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网络成瘾与社会工作的介入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xiaobo591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青少年网络成瘾者日益增多,给个人、家庭、学校乃至社会和国家都带来了重大的影响。本文通过引入社会工作治疗的理念与方法,对青少年网络成瘾者的个人、家庭、学校与社会等方面的综合审视与介入,提出从微观到宏观治疗与预防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的有效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青少年;网络成瘾;社会工作
  一、研究议题的提出
  网络以超乎想象的速度进入了我们的生活,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其中“网络成瘾”就是一大社会问题。“网络成瘾是指使用互联网的行为失控,表现为过度依赖互联网,导致对个体的社会与心理功能的明显损害”①。青少年作为上网的主力军在网络中查找丰富的资料,学习广博的知识,得到快捷的信息的同时,不免会受到网络色情、暴力等内容的负面影响。然而一部分青少年缺乏正确引导,上网主要是为了消遣和娱乐,由此沉迷网络而使身心倍受伤害。报道新闻屡屡可见因为青少年上网成瘾荒废学业、因接受不良信息而导致暴力色情犯罪等事件,甚至有青少年因疲劳上网而猝死网吧。现在,网络成瘾已成为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绊脚石,也成为一个公认的社会问题。
  二、青少年网络成瘾的现状与危害
  青少年网络成瘾分层分布:《第 29 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2年 1 月)数据显示,截至 2011 年 12 月底,中国网民数量突破 5 亿,达到 5.13亿,全年新增网民 5580 万。总结过去五年中国网民增长情况,从 2006 年互联网普及率升至 10.5%开始,网民规模迎来一轮快速增长,平均每年普及率提升约6 个百分点,尤其在 2008 年和 2009 年,网民年增长量接近 9000 万。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手机上网人数增副较大,以青少年居多。在 5.13 亿网民中,青少年网民达到 2 亿,2011 年增长率达到 53.3%。其中 18 岁以下占 19.1%,18~24 岁占 31.8%,25~30 岁占 18.1%.其中网瘾群体比例为 14.1%。一般认为,程度不同、类型不同的青少年网络成瘾者的症状是不一样的,其身心所受的影响也是大不相同的,多是 6 个类型的混合体,具体包括:网络游戏成瘾、网络交友成瘾、网络色情成瘾、网上信息收集成瘾、计算机成瘾以及其他强迫行为(如不可抑制地参与网上讨论、BBS 发表文章、购物、拍卖等活动)②。
  网络成瘾对广大青少年的生理、心理与社会性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甚至诱发了他们反社会行为的产生。 网络成瘾者经常长时间沉溺在电脑前, 容易遭受计算机电磁辐射的侵害,对其眼保健与视力可能产生无可挽回的危害。 有资料表明,过度使用互联网络可能给青少年身体的几乎每一个系统都产生负面影响,他们的身体机能更容易出现病变。 例如,在过度使用互联网络的孩子中,具有肥胖倾向的占 12.1%,出现过腰、脖子和肩膀疼的占 22.2%,有手腕疼症状的占 10.3%,体制不好容易感冒的占 7.9%,眼睛疲劳视力下降的占 37.2%,睡眠不好甚至失眠的比例达 15%③。 在心理层面,网络成瘾者容易患上信息焦虑综合症等多种心理疾病,他们更容易角色错乱、人格异化,变得自恋、偏执,甚至形成反社会人格。 与此同时,由于将大量的时间投放在网络之中,青少年在现实社会中的学习与生活往往遭受严重影响,表现为学习动机减弱、成绩下降,与同学、家长和老师的关系僵化,从社会中退缩。 在网络色情、网络暴力的影响下,一些青少年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还有众多的青少年则成为违法犯罪的受害者。
