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对降糖药的国内外研究概况进行介绍, 分类介绍口服降糖药物的进展和临床应用概况,并评价其疗效,借以指导其临床正确的应用及合理的个性化选择,以期为降糖药的开发研究及临床医师合理选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糖尿病;口服降糖药;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R5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1-0240-02
随着社会的进步,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体力活动逐渐减少,同时还存在营养过剩、人口老龄化等一些问题,高血压、糖尿病等一些慢性病的患病者正逐年上升,而且还出现低龄化的趋势,中国糖尿病患者已超过6000万人,而且每年还以75万人的速度增长,居世界第二[1]。糖尿病( DM) 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 目前常用食疗、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治疗.随着对DM的不断认识,对降糖药物的研究亦深入到控制葡萄糖代谢, 增强胰岛素受体敏感性, 抑制胰岛素抵抗及蛋白质非酶性糖基化,减少脂肪酸氧化代谢等方面,因而已有不少新型的降糖药物用于临床评价和治疗[2]。2005年国际糖尿病联盟( IDF)颁布了《全世界Ⅱ型糖尿病治疗指南》,要求空腹血糖<6.0 mmol/L及餐后1~2 h血糖高峰< 8.0 mmol/L。正常的情况下,摄入葡萄糖后人体通过3种机制维持正常葡萄糖水平:①刺激胰岛β细胞增长胰岛素分泌; ②胰岛素抑制内源性(主要是肝脏)葡萄糖产生;③胰岛素刺激周围组织(主要是肌肉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Ⅱ型糖尿病患者由于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细胞功能缺陷,维持正常血糖的机制遭到破坏而导致血糖的升高[3]。由于肝脏组织对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抑制肝脏产生葡萄糖能力减弱,使肝脏产生及糖原异生增加导致空腹高血糖,同时,肌肉组织对胰岛素刺激肌肉摄取葡萄糖能力下降,导致餐后血糖过高[4],本文将对DM 治疗药的研究进展做一概述。
1 按照药物的作用机理,主要口服降糖药分为4类
1.1 促进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的药物
1.1.1 磺脲类口服降糖药( SU)
降糖机制: 此类药物能促进胰岛素(RI)的分泌,降糖作用肯定, 被广泛应用于非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磺脲类药物能特异地抑制胰岛B细胞上的K-ATP 通道,使其关闭,B细胞去极化,钾通道关闭, 钾离子停止内流,钙通道打开,钙离子内流,从而促进RI分泌。此外,磺脲类药物尚可通过活化蛋白激酶C,作用于B细胞的分泌结构,直接促进B细胞的排粒作用进而促进RI分泌[5]。刺激胰岛β 细胞分泌胰岛素,减少肝糖元的分解,缓解胰岛素受体后缺陷,增加靶细胞胰岛素受体数量。磺脲类降糖药口服后均经过肝脏代谢、肾脏排泄( 只有格列喹酮是经过消化道排泄)。故首选于本身胰岛素分泌功能差的患者。本类药物主要刺激胰岛素细胞并促进胰岛素释放增加,主要用于单用饮食治疗不能控制的轻中型糖尿病[6]。
磺脲类口服降糖药(SU ): 适用于食疗、运动、减重仍不能控制的非肥胖的2型DMP.第一代有甲苯磺丁脲、氯磺丙脲(, 第二代的格列本脲、格列吡嗪、格列齐特、格列波脲、格列喹酮由于作用强、剂量小、不良反应相对较少, 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格列喹酮主要从胆汁排泄, 可改善肾脏血流, 较少引起肾功能障碍, 适用于肾功能轻、中度不良的DMP。第三代的格列美脲除具有一二代的作用机制外,还能增加组织对INS 的敏感性而发挥降血糖作用[7~8],文献报道[9]本品与同类其它药相比,具有起效快、作用强、持续时间长、剂量小、安全低毒等特点,本品每日1 次与每日2 次口服用药疗效相同,与格列本脲相比,本品较少引起低血糖,14周的研究实验表明,格列美脲1,4和8 mg 每日用药1 次对2型DMP治疗效果良好[10]。
1.1.2 非磺脲类药物
降糖机制:作用机制与磺酰脲类相似,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胰岛β细胞上结合点不同,与胰岛β细胞膜处依赖ATP 的钾离子通道上的36Kda蛋白特异性结合,使钾通道关闭,β细胞去极化,钙通道开放,钙离子内流,促使胰岛素分泌[11]。非磺酰脲类降糖药:此类药物作用机制与SU 类相似,但与胰岛β 细胞膜上的结合位点不同,可促进第一时相INS分泌而不引发第二时相INS 分泌,其结合与解离具有快速灵活的特性,服用后30 min 内出现促INS分泌作用,故应在餐前0~30 min内服用,可有效控制餐后血糖.此类药物在两餐之间服用不会引起INS释放,故对血糖水平维持均衡和保护胰岛β细胞有重要意[12],因此该药又称“餐时血糖调节剂”。此类药物依从性好(进餐吃药,不进餐不吃药),肝肾毒性低,主要用于INS分泌第一时相障碍者、饮食不规律者、对SU 类药物过敏者,更适宜合并冠心病的T2DM患者。服用该类药物需注意:肝功能损害者慎用,T1DM、酮症酸中毒患者禁用.此类药物包括瑞格列奈( 诺和龙)和那格列奈。与瑞格列奈相比,那格列奈与胰岛β细胞结合更快,作用时间更短[13]。
