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刊亭的那个男子

来源 :初中生之友·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iki11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我才留意到报刊亭的那个男子。
  他瘦瘦高高的身材,总穿一件染了很多污渍的灰色夹克,一条洗得发白的牛仔裤,很有年代感。他的头发杂乱而油亮,像很久未洗过了,青硬的胡茬错落分布在他略尖的下巴上。他的眼角微微挑起,有种桀骜不驯的凌厉,可他眸中偶尔也透出迷茫,不知道在看何方。
  凌乱,我的第一感觉。所以我会在第一次看见他时下意识避开,我以为他是一个无家可归的流浪汉。可等我稳住心神,认真分辨后,就否定了我的第一感觉。“不过是一个不太认真穿衣、有些邋遢的普通的成年男子罢了。”我这样想,便不去在意了。
  可是我一连几天都看见他在我家旁边那条我上学的必经之路上徘徊。无论早晚,从不缺勤。
  “他到底在干什么?”我心底的疑问盘旋着上升,我愈来愈觉得他异样:他迷茫的眼神还能关注什么?他慢慢腾腾的,想要做什么?他傻笑什么……
  我已经控制不住我的好奇心了,便去向母亲打听。她混迹菜市场已好多年,街坊邻居的八卦问她一定没错。那人整天在附近徘徊,那么他家应该也不会太远。我向母亲描述了那人的容貌、行为等,她想了想,说:“他是个苦命的人,唉……”
  我听了母亲的话,更想知道其中缘由了,母亲便缓缓向我讲起了他的掌故。
  要从十几年前说起。
  那时他是意气风发的翩翩少年郎,想要创下一番事业,证明给父母看,给他喜欢的姑娘看。一切都是那么好。他鼓足勇气带着自己的全部家当去了大城市,努力打拼,而飞速发展的大城市似乎也被他的努力与一身孤勇感动,他一路升职加薪,终于一席之地有了,美娇娘有了,孩子也有了,一切都有了。可就在这个时候,噩梦来了。
  因为他平时树敌太多,行事过于招摇,惹怒了一个人物,被降职,调往一个鸟不拉屎的偏远部门。他的才干无处施展,心情郁结,却又不敢向妻倾诉,只说自己去了一个稍清闲的部门,能够有更多时间陪伴妻女,妻虽有疑,但也没有多问。日子寻常过,可开销却日日削减。这样是瞒不住的,妻最终知道了,没说话,多找了一份零工做。一日一日,熬啊熬,美娇娘变成了黄脸婆。熬啊熬,好像有什么变了。
  妻怪他没用,没办法找到好工作,没办法养活妻女;他嫌妻啰里啰唆,不懂得体谅。一天一天,争吵不休,最终爆发。妻带着孩子决绝离去,留下一套空荡荡的房子,一段空荡荡的曾经,一个空荡荡的他。他给妻发邮件,发信息,打电话,直到电话号码变空号,直到……
  他打着已是空号的号码过马路,出了车祸。在老家的双亲匆匆赶来,在他病床前号啕大哭。醒来后,他只有几岁智力,不认得双亲,只说自己要等人,很重要。他的双亲看着他,言语中满是辛酸与不舍:“我们要是走了,他可咋办呢?”
  他现在有时会在一个报刊亭工作,我时常去光顾他的生意。一天,我去买杂志,正好是他守亭。我选定了杂志,他拿下来,皱着眉算了一会儿价钱。我看着他,不说话,等他算。“是15块3角。”他算完,有点儿自信地说。
  我递过一张20元。他接过,看了一会儿,给我找钱。“嗯……”他略顿了一下,“找4块7。”
  我接过杂志和钱,点头道了谢,见他一脸孩子气似的高兴。我转身,看见了不远处是他的母亲,一脸慈爱。春日的阳光透过树叶洒下来,投在她的脸上,一派祥和。他也看到了母亲,露出了暖融融的笑,轻轻招了一下手。
  我突觉自己眼眶有些潮湿,笑笑,在阳光下轻盈地转了个圈,然后拔腿向家的方向奔去。
  嗯,我也有妈妈。我想现在就见到她,只为轻轻唤她一声:“妈妈。”
  (指导老师:段荣香)
  作者小小年纪,却对世事洞察颇深。本文以小说的構架,形象地说明了亲情至深的道理,无论人生怎样风云变幻,对我们不离不弃的,除了父母还有谁?只是现在的不少人子,习惯了双亲永无休止地付出,眼睛和心却往往看不见他们,这样的情感失衡让人心生寒意。因此,文中这个傻儿子冲着远处的老母亲那暖融融的一笑,以及小作者突然想奔回家当面轻唤一声“妈妈”的冲动,应该是本文最明亮的部分。当然,本文结构有点拖沓,不利于很好地表现主题。
其他文献
一  海报贴出来了。小说码成垛了。  卜先生坐在桌子后面,心情激动。  卜先生是一个作家,最近刚刚出版了他的处女作,出版社就给他安排了这个签售会。  作为一个新人,能开签售会实属难得!但对卜先生来说,压力远比动力大,他一直在想着:如果没有几个人来找他签名,怎么办?毕竟,他并不是一个有名的作家啊。  签售会的举办地点是一个大书城。人来客往,应该还是会有人来捧场的吧?卜先生想。  但是他毕竟太默默无闻
