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花无言 人淡如菊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cyyeast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教材中留有不少“无言之美”,分析这些“无言之美”,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使其能领悟感受作品的艺术魅力,提升鉴赏作品的能力。
  【关键词】无言之美;艺术魅力;美学效果;审美创造
  
  南宋严羽曾在《沧浪诗话》中“以禅喻诗”,用“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像,言有尽而意无穷”和“诗中妙境,每字能召唤弦上之音,空处余波,袅袅不绝”来说明诗歌空灵冲淡的艺术境界,这让我想起唐代司空图提及的“落花无言,人淡如菊”(《二十四诗品》)。这份“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的宁静致远与现代美学家朱光潜老先生阐述的“无言之美”有异曲同工之妙。
  在作家眼中,自然山水即我性情,神思赋予山水,灵性跃乎笔端。但中国文人讲究“师心造化”,并不是对景写实,而是重在神会。不论容量有多大的文学作品,都不可能将生活全部描写出来,只能采用以个别表现一般的方式,来展示其“以一当十”之艺术魅力。这种“不全之全”也就是传统美学中所说的“言有尽而意无穷”,不是浓尽必枯、一览无余,而是“不著一字,尽得风流”。面对素文,隐约想见某种朦胧境界,此境既美好,又空远,如佳人在水一方,令人追慕思念;似明月高悬空中,催人永存一段遐想。
  纵观高中语文教材,这样的无言之美不胜枚举。现就教材选文,择其一二,分析其美学效果。
  (一)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宗白华曾在他的美学论著中以《诗经·硕人》为例诠释古典文学中两种美的理想:错采镂金和初发芙蓉。“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前五句堆满了形象,是“镂金错采,雕缋满眼”的工笔画;后二句是白描,具有不可捉摸的空灵之美,如果少了这两句,那么前五句只会让人感到是庙里的观音菩萨。有了这两句,才完成了一个如“初日芙蓉,自然可爱”的美人形象。确实如此,“清水出芙蓉”比之于“镂金错采”是一种更高的美的境界。
  《林黛玉进贾府》中有一段别开生面的人物描写,林黛玉在小说中的第一次亮相,竟使曹雪芹感到了写实的困惑和局限——难以使黛玉的美具体化,于是借鉴了国画中的写意手法,不像凤姐出场时浓墨重彩,对其服饰、容貌一一作工笔细描,而是简笔勾勒其眉目、体态: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像轻烟一般自然、舒卷、起伏、变幻,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交织着智慧和性灵之光,“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寥寥几笔,形神毕现,使黛玉这一形象具备了空灵变幻的美和难以捉摸的态,给人以无限的美的遐想,黛玉长什么样已不再重要了,透过这张简笔勾勒的画,我们看到了一个充满灵气、具有诗人气质和才华的黛玉在纷飞的柳絮中袅袅走来……黛玉以其“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清纯高洁征服了千百万读者的心。
  文学创作“要含蓄,不用直陈”,切忌太实太满,它应该辟有一块足以让读者想象和创造的天地。一个高明的作家擅长于在作品中巧妙地营造一份“空白”的美,给读者以无穷的遐思迩想。
  (二)言在耳目之内,情寄八荒之表
  有尽的艺术形象,须映在“无尽”和“永恒”的光辉之中。一切生灭相,都是“永恒”和“无尽”的象征。像音乐那样,“止之于有穷,流之于无止”。
  柳宗元的《愚溪诗序》中“溪虽莫利于世,而善鉴万类,清莹秀澈,锵鸣金石……以愚辞歌愚溪,则茫而不违,昏然同归。超鸿蒙,混希夷,寂寥而莫我知也”,愚溪因我而愚,但其美质是无法玷污的;我虽“遭有道”而被弃,但我的美质却是无法否定的。写愚溪实为写自己,言在此而意在彼。愚溪那不为常人所知的绝妙美景,一切山水、泉石、草木、虫鱼,既是大自然的生动写照,更是作者人格、情怀、处境的曲折反映。寄情山水,聊以自慰;自为解嘲,无悖于理。洗净万物之尘垢,还其本来面目。超越天地尘世,融入玄虚静寂之中。
  (三)虚实结合,化景物为情思
  《项脊轩志》结尾一段共三句21字:“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由树及人,寥寥数笔,便戛然而止,既不见作者睹物思人的潸潸泪眼,也不叙他追念亡妻的款款深情。虽惜字如金,简约之致,但我们依稀可见其徘徊东南枝、低头空嗟叹的物是人非之痛。实景与空白相间,虚实结合,化景物为情思,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收到了“神余言外”的效果。