1.2 增加外周组织摄取和利用葡萄糖的药物
降糖机制:它并不能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RI,而是通过增加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增加胰岛素介导的葡萄糖利用,增加非胰岛素依赖的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抑制肝糖原异生,抑制肠壁细胞摄取葡萄糖等综合作用,改善葡萄糖的代谢以达到降低血糖的作用,通过抑制葡萄糖的消化和吸收起作用.减少肠道葡萄糖的吸收抑制肝糖原异生, 增加外周组织无氧酵解, 对抗升血糖激素及促进胰岛B细胞再生和功能恢复,主要包括二甲双胍类。,
二甲双胍是双胍类降血糖药物,因其能明显降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并可减少糖尿病相关的血管并发症的危险,减少糖耐量受损患者发展为糖尿病的发生率,且副作用较小,在2005年国际糖尿病联盟(IDF)最新颁布的全球2型糖尿病(T2DM)治疗指南中,二甲双胍作为糖尿病特别是肥胖患者的首选治疗药物[14]。 二甲双胍干预治疗3年可使糖尿病的发生率降低31%。二甲双胍能改善血脂的合成和代谢,降低血脂水平,抑制平滑肌增殖,改善内皮细胞功能和血管及心脏的舒张功能,对心血管具有保护作用。二甲双胍可减少体质量,对控制血压也有一定的作用[15]。二甲双胍能针对糖耐量减低患者的基本缺陷,即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异常进行治疗,从而减轻糖代谢紊乱,防止糖耐量减低患者向糖尿病转化,对减少糖尿病的发病率具有重要意义。二甲双胍常见的不良反应主要是恶心、呕吐、腹泻、金属味等消化道症状[16]。 1.3 α- 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类药物
降糖机制:为抑制小肠刷状缘上的α- 葡萄糖苷酶,使蔗糖(双糖) 和寡糖、麦芽糖(多糖) 等向单糖(葡萄糖、果糖) 转变的速度减慢,蔗糖(双糖) 和寡糖的吸收减少80%,造成肠道葡萄糖吸收减缓而改变餐后血糖,在缓解糖尿患者餐后高血糖方面优于磺脲类药。其“作用独特,豁达大度,最佳搭档,非他莫属”。目前用于临床的有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米格列托、乙格列酯等[17]。
目前应用临床的主要有阿卡波糖、优格列波糖等。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在肠道内可竞争性抑制葡萄糖苷酶,减少多糖及蔗糖分解生成葡萄糖,减少并延缓其吸收,从而降低餐后血糖、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使全天的血糖平稳,同时夜间低血糖减少,间接减少慢性并发症[18]。如果不进食碳水化合物,该类药物就不影响餐后血糖,同时还可改善异常血脂,增加小肠胰高糖素多肽分泌,改善胰岛素抵抗并且具有抗凝作用,不增加体重.因此,该药有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生的风险。该类药不但能降低餐后高血糖,拉平餐后血糖的高峰,还可减缓糖峰值的下降,使血糖昼夜趋于平稳,对易发生低血糖者尤为有益[19]。
1.4 提高靶细胞对胰岛素受体敏感性的药物
降糖机制:此类为噻唑烷二酮类药物,是胰岛素增敏剂,目前上市的主要有罗格列酮、吡咯列酮等。其通过激活脂肪组织中的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激活受体r ( PPARr)使组织细胞内FFA降低,抑制肿瘤坏死因子2α( TNF2α)活性,增强葡萄糖转运蛋白( GLUT) 24活性来提高肌肉和肝脏组织对胰岛素敏感性而降低血糖,降低胰岛素抵抗可长期调控患者的血糖和血脂,从而降低导致β细胞功能进行性衰竭的糖、脂毒性而保护β细胞功能[ 3 ]。
噻唑烷二酮可降低内源性胰岛素和游离脂肪酸水平,降低血压,调节异常血脂,脂肪重新分布,减少尿蛋白,减少冠状动脉平滑肌细胞的增殖,降低血清的反应蛋白和基质金属蛋白MMP29等危险因子,以预防和减少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发生的危险性。临床研究表明,罗格列酮每日4 mg或8 mg口服,可使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餐后血糖下降,并可维持降糖效果达30个月以上[ 20]。Pavo I等[ 21 ]在吡咯列酮研究中发现:吡咯列酮治疗组比二甲双胍治疗组效果好,并增强患者的胰岛素敏感性。Fullert S等[ 22]则经过实验认为2型糖尿病伴高血压者应用吡咯列酮最为合宜。
