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评课法实践尝试——以“维护国家安全”同课异构为例

来源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sh9112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比较评课法能够提高评课者的鉴别水平和能力,也能得出让执教者信服的评课结论.运用比较评课法,可从多个角度切入,如比较板块设计、比较情境设计、比较教材使用、比较呈现形式、比较情感激发等.
其他文献
中华传统美德蕴藏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对其时代价值的正确把握具有重要意义.将中华传统美德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是当今人才培养亟待解决的问题.探讨中华传统美德融入思政课的路径与方法,需要统筹考虑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积极开发第二课堂.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的奋斗历程,从某种程度上说正是在国家场城内接续推进实现共同富裕的伟大历史征程.作为马克思主义反贫困思想重要的时代传承者,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至上的共同富裕导向,在现实中进行了坚决的反贫困斗争,完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性任务.中国共产党接续推进实现共同富裕的过程,不仅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意蕴与实践意蕴,还涵育着高远的价值意蕴与未来意蕴.在回顾历史、立足当下的基础上,梳理并明晰中国共产党接续推进实现共同富裕的四重意蕴,是凝练过去推进实现全面小康历史经验、展望未来推动共同富裕早日实现的必由之路
乡土文化是一个地方长期以来形成的、独特的文化.其中蕴含的风俗习惯、精神信仰、娱乐活动等对学校道德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在城市化日益加剧、乡村逐渐萎缩的背景下,中学生对乡土文化依旧有着独特情感.作为农村中学,在教育改革的浪潮中,需要与时俱进,改变德育素材匮乏、德育活动枯燥、德育课程低值的状况,挖掘乡土文化,注入新时代精神,创新德育理念、课程和活动形式,通过引用、挖掘、活化、弘扬乡土文化,泽润学校德育,为学校德育提效赋能,有效探索乡村振兴背景下新时代德育.
课程思政对高校教师立德修身、自觉育德、育人本领都提出了更高要求.但长期以来所形成的大学管理的科学主义、教师教育的专业主义、教师管理的绩效主义、教师评价的异域导向、教书育人的分工本位、师德要求的底线主义等偏颇的价值取向和实践惯性,对教师队伍建设和课程思政改革的消极影响仍未得到消除.应多措并举,着力转变不合理价值取向,拓宽教师队伍建设思政之维,提升教师队伍课程思政素养.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严整、逻辑严密、内涵丰富,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光辉,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高中)》(简称《读本》,是高中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载体,需要广大思政课教师融合《读本》与教材、握准教学内容、丰富教学资源、优化课堂活动、开展社会实践,从而更好地发挥《读本》之效用,达到铸魂育人之根本目的 .
民生知多少rn在人的一生中,可以不去酒吧、KTV等场所,但绝不会不去医院.我曾经目睹农村的远房亲戚因为缺钱而放弃治疗,最后在床上躺着等待死亡.那场景令我至今难忘,既痛心,又无奈!
期刊
新时代高校师德师风有着丰富内涵,坚持把“德为人先、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作为境界追求,包括四重要素——当好学生信仰之师、品行之师、学问之师、仁爱之师.新时代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存在四方面问题:思想政治素质有待加强;立德树人意识有待激发;尊师重教氛围有待强化;制度规范建设有待完善.加强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有四个途径:突出思想铸魂;强化师德教育;加强宣传引导;完善制度建设.
通识教育是相对专业教育形成的概念.当前学界对通识教育的界定较为多样化,可以将通识教育理解为缩小各专业、各领域差别,培养共同话语、重视综合素养,使学生形成综合的知识结构与能力体系,将学生培养成为有责任、有担当的合格公民的教育.换言之,通识教育为不同系科、不同专业的人沟通,继而形成高校大学生共同的文化语言.至关重要的是,通识教育能实现现代与传统的关联和沟通,促进文明传承和发展.通过不断改进高校通识教育课程教学策略,培养学生通达认知、健全完善人格,促进高校人才全面发展.
期刊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推进关键在于教师.在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过程中,一些教师存在思想上“不信”、行动上“不用”等问题.抓住教师这一课程实施的关键,培育一支有理想信念、有广阔视野、有创新精神、有担当作为的教师队伍,是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关键.
评课是教师不可缺少的教学工作,评课能力是教师重要的专业能力.行之有效的评课,既有助于执教者改进自己的教学,也有助于听课者专业能力的提升.根据执教者、听课者、评课环境的不同,评课的方法也多种多样.五级评课法就是一种关注教学细节的有效评课方法.所谓“五级”评课法,就是根据某节课的授课情况和评课需要,酌情使用字、词、句、段、篇五个层级中的某一层级进行评课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