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纸还乡侨批情

来源 :时代报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nlianforev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引子
  滨海波涛声声唱,鮀城丽日冉冉升。
  2020年金秋10月,习近平总书记莅临风光旖旎的海滨城市汕头考察。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汕头市侨批文物馆,认真听取林庆熙馆长的讲解,仔细观看侨批文物。这一帧帧侨批、一件件物品,生动再现了早期海外华侨华人在异国他乡胼手胝足、筚路蓝缕拼博的历程,鲜活展示了华人华侨先辈用自己的血汗谋求生存发展、寄批养家的血泪故事。习近平总书记说:“侨批记载了老一辈海外侨胞艰难的创业史和浓厚的家国情怀,也是中华民族讲信誉、守承诺的重要体现。华侨最重要的特点就是爱国爱乡爱家人。有一块钱是一块钱、有十块钱是十块钱地寄回来,发展出来一个侨批文化。我看了以后非常感动,这就是中国人、中国心、中国文化、中国精神!”
  何谓侨批?侨批是潮汕方言专用词,其意是海外华侨通过民间渠道寄回的简单家书和汇款的凭证,即银信合一,盛行于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70年代。《侨批档案——海外华侨银信》2013年6月18日正式入选联合国《世界记忆名录》,成为迄今为止中国入选联合国的十三项档案文献遗产之一,是唯一一个以流传于民间的记忆形式入选的项目。
  19世纪流传于潮汕民间的侨批故事,精彩纷呈、可歌可泣。为了解侨批故事,笔者到汕头市侨批文物馆釆访林庆熙馆长。从文物馆获悉,有一位叫谢昭璧的老人,一次性无偿捐献了368封侨批和市篮等华侨文物共500件,这是无法用市价来衡量的无价之宝!我对这位老人不由地肃然起敬,产生采写他的念头。经多方寻觅,终于见到了这位老人。这是一位可爱可亲的老人,虽年近九旬,仍然精神矍铄、动作矫健,面色红润、思维敏捷。难得的是,他不仅是迄今为止捐赠侨批数量最多的华侨后人,而且是为数不多的尚健在的最高龄的侨批亲历者。笔者寻觅到老人的老家揭阳玉滘镇上乡西面埕村,与老人多次深入交谈,从中获得宝贵的启示和灵感。
  谢老伯不胜感叹地说:“我家五代人中有13人‘过番’打拼,与侨批结缘近百年。托共产党的福,一代比一代强。”
  提起先辈过番的往事,谢老伯的泪水一次次模糊了眼睛,心酸困苦齐涌心头,打开了记忆的闸门……
  漂洋过海下南洋
  长夜难明赤县天,百年魔怪舞翩跹。
  1905年,旧中国的人民挣扎在水深火热之中。
  在地少人多的潮汕地区,本来就粥少僧多,加上旱涝等自然灾害频发,苛捐杂税沉重,更是民不聊生,难以度日。
  谢昭璧的老家是一个典型的贫瘠村,他的记忆从祖父开始。
  祖父有三兄弟,老大谢逢记,老二谢逢妹,老三谢逢照。老二、老三已先下南洋,但去后杳无音讯。谢逢记时年25岁,新婚不久,就生下儿子,取名南清。当时家境贫寒,经常揭不开锅。他看着出生不久嗷嗷待哺的儿子,妻子池顺容因为缺食没奶水,幼子使劲吮着母亲的乳头,没有吸到乳汁,发出虚弱的哭声。这让当父亲的他感到非常心酸,但又束手无策,十分无奈。
  谢逢记心里想:“我正当青年,与其在家里饿死,不如下南洋去寻找二弟三弟,与他们一起闯闯,也许能闯出一条生路。”
  他和年轻的妻子商量,说:“在家里常常吃不饱饭,甚至可能会饿死,我想去新加坡寻找你两个小叔,一赚到钱就立即寄给你……”
  贤妻低头垂泪,毕竟是少年夫妻,池顺容真舍不得丈夫去外漂泊。但她望着四壁空空的破屋,心里纵有一万个不愿意,也没有办法啊!