2 联合用药
2.1磺脲类+双胍类可增加胰岛素作用靶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和摄取,抑制肝糖原的分解及糖异生,提高胰岛素敏感性。
2.2磺脲素或双胍类+ 一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研究发现,阿卡波糖联合磺脲类或双胍类能安全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浓度。
2.3双胍类,噻唑烷二酮类胰岛素增敏剂+胰岛素长期服用磺酰脲类促使胰岛功能进行性减退,餐后2 4",Bf血糖(PBC)高于10 12mmol/L时对血糖不宜控制。
2.4磺脲类+胰岛素增敏剂磺脲类药物的耐药产生可能是该药持续地刺激胰岛素分泌,加量胰岛素抵抗,也可能是B细胞功能进一步恶化及磺脲类受体下调所致,胰岛素增敏剂可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减少内源胰岛素的需要量。
2.5二甲双胍+ 一糖苷酶抑制剂合用有协同作用,但易出现中国临床医药研究杂志2008年总第,93期低血糖现象,或合用时酌情减量。
2.6胰岛素+口服降糖药研究发现,二者联合应用较单独应用胰岛素治疗更加有效。
2.7一糖苷酶抑制剂+胰岛素或磺酰脲类联合应用可增加发生低血糖的危险。
原则上应使用一种降糖药,酌情增至足量。如仍不能有效控制血糖,则需及时更换药物或采用联合用药。不同种类降糖药联合应用,可以弥补单一药物治疗的不足或发挥各药的优点,使得药效相加或协同作用并降低不良反应.联合用药时应根据不同降糖药物的药理机制合理组合。如SU + MET: 联用可抵消SU 药引起的体重增加。SU +噻唑烷酮类: 联用可能会使低血糖和体重增加的发生率增加,应减少SU 药的用量.MET + 噻唑烷酮类: 二者作用互补,MET 克服噻唑烷酮类增加体重的缺点,在防治心血管疾病方面有良好的作用。非磺酰脲类+ MET : 对控制血糖更为理想,对体重无影响,且低血糖的发生率较低.MET + AGI:二者作用相加,但胃肠道不良反应可能会加重。至于几种同类药物联合应用,理论上不可取,应避免使用.糖尿病的综合治疗目标为全面控制代谢紊乱, 严格控制血糖、血压、血脂和体重, 预防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起始治疗时, 如H bA1c< 9%, 可用单一药物治疗; 3 个月后如H bA1c>6. 5%, 仍应联合用药或用胰岛素治疗如HbA1c≥ 9%, 应联合用药或胰岛素治疗[23]。MET 和生活方式作为第1 步治疗,若血糖未达标, 应联合使用其他降糖药物.MET 可与胰岛素促泌剂、糖苷酶抑制剂、格列酮类药物及胰岛素联合应用。MET 与α-糖苷酶抑制剂联合应用可以兼顾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的综合控制。胰岛素促泌剂可与二甲双胍、TZDs、α-糖苷酶抑制剂、胰岛素联合应用, 胰岛素促泌剂与双胍类联用, 适用于体型偏胖的患者, 对降低空腹和餐后血糖均有效。α-糖苷酶抑制剂可与胰岛素促泌剂、噻唑烷二酮类药物、二甲双胍等联合应用。单独应用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不稳定者, 加用阿卡波糖可节15%- 20%的胰岛素用量。应选择具有机制互补的药物, 改善胰岛素分泌不足和作用缺陷方面的异常, 提高疗效, 减少不良反应。联合用药不宜超过3 种, 血糖控制仍不佳时就应尽早联用胰岛素或使用胰岛素替代治疗[24]。
3 展望
对糖尿病的治疗中,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能够根除的药物,糖尿病治疗的最终目标不仅是使血糖长期稳定控制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而且是要从根本上纠正代谢紊乱,防止或延缓各种并发症发生发展。由于引起糖尿病的因素复杂,药物治疗的个体差异,治疗糖尿病的各类药物有不同的作用模式和作用部位,对药物的选择要考虑各种药物的优越性和安全性,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用不同的药物治疗方案,使药物使用个体化,有助于改善糖尿病的代谢异常和防止并发症,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随着医药科学的飞速发展及对糖尿病研究的不断深入,将会有更多各具特色的降糖药物问世,使糖尿病的治疗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从而使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
[1] 罗红梅. 口服降糖药的分类和应用. 中华全科医学,2009,4(7):420
[2] 张翠欣,王中孝.降糖药的研究进展.中国药学杂志,2002,5(37):328
[3] 迟家敏. 口服抗糖尿病药物的合理应用[ J ]. 中国医刊, 2007, 42(3) : 4.
