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造城市黄金空间

来源 :科研成果与传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dup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演讲者|卢  旖
  |推荐单位|北京土地学会
  我来北京工作之前在英国留学,我很喜欢伦敦这座城市,它让人感到亲切。回到北京,走在北京的大街上,看着宽阔无比的马路,我时常感到困惑,为何北京的街道总缺了那么一点儿人情味?在街道上的逗留不是丰富愉快的体验,而是枯燥、乏味,周边不是窗明几净的商店、精致多彩的花园广场,而是冰冷的栅栏、不近人情的绿篱和杂乱无章的停车场。
  街道的风景不是慢悠悠的散步、两三成群的聊天、商店卖出的咖啡冰淇淋,而是一个又一个匆匆而过的背影。街道两旁的建筑不是紧密有序地排列,徐徐展开这个街巷的故事,而是被扔在远远的绿化丛中,陌生又冷酷。
  我既感受不到街道,也感受不到建筑。
  我感到沮丧。
  压马路这件事儿似乎变得没那么有趣了。
  为什么呢? 这一困惑长久萦绕在心头。好奇心让我不禁开始对比起这两个城市。
  我发现,伦敦的街道细密狭长,建筑能够围合出清晰的街道轮廓;而北京,马路又大又宽很气派,但是,建筑疏散,像零星散落在空地中,去除了道路线,街道好像要消失不见。
  伦敦总有丰富的街道体验,而北京总有冰冷的街道景致。
  我不禁想,那些离我遥远的建筑,那些拒我千里的停车场、绿化隔离带,这许多的消极空间,让北京城变得有路无街。行人永远走在匆忙的道路边缘,而不是在丰富多彩的街道空间中。
  但试问,谁又不愿意走在能令人兴趣盎然的城市街巷中呢?为何国外那么多美好的街道,而北京城却鲜少有呢?这是国人的偏好问题吗?还是老祖宗留下的城市传统?
  又一次的好奇心让我对比起北京城的曾经与现在。
  在我眼前的老北京城,有着紧密有致的城市肌理,街道空间的围合感让街市变得繁华而有活力,建筑临街而建,满目都是鳞次栉比的商店。老北京城和现在一点儿也不像,它的街道是活泼的、灵动的,触手便可感受到建筑的故事,它没有不近人情。
  我感到困惑,为什么北京城有如此的变化?而在我出差或是游玩了许多的城市之后,我又感到震惊。为什么中国绝大部分城市新区的街道都与北京相差无几,又大又宽的马路好气派,陌生又冷酷的建筑总与我很远。
  此时,我明白了。
  这许许多多的城市都生了同样的怪病,而这病的症结,是我们教条式解读了被规划师们奉为天书的技术规范。它规定了建筑的高度,规定了街区的密度、道路的宽度。规定了建筑必须建在道路红线的3m、5m、10m甚至20m远,却没有告诉我们这3m、5m、10m甚至20m远的空间该如何利用,该如何与街道空间融合共处。
  为什么我们的街道没有人情味?我们似乎过分重视技术规则而忽略了规则外的人性空间。
  为什么我们塑造不出良好的街道空间?我们似乎总过分投入用地的内在美,而忽视了它的外在价值。
  那为什么这些本应被充分利用的城市黄金空间却一直被忽视呢?
  我需要反思。在平日的规划工作中,我发现自己有这样的习惯。拿到项目的第一时间,先看看这个地方有哪些限制规范和特殊规定,条条框框了然于心之后,我感到如释重负,没有顾虑地画上用地的边界,道路的红线,再画上建筑的退线,安排好内部的功能。一气呵成。建筑退线内的空间,建筑部门的同事会专业地给甲方竖起楼房,精心设计好看的庭院和水景,也不会忘记给他们千叮嚀万嘱咐的内部街景配上丰富的雕塑与小品。
  做完这些,我轻轻舒了一口气,这个项目总算完成了。真的完成了吗?那这里的空间呢?
