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ldboar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小学的各门课程也紧跟时代的潮流,将信息技术引入教学活动中。小学科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将信息技术应用于科学实验教学,能够激发课堂的活力,调动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积极性,保证科学课堂的效率和质量。本文根据实际教学经验,分析信息技术对于科学教育的重大意义以及应用信息技术开展科学实验教学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信息技术;策略
   科学素质是小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学生以科学的眼光看待社会和自然界,运用科学知识解决问题。想要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必须通过开展科学实验教学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科学的方法,深入理解科学知识。经过调查研究,发现在科学实验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能够提高教学质量。
   一、信息技术推动科学教育的发展
   (一)有利于激起学生对科学的热爱
   信息技术包括图片、音乐、视频等多方面的内容,能够给学生带来更加生动的课堂体验。科学课程中涵盖的知识面较广,很多理论知识不易理解。而采用信息技术,能够将深奥的科学知识更直观地展现出来,弱化学生的学习难度。信息技术还能刺激学生的感官,将其引入科学的天地,让学生在科学知识的瀚海中遨游。利用信息技术,抽象的科学知识变得更为具体,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在潜移默化中,学生便会热爱科学、热爱科学课。
   (二)有利于丰富科学课堂的内容,活跃课堂气氛
   科学教材是小学生学习的主要内容,很多有趣的科学知识却没有被编写在教材之内。利用信息技术,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搜集更多的科学教学素材,将其展示给学生。此外,受到篇幅的限制,很多课本上的知识都被一带而过,限制了学生对科学知识的了解程度。教师可以制作课件或小视频,有针对性地拓展教学内容,丰富课堂。因此,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给传统的科学课堂注入活力,让课堂内容更加丰富多彩,将沉闷的课堂气氛一扫而空。
   (三)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效率
   现如今,信息传播速度更快,通讯更加发达,进一步促进了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信息技术的使用降低了学生的学习难度,学生能够用更少的精力学习更多的科学知识内容。教师运用多媒体技术改进了教学方法,不必将宝贵的课堂时间浪费在板书上面,因而能在相同时间内传授更多的知识。此外,学生可以利用手机、电脑等工具,完成电子作业。互联网和移动通讯技术,使得学生查阅资料更加便捷,完成作业时间更短而质量更高,提高了学生的科学学习效率。
   二、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有效策略
   (一)制作多个微视频,推进科学实验进度
   小学生的身心处于发育阶段,不能进行长时间的学习。为了促进学生的健康发育,教育部门和学校将学生的学习时长控制在了一定时间内。在这段时间里,学生需要学习语文、数学等多门课程,大多数学生每周只能上二至三节科学课。假若教师进度缓慢,便会影响学生吸收科学知识。在传统的科学教育中,教师主要是口头传授,在指导学生实验时分身乏术,导致学生的实验进度缓慢。利用信息技术发展,教师便能够采用更高效的方法指导学生的实验活动。
   例如,教师可以整合教材知识,制作短小精悍的微视频,促使学生完成“植物的花”这一节的实验。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认识植物的花的组成部分:花萼、花瓣、雄蕊和雌蕊。在学习课堂内容时,教师需要组织学生解剖花,然后利用放大镜观察花的结构。这个实验比较考验学生的动手能力,有一定的失败率。为了保证实验教学顺利完成,教师可以课前先做一遍实验,将所有实验步骤拆分下来,录制成一个个的微视频。因而,学生可以根据教师播放的视频来进行实验。当一个微视频播放完毕,学生的实验也同步完成。教师应当巡视班级,观察学生的实验进度,纠正学生的错误行为,假若整体实验效果良好,再播放下一个视频。“植物的花”这节课的理论知识较为抽象,学生用肉眼无法分辨花的各个部分,而用放大镜则可能找不到合适的地方,阻碍实验进程。微视频能够使学生对于实验观察的内容有一个大致的认识,不至于在亲身实践中一头雾水,浪费课堂时间。制作微视频指导学生的实践活动,能够节约时间,减少失误,推动实验进度和教学进度。
   (二)利用知识网站和电子图书馆,拓展实验教学资源