[4] 杨永年. 糖尿病现代治疗学[M ].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5.
[5] 纪莎,魏毅. 口服降糖药的分类和特点. 福建医药杂志,2001, 6(23) :119
[6] 侯春霞,段燕. 口服降血糖药物的临床应用及评价. 基层医学论坛.2008 ,6(12 )6:543
[7] Van der Wal PS, Draeger KE, Van iperen AM, et al . Bet a cell response t o oral glimepiride administ rat ion during an d following a hyperglycaemic clamp in NIDDM patient s [J] . Diabeti c Med ,1997, 14(7):556.
[8] Rosenst ock J, Samole E, Muchmore D, et al . Glimepiride, a new once daily sulf onylurea[ J] . Diabetes Care , 1996, 19( 11) : 1194.
[9] Rosenkranz B, Profozic V, Met elko Z, et al . Pharmacokin etics and saf et y of glimepiride at clin ically ef ect ive doses in diabet ic pat ient s with renal impairment [ J] . Diabetologia , 1996, 39( 12 ) :1617.
[ 10] Draeger KE, Wernicke PK, Lom pHJ , et al . Long term treatm ent of t ype 2 diabetic pat ient s w ith the new oral ant idiabet ic agentGlimepiride ( Amaryl ) adoubleblind comparison w ith Gliben clamide[ J] . Horm Metab Res , 1996, 28(9) : 419.
[11] 彭向前1,张鉴 ,李军. 口服降糖药的研究进展及临床评价.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05,1(5):19
[12] 李珲,李中军,王宏图. 餐食血糖调节剂—瑞格列奈[J].中国药学杂志,2001,36( 10) :711.
[13] 常亚平,周晓媚,陈铃. 口服降糖药的分类与选用指导. 武警医学.2012,1(23 ):77
[14] 张爱珺. 二甲双胍类降糖药的临床应用. 北方药学.2011,3(8):26
[15] 张金华,冯玉欣,裴薇,等. 二甲双胍临床应用研究新进展[J]. 疑难病杂志,2009,8(12):767-768.
[16] 王世全. 口服降糖药的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进展. 现代医药卫生.2012,6(28):885
[17] 张石革. 双胍类降糖药的作用优势与评价. Evaluation and analysis of drug2use in hospitals of China .2006,5(6) :269
[18] 李明珍,于德民. 糖尿病口服药物的靶点治疗[ J ]. 中国处方药,2006, 51 (6) : 16.
[19] 任耘. 口服降糖药的使用情况分析[ J ].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2, 22 (9) : 547.
[20] 黎茂锦. 吡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血管细胞黏附分子-Ⅰ水平的影响[ J ].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2002, 18 (5) : 372.
[21] Pavo I Effect of pioglitazone compared with metformin on glycemic control and indication of insulin sensitivity in recently diagnosed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lietes [ J ]. J Clin EndocrinolMetab, 2003, 88(4) : 1637-21645.
[22] Fullerts. Effecct of pioglitazone in nondiabetic patients with arterial hypertension: a double blind, p lacebo-controlled study [ J ]. J clin EndocrinoMetab, 2002, 87 (12) : 5503-5506
[23] 张素华, 任伟, 李革, 等. 中老年人葡萄糖调节受损的临床特征及其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 J ] . 中华医学杂志, 2003, 83 ( 22 ) :1957-1961.
