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体系构建及数据库技术应用课程群优化研究

来源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高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nybill19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本文分析了目前国内高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并以沈阳师范大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为例,阐述了我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建设的背景及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构建总体框架,最后针对课程体系构建的知识模块,提出了基于应用型IT人才培养的数据库应用技术方向课程群优化的具体实施措施。
  关键词: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数据库技术;课程群
  
  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一直以来都是高校教育的主要目标。人才培养离不开专业建设和学科建设,二者相互协作使高质量人才培养成为可能。但专业建设又需要完整的课程体系来支撑,因此,支撑体系的课程及课程群建设及优化就显得更加重要了。
  
  1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通过调查开设该专业的诸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主要存在如下几种情况,其对比分析,见表1。
  
  2我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建设背景及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我校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是2001年获批的专业,该专业在建设之初设在信息技术学院,2007年信息技术学院与软件学院合并,该专业成为软件学院下属的一个专业。
  结合我院教师教育的特色,在反复论证和学科建设的基础上,将我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以管理、信息技术相结合的管理者,既具有坚实的现代管理科学的理论和知识,熟练掌握现代信息技术,能够运用系统科学和系统工程的方法,从事各级各类信息系统的建设和管理工作,从事各种领域,尤其是教育部门的信息资源管理与开发工作的高级管理人才。
  
  3我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我校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经历了近10年的发展,其课程体系的构建在不断地研究、修改、实践及完善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宝贵经验。
  3.1 课程体系构建的原则
  课程体系建设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培养高层次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关键。课程体系的构建必须遵守科学性、专业性与广博性、理论性与实践性、稳定性和动态性的原则。这样高校才能时刻把握市场导向,做到以人才培养为目标,以专业建设和学科建设为重点,明确专业培养方向,选择合适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合理、有效的课程体系,完善基本课程的建设。
  3.2 我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课程体系的5大知识模块
  根据我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提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课程体系的5大知识模块。
  (1)公共基础知识模块
  包括数学(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与数量统计、运筹学等)、思想政治修养、外语、人文基础课等全校公共课。
  (2)信息管理模块
  包括信息管理学、信息资源组织与管理、信息存储与检索、信息分析与预测、管理信息系统、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信息服务与用户、信息传播理论与应用等。
  (3)计算机科学知识模块
  包括计算机基础、操作系统、程序设计、数据结构、计算机网络、多媒体技术、数据库技术、网页设计与网站建设、决策支持系统、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等。
  (4)管理科学模块
  包括管理学原理、生产与运作管理、组织战略与行为学、项目管理、经济学原理、市场营销学、信息经济学、知识经济学、企业资源计划、电子商务等。
  (5)教学实践模块
  包括社会调查、参观、实习、程序设计课程设计、网站建设与Web设计、信息系统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
  3.3 我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总体框架
  我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课程体系是在遵守科学性、专业性与广博性、理论性与实践性、稳定性和动态性原则的基础上构建的,它服务于专业建设,并以五大知识模块做支撑,专业建设和学科建设互相促进与优化、拉动与改善,保证了人才培养的顺利实施。其课程体系构建的总体框架,如图1所示。
  
  图1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课程体系总体框架
  在知识模块划分过程中,各知识模块并不是完全彼此相互独立的,每个模块的各课程间都有着相互内在的联系,课程的建设与优化又推动了专业和学科的建设。
  
