质不行,唯物质没精神也不行。”尽管这番话放在这篇文章中似乎有点格格不入,但是却从另一个层面给企业家的精神层面开了个天窗。
慈善理应是一种发自心灵的力量,是一种心灵的感悟与回归。每每在公开场合,“王石们”在向人们展示商业光辉的时候,往往又忽略了展示其精神层面的光辉。当然,精神层面的光辉并不是每个“王石们”都会有的,并不是每个社会中的人都会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