  随手给个栅栏围挡,或是放点中心绿地放不下的停车、消防用地也好,还得有个外环路消解一下地块内的交通压力。但它总是被遗忘,与城市隔离开,成了最孤寂冷清的角落。
  我感到惭愧。我发现那些令我感到无比沮丧的街道,是由我一手造成的,是我的忽视和对城市责任感的缺失。
  我看向巴黎的香榭丽舍大街,它取消了建筑前占用空间的停车位和车道,将建筑退线空间与人行道一起整合成步行空间,从12m拓宽至24m,并设置了休息活动功能、绿化景观功能、停留功能和通过功能。我再看向巴塞罗那的兰布拉大街,它利用建筑退让部分改造为步行街区,成为市民喜爱、享受购物体验的街道,无数的小商贩和街头流浪艺人汇集于此,让街道变得亲和有趣。还有曼哈顿的第五大道、百老汇大街,伦敦的摄政街,等等。
  我有了新的思考。
  我尝试着在正定新区周汉河城市设计中,不再将停车空间丢到建筑的前面,而是将它们统一规划到了建筑侧面和地下空间;我严控建筑贴线率,让建筑围合出丰富的街道空间。建筑退让部分开放给了城市,保证了街道人行空间的连续性。在霍林河大街规划设计项目中,我将沿街建筑前的灰色空间替代成连续的商业步行空间,布置水池、树池、座椅,利用高低错落的人行空间,打造丰富有趣的街道界面。
  我在越来越多的规划项目中践行着我的思考。在上地信息路城市提升设计中,我尽可能地打开沿街企业的围墙,统合建筑退线空间和人行空间,增设公共艺术、外摆设施;同时,开放部分底层,植入配套服务功能,打造开放、共享的街道空间。
  我让街道的风景不总是行人匆匆的背影,让人们能够停留、能够感受、能够欣赏、能够参与。
  我不再执着于退线的距离,而是关注街道空间的价值。我创造的不再只是内向的庭院,也创造了与街道成为一体的黄金步行空间。我希望城市街道的怪病能在“我们”这个规划师群体手中慢慢治愈。
  法规机械地规定空间“退”,退让的空间与城市阻隔又无法被使用者善待,在公共空间与私人用地的夹缝间生存,成了失去的空间、城市的孤儿。“退线空间”变成了“退失空间”。不能不退吗?既然爹不疼娘不爱的,不要它不就行了。
  那到底该不该退呢?
  建筑退让道路红线规范出生于2003年的《上海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它利用建筑退让控制街阔比,调节城市尺度,为道路将来可能出现的拓宽和改造留出空间,为内部地块的管线铺设和地基施工留有缓冲。可见,退让本身并没有错。重要的是,该怎么退?
  还是一刀切地按3m、5m、10m或者20m给出生硬的距离,形成大而僵的退界吗?显然不是,我们需要根据不同的街区功能、沿街业态和空间需求,针对性地给出合适的尺度和细节的规则。
  那么,退的空间该怎么处理?
  除了之前提到的设计手法,我们还可以利用城市设计的手段补充原有技术规范,以高品质的建设和精细化的管理落实具体空间的细节设计。也可以开展诸如生活性街道的贴线控制规则的专题研究,探讨退线空间的设计规范,让原本封闭冷清的空间打开,保证街道人行空间的连续性。
  立足城市空间,以人的出发点创造和改变城市。
  让失去的空间走进人群,走进生活。让商店得到晴天时能支上太阳伞和座椅的空地,让上班族得到喝杯咖啡沐浴日光的小憩。
  让路过的行人得到舒适的步行道,让附近生活的老人得到便捷的休息区。
  让孩童得到玩闹嬉戏的乐园,让年轻的情侣们得到牵手低语的绿荫。
  让城市得到,让城市使用者得到。
  让“退失空间”成为有那么一点儿人情味的“退得空间”。
  让行人不再走在道路边缘,而是走在妙趣横生的街道空间中。
其他文献
税午阳  北京师范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高级工程师,教育部虚拟现实应用工程研究中心和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虚拟现实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研究骨干,北京图象图形学学会会员。  在电影《头号玩家》中,所有的故事都围绕着一款名为《绿洲》的虚拟现实的游戏展开,故事主人公在这个虚拟世界中扮演着猎人的角色,并展开了一系列惊心动魄的冒险历程。  电影中那个精彩纷呈的虚拟游戏世界的基础就是很火爆的VR技术。《头号玩家》在
期刊
|演讲者|邱孝丰  |推荐单位|北京护理学会  我是一名工作在心脏病房的护士,在工作中,我经常会被问到这样的一些问题,“护士,我得了心脏病,以后还能去游泳健身吗?”“我还能爬山、跳广场舞吗?”“我是不是再也不能像以前一样运动了?”每当这个时候我都会告诉他:“能!您不仅可以像以前一样生活,您还可以活得更好,更有质量!”  举个例子,2008年5月,我们接诊了一名患者,39岁的他是一位极限运动的狂热爱
