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态课不常态的语文教学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anq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终于等到王校上课,期盼了大半年有余,当王校提出要上《滕王阁序》这篇旷世经典时,着实又兴奋又吃惊。听王校的课会有许多思考,但这次我想先回忆自己对这篇课文的处理,再对比王校的课,通过找差距来学习。
  基于对9班的学情考虑,我认为《滕王阁序》这篇课文重在理解字词,处理课文内容,联系王勃写作背景浅谈思想感情。因此,本文授课安排是第一课时是检查学生书面的圈点批注与对王勃基本情况简介与写作时的遭遇。第二节课梳理第一段文本后用四字归纳大意,因为9班学生文言文学习基础薄弱,大部分字词在于老师的讲解,再加以朗读训练,包括老师范读和学生齐读与默读背诵。从学生的听课的表情看来,发现近一半的学生进入了云游状态,必须及时做出调整教学内容的安排。在第三课时讲说第二、三段时,结合写景特点,引导学生进入品评语言的环节。如:“烟光凝而暮山紫”句中的“紫”,写出了一片青紫的傍晚山色是多么的宏大而美丽,本次集会在这样的自然环境中进行是多么令人神往。当学生的兴趣被调动起来,课间学生提出问题:既然是秋景,为何“层峦耸翠”,一片翠绿形容秋景,妥不妥?好问题,因为学生思考了且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于是和她探讨了一番,“翠”是生命力的表现。我也有了信心继续下面的课文教学。第四课时处理第四、五段,联系王勃身世,引导学生探讨作者的悲由何而来?悲的是什么?最后两个段落的处理重点是,作为一篇饯别的酬作,王勃的情感有什么特点?比较费力地完成了全文的串讲,再加上背诵、联系,本篇课文课时安排是6-7课时。课后反思,问题在于自己对文本的深入研读不够,只是安全的教完了这篇课文,可是记起王校所说的:有的文章教完以后,要让学生记住一辈子,这种教育是浸染心灵的教育。特别是面对这样经典的篇章,更应该把握教育契机。那怎样可以教一篇让学生记住一辈子的课文呢?接下来,谈谈听王校上了两堂《滕王阁序》的常态课的感受。
  第一、常态语文。大家都知道是不做任何修饰处理,不跟学生做铺垫安排的自然状态下生成的教学常态课。王校的课也不例外,文本的梳理,疑难字词的疏通,文意的概括。而不同在于,学前的规范指导:学习文言文的6个好习惯,朗读、解释、标注、归纳、翻译、段意。“我是怎么学语文,我就教你们怎么学语文。”王校一句话让我反思很多,我们总以为学生应该怎么做,学生可以怎么做,而不去问自己能不能做好。不立足于学生本身,如何因材施教?“我和同学们一起学语文”这不就是最真实的教学相长吗?有了好方法的指导,好习惯的培养,学生自然学得轻松,学得高效。
  第二、本真语文。对于长篇文言文知识的整理,王校一贯坚持做到条理性和完整性。三年前,我与王校同教一个班,听过《孔雀东南飞》的授课,当时就整理过这篇课文的文言字词知识,很是细致全面,层次清晰。此次《滕》的授课亦是如此,体现在教学过程中和导学案上。如:“穷”字的一词多义,文中五次出现:“穷岛屿之萦回”,“响穷彭蠡之滨”,“穷睇眄于中天”,“穷且益坚”,“岂效穷途之哭”。我们都知道一词多义在文言知识积累中的重要性,但我却没有发现《名师一号》中没有归纳这个“穷”的多个义项。王校在备课时,却发现了《名师一号》的提示没有归纳“穷”的多义项,并作了全面的补充完善。我知道自己忽略了对文本的关注,自然忽视对“穷”字的掌握。导学案的设计中王校自己对全文二十四典故做了全面归纳整理,读上一遍对全文清晰了很多,可是我在备课时只是串讲,估计课文讲完,学生也差不多全忘了。王校提倡的备课就是备文本,完整的备课过程不借助教辅资料,首先全凭自己对文本的深度理解,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备,获得对文本的最本真的理解,提出属于自己的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与见解,王校一直在践行着。这是一种精神,一种孜孜以求、诲人不倦、自我实现自我突破的精神。在这种精神里,不能掺杂一点懒惰、一丝懈怠、一分敷衍。