  4以应用型IT人才培养为目标的数据库应用技术课程群优化
  
  4.1 问题的提出
  根据课程体系的知识模块设计,我们在计算机科学知识模块的课程设置中,开设了多门计算机主干课程,其中与数据库技术相关的课程有:实用数据库技术(VB,PB)、数据库原理、SQL Server 2000、WEB程序设计、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和决策支持系统等必修和选修课程。这些课程在开设过程中彼此完全独立,每门课程都有各自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等教学基本资料,在不同的学期,由不同的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纵观这些课程,其教学内容存在着很多内在联系,甚至有些课程的教学内容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这不仅造成时间和资源的浪费,也不利于人才的培养。
  4.2 划分原则
  (1)层次性原则
  将学生4年中数据库应用技术方向的知识培养划分为两个阶段:初级阶段和高级阶段。
  初级阶段主要培养学生掌握初步的数据库基础理论知识和应用实践能力,主要以数据库原理课程为中心来优化数据库应用技术方向课程群,整个教学过程分为数据库系统基础知识模块、数据库设计与建模模块和数据库系统管理与后台数据库编程模块3个层次。
  高级阶段旨在培养学生对整个系统的分析设计能力和大型工程实践能力,开设软件工程、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决策支持系统等课程,来扩展和加强学生对数据库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和使用。
  (2)逻辑性原则
  整个数据库应用技术课程群的构建是紧密围绕数据库原理课程进行。
  在初级阶段的数据库原理课程讲授过程中注重知识的先后逻辑性,将课程按学习的逻辑顺序分为基础理论、技术应用和综合应用三个阶段。在基础理论部分又按照知识体系的逻辑性进行课程内部的知识优化和整合;综合设计阶段将专业基础选修课程与数据库原理核心课程进行课程间的整合,即将曾经单独开设的实用数据库技术课程(VF或VB或PB)和数据库管理系统课程(SQL Server 2000或SQL Server 2005)不再开设,而是通过综合实验过程整合到数据库原理课程的讲授中。
  (3)递进性原则
  无论从课程的内容讲授还是课程的总体设置,都始终遵循从易到难,从低到高的递进方式进行,从总体上确保课程内容的层次性、逻辑性和递进性,使课程群的优化设计,在数据库应用技术方向人才培养中发挥最大优势。
  4.3 优化措施
  2007年笔者主持申报了数据库原理校级重点建设课程,2009年又主持申报了《以数据库原理课程为中心的课群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校级教改立项。在充分考虑了我校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体系构建基础上,我们研究了数据库应用技术课程群优化问题,提出了一个以应用型IT人才培养为目标的,以数据库原理课程为核心的课程群优化体系。数据库应用技术方向课程群的优化描述,如图2所示。
  
  图2 数据库应用技术方向课程群优化
  
  5结束语
  
  应用型IT人才培养实现起来存在很多制约因素。特别是大而全的培养模式、专业课程教学学时的缩短,扩招后的学生基本素质下降等因素的影响,课程体系设置、专业课程群的构建及优化,对专业化的人才培养就显得重要了。
  我们认为,对于不同的专业特色,应该有不同的方式,但课程体系的构建与优化无疑是重点和难点问题。良好课程体系构建,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人才培养为目标的,是专业建设和学科建设的基础。同时良好的课程体系构建又要求必须强化专业课程群的建设,各门课程的建设、教学方法的改革以及师资队伍的建设等。
  
  参考文献
  
  [1] 王学颖,黄淑伟.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研究[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006,3:378~381
  [2] 郭必裕.课程群建设与课程体系建设的对比分析[J].现代教育科学,2005,4:114~116
  [3] 萨师煊,王珊.数据库系统概论(第四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Optimization study on curriculum system and database technology application curriculum group
  —information management and information system specialty as example
  Huang Shuwei, Wang Xueying
  Shenyang normal university, Shenyang, 110034, China
  Abstract: Training is a systems engineering,the paper analyzes information management and information system specialty training models of the current domestic universities,and as example, elaborated specialty background and framework of curriculum system construction of the information management and information system specialty of Shenyang normal university.Finally,it presented the specific curriculum group optimization measures of database application technology direction in computer science knowledge module based on training.
  Key words: information management and information system; training; curriculum system; database application technology curriculum group
  