  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前三句18个字,“枯藤、老树”等九个名词构成一组具有特定含义的意象,一种人在天涯的孤独无助、飘泊无依之感在蒙太奇式的意象跳跃中悄然倾泻;温庭筠《商山早行》的“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十个名词构成六种鲜明的典型景物,这幅雄鸡报晓、残月未落的早行图中,道不尽路途的艰辛与羁旅的愁思……化景物为情思,真是“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
  (四)举重若轻,化抽象为具体
  余光中在《乡愁》中,将无可名状的乡愁以“小小的邮票”、“窄窄的船票”、“矮矮的坟墓”和“浅浅的海峡”等具体可感的意象传递出来,因此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透过“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意象去把握诗中长长的距离、深深的思念和重重的离愁。这种不着痕迹、举重若轻、化抽象为具体的传情方式也可追溯到古代,如“只恐双溪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化无形为有形,那些原本难以丈量的抽象的情思仿佛伸手便可触及,绵延悠长宛若春日的细雨,在不经意间让我们的心灵湿了一大片……
  (五)不写之写,此时无声胜有声
  诗词比散文所含的无言之美更为丰富。散文是尽量流露,愈发挥尽致,愈见其妙;诗词要含蓄暗示,若即若离,若有若无,才能引人入胜。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古今词人格调之高无如白石。惜不于意境上用力,故觉无言外之味,弦外之响,终落第二手。”诗词与绘画一样,讲究“计白当黑”,以臻于美学的最高境界——此时无声胜有声。高中六册语文教材诗歌单元中这样的例子俯拾即是: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迢迢牵牛星》);“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苏轼《江城子》);“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陶潜《饮酒》);“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白居易《琵琶行》);“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柳永《雨霖铃》);“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姜夔《扬州慢》)。
  “诗家之境,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间”(戴叔伦),上述诗句以不写之写的笔法留下一些有意味的空白,让人联想和寻味言外之音。将深邃之意蕴含于字里行间,“作者得其心,览者会其意”,曲折委婉,耐人寻味。引导学生反复诵读、玩味诗句的言外之意,一唱三叹,回味无穷。这种空白艺术,可以给学生更广阔的思维空间,去进行艺术再创造。
  “残缺”“空白”的东西,容易使人产生一种急于填补、充实并使之均称完善的倾向。现代美学家宗白华说过:生动之气韵笼罩万物,而空灵无迹;空白处并非真空,乃灵气往来生命流动之处。且空而后能简,简而练,则理趣横溢,而脱略形迹。语文教材选材所遵循的美学特点,可以创造有利于学生个体生命和谐发展的教育氛围,能有效地调动激发学生审美创造的积极性,从而使审美心理得到最大的满足。
其他文献
一、诗歌内容简介  海子的这首诗,语言清新明朗,意象单纯明净,诗情温暖美好,脍炙人口,备受人们喜爱。但对其诗歌情感的把握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是因为在其独特的简洁形式中充分体现了中国诗歌虚与实高度统一的特色,堪称矛盾与暗示的天然之作。很适合从诵读、想象、炼字等方面来培养学生诗歌鉴赏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及教学目标的确定  诗歌的理解与赏鉴必须借助诵读与联想,对高一刚入校的学生更要强化“读”与“
摘要 《将时酒》是李白的一首代表作品,前人的解读、评析已经很多了,笔者以戏谑的手法时作品作了个性化的解读,并论析了李白豪放飘逸的诗风。  关键词 李白 《将进酒》 艺术风格    岁在乙酉,时序初秋,浅薄小生于陋室初读太白之《将进酒》。认识“酒中仙”有些时日了,虽未曾以酒相邀把酒共欢,但对其才情,早已有所耳闻。没想多日不见,太白竟越发狂放不羁了。  李、岑、元三人相聚饮酒之事,在《酬从其自白书(将