[24] 周翔海, 宋秀霞, 纪立农. 代谢综合征组分的因子分析[ J ] . 中华糖尿病杂志, 2005, 13( 6) : 434-436.
【关键词】糖尿病;口服降糖药;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R5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1-0240-02
随着社会的进步,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体力活动逐渐减少,同时还存在营养过剩、人口老龄化等一些问题,高血压、糖尿病等一些慢性病的患病者正逐年上升,而且还出现低龄化的趋势,中国糖尿病患者已超过6000万人,而且每年还以75万人的速度增长,居世界第二[1]。糖尿病( DM) 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 目前常用食疗、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治疗.随着对DM的不断认识,对降糖药物的研究亦深入到控制葡萄糖代谢, 增强胰岛素受体敏感性, 抑制胰岛素抵抗及蛋白质非酶性糖基化,减少脂肪酸氧化代谢等方面,因而已有不少新型的降糖药物用于临床评价和治疗[2]。2005年国际糖尿病联盟( IDF)颁布了《全世界Ⅱ型糖尿病治疗指南》,要求空腹血糖<6.0 mmol/L及餐后1~2 h血糖高峰< 8.0 mmol/L。正常的情况下,摄入葡萄糖后人体通过3种机制维持正常葡萄糖水平:①刺激胰岛β细胞增长胰岛素分泌; ②胰岛素抑制内源性(主要是肝脏)葡萄糖产生;③胰岛素刺激周围组织(主要是肌肉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Ⅱ型糖尿病患者由于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细胞功能缺陷,维持正常血糖的机制遭到破坏而导致血糖的升高[3]。由于肝脏组织对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抑制肝脏产生葡萄糖能力减弱,使肝脏产生及糖原异生增加导致空腹高血糖,同时,肌肉组织对胰岛素刺激肌肉摄取葡萄糖能力下降,导致餐后血糖过高[4],本文将对DM 治疗药的研究进展做一概述。
1 按照药物的作用机理,主要口服降糖药分为4类
1.1 促进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的药物
1.1.1 磺脲类口服降糖药( SU)
降糖机制: 此类药物能促进胰岛素(RI)的分泌,降糖作用肯定, 被广泛应用于非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磺脲类药物能特异地抑制胰岛B细胞上的K-ATP 通道,使其关闭,B细胞去极化,钾通道关闭, 钾离子停止内流,钙通道打开,钙离子内流,从而促进RI分泌。此外,磺脲类药物尚可通过活化蛋白激酶C,作用于B细胞的分泌结构,直接促进B细胞的排粒作用进而促进RI分泌[5]。刺激胰岛β 细胞分泌胰岛素,减少肝糖元的分解,缓解胰岛素受体后缺陷,增加靶细胞胰岛素受体数量。磺脲类降糖药口服后均经过肝脏代谢、肾脏排泄( 只有格列喹酮是经过消化道排泄)。故首选于本身胰岛素分泌功能差的患者。本类药物主要刺激胰岛素细胞并促进胰岛素释放增加,主要用于单用饮食治疗不能控制的轻中型糖尿病[6]。
磺脲类口服降糖药(SU ): 适用于食疗、运动、减重仍不能控制的非肥胖的2型DMP.第一代有甲苯磺丁脲、氯磺丙脲(, 第二代的格列本脲、格列吡嗪、格列齐特、格列波脲、格列喹酮由于作用强、剂量小、不良反应相对较少, 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格列喹酮主要从胆汁排泄, 可改善肾脏血流, 较少引起肾功能障碍, 适用于肾功能轻、中度不良的DMP。第三代的格列美脲除具有一二代的作用机制外,还能增加组织对INS 的敏感性而发挥降血糖作用[7~8],文献报道[9]本品与同类其它药相比,具有起效快、作用强、持续时间长、剂量小、安全低毒等特点,本品每日1 次与每日2 次口服用药疗效相同,与格列本脲相比,本品较少引起低血糖,14周的研究实验表明,格列美脲1,4和8 mg 每日用药1 次对2型DMP治疗效果良好[10]。
1.1.2 非磺脲类药物
降糖机制:作用机制与磺酰脲类相似,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胰岛β细胞上结合点不同,与胰岛β细胞膜处依赖ATP 的钾离子通道上的36Kda蛋白特异性结合,使钾通道关闭,β细胞去极化,钙通道开放,钙离子内流,促使胰岛素分泌[11]。非磺酰脲类降糖药:此类药物作用机制与SU 类相似,但与胰岛β 细胞膜上的结合位点不同,可促进第一时相INS分泌而不引发第二时相INS 分泌,其结合与解离具有快速灵活的特性,服用后30 min 内出现促INS分泌作用,故应在餐前0~30 min内服用,可有效控制餐后血糖.此类药物在两餐之间服用不会引起INS释放,故对血糖水平维持均衡和保护胰岛β细胞有重要意[12],因此该药又称“餐时血糖调节剂”。此类药物依从性好(进餐吃药,不进餐不吃药),肝肾毒性低,主要用于INS分泌第一时相障碍者、饮食不规律者、对SU 类药物过敏者,更适宜合并冠心病的T2DM患者。服用该类药物需注意:肝功能损害者慎用,T1DM、酮症酸中毒患者禁用.此类药物包括瑞格列奈( 诺和龙)和那格列奈。与瑞格列奈相比,那格列奈与胰岛β细胞结合更快,作用时间更短[13]。