其他文献
摘 要:通过长期从事科研与教学活动相结合的经验,阐述了科研与教学结合的必要性,结合山东农业大学农业生物学国家级教学示范中心科研促教学的做法,提出科研主体与教学主体的有机结合、通过实验室开放,培养本科生的科研兴趣同时,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热情、引导学生参与科研过程、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提高本科生实验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本科生教育;创新能力;科研;教学    Scientific resea
期刊
摘要:以30%过氧化氢为氧化剂,用钨磷酸催化氧化环己醇合成己二酸,考察了催化剂用量,反应物配比和反应时间对己二酸产率的影响。当反应物物质的量比为钨磷酸:环己醇:过氧化氢=1:250:1125,在一定温度下回流反应4~6h,产率可达到50%;且催化剂可以重复使用。结果表明:本方法操作简单,无污染,符合绿色化学发展的要求,可用于基础有机合成实验。  关键词:己二酸;钨磷酸;催化氧化;绿色化学    P
期刊
浙江大学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主任韦巍简介    韦巍,博士,教授。1983年毕业于浙江大学电机系自动化专业。1986年获浙江大学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硕士学位,同年留校任教。1993年获中英ALCS奖学金赴英国Reading大学从事国际合作项目研究。1994年获博士学位,同年晋升副教授。1998年获德国DFG研究基金资助赴德国波鸿鲁尔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进行合作研究。1999年晋升教授,2000年被批准
期刊
华中科技大学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主任李和简介  李和,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中科技大学基础医学院院长、解剖学系副主任、国家级基础医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负责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高校青年教师奖、宝钢优秀教师奖、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第三届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奖、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湖北省青年科技奖、武汉市科技新秀称号获得者。  于1984、1987、1991年先后获(原)同济医科大学医学学士、硕
期刊
摘 要:在数控车床加工过程中,工件定位、装夹时间的长短,决定了加工效率的高低。为改进数控车床传统的定位方法,最大限度地提高加工效率,通过分析经济型数控车床轴向定位原理,提出了应用程序控制定位元件的方法,实现了数控车床工件的轴向快速定位,大大缩短了工件定位、装夹时间,提高了产品的定位精度及加工效率。  关键词:数控车床;定位元件;轴向定位    CNC lathe work piece Z axis
期刊
摘 要:在焊接专业教改教学中,遵循理实一体化的教学理念,将“产学研结合”发挥到极致,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在整个焊接专业教学中巧妙地应用了配套研发的“数控平面凸轮廓焊床”实训设备,将实训设备产品化,并积极探索将企业产品引入教学,完成整个焊接专业不同教学领域的教学实训任务的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新型教学方法,将产、学、研有效结合,力求提高焊接专业的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产学研;实训设备;研发    T
期刊
摘要:作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种新型模式与制度安排,大学城的建设以及大学城运营中的资源整合与利用  成为后扩招时代亟待解决的问题。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大学城运营中资源利用的研究进行了梳理,为我国大学城健康发展和提高利用效率有所借鉴。  关键词:高等教育变革;大学城;资源整合;综述    University city in the spring tide of higher education
期刊
摘 要:依托信息技术的计算机排版系统专题学习网站是一个学习者自主学习、创造性学习、协作型学习的互动平台,通过这个平台我们构建了网络环境下的辅导性学习模式。从学生的学习反馈、学生参与专题网站的建设等方面,分析了利用该专题网站的学习效果情况,为今后的教学改革和研究深化提供了重要信息。  关键词:专题学习网站;辅导性学习;学习效果    Network environment, learning mod
期刊
领导观看展品    集思广益 积极参与   协力办好北京教育装备展示会    2011年4月7日至8日,由《中国现代教育装备》杂志社和中国教育装备采购网承办的“2011北京教育装备展示会暨第二届北京教育装备论坛”在北京展览馆举办。针对本次展会,我刊采访了北京工商大学国有资产管理处王晓华处长、北京邮电大学资产管理处李剑峰处长、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资产处王杰处长、北京交通大学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张家栋处
期刊
摘 要:阐述了隐性课程与隐性职业素养的内涵;从职业道德、职业动机、职业情感、职业态度、职业意识等方面阐明了隐性课程对隐性职业素养的影响;构建了高职化工类专业“三模块”的隐性课程体系及具体实践。  关键词:隐性课程;隐性职业素养;培养    Implicit curriculum development and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inconspicuous p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