  三、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原因分析
  青少年沉迷于网络的原因大致可分为自身原因和家庭、学校及社会环境等两大方面。网络成瘾者往往可能是由于长期的内心孤寂,被周围环境忽视,得不到家庭和学校的肯定,同时自身欲望在现实生活中又无法轻易实现,从而沉迷在虚拟世界中寻求存在感与满足感。
  (一)自身原因
  许多青少年在现实生活中往往感到内心孤寂,因为某些原因自己的成绩不能得到肯定,所做的努力也容易被忽视,有时甚至连被尊重的需要都不能被满足,而在网络这个虚拟又开放的大环境下,许多人在上网的过程中心理会获得一种满足感,这种满足来自于在论坛上一呼百应的成就感或者是在网络游戏中取得胜利的优越感。青少年通过网络可以结交朋友,可以宣泄自己对现实的不满。许多青少年由于自身特点,恐惧社交或者是在人际交往中存在障碍,于是网络的不需要面对面的交流方式,让他们找到了情绪的出口,更能吸引这部分青少年。网络交往成为青少年交往的一种新趋势。
  个人有许多的本能的欲望和愿望是不符合传统的社会道德标准的,很多时候,人们会感觉到缺乏一个表达自己、满足欲望的途径,而网络的去抑制性,给情绪的宣泄提供了一个有利的空间。于是许多上网者便在上网中丧失道德,站在隐蔽的角度尽情发泄。人天生具备破坏性,而这种破坏性在网络中也能够获得满足,当上网行为被打扰时,青少年往往会出现攻击性行为。在网络中青少年可以逃避现实的压力,也没有了被约束的感觉,所以被抑制的人类本性在网络中就尽情的发挥和张扬。
  权利欲和控制欲是个体天生所具有的,由于现实条件和社会条件的制约,大部分人的这一欲望并不能得到满足。青少年在上网时,能够随意的主宰一切,比如对什么感兴趣就可以一直关注什么,自己的个人主页等,更是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进行设置,在这个过程中,便有一种“我说了算”的感觉,满足了天生的控制欲。
  个人的性格特点或是其他一些因素会导致青少年产生社交恐惧症和人际交往障碍,因为网络的特性,使得网络交往不需要在乎对方的身份、职业和性别,可以随心所欲的与对方交谈。因此,网络成瘾的青少年大多存在社会交往的问题。
  (二)家庭、学校及社会环境方面的原因
  沟通,在网络成瘾的青少年中,大部分青少年都存在与父母关系不和谐的状况。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教育的好坏,往往决定了孩子的成长道路。父母对孩子家庭教育中经常出现两个极端,一是过分溺爱自己的孩子,对孩子的关心仅仅停留在一位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上,而不主动了解孩子内心的想法和需求,导致孩子沉迷网络时家长还不知如何是好。另一种是对孩子所犯的错误一律采取打、骂、责怪等方式来教育,而不是先站在孩子的角度来看待问题,从孩子的思想上来解决问题,孩子感觉到越来越得不到理解,叛逆心理不断加重,与父母的冲突和隔阂也越来越严重。   家庭教育方面,网络成瘾的青少年中,单亲家庭的孩子占大多数,而这其中又以母亲单亲中的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最为突出,这是因为在母亲单亲家庭中,由于父亲功能的缺失,导致孩子不能得到健全的家庭教育。75%以上的网瘾青少年家庭都存在父亲功能缺失或不足的现象。社会对网瘾青少年的支持力度也不够,大部分网瘾青少年在学校都不受重视,老师对这部分孩子也是采取放弃的态度,其他同学也会因为一些家庭因素排挤这些孩子,面对这样的处境,青少年只有在网络中寻找新的寄托。与非网瘾青少年的家庭教育相比,网瘾青少年所受到的家庭教育更为严厉,缺乏的鼓励和安慰更少,与父母的沟通也不够和谐,互相间不能理解。而非网瘾青少年往往具有健全的家庭和相对和谐的家庭氛围与亲子关系。