   科學教师往往是根据科学教材来设计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深入学习科学知识。由于科学属于第二学科,不如语文等主要学科受到重视,学校的图书馆、电子资料库中有关科学的内容较少,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科学实验教学。在信息大爆炸的今天,教师和学生有机会阅览互联网上的各种知识。教师应当学会利用信息技术检索并整合科学实验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实践指导,促进学生实验活动的顺利进行。由于科学实验中变数较多,教师不能面面俱到,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查阅资料,自主解决实验中遇到的问题。
   例如,教师可以从互联网上下载有关动物的科学知识,设计合理的实验活动,帮助学生学习青岛五四制四年级科学课本中“动物王国”内容。本节课的实验内容是让学生画出自己最喜欢的动物,并详细介绍这种动物。为了帮助学生获得更多的实验信息,教师可以从网站及电子图书馆中检索“动物”一词,筛选出其中与动物相关的书籍或文章,简化文字信息并整理出来。这样,教师便能将动物的分类、动物习性、动物外表与动物行为等方面的知识整合在一起,刊印下来发给学生。画一幅动物图,需要学生参考自己的所见所闻仔细勾勒,考察学生的观察能力。假若某学生想要画一只乌龟,而课堂上没有乌龟,自己又从来没有仔细观察过乌龟,便可以使用教师的手机搜索乌龟的图片,将图片记在脑海中。绘画完毕,学生便可以查阅教师提供的册子,分析自己画出的动物属于哪一个科别,这种动物的生活习性及日常行为。利用信息技术,学生便能使用更多的实验工具,从实验活动中感受到不同动物的形体美、色彩美和动态美。
   (三)通过多媒体展示科学现象,提高学生的实践探究能力    开展科学实验教学,最重要的目标便是培养学生的实践探究能力。很多科学实验的活动周期较长,而教师的教学内容不可能局限于某一个科学实验。这时,便要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教师可以用多媒体播放幻灯片,先将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展示给学生,让学生通过幻灯片了解科学知识,做好长期实验的心理准备。而后,学生再进行实验,定期检验实践成果,对比幻灯片的内容反思自己,探究科学原理,提高实践探究能力。
   例如,教师可以播放幻灯片,展示植物的成长过程,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深入理解青岛五四制三年级科学教材中“植物的生长”这一内容。本单元有一节课以“种辣椒”为主题,这也是学生要进行的科学实验。辣椒的生长需要经过播种—发芽—出土—长叶—开花—结果等过程,生长周期较长,短期内无法得出实验的结果。教师可以制作PPT,根据科学知识模拟辣椒的生长,将其展示给学生。首先为学生展示辣椒的发芽状态,配上文字“播种后5-8天发芽出土”;第二个图片则是辣椒长出了叶子,并用文字说明出土后15天左右长出第一片真叶,以此类推,让学生了解辣椒生长的全过程。然后,教师将种子发给学生,令其自主进行科学实验,并生成实验报告。如果学生没有事先经过学习,很有可能在实验过程中产生焦躁、迷茫的情绪,不知道自己的实验是否正确。通过观看幻灯片,学生会更有信心进行实验,明确自己的实验进度,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在长期的種植实验中,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进一步提高,还能通过所学知识解决困难,不断提高实践探究能力。
   (四)利用信息技术分析学生实验成绩,及时调整实验教学方向
   成绩是检验学生是否真正掌握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科学实验成绩,发现学生所欠缺的实践技能。在信息技术没有普及之前,教师需要对比学生过往的所有成绩,观察学生各个阶段的学习情况。这种方法工作量较大,产生的效果也不明显。而通过信息技术,教师只需将学生的实验成绩储存在电脑中,由电脑自动分析学生的成绩是上升还是下降,还能精确计算学生成绩的浮动值。这便能够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通过计算机分析的数据判断学生每个学习阶段的状态,适时调整实验教学的方向。
   例如,教师可以利用Excel储存并分析学生的实验成绩。Excel分析处理表格的能力十分强大,教师可以利用其制作学生实验成绩表。科学实验的种类较多,有较强的目的性,有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有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有的则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教师可以挑选较为典型的实验活动,以各种实验能力命名,整合在同一个表格内,并输入成绩数据,自动计算出学生的排名。教师还可以利用软件中的工具求出平均值,查看科学实验教学的整体效果。制成表格之后,教师便能生成条形统计图或扇形统计图。相较表格而言,统计图更为直观。通过统计图,教师很明显就能看出学生各项能力的强弱。每个学生都有长处和短处,而且学生之间具有很大的差异性。根据分析出的结果,教师便能够了解学生在实验中普遍缺乏的能力,立足整个班级,及时调整教学方向,设计更多针对性较强的科学实验,补足学生的短板。
   综上所述,教师可结合利用信息技术分析学生实验成绩,及时调整实验教学方向、通过多媒体展示科学现象,提高学生的实践探究能力等策略,开展教学计划。
   【参考文献】
   [1]杨秋蓉.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的实践与运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9(08):171-172.