1.2 增加外周组织摄取和利用葡萄糖的药物
降糖机制:它并不能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RI,而是通过增加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增加胰岛素介导的葡萄糖利用,增加非胰岛素依赖的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抑制肝糖原异生,抑制肠壁细胞摄取葡萄糖等综合作用,改善葡萄糖的代谢以达到降低血糖的作用,通过抑制葡萄糖的消化和吸收起作用.减少肠道葡萄糖的吸收抑制肝糖原异生, 增加外周组织无氧酵解, 对抗升血糖激素及促进胰岛B细胞再生和功能恢复,主要包括二甲双胍类。,
二甲双胍是双胍类降血糖药物,因其能明显降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并可减少糖尿病相关的血管并发症的危险,减少糖耐量受损患者发展为糖尿病的发生率,且副作用较小,在2005年国际糖尿病联盟(IDF)最新颁布的全球2型糖尿病(T2DM)治疗指南中,二甲双胍作为糖尿病特别是肥胖患者的首选治疗药物[14]。 二甲双胍干预治疗3年可使糖尿病的发生率降低31%。二甲双胍能改善血脂的合成和代谢,降低血脂水平,抑制平滑肌增殖,改善内皮细胞功能和血管及心脏的舒张功能,对心血管具有保护作用。二甲双胍可减少体质量,对控制血压也有一定的作用[15]。二甲双胍能针对糖耐量减低患者的基本缺陷,即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异常进行治疗,从而减轻糖代谢紊乱,防止糖耐量减低患者向糖尿病转化,对减少糖尿病的发病率具有重要意义。二甲双胍常见的不良反应主要是恶心、呕吐、腹泻、金属味等消化道症状[16]。 1.3 α- 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类药物
降糖机制:为抑制小肠刷状缘上的α- 葡萄糖苷酶,使蔗糖(双糖) 和寡糖、麦芽糖(多糖) 等向单糖(葡萄糖、果糖) 转变的速度减慢,蔗糖(双糖) 和寡糖的吸收减少80%,造成肠道葡萄糖吸收减缓而改变餐后血糖,在缓解糖尿患者餐后高血糖方面优于磺脲类药。其“作用独特,豁达大度,最佳搭档,非他莫属”。目前用于临床的有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米格列托、乙格列酯等[17]。
目前应用临床的主要有阿卡波糖、优格列波糖等。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在肠道内可竞争性抑制葡萄糖苷酶,减少多糖及蔗糖分解生成葡萄糖,减少并延缓其吸收,从而降低餐后血糖、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使全天的血糖平稳,同时夜间低血糖减少,间接减少慢性并发症[18]。如果不进食碳水化合物,该类药物就不影响餐后血糖,同时还可改善异常血脂,增加小肠胰高糖素多肽分泌,改善胰岛素抵抗并且具有抗凝作用,不增加体重.因此,该药有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生的风险。该类药不但能降低餐后高血糖,拉平餐后血糖的高峰,还可减缓糖峰值的下降,使血糖昼夜趋于平稳,对易发生低血糖者尤为有益[19]。
1.4 提高靶细胞对胰岛素受体敏感性的药物
降糖机制:此类为噻唑烷二酮类药物,是胰岛素增敏剂,目前上市的主要有罗格列酮、吡咯列酮等。其通过激活脂肪组织中的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激活受体r ( PPARr)使组织细胞内FFA降低,抑制肿瘤坏死因子2α( TNF2α)活性,增强葡萄糖转运蛋白( GLUT) 24活性来提高肌肉和肝脏组织对胰岛素敏感性而降低血糖,降低胰岛素抵抗可长期调控患者的血糖和血脂,从而降低导致β细胞功能进行性衰竭的糖、脂毒性而保护β细胞功能[ 3 ]。
噻唑烷二酮可降低内源性胰岛素和游离脂肪酸水平,降低血压,调节异常血脂,脂肪重新分布,减少尿蛋白,减少冠状动脉平滑肌细胞的增殖,降低血清的反应蛋白和基质金属蛋白MMP29等危险因子,以预防和减少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发生的危险性。临床研究表明,罗格列酮每日4 mg或8 mg口服,可使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餐后血糖下降,并可维持降糖效果达30个月以上[ 20]。Pavo I等[ 21 ]在吡咯列酮研究中发现:吡咯列酮治疗组比二甲双胍治疗组效果好,并增强患者的胰岛素敏感性。Fullert S等[ 22]则经过实验认为2型糖尿病伴高血压者应用吡咯列酮最为合宜。