期刊
|演讲者|刘 华  |推荐单位|北京土木建筑学会  我是一名结构工程师,说起结构工程师,我想大家应该不是很陌生,我们为每座建筑设计支撑它站立的骨骼,这个城市的背后,也有我们结构工程师的一份努力。  我猜当大家看到图1时,都会看向这里的高楼大厦,这是城市的地标,代表了工程技术的最高水平,也是每个结构工程师梦寐以求的挑战和舞台。然而,当我和我的团队看到这里时,总会习惯性地向角落看去。在这里,你会发现许
期刊
从地面行走到低空飞行,从仰望苍穹到火箭升空,  从登上月球到飞跃行星,人类不断向上探索,  于是,便有了“空天科技”。  空天科技即航空航天科技,是航空科技与航天科技的总称。  航空是大气层内的飞行活动,航天是穿越大气层的飞行活动。空天空间本无物理界線,航空科技和航天科技息息相通。随着人类活动空间的大幅扩展和活动节奏的日益加快,空天一体成为发展大势,航空、航天科技加速融合。从20世纪末,空天科技已
期刊
|演讲者|刘 芳  |推荐单位|北京测绘学会  众所周知,地铁已经成为我们日常出行首选的交通方式,根据2018年的最新数据,目前,北京已经建成地铁22条,共计391个站。这是个什么概念呢?如果按照地铁站服务半径750m计算,四环以内,基本实现了地铁站点的全覆盖,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我们是名副其实的轨道上的城市!  但是,不知道大家在出行的时候是否遇到过这样的情形呢?地铁跟你要去的商场或者办公楼紧挨着
期刊
|演讲者|薛 海  |推荐单位|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  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那年我还不满10岁,如果问我对当时那一届奥运会还有什么印象,那就是开幕式上的一幕。享誉全球的拳王阿里作为最后一棒火炬手,点燃火炬。但电视里的他,双手在剧烈地抖动,脸上却没有一丝高兴的表情。  1998年,我已经开始关注NBA,飞人乔丹正在追逐他的第二个三连冠伟业。我却记住了他在总决赛中的对手,犹他爵士队。他们强悍,毫
期刊
|演讲者|刘 博  |推荐单位|北京神经科学学会  演讲开始之前想和大家分享一首诗。  目击众神死亡的草原上野花一片  远在远方的风比远方更远  我的琴声呜咽 泪水全无  我把这远方的远归还草原  一个叫木头 一个叫马尾  ……  只身打马过草原  我读过很多描写草原的诗,读完后大多让人心胸开阔,但是,这首《九月》不一样。记得我第一次读这首诗,我闭上眼睛,仿佛置身于草原之境,苍凉的风从我的面颊一掠
期刊
嫦娥五号发射入轨,经历了地月转移、近月制动、在轨分离、平稳落月、钻表取样、月面起飞、交接对接及样品转移、环月等待、月地转移、再入回收等阶段。各环节顺利进行,离不开航天科研人员的科技保障。  测量雷达“紧盯”火箭飞行。在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带着焰尾拔地而起的几分钟内,两部固定式脉冲测量雷达快速采集着火箭的飞行信息,做好安全控制。从点火的那一刻开始,探测雷达像两双“鹰眼”,紧盯火箭飞行。为发射场指控中心实
期刊
“2021中国信通院ICT+ 深度观察报告会” 数字经济分论坛上,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了《中国5 G 发展和经济社会影响白皮书(2020年)》。白皮书预计,2020年5 G 将直接带动经济总产出8109亿元,直接带动经济增加值1897亿元,间接带动总产出2 . 1万亿元,间接带动经济增加值7606亿元。  未来2到3年5G 将步入发展关键期。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政策与经济研究所副总工程师韦柳融表示
期刊
提到农业,你首先想到的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辛苦耕种吗?还是农民伯伯挂满汗水的脸庞呢?还是家里吃的大白菜呢?其实,随着技术的发展,现在农业技术已经有了很大的突破,智能温室、生物防控、生物技术等等在农业中被广泛应用,打造了智慧农业新模式。  2019年11月12日,北京农学会创新簇系列活动——第21届雷力平衡农业国际论坛在北京召开,农业专家齐聚,诠释了何谓平衡以及世界农业发展新动能。  专家齐聚平衡农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