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丽芬: 人助?关怀?爱

来源 :今日华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yongx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让麻风病人这个群体感受到关爱与温暖
  她勇敢地摒除偏见,在十多年的时间里
  一次次,走进太和镇麻风病村探望
  她给予他们的是关怀、尊重和爱
  为了在印度多帮一个患有小儿麻痹症的孩子
  她跨越国界和种族
  把对孩子们的关爱
  化作了一个个温暖怀抱、一匙匙治病汤药
  宋丽芬女士所做的,是凭着一颗心
  帮助他人,感受施比受更有福的涵义
  多年以前,服务路已启程
  十九年前的一天,宋丽芬女士跟随父亲一起回到了家乡——广州市花都区,那时候,家乡在她眼里是贫穷的,而孩子们见到陌生的他们,也是怯生生的。虽然有些胆怯,却还是掩饰不住他们的可爱,原本就喜欢孩子的宋丽芬女士一看到他们,便散发出母性的情怀。她知道自己的父亲曾为这里捐建过一个房子,房子尽管不大,却已经让那里的人们十分重视、感激不已。作为公务员的宋丽芬女士,每个月领着固定的工资,每天上班的时间固定,能做的确实不多,而她真的想尽自己的能力,关心一下家乡可爱的孩子们。她向家乡的亲戚询问,自己可以做点什么来帮助他们。她采用了亲戚提议,设立了“宋丽芬奖教奖学基金”。
  也就是从那一年开始,她对优秀学生、优秀老师的奖励在之后的十九年时间里,从来未曾间断。其实,做慈善贵在用心,奉献的心意从来不需要用金钱的多少来衡量。那个学校的校长也这样跟她说:“数字并不重要,你对师生的鼓励所产生的意义更加深远。”校长告诉她,因为这个奖学金,激励了孩子们,孩子们的表现与以往有了很大的区别,他们积极、上进、努力,在许多比赛中,斩获了许多奖项,载誉而归。闻听此讯,宋丽芬女士喜由心生,又为他们颁发了一些奖金,以示对他们的鼓励。孩子们的性格也外向了许多,脸上常洋溢着欢乐的笑容。
  十九年以来,许多宋丽芬女士资助过的孩子早已经长大成人。她与孩子们的感情在岁月的沉淀中越发浓郁,其中有一个学生,他是第一届奖学金获得者,当时这个孩子正读六年级。十年后,宋丽芬女士想着,那些受她资助过的孩子已经长大,她很想知道他们现在的情况,经校长牵线搭桥,她又见到了他们,在座谈会上,这个孩子有感而发:“我非常感动,我不知道读书还能有钱。这个奖学金改变了我的一生。”他一直很努力地学习,每一年都能获得奖学金。大学时,前往美国攻读气象学硕士学位,并获得了全额奖学金,2011年毕业。2012年在他的婚礼上,他还邀请了宋丽芬女士担任证婚人。此等情谊,让人感动。而她与老师们的真诚友谊,坚不可摧。
  数年以前,宋丽芬女士服务名声早已在外,她的一位同事知晓她对善事的热情,于是邀请她加入国际扶轮社3450地区半岛旭日扶轮社,并邀请她一同前往位于深圳、东莞等地的小学开办英语兴趣班,一同随行的还有不同国籍的爱心人士,他们走进一所小学,向他们介绍外国的文化、语言,培养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六年时间过去,那所小学的发展已经成熟,因此宋丽芬女士等人结束了这项兴趣班项目,将重点转移至青少年的服务。