2 联合用药
2.1磺脲类+双胍类可增加胰岛素作用靶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和摄取,抑制肝糖原的分解及糖异生,提高胰岛素敏感性。
2.2磺脲素或双胍类+ 一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研究发现,阿卡波糖联合磺脲类或双胍类能安全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浓度。
2.3双胍类,噻唑烷二酮类胰岛素增敏剂+胰岛素长期服用磺酰脲类促使胰岛功能进行性减退,餐后2 4",Bf血糖(PBC)高于10 12mmol/L时对血糖不宜控制。
2.4磺脲类+胰岛素增敏剂磺脲类药物的耐药产生可能是该药持续地刺激胰岛素分泌,加量胰岛素抵抗,也可能是B细胞功能进一步恶化及磺脲类受体下调所致,胰岛素增敏剂可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减少内源胰岛素的需要量。
2.5二甲双胍+ 一糖苷酶抑制剂合用有协同作用,但易出现中国临床医药研究杂志2008年总第,93期低血糖现象,或合用时酌情减量。
2.6胰岛素+口服降糖药研究发现,二者联合应用较单独应用胰岛素治疗更加有效。
2.7一糖苷酶抑制剂+胰岛素或磺酰脲类联合应用可增加发生低血糖的危险。
原则上应使用一种降糖药,酌情增至足量。如仍不能有效控制血糖,则需及时更换药物或采用联合用药。不同种类降糖药联合应用,可以弥补单一药物治疗的不足或发挥各药的优点,使得药效相加或协同作用并降低不良反应.联合用药时应根据不同降糖药物的药理机制合理组合。如SU + MET: 联用可抵消SU 药引起的体重增加。SU +噻唑烷酮类: 联用可能会使低血糖和体重增加的发生率增加,应减少SU 药的用量.MET + 噻唑烷酮类: 二者作用互补,MET 克服噻唑烷酮类增加体重的缺点,在防治心血管疾病方面有良好的作用。非磺酰脲类+ MET : 对控制血糖更为理想,对体重无影响,且低血糖的发生率较低.MET + AGI:二者作用相加,但胃肠道不良反应可能会加重。至于几种同类药物联合应用,理论上不可取,应避免使用.糖尿病的综合治疗目标为全面控制代谢紊乱, 严格控制血糖、血压、血脂和体重, 预防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起始治疗时, 如H bA1c< 9%, 可用单一药物治疗; 3 个月后如H bA1c>6. 5%, 仍应联合用药或用胰岛素治疗如HbA1c≥ 9%, 应联合用药或胰岛素治疗[23]。MET 和生活方式作为第1 步治疗,若血糖未达标, 应联合使用其他降糖药物.MET 可与胰岛素促泌剂、糖苷酶抑制剂、格列酮类药物及胰岛素联合应用。MET 与α-糖苷酶抑制剂联合应用可以兼顾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的综合控制。胰岛素促泌剂可与二甲双胍、TZDs、α-糖苷酶抑制剂、胰岛素联合应用, 胰岛素促泌剂与双胍类联用, 适用于体型偏胖的患者, 对降低空腹和餐后血糖均有效。α-糖苷酶抑制剂可与胰岛素促泌剂、噻唑烷二酮类药物、二甲双胍等联合应用。单独应用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不稳定者, 加用阿卡波糖可节15%- 20%的胰岛素用量。应选择具有机制互补的药物, 改善胰岛素分泌不足和作用缺陷方面的异常, 提高疗效, 减少不良反应。联合用药不宜超过3 种, 血糖控制仍不佳时就应尽早联用胰岛素或使用胰岛素替代治疗[24]。
3 展望
对糖尿病的治疗中,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能够根除的药物,糖尿病治疗的最终目标不仅是使血糖长期稳定控制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而且是要从根本上纠正代谢紊乱,防止或延缓各种并发症发生发展。由于引起糖尿病的因素复杂,药物治疗的个体差异,治疗糖尿病的各类药物有不同的作用模式和作用部位,对药物的选择要考虑各种药物的优越性和安全性,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用不同的药物治疗方案,使药物使用个体化,有助于改善糖尿病的代谢异常和防止并发症,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随着医药科学的飞速发展及对糖尿病研究的不断深入,将会有更多各具特色的降糖药物问世,使糖尿病的治疗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从而使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
[1] 罗红梅. 口服降糖药的分类和应用. 中华全科医学,2009,4(7):420
[2] 张翠欣,王中孝.降糖药的研究进展.中国药学杂志,2002,5(37):328
[3] 迟家敏. 口服抗糖尿病药物的合理应用[ J ]. 中国医刊, 2007, 42(3) : 4.