   [2]钟锋锋.信息技术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0,No.86(02):132-132.
   [3]曾定富.试析信息技术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的有效应用[C].教育理论研究(第十辑),2019.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已经是教学日常中不可缺少的课程之一。教育和生活是密不可分的,随着教育制度的不断改革和发展,越来越多的教学理念也应运而生,其中生活化教学受到了越来越多的教育学者的关注和青睐。道德与法治课堂对初中生的教育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和非凡意义,它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塑造。因此,在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方法中的创新是刻不容缓的,加强初中学生思想道
【摘 要】在新课改的背景下,由于板块式教学模式在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其还可以更有针对性的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点的学习,所以如何实现其在教学过程中的有效运用也成为了小学语文教师重点关注的话题。本文则将对板块式教学的实践意义进行一定的分析,并对板块式教学的实施策略进行一定的探讨,希望能够为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以及中低年级小学生语文素养的培育产生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小学语
河南暴雨近日引发全国关注。人们为郑州救灾揪心的同时,也不约而同注意到了农村汛情。最近几天,河南新乡持续遭遇强降雨,小时雨强和累计降雨量均超过历史极值,受灾人口高达47万余人,农作物受灾面积5.5万余公顷。此外,北方不少农村也迎来暴雨,一些地区的降雨量甚至超过了郑州,很多网友们都在问,广大农村地区汛情如何?我们的父老乡亲现在安全吗?
教师在物理核心素养理念下,应强调知识的深层次理解和深度处理,引导学生在分析论证中,能基于逻辑、证据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本文基于物理学科核心要素,探讨了深度教学与核心素养的关联性、一致性,尝试以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等具体课程目标为抓手,提出了融合物理核心素养要素的深度教学路径,力求让学生在自由探索与科学推理中,亲身经历问题的猜想、假设、论证,逐渐形成正确运用科学证据,敢于创新的物理思维品质、观念和科学探究能力。
【摘 要】信息技术课程的设立是为了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实践能力,对于高中生来说是一门重要的必修课程。然而,近年来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成果与最初的目标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究其缘由是由于一线教学中依然存在诸多问题。而STEAM教育理念的出现很好的弥补了前期教育所出现的问题,也为信息技术教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该理念将多学科经过合理的整合向学生进行知识输出,有助于学生的综合素养的提升。本文将基于STEAM
【摘 要】目的:通過跟踪测试珠心算教学的实施对低年级学生数学认知能力的影响,从而确定珠心算的教学可以提升低年级学生的数学认知能力。结果:实施珠心算教学的学生比未实施珠心算教学的学生在数字快速拷贝、心算、数字记忆、无意义图形再认方面提升幅度有显著差别。结论:珠心算教学的实施能够提升学生的数学认知能力,尤其是心算和图形记忆能力方面。   【关键词】珠心算;数学认知能力;图形记忆   一、珠心算对数学认
【摘 要】互联网融合教学是当前教学改革的重点。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有效使用直播教学手段,开展线上直播教学,对全力保障教师们在网上教、学生们在网上学的实效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直播课堂;初中数学教学实践;有效教学   “互联网+”时代,信息化融合教学已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为初中数学直播教学探究提供了切入点;在信息化时代成长起来的“00后”学生为線上直播教学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完美的改革基础条
德育工作是初中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组织者、管理者和引导者,应该在学生德育工作中扮演重要角色,应该积极地培养学生的个人素养,提高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让学生朝着正确的人生轨迹成长,从而带动整个班级形成良好的德育氛围,提高学生的德育水平,班主任要以身作则通过率先示范的方式来引导、带动学生,让学生形成合理的生活习惯,能够主动培养自身的优良品质,进而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为未来适应社会做好准备,完成自身的人生理想。
【摘 要】物理新课程标准要求中学物理教学要注重学生学科素养与核心素养的培养,使学生具备终生学习能力、沟通协调能力、自主探究能力和科学核心素养。问题意识是目前中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强调学生能够批判性地学习新知识,并将已有的认知经验融入新的学习中。高中物理知识综合型较强,教师可从物理概念、规律及实验方面,分析促进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途径,由学生认知规律、思维方式、教学情境着手,通过调控学生认知过程,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问题是数学的核心,而情境是问题的载体,通过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问题情境的创设,就能激发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实现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应深刻的进行问题情境教学这一新型教学模式的学习与实施,并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践中通过多元化问题情境的创设,来增强问题情境的有效性,促进问题情境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实施。   【关键词】小学数学;问题情境;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