  扶轮社,是一个全世界事业及专业职业人士的组织,它提供慈善服务,鼓励崇高的职业道德,并致力于世界亲善及和平。对于扶轮社,宋丽芬女士早有耳闻,当真正加入其中,才更真切地体会到扶轮社之服务工作的深刻意义,她说:“扶轮社跟其它社团的联络很热情,整个扶轮社的氛围很温馨。”这样的感觉让宋丽芬女士欣喜,2011年,退休后的她全勤投入其中,并出任2011—2012年度国际扶轮社3450地区半岛旭日扶轮社社长一职。继续用自己的爱温暖这个世界,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青少年的服务是宋丽芬女士服务的重点。在一所中学里,她开办了两个活动,一是教他们一些人生的道理,通过各种方式,加强他们跟朋友的沟通能力,增强学习成绩一般的孩子的自信心。2011年,这批孩子在电视台采访时说出了他们心里的话:“以前,我很沉默,现在沟通能力强了许多。”孩子们的话,感动了电视机前的宋丽芬女士,而孩子们的改变和健康成长,正是她最大的心愿。
  此外,为了加强孩子们的环保意识,她邀请一些专业人员对孩子们进行了专业的培训,将从社会上募捐而来的二手电脑分解,并买来一些新的零件,由孩子们亲自动手将其重新组装,以组为单位,在这个过程中,既训练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也培养了他们团结合作、互相帮助的精神。重装后的电脑,可能会遇到许多问题,比如为什麽开不了机,其中有个性格内向的孩子,便遇到了,于是他装好再拆,拆了再装,多次的努力和思考,最终大功告成。
  在拆分的三十台电脑中,孩子们成功完成组装电脑二十一台,这些电脑一部分送给家庭条件较差的同学,一部分送去社区,由其安排,赠予贫困家庭。如此一来,既能增强孩子们的自信心,让他们有满足感,还能给孩子们一个做社工的机会,养成服务的意识。在毕业典礼暨领送电脑仪式上,这个孩子说了一番话:“我学习到了人生的道理,学会了认识困难、面对困难、克服困难。”而他的性格也随之有了很大的改变。宋丽芬的良苦用心,可谓一举多得。
  摒弃歧视,给麻风病人多一些关怀
  麻风病,曾被划定为一种传染性强的绝症,麻风病在中国肆虐超过了两千多年。曾经,在很长很长一段时间里,患麻风病的人被人歧视,甚至被至亲的人抛弃。即使康复,他们依旧得不到正常人的待遇,还有他们最渴望的人间的温暖。巴黎大学博士福柯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有些东西无疑比麻风病留存得更长久,而且还将延续存在。这就是附着于麻风病人形象上的价值观和意象,排斥麻风病人的意义,即那种触目惊心的可怕形象的社会意义。”
  在广州的太和镇——一个城市边缘僻静的地方,现在还生活着一群曾经患有麻风病的人,几乎每一个麻风病人背后,都有着一串不为社会,甚至不为亲人所接纳的凄凉故事。他们远离了城市的喧嚣,是因为社会将他们隔断。
  救济,重在社会成员的互助。十二年前,宋丽芬女士的一位友人对她说:“我有一个朋友,他很悲观,尤其是在过节的时候,就感觉更加空虚、低沉,我们能不能做些什么,帮助他。”后来,摒除歧视、抛下偏见,宋丽芬女士一次次走进了广州太和镇麻风病村,看望他们,为他们提供一些帮助。12年以来,几乎每一年的新年、端午、中秋、冬至等重要节日里,她都陪他们一起度过,她和他们一起过节,一起玩游戏,给予他们的是一种家的感觉,一种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的感觉。   2011年的圣诞节,让宋丽芬女士难忘,这是她第一次与老人一起过圣诞,她为他们带去了一棵圣诞树,老人脸上满是灿烂笑容,欢欣鼓舞,因为,那是他们第一次见到圣诞树,他们从未想过,会收到这样美丽的礼物和惊喜。他们的欢乐感动着她,让她觉得,这一切,如此有意义。
  “来的次数多了,我们跟他们也变得熟络起来,与他们在一起,那感情,就和自己的家人一样,后来,我做了半岛旭日扶轮社的社长,我也带着社员们一起去,我们总能很清楚地感觉到这些人从内心散发出来的欢乐,而我们的社员,也总是被他们感动。”宋丽芬女士说。爱是相互的,感动也是如此。就像宋丽芬女士等人一样,最初,他们走进麻风病村,是为了给他们一些温暖,然而,在以后接触的日子里,看到那里的人带着欢乐欢迎他们的到来,村里人感动、感激的样子,也深深地将他们感染。