  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眼界的扩展,会与同龄人产生一种需求认同感,因此,同学的行为对青少年行为的形成也会产生很大影响,青少年间在一起相处引发的一些行为容易形成一种亚文化,当遇到父母不理解自己或者自己在生活中遇到挫折时,更倾向于寻找同伴的理解,而这种做法又会加剧亲子间的矛盾。
  青少年正处于“自我同一性”的形成时期,对于学校安排的知识会产生抵触情绪,急于获得别人对自己的认同,想要知道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如果从老师、同学那里得到的是关于自己的负面信息,他们就会从其他途径寻找补偿。上网行为恰好能够给予他们这方面的补偿。当家庭教育、学校和社会治理这三者其中一个环节出现问题时,而另外两个环节又没有能给予及时的支持,情况就会变得更糟,青少年更容易沉迷于网络。此外,个体在面对生活、工作、学习及社交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和压力时,如果没有及时处理就会产生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通过上网,能让人暂时的忘掉现实,沉迷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寻找心灵的避难所。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城市,网瘾青少年比例高于发展水平高的城市。特大发达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的网瘾青少年比例分别为 8.1%、8.7%、8.3%,而边远欠发达城市,如贵阳、银川、拉萨的网瘾青少年的比例分别为 31.8%、20.5%、13.7%④。究其原因,发展水平高的城市青少年接触网络频度较高、时间较早,对网络的认识和使用方面,较不发达城市更为成熟;此外,发达城市青少年所接触的教育及课外活动资源比较丰富,青少年的课余时间会被安排更多与网络无关的事项。而不发达城市的青少年如果对于学习或生活感到厌烦,没有其它地方可去,也没有其它事情可做,他们更容易到网吧上网,导致网瘾。
  四、社工的介入途径
  为了青少年远离网络成瘾,社会工作者要做好微观层面的社会工作,使青少年自身能自觉增强自制力,努力在学习、人际交往等学习和工作中取得较好的成绩,生活充实而有意义;社会工作者要做好中观层面的社会工作,介入家庭和学
  校,使家长要多关心体谅子女,做到疼爱而不溺爱,合理控制子女自由支配的零花钱,多与子女沟通、交流,努力营造一个温馨的家庭氛围。使学校完善教育措施,加强网络德育教育;社会工作者要做好宏观层面的社会工作,使政府要完善各种组织、制度及法律法规,积极借鉴国外在预防和矫治网络成瘾方面的经验,探索适合实际的管理方式,加强对网吧的监管治理,努力创造一个健康、安全的网络环境。
  (一)微观层面的介入途径
  1.要为青少年提供心理咨询和辅导。随着青少年的生理、心理迅速发育和成熟,他们对独立的诉求和渴望日益强烈,希望自己被看作是成年人,但却又不具备独自承受压力和决策的能力。当这种需求得不到满足时,他们就会感到迷茫、束手无策,或者选择逃避,并会不断地尝试通过其它途径去获得心理上的满足和精神上的慰藉,而虚拟的网络无疑是最好的途径之一。因而从根本上说,青少年网络成瘾表现为一种心理障碍。因此,首先需要为其提供心理辅导,辅导的内容和形式多种多样,主要包括心理咨询、人际交往辅导、生活方式辅导等。并且与他们共同面对和解决问题。协助他们努力改变自身的人格特质,摆脱他们的诸多困惑。
  2.教给学生应对不良情绪的技巧。要了解网络成瘾者的早期经验和一些必要的信息,特别是重大生活事件对他们的影响,找出其不良性格和负向情绪的根源;然后对所获的信息做出基本评估,与服务对象建立信任感,结合青少年的心理特征应用暗示和心理强化技术,使他们客观认识到自身的状况,并产生纠正和调适的主动需求;协助网络成瘾者恢复自身的生活规律和生物钟,转移其对网络的注意力,引导他们寻找有益的兴趣生长点,扩大他们在实际生活中的人际交往面。