【摘 要】采用“质疑问难”式的教学模式,可以促进学生积极自主学习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策略,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也给我们的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不仅要求老师的教学行为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指导者,更要求老师常常“换位体验”,成为学生课堂学习行为的真正的参与者。本文就该学习方式进行了初步探索。  【关键词】质疑问难 教学模式 探究     一、教法陈述  传统的教
【摘 要】面对范围广泛的作文题目,考生作文立意与其面面俱到,蜻蜓点水,不如化大为小,切中一点,集中笔墨,深入剖析,从深度上打动阅卷老师。  【关键词】高考作文 化大为小 深度  作文在高考考场上占据了语文的半壁江山。然而,坐在高考语文作文阅卷场上,我时常惋惜:许多得40分左右的考生作文符合题意,语言流畅,但一篇仅仅八九百字的作文,他(她)们却往往要从三个甚至四个角度立意,涉及范围极广,却是蜻蜓点水
犤案例回顾犦  这是《史记·淮阴侯列传》(苏教版《史记选读》)公开课的教学设计:  一、创意说明  《史记·淮阴侯列传》是《史记》选读中的一篇,通过对这一中华文化经典的解读,使学生增强继承与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的自觉性和责任感,感悟古代文化精品的思想与艺术魅力,体会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从而陶冶自己的性情、情趣,提高文化品位。同时提升学生研读文化论著的能力,养成独立思考、大胆质疑、善于探究问题
【摘 要】文言短文一般都是通过叙述一个简单的故事来阐述人生哲理,但短文可以长教,可以采用板块教学法来培养学生语感,同时引导学生深入体悟文本所蕴含的哲理。本文借助一教学案例来阐述板块教学法,通过读来培养语感;通过读来辨析和积累文言知识;通过读来深入体悟文本蕴含的哲理。  【关键词】板块教学法 培养语感 体悟文本    有幸聆听了余映潮老师执教《陈太丘与友期行》一文,使我有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
【摘要】《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卖油郎独占花魁》是两篇内容相似的文章,文中女主人公的性格相似,但两人的命运不尽相同。通过比较阅读,可以了解主人公不同的性格造成的迥异的命运,从而能更好地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和作品的社会意义。  【关键词】比较阅读;人物命运;创作意图;社会意义    高中语文第四册选录了《警世通言》中的《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和《醒世恒言》中的《卖油郎独占花魁》,这两篇都是反映妇女从良的作品
【摘 要】笔者多年担任师范院校学生课堂教学大赛及应聘教师的学生试讲课的评委,对于讲课过程中存在的一些普遍问题有一些自己的思考,本文对其中的主要问题进行了集中分析,希望对即将毕业的师范生应聘试讲有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应聘 竞教 课堂大赛    近几年来我多次应邀担任西华师大(原四川师范学院)学生课堂教学大赛(文科院系)的评委,对师范院校的现状和师范生的情况有了一定的了解。有时,我也到各地担任考
【摘 要】本文以语文的人文性为基础,以课堂教学中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为理论指导,认为教师应注重课堂教学中的“空白”点,并能够通过营造“空白”点,来加以引导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探究思维和主体意识。  【关键词】空白 主体意识 思维  “空白”理论深深根植于中华文化的土壤之中,它能使艺术品虚实相映,形神兼备,创造出一种“无画处皆成妙境”的艺术境界,能给人以美的享受,体现了传统文化的审美理想、生
【摘 要】我们学习古文除了感受文字之美、陶怡性情,更是为了文化的传承。从这个意义上说,学习每一篇古文,探求精神之源,寻找文化因子,当成为教学重心,也是文言文教学的最高境界。文化因子是我们阅读古文时的一个最终的价值期待:前人通过古文想向后人传递什么?今人通过读古文能得到什么?受到了什么启发?什么值得借鉴?对于今人的现实生活有什么指导意义?本文试图从文字、文章、文化三个方面论述文言文教学的三重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