[4] 杨永年. 糖尿病现代治疗学[M ].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5.
[5] 纪莎,魏毅. 口服降糖药的分类和特点. 福建医药杂志,2001, 6(23) :119
[6] 侯春霞,段燕. 口服降血糖药物的临床应用及评价. 基层医学论坛.2008 ,6(12 )6:543
[7] Van der Wal PS, Draeger KE, Van iperen AM, et al . Bet a cell response t o oral glimepiride administ rat ion during an d following a hyperglycaemic clamp in NIDDM patient s [J] . Diabeti c Med ,1997, 14(7):556.
[8] Rosenst ock J, Samole E, Muchmore D, et al . Glimepiride, a new once daily sulf onylurea[ J] . Diabetes Care , 1996, 19( 11) : 1194.
[9] Rosenkranz B, Profozic V, Met elko Z, et al . Pharmacokin etics and saf et y of glimepiride at clin ically ef ect ive doses in diabet ic pat ient s with renal impairment [ J] . Diabetologia , 1996, 39( 12 ) :1617.
[ 10] Draeger KE, Wernicke PK, Lom pHJ , et al . Long term treatm ent of t ype 2 diabetic pat ient s w ith the new oral ant idiabet ic agentGlimepiride ( Amaryl ) adoubleblind comparison w ith Gliben clamide[ J] . Horm Metab Res , 1996, 28(9) : 419.
[11] 彭向前1,张鉴 ,李军. 口服降糖药的研究进展及临床评价.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05,1(5):19
[12] 李珲,李中军,王宏图. 餐食血糖调节剂—瑞格列奈[J].中国药学杂志,2001,36( 10) :711.
[13] 常亚平,周晓媚,陈铃. 口服降糖药的分类与选用指导. 武警医学.2012,1(23 ):77
[14] 张爱珺. 二甲双胍类降糖药的临床应用. 北方药学.2011,3(8):26
[15] 张金华,冯玉欣,裴薇,等. 二甲双胍临床应用研究新进展[J]. 疑难病杂志,2009,8(12):767-768.
[16] 王世全. 口服降糖药的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进展. 现代医药卫生.2012,6(28):885
[17] 张石革. 双胍类降糖药的作用优势与评价. Evaluation and analysis of drug2use in hospitals of China .2006,5(6) :269
[18] 李明珍,于德民. 糖尿病口服药物的靶点治疗[ J ]. 中国处方药,2006, 51 (6) : 16.
[19] 任耘. 口服降糖药的使用情况分析[ J ].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2, 22 (9) : 547.
[20] 黎茂锦. 吡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血管细胞黏附分子-Ⅰ水平的影响[ J ].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2002, 18 (5) : 372.
[21] Pavo I Effect of pioglitazone compared with metformin on glycemic control and indication of insulin sensitivity in recently diagnosed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lietes [ J ]. J Clin EndocrinolMetab, 2003, 88(4) : 1637-21645.
[22] Fullerts. Effecct of pioglitazone in nondiabetic patients with arterial hypertension: a double blind, p lacebo-controlled study [ J ]. J clin EndocrinoMetab, 2002, 87 (12) : 5503-5506
[23] 张素华, 任伟, 李革, 等. 中老年人葡萄糖调节受损的临床特征及其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 J ] . 中华医学杂志, 2003, 83 ( 22 ) :1957-1961.
[24] 周翔海, 宋秀霞, 纪立农. 代谢综合征组分的因子分析[ J ] . 中华糖尿病杂志, 2005, 13( 6) : 434-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