  3.改变生活方式,建立自信心。由于青少年的可塑性强、对生活充满期望,所以对他们宜采用积极引导、正面鼓励、步步为营的干预观念。生活方式的改变可以帮助他们逐渐恢复原来的生活环境、生活节奏和生活方式,主要有集体训练、兴趣转移、担负责任和自信心重建等方法和手段。在重建生活方式的过程中,要多关心他们的情趣爱好,鼓励他们发挥特长,多参加集体活动,建立良好的生活规律和生活规范,使他们的生活方式逐渐走上正常、健康的轨道。
  (二)中观层面的介入途径
  青少年因为缺少现实生活中的社会支持而转向成瘾性的网络使用,他们把网上的一些互动功能作为缺少现实生活和社会支持的替代品。如果发现他们存在不适应或不愉快的环境,介入就应致力于提高他们现实生活的支持网,主要是对家庭和学校环境的介入。
  1.对家庭环境的介入。改变不良的家庭关系模式,营造平等亲密的家庭氛围,使家庭的功能得到正常发挥,鼓励家长要掌握一定的网络知识,以便引导孩子上网。父母应该允许孩子上网学习,知道该引导他们接触哪一类的网站,教育孩子自觉抵制不良信息,在适当的时候,与他们探讨网络热点问题与看法,对孩子通过网络使用获得的收获要加以肯定,以增强孩子对正确使用网络的兴趣与信心。
  2.对学校环境的介入。社会工作者可以在学校提供服务,为有需要的青少年进行辅导,协助他们解决困难,争取学校与老师对网瘾青少年的关注。网络成瘾青少年是由于在现实生活中没有朋友、心中有什么想法也无人倾听,所以在虚拟世界中寻求感情的寄托,教师平时对学生多一些关注,注重师生间情感的交流,让学生在学校能体会到教师对他们的关心,就能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获得情感支持和满足感;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这也是锻炼学生能力的好办法,通过开展活动,创造人际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在参加活动的过程不断地成长和提高,充分展现自我,并在活动中找到友谊和自信心,在团体中找到归属感。
  (三)宏观层面的介入途径
  社工呼吁以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和支持的氛围,加大青少年网瘾危害性的宣传力度。将各个社区和校园列为宣传重点,通过开展社区及校园巡讲、播放公益广告、编辑并发放戒除网瘾手册等途径,使广大家长和青少年充分了解网瘾的成因、危害,掌握预防和戒除网瘾的基本手段。
  但是社会工作者并不是全能人物,如果要真正解决问题,就需要一定的支持系统,也就离不开宏观层面的社会工作。也就是说, 需要国家相关部门制定和完善青少年福利服务政策, 并付诸实施。只有那样, 才能保证社会工作介入的正式性、程序化, 社会工作的介入才能真正起到助人自助的崇高目标。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已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帮助他们戒除网瘾、合理使用网络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在青少年网络成瘾的问题上我们要呼吁各个部门的支持与合作,让他们与社工一起,为青少年的成长提供一个健康的环境。
  注释:
  ①覃慧珺.中学生网络成瘾的影响因素与介入途径[D] 武汉:中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2-3
  ②第29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www.cnnic.cn
  ③陶然等.网络成瘾探析与干预[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④吕颖. 社会个案工作方法介入青少年网络成瘾研究[D]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硕 士学位论文,2012:13-14
  参考文献:
  [1]叶新东.网络成瘾研究概述[J],心理科学,2004(6).