  今天,随着医疗技术的进展,使得麻风病不再像过去那般可怕。随着一年一年的时间变化,人们对于麻风病的看法也在变化,在这种变化里,有了新的气象和内涵。他们的到来,给麻风病患者带来了乐趣;他们的关心和爱,正在一点点地将曾经那种触目惊心的可怕形象的社会意义打破。
  跨越国界,抱起患小儿麻痹症的孩子
  关爱,从来没有地域之分。宋丽芬女士正是如此。她对异国孩子的感情,与宗教、民族、国家、信仰、经历无关。
  她加入了一项慈善活动——关爱印度小儿麻痹症患者,这个由国际扶轮社发起并受到美国微软公司创始人比尔?盖茨创立的盖茨基金会支持的活动,旨在预防小儿麻痹症。
  印度,是小儿麻痹症病例最多的国家,因此,印度,成为了他们服务的重点国家。宋丽芬女士来到印度,只一面,便触发了她敏锐的情感,原来,十数年的时间里,无论外部的环境如何变迁,无论她面对的群体如何不同,她对孩子们的关心从未改变。
  跨越国界,跨越种族,她抱起了一个个天真可爱的孩子,把一勺勺的汤药喂到了孩子的口中。他们为这些孩子们请来了专业的医生,为患病的孩子做康复手术,通过手术,让孩子弯曲的手、弯曲的脚变直,让他们从在地上爬,变为站起来走。要达到这样的效果,手术常要进行十来次,甚至二十次。在治疗期间,宋丽芬女士敲开了一个个房间的门,为孩子们送去了药品。
  2012年3月初,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将印度从小儿麻痹症传染国家名单中剔除。有报道说:“只要各方共同努力,小儿麻痹症是可以从地球上彻底根除的。”宋丽芬女士和许多人的努力,已经显露出了成效。而她所做的努力和付出,只想让自己的心和世界充满爱。宋丽芬女士的孩子在她的感染下,也加入了服务奉献的行列。
  一年一届的半岛旭日扶轮社社长之职,很快过去,而服务将不会因为职务的变化而改变,她告诉自己,要在服务的路上,不断地超越自己,而她感受到的是施比受更有福带来的感动和快乐。
  宋丽芬女士主要职务与履历
  国际扶轮社3450地区半岛旭日扶轮社
  2011—2012年度社长
  国际扶轮社3450地区扶轮福利计划副主席
  (2012年)
  花都(花县)同乡会董事
  宋丽芬奖教奖学基金主席
  十九年前,她在广州花都区一所学校建立
  了奖教奖学基金,持续至今服务的路上,
  她不断超越自己服务的过程中,她不分种
  族,摒除偏见,她认为服务既是付出,更是
  收获,因为施比受更有福
其他文献
他长在国旗下,  国旗下那片丰腴的土壤,滋养了他。  而他回报祖国的是深深的爱,  1979年,他将生活的小船从福建驶向香港,  爱国,是他心中的双桨,  爱国,也是他不变的方向。  异地打拼虽不易,  他的一生也平凡,  却仍渴望为我们祖国的繁荣,香港的稳定,  贡献力量。  一个中国人最坚定的信念,  让我们感受到了他的热情,他的崇高。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诗经?卫风?木瓜》云:“投
期刊
专注,成就生命的艺术,  寻道,探讨人生的真理;  致善,编织公益的光环,  颂竹,散播环保的福音。  融事业於艺术,  通命理於现实。  环环相扣;  共为连理。  默默无闻的贡献,  不计回报的付出。  善者,哲之通也;  哲者,道之所在。  建筑之道 艺术 生命  “道”,这个词语曾使无数人疑惑,想探究它的人更是不计其数,屈原在《楚辞》中《天问》的开始就如此问“道”:“曰遂古之初,谁传道之?