改革开放30多年,我们的生活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整体上迈进了小康社会,但小部分人仍然生活在贫困中,甚至还有特别困难的家庭。我们的党和政府想方设法改变这一现状,由原来的定向扶贫过渡到现在的低保,使生活在贫困中的人们得到了温暖,生活有了基本保障。《月儿》讲述的就是与之有关的故事,相信读了此文,你会被文中主人公月儿身上所具有的精神品质深深打动,并对她产生由衷的敬佩。    月儿  ○李鸿春    认识月
如果你有话想说  我对自己未来的规划是:思想独立,经济自由,虽不苛求能成为女强人,但也想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地。可惜我身处环境落后的小山村,我的未来规划似乎很难实现。  首先,我在小县城里能获取的资源十分有限。我曾想提高英语口语,还找我的英语老师推荐学习机构。她想了一会儿告诉我,我们这地方真没有合适的。那时候,我看着省城的朋友在QQ空间里“吐槽”英语培训机构的课程学得多累多辛苦,心里满满的都是羡慕。 
有古书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巴祗为扬州刺史,与客暗饮,不燃官烛。”这话什么意思?这是夸赞巴祗为政清廉节俭。你想想看,巴祗个人掏钱,晚上在官衙里设宴请客,可他宁愿摸黑吃饭,也不用公家的蜡烛照亮,这样的操守,怎不令人敬佩!  别以为这样的“迂人”只有一个,绝不是。南宋诗人周紫芝在《竹坡诗话》中记载:李氏家族曾有一人为官特别廉洁,公私分明。一天,他正在烛光下办理公务,有人送来一封家书。他当即灭掉公家的蜡
本期挑选的5个易错表达都是大家平时可能没有注意到的细节,比如介词、连词和冠词的使用。希望同学们看完本期的5个句子,对这些词语的使用能有新的认识。现在先看看下面5句话,试着把它们翻译成英文吧。  1. 你能找到问题的答案吗?  2. 我周日上午打扫了卫生。  3. ——你不是学生吗?  ——不,我是学生。  4. 他因为病了,所以没去上学。  5. 一节钢琴课通常花费半小时。  1. 你能找到问题的
腊月见底,过年的氛围越来越浓了,校刊小记者徐铮铮没有闲着,在家附近采访街坊邻居,想了解每个人心中的“年味儿”。  邻居张阿姨:年味就是团团圆圆,平时工作学习都很忙,过年了一家人一起围着圆桌吃年夜饭,没有比这更开心的了!  上大学的周姐姐:年味就是热闹红火呀!“爆竹声声辞旧岁”,家里家外到处都是“满堂红”,象征着日子红红火火!  同学熊明明:年味?年味不就是食物的香味吗?  徐铮铮被熊明明的话逗乐了
摘要:语文教学改革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程。时下对中学语文教学的改革存在一些误区,需要广大中学语文教师认真研究一些优秀课例,并把其中的精髓进行推广,使语文教学改革得以顺利实施。  关键词:语文教学;教学智慧;教学内容  从事教学工作多年,总觉得教与学的关系就是教师在前方导引,学生在后面跟进。教师的“导”与学生的“进”契合度如何,则是评判教学效益的重要表征。其中,教师以什么样的智慧来导引学生前行则是重
本期的英文坑,我们同样总结了五个跟生活相关的英文句子,结合同学们实际生活的一些经历,也能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些表达背后的区别。接下来我们先自行试着翻译一下下面这五句话,看看你会不会又中招!  1. 请打开水龙头。  中国式:Please open the tap.  美国式:Please turn on the tap.  虽然“open”和“turn on”都有“打开”的意思,但是打开的对象是有区
【导语】  解读完材料作文所提供的材料,从中提取出若干可供写作的话题,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第一步。接下来,同学们应该从中选择一个适合自己写作的话题,确定主旨,明确写作方向,为主旨的选材、结构的安排做好准备。  【文题再现】  阅读下列材料,自选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600字以上。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辞官归隐后,乡邻中有一少年,向陶渊明请教读书妙法。  陶渊明什么也没说,只是拉着少年的手来
如果你有话想说  我的父母让我很烦恼,他们经常在我耳边说:“你看看你表姐莎莎,啥都比你强!她性格好,懂礼貌,学习成绩优异,在家做完作业后还帮父母干活……”在父母的眼中,我是干啥啥不行,“干饭”第一名。  不过我的表姐莎莎,真的挺优秀的。我和她在一所学校,更不幸的是,我们还在同一个班。她的成绩常年排在班级前三名。她做卷子的速度比我快很多,一道数学大题我要想好长时间,她一会儿就能答完。关键是她学习看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