  第三、文化语文。这次听课中,最让我眼前一亮,犹如神来之笔的教学环节是:其一、对比《兰亭集序》与《滕王阁序》的异同;其二、结合生活真实体验,让学生读老师的仿写习作。两篇经典的对比,我之前也有过的念头,但终不敢实践,理由是对学生和自己的双重不自信。学生没有充分的复习和研讨,无法讨论;自己没有深入研究,光凭只字片语的点评,无法驾驭学生的思想。但是在王校抛出这个问题之后,学生两三分钟合作讨论后,就有了积极的发言,最后王校的评点很精当。“消极其表,积极其里”,“绚烂之极趋于平淡”,评价《兰》;“书生总是意难平,敢问书生路何方”,“积极有为急切而强烈”,评价《滕》。同之处:写乐景乐事;不同之处:《滕》挥洒泼墨;《兰》一个惜字如金。听完后,我发觉拉近了两篇经典作品的距离,对其高深的概括和评点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而且,学生对《兰亭集序》的回忆和理解评价很到位,有深度和广度思考,这何尝不是老师给予的勇气和智慧。课后王校说道,这个环节是一种教学的灵感,并没做过多设计准备。又让我回想起王校曾说过,许多问题的思考是在日常工作中和对生命的体验中进行的,她特别强调要想深度解读文本,必须要在把握主旨的基础上,多一点多元文化解读,要揉进教师自身的生命体验,让语文课充满语文味和诗人气质。时时刻刻的思考,深刻独到的生命体验,厚实的素养积淀,在关键时机教育机智就能闪烁出夺目的光彩。
  整个听课过程中最大的亮点是和学生一起读诗与写诗。时时刻刻玩语文,时时刻刻学语文。在王校展示自己仿写4-6字句和对偶句习作之后,学生的热情也被充分调动起来了,当堂对照“惠东巽寮湾”的图片,学生仿照王满英老师的习作——巽寮湾三角洲岛观景憬悟“洲山涵远近,孤岛隐空濛。有无海天里,乾坤一色中。”和“海天无远近,孤岛有清风。”“千山滴翠连碧浪,百舸争流竞奇峰。”“待到重来日,天地一醉翁(孤岛白头翁)”等短句,立刻写下了“华粤之东,鸥鹭飞禽之家。碧海之畔,修道参禅之人”的佳句。此刻,遥襟甫畅,逸兴遄飞,师生十分投入且享受这个过程,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站在青年教师学习的角度,我欣赏的是王校非凡的气度和教学的智慧,更被其勇气和魄力深深折服。只是还有一点遗憾,没有听到王校品味课文名句和思想感情的这节讲课,听说本节课更是精彩纷呈,活力四射。本次听课,给我注入一剂强心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目标又更加清晰了。我们的工作不只是教好书育好人,更是对自己负责,自我价值的实现。课听完了,我对课文的思考没有结束,对语文教学工作的思考还在继续。
  罗青,教师,现居广东深圳。
其他文献
案例简介欣带着几分忧虑而又急切的神情跑到我的办公室,“班主任,您现在有时间吗?”问话干脆、直接。我看到她忧郁中夹杂几分无奈的眼神里,似乎有无限的话语要向我倾诉,她的
对教材进行解读研究是每个小学数学教师必备的基本能力。然而,这方面有两个常见问题:一是过于依赖教材,忽视学生的实际需要,将教材的内容照搬进课堂。在“统计”和“量的计量
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 The
在当前的课堂教学中,大多教师能让朗读在课堂上占一席之地。但我总感觉流于形式偏多,真正能引领学生深入文本并提高朗读水平的偏少。另一方面,又有不少教师认为,朗读不需要进行技巧训练,因为一个文段、语句的朗读不存在固定的方式。但我不以为然。具体的朗读方式确实没有定规,但朗读基本要素如何拿捏、组合是很有讲究的。  目前朗读教学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上述两种情形:流于形式的朗读和随意无序的朗读。那么,朗读教学能否找
自主学习能力的养成对于学习者的终生学习和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初中阶段,尤其是初中低年级阶段,由于学生年龄、心智发展水平等因素所造成的不足,需要教师为他们进
1908年,一个名叫杰奎(kui)斯·布兰德伯格的瑞(rui)士化学家发明了一种透明而不防水的“玻璃纸”。这个昂贵的塑料薄膜在早期主要用于包装奢(she)华的物品。1927年,人们发现
数列是初等数学重要的内容之一,也是“学数学、用数学”的重要载体之一,它能有效培养与检测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数学素养。整体思想,就是从全局着眼,由整体入手,把一些表面上独
以往,教师在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总会频频碰壁,花了很多时间备课,并在课堂上对信息技术的知识进行讲解,却收不到什么效果。“微课程”这一概念所提出的时间并不长,但是却
2005年2月17日,在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人物颁奖晚会上,我们和那些新时代的英雄们一同见证了全中国的感动。在耳熟能详的袁隆平、刘翔、任长霞、牛玉儒这几个名字之外,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