期刊
【本刊讯】2012年8月31日,北九龙狮子会假座香港九龙红磡黄埔花园德丰街20号九龙海逸君绰酒店宴会大礼堂举行2012—2013年度职员就职典礼暨四十七周年晚宴。金银业贸易场理事长张德熙先生出任晚宴並担任主礼嘉宾,名誉嘉宾博爱医院董事局主席潘德明先生、国际狮子总会2013—2015年度国际理事候选人文锦欢前总监出席晚宴並致辞。是日,热闹非凡,喜气洋洋。  在大家的见证下,北九龙狮子会2012—20
期刊
新都医疗,声誉香江,  日夜行医,朝暮愈病。  时时刻刻,专业医疗攻疾症,  真真切切,高效工作播福音。  刘林美芳女士作为新都医疗的执行董事  心细如尘,无微不緻地为新都发展尽心竭力;  成就高效高质的行医模式,  带给患者优质的健康保证。  如早春大地上一地白雪,  反射道道晨光,  湧动阵阵暖潮。  通宵营业 优质服务  香港的医疗水平优质高效、规范严格。刘林美芳女士将这种高要求、高质素的从
期刊
二十年的流金岁月,  二十年的春秋轮回,  流淌着林耀坚先生的汗水,  亦闪烁着其服务的光辉。  自加入域多利狮子会的第一天起,  他就喜欢上了那种平等互助、合作服务的氛围,  将奉献、责任、爱心镌刻在生命的历程之上,  集合一众狮友的力量、智慧、经验,  远赴青海贫困地区捐资助学、开展健康行动,  开创了九十年代将服务带入内地的先河。  二十年的服务轨跡  1992年,林耀坚先生加入到域多利狮子
期刊
今风古韵,落笔如鱼得水;  东技西法,蘸色便是天地。  女秀服雅,墨线挥洒柔情;  高山远瀑,唯美即是久远。  猛虎落叶山鬼黄,  青莲绢扇荷韵白。  曾经对绘画艺术的深情热爱,  现代工笔人物画的独树一帜。  将来,江立峰先生的画笔,  更是一个多彩美丽的世界!  细心刻画万条线 美胴罗衣皆凝练  “线条的艺术,在中国画中是比较深奥的,是中国画的灵魂!”江立峰先生聊天中,表达出三十多年来,自己
期刊
信仰道教,  是虔诚信徒,  静修向善,  是佈道法师,  他宣扬文化,  厘清误解,  他服务坊众,  惠泽人群,  这是使命的召唤,  还是责任的暗示?  他以难忘的记忆言明:  它们来自内心的旨意!  发梦结缘 归依道教  一千八百年的历史底蕴,16个朝代的承上启下,道教经过漫长的萌芽、演变、形成、散播,已在华夏民族落地生根,长成大树,枝繁叶茂。据了解,在祖国的南端,号称“东方之珠”的香港
期刊
李卓力女士,  资深中西医结合眼科专家,  早年的经历,使她对中医产生浓厚兴趣。  後因其在近视治疗方面突出的研究成果,  被近视研究界具国际权威的日本教授吸纳为徒,  远赴日本留学,研究高度近视与黄斑病,  於国际专业刊物上发表数篇论文,成绩佼佼;  扛起病患们对她的高度信赖,  与“香港第一针”之称的秦鸿教授合作,  成立香港鸿健中医眼科保健中心,  矢志不移,为眼睛保驾护航!  从命危病人重
期刊
作为澳门福建体育会会长,  热爱体育的施仲舒先生,  满怀发展和推动澳门体育事业的信念,  大力支持和积极投身於体育事业当中,  为澳门福建体育会的发展竭诚尽智,  为推动澳门体育事业贡献力量。  他乐於奉献,以其大度胸襟和真情实意,  向需要帮助之人群伸出援手;  他豪爽诚恳,达观从容,  亦善於进取,志存高远,  以吃苦耐劳的精神和永不言棄的态度,  追求更高的人生理想。  体育赛场 战绩赫
期刊
18岁,从梅州来到香港,  45岁,因抱恙修习太极,  73岁,既忙开班又带徒,  三十枚奖牌,见证了比赛生涯,  二十年岁月,情繫国粹的弘扬,  这不是一件易事!  一技压身 屡创佳绩  作为先辈传世的宝贵遗产,作为後辈继承的民族瑰宝,光耀武林的太极拳,以一种独领风骚的傲然姿态,奠定了毋庸置疑的历史地位。今天,不论是祖国的城镇,还是海外的異乡,太极拳蓬勃繁衍的痕跡都屡见不鲜。  出生於梅州(平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