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小学德育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来源 :教育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lo_pi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德育工作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首要内容,对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的高素质人才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作为小学教育工作者必须提高认识,认清当前小学德育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抓好这项工作。
  一、当前小学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当前小学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是多方面的,但其主要问题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1)来自家庭方面的问题。①家长对德育工作的认识不高,多数家长存在着这样的认识,孩子只要学习好、聪明就行了, 其他都不要紧。在这样的认识下,孩子在家,父母所抓的只是学习,而其它的很少过问,或根本不问。更有甚者,不少家长不注意自己的言行,说脏活、打麻将、做违背社会公德或违反国家法律的事,潜移默化地对学生产生了许多不好的影响。②家庭德育盲目。一是家长不掌握德育内容、不知道从哪些方面对孩子进行德育,常常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缺乏系统性、计划性。二是不掌握德育方法,不知道用什么方法提前指导孩子注意自己的品德修养,当孩子存在思想品德方面的问题的时候,家长不知道采取怎样的对策去加以解决,使德育工作很难收到好的效果。
  (2)来自学校方面的问题。①对德育工作认识上不去。多年来, 有关部门一直强调注视抓好小学生的德育工作,把抓德育工作摆在学校工作的首位。然而有些教师仍是摆脱不了旧的教学观念的束缚,仍是重智轻德。学生在校的时间多是被智育的内容所挤占,学生接受德育的时间很少,有时根本没有。②德育内容不切合学生实际。不少教师在进行德育时不注意针对学生的实际,确定的教育内容往往出现大而空的问题。③方法不恰当。一是空泛说教。不少教师在对小学生进行德育的过程中,不是用学生身边的事物和学生熟悉的事去教育学生,使其在生动具体的事例中受到影响和教育,而是生硬、脱离学生实际地进行空洞说教,结果造成德育工作收不到好的效果。二是思想教育和实际行动相脱离,即知与行相脱节。不少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时,往往是只注重思想上的说教,有时讲得非常细致,非常透切,学生也听得非常明白,可是讲完后多是放在了一边,至于学生是否将所学落实在自己的行动上教师却很少过问。这也是普遍存在的问题。三是缺乏意识性和计划性,教师在很多时候,许多方面都缺乏对学生的德育意识。
  (3)来自社会方面的问题。社会方面的问题主要是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学生身边的歌舞厅、黄色书籍严重地污染着学生;电视、互联网等媒体中一些不健康的因素也在毒害着学生;社会上一些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思潮也在时时处处腐蚀着学生。所有这些是当前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最大障碍,这个问题认识不到,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再好也不会收到好的效果。所以,必须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二、对当前小学德育工作的对策
  (1)对家庭德育问题的对策。①学校应主动与家长建立好联系,通过家访等途径了解家庭德育情况,以便对症下药。②对家庭德育工作主动进行指导。一是提高家长对德育工作的认识。要通过教师家访、召开家长座谈会、下发材料等途径,使家长充分认识到家庭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即为什么进行德育,从而能够自觉地、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德育,能够对自己的一些不利于孩子们的言行进行约束。二是应该积极主动地当好家长的参谋,通過各种途径使家长明确和掌握对孩子的德育方法,使他们知道怎样教。
  (2)对学校德育问题的对策。①端正学校的办学思路,切实将德育工作摆在学校工作的首位,做到以德治校。教师应转变教育观念,充分认识到开展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真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道德素质,树立良好的师表形象。②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合理确定德育内容和实施计划,大力加强德育基地建设,开展丰富的活动,使学生从中受到思想教育,培养良好的道德习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③讲求德育方法,注意德育实效 。一是树立榜样,使学生学有目标,做有指南,促使其向好的方向发展。二是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建立合理的激励和竞争机制,在学生中找出彼此的优缺点,及时优势互补。三是注重学科渗透,做到所学学科都有德育目标,使学生在长智的同时长德。四是教师要与家长联系制度,适时召开家长座谈会等,及时沟通,相互配合,达到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和谐统一。
  (3)对社会德育问题的对策。①加强法制建设和道德建设,净化社会风气,逐步消除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错误思潮对学生的侵蚀。②教育学生远离“三厅”,引導学生从事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回到正确的学习和生活轨道上来,依法消除“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还青少年一个清洁的空间,为学生提供适合的生活环境,促进其健康成长。