其他文献
变量具有交互作用的数据包络分析
期刊
【摘要】:浮动抵押制度起源于英国衡平法,我国于2007年颁布的《物权法》中,首次确认了浮动抵押制度,然而这一制度却有诸多不足。实践中出现诸多矛盾的焦点都在于“正常经营”范围的概念模糊,导致抵押权人与买受人发生争端。因此,本文对“正常经营”范围进行探讨,提出其不足之处,并着重提出完善措施。  【关键词】:浮动抵押;正常经营;制度缺陷;完善措施  一、学界关于浮动抵押“正常经营”范围之探讨  我国《物
期刊
【摘要】:中国封建正统法律思想在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呈现的是一种继承和交融的关系。从夏商的神权思想、西周的礼到春秋战国时期的儒、法、道、阴阳,各种思想相互交融,彼此吸收。法家的法律思想在春秋战国占优势,西汉之初黄老思想为统治者所接受,至汉武帝在全国疆域统一的条件下,西汉儒家学派得到发展,在先秦儒学的基础上,吸收各家学说中有益的成份,形成以儒、法结合为特色的封建法律思想体系。至此,中国封建正统法律思想
期刊
【摘要】:邓小平南巡讲话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邓小平理论成熟的标志,是继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把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建设推进到新阶段的又一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邓小平南巡讲话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与建设仍然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邓小平南方谈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一、“南方谈话”推动了马克思
期刊
【摘要】:海富投资诉甘肃世恒公司一案,二审中法官不应超过原告诉讼请求而径行作出判决,法官在审理中可以通过行使释明权引导当事人变更诉讼请求,本案体现法官对于法官释明权行使的缺失。本文以该案为例,探讨了法官释明权的含义、性质和具体运用范围、方法和原则。  【关键词】:法官释明权;对赌协议;诉讼程序  一、中国对赌协议第一案与二审法官释明权行使的缺失  2007年10月,苏州工业园区海富投资有限公司与被
期刊
【摘要】:公务员队伍作为一个特殊的职业群体,其队伍建设是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今全球化趋势不断增强,综合国力的竞争日益激烈,对公务员队伍的建设提出巨大挑战。国内社会的转型,经济与社会的快速发展,也对公务员队伍的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今我国公务员队伍在考录机制、公务员的职业发展及对其考核激励方面都存在一定问题,正视并且解决这些问题对发展建设我国公务员队伍十分重要。  【关键词】:公务员队伍;
期刊
【摘要】:晋商是中国明清时期最著名的商人群体之一,有着重视家庭教育的传统。限于现存资料的短缺,目前学界主要关注的是晋商大户的家族史教育问题,而对普通晋商成员的家庭教育涉及不足。本文主要以《武氏家书》这一批信札为主要史料,选择家庭教育这一视角,对武氏家庭子女治学、为人、处事、修身等教育内容展开考查,透过一封封真实的家庭书信,总结出普通晋商的家庭教育思想。由此让我们切身体会一百年前普通晋商家庭的教育实
期刊
【摘要】:随着购物网站和手机购物应用的兴起,线上购物这一新的购物方式已经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同时,线上营销异地交易的特征也为购物网站的用户体验提出了很大的挑战。本文尝试以现今购物网站的情况作为研究的背景和基础,通过与手机购物应用“小红书”的对比,从而尝试给出线上营销在用户体验方面的新方向。  【关键词】:线上营销;用户体验;淘宝;小红书  引言  在网络全面覆盖的今天,网上购物成为越来越重要的一
期刊
【摘要】:本研究基于之前相关研究成果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探索家庭资源背景、创业认同及个人创业意愿的相互影响机制。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家庭所掌握的或所具备的资源越多,创业意愿的强度会大致呈现出倒U型的曲线形态,并且家庭资源背景是通过创业认同这个中间变量进行传递进而影响创业意愿的;创业认同的强弱与创业意愿具有正向的关系,也即创业认同度越高,创业意愿越强烈。  【关键词】:家庭资源背景;创业认同;个人创业
期刊
【摘要】:在传统的民法理论中,民事主体制度是整个民事法律制度的基础,而民事权利能力制度和民事行为能力制度又是民事主体制度的两个重要方面。民事行为能力制度是民事主体实现其权利的一种途径,同时也是民事法律法规用来调控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的一种重要的调控手段。民事行为能力是民法上三大基本民事能力之一,与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责任能力并重。  一、民事行为能力的概念以及自然人民事行为的法律特征  (一) 民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