  综上所述,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 的德育缺一不可,必须形成“三味一体的教育网络,合力出击,达到净化学生心灵的目标,从而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彻底解决现存现有的德育工作问题。
其他文献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也是教学的起点。好的问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让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主构建知识体系。然而,问题的设计取决于教师的教育智慧。若问题设置不当,有可能导致所设计的问题无法承载它应有的功能。有效的课堂提问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关键所在。它主要是通过师生在课堂上的提问与回答的互动,让学生获得普遍进步,实现个体的充分发展。有效的提问能驾驭参差不齐
期刊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渠道。如何在课堂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学生主体参与意识和自主发展的教学目标,培育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打牢创新性人才成长的基础,是当前教育界普遍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  现在,我们每个班级的电子白板依托网络充分联通,“班班通”,每一节课后,包括老师的课件,学生的解答过程、修改过程,教师的讲解圈注等都可以储存下来,自动上传至校园网络,供全体师生调
期刊
听是人们进行言语交际的重要手段,是学习英语的重要途径之一。如何培养学生听英语的能力,以我个人拙见,影响听力学习的制约因素有听力材料题材内容、语言知识、文化背景知识及心理因素,英语听力教学应综合考虑这些因素的作用和关系,结合农村中学的实际条件并采取适当的教学策略,才能达到听力教学的目标要求。解决学生的听力问题,应从解决学生的听力理解障碍入手。我个人认为学生的听力障碍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一、语言基础
期刊
摘要:当前我国社会不断发展,各个领域努力改革创新,我国的教育领域也在飞速发展,不断实现素质教育的同时仍然以传统教育为主要教学基调,但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意识到创新的重要性,高中教育是我国教育发展过程中比较重要的阶段,是每个学生发展的人生转折点,所以更加要提高创新教学能力能力,不断提高教育发展水平,才能使得我国教育事业有序发展。  关键词:高中体育、教学、创新模式  一、前言  随着
期刊
学生信任老师的前提是老师首先要信任学生、理解学生。本文讲的第一个案例是有关信任与理解的问题。周一我和往常一样去微机教室给同学们上课,但是让我颇为生气的是都马上要上课了,学生还没有准备站队去教室上课。后来我在巡视指导学生作业的时候,发现有一个学生在登录QQ聊天,被我看到后学生一直在试图说些什么,我直接认为他是在进行辩解,所以打断他的话直接让他站起来。他十分不服气,并且对老师十分不尊敬,问我:“我站起
期刊
语言在人一生中使用的频率和价值中众所周知,云云众生中,能成名成家者寥寥无几,作为普通人,能有条理地组织自己的语言,大胆、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思维,与人交流,使其为我们的生活添光增彩。  幼儿时期是人一生中掌握语言最为迅速的时期,一个人智力发展和形成概念的方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语言能力。这个阶段幼儿的模仿和接受能力很强,在大人和教师的耳濡目染下,他们都能简单地表达自己的见闻和感受。一些语言习惯一旦成
期刊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高考化学学科考试为了选择具有学习潜能和创新精神的考生,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将在测试考生进一步学习所需知识、技能和方法的基础上,全面测试考生的化学学科素养。  新教材十分重视科学探究活动,比如必修一38页【科学探究】中加热铝箔的实验:1、用坩埚钳夹住一小块铝箔(箔厚约0.1mm),在酒精灯上加热至熔化,轻轻晃动仔细观察,你看到了什么现象?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2、再取一块铝
期刊
摘要:初中的信息技术课对于普遍来说,都比较感兴趣,因为课堂上学生可以玩游戏、聊天等活动,这样对就很大程度吸引学生,但是学生的兴趣并没有在信息技术课程本身上,而是这些娱乐方面,这就导致学生并不能真正获得知识,更多的是在娱乐,所以需要教师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本身的兴趣,引导学生在课堂进行主动学习,用兴趣带动学生轻松的投入到学习当中,以此实现课堂教学效率事半功倍的作用。  关键词:初中 信息技术课程
期刊
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踐性课程。也就是说,它要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通过“行动”来学习,让学生走向生活,参与社会,帮助学生体验生活并学以致用,做到知行统一,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健康、主动的发展,所以让小学综合实践课回归生活和社会,才会使小学综合实践课成为学生喜欢的一门课程。如何才能上好小学综合实践课呢?下面说两点我的体会。  一
期刊
摘要:在英语学习中,写作是四项基本技能之一,这也是对学生能力的综合考察。本篇主要探析如何通过英语阅读理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我们相信阅读可以促进写作,写作可以强化阅读,两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掌握好两者的关系定能提高中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  关键词:写作能力 英语阅读 词汇积累 語篇意识  赵艳芳说:“语言是信息的载体,语言考试实质上考查的是信息交流的能力。我们知道,信息交流是双向的,一方面是表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