  谢逢记背上家里仅有的能盛东西的“行旅”——一个用篾青编成的旧市篮,带着仅有的几件旧衣裳,外加一条几成新的浴布,深深吻了一下熟睡中的儿子,和爱妻依依惜别。
  谢逢记心怀憧憬,毅然消失在云雾之中。他步行到澄海樟林古港,身无分文的他向船老大下跪,恳求让他上船,以后赚钱一定还钱报答他。
  一溪目汁(眼泪)一船人,红头船随风漂向茫茫大海,飘向海那边……
  一封由剪字拼成的家书
  海这边,池顺容在家里带着瘦骨嶙峋的儿子南清,在娘家有限的接济下,勉强苦熬着。过了一春又一春,谢逢记一去如泥牛入海。她千呼万唤夫不应,常常独自一人躲在阴暗角落里暗自啜泣。有上顿没下顿艰难度日。南清命大,虽常常食不果腹,骨瘦如柴,却顽强地活着,逐渐长大。五六岁时,就被母亲叫去捡猪粪,卖得一两分钱补贴家用。
  小南清每天天刚蒙蒙亮就出门捡猪粪。有一次,南清捡不够一筐猪粪,忐忑不安地回家,母亲很生气,责罚他:“捡不够猪粪,别吃早饭了!”小南清噙着泪水,饥肠辘辘,缩在墙角里不敢吱声。翌日,他比往常起得更早,就又背着粪筐出门了。母亲望着儿子瘦小的背影,泪流满腮,心酸地说:“儿啊,不是为母狠心,实在没办法呀!”
  池顺容心里时刻惦记着背井离乡的丈夫,她常常翘首望着村口,盼着批脚(送批的人)出现。批脚一來,她就上前询问:“有没有我家的批?”每次都失望而归。她心里想:“夫君呀,你还活着吗?就是赚不到钱也该寄封信回家报平安呀!为妻日夜挂念你,儿子逐渐长大,也时刻想念着你。”
  然而,几千个日日夜夜过去了,算起来已经10多年,池顺容望眼欲穿,奇迹没有出现。
  她心里想:“逢记,你这个负心郎!你究竟是死是活,活要见人,死要见尸,我要想办法写封信托人带到南洋去,寻觅你的下落!”
  池顺容略识字但不会写字,她十分聪明,会念歌册。家里有泛黄的破损歌册,她在里面找出她想说的字,一个字一个字剪出来拼贴在纸上,终于“写”成一封家书。
  池顺容把这封沉甸甸的“家书”托付给村里下南洋的朋友,再三嘱咐:“拜托阿兄一定要把信保护好,我所有的希望都在这封信上,有劳你交到逢记手里,我感恩不尽!”她重重地磕了3个响头。此情此景,感动了在场所有人,大家都默默流泪。
  受托的朋友动容地说:“阿嫂,放心吧,我一定想方设法把信送到!”
  苍天有眼!
  这封由歌册字拼成的“信”飘洋过海到达新加坡,几经辗转,万里传书,终于传送到谢逢记手里。   谢逢记捧着信,双手颤巍巍,还没看完,已经泣不成声了。
  “妻呀,这十多年苦了你了,我何偿不想念你们,不想寄钱回去呀!因为事出有因,一言难尽!”
  原来,当年谢逢记颠沛流离,饥寒交迫,历尽艰辛到达新加坡后,人已奄奄一息。从死神边上好不容易活了下来,他想寻找先他而来的二弟三弟,能找的地方都找了,衣不蔽体的他被划得遍体鳞伤,终于在一处极为偏僻的地方找到二弟谢逢妹,谢逢妹也鹑衣百结。兄弟俩紧紧抱在一起。
  “二弟,三弟在哪里?”
  “我也在找他!我和老三到这后就分头找活干,后来就失散了,再也找不着了。听知情者说,他可能参加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但后来就没有音信了!”兄弟俩潸然泪下。
  谢逢记先在码头当搬运工。在一次寻找工作时,误入猪仔馆。当“猪仔”是没有人身自由的。在契约期内,为防止“猪仔”逃跑,雇主在支付工资时,只发用陶瓷制作的代用币,代用币不能流通,每月几枚代用币也只能勉强糊口。他心里一直惦记着家乡的妻儿,但“猪仔”不自由呀。日子一天天一年年流逝,他甚至以为妻儿已不在人世了。
  此时此刻,谢逢记拿着这封特别的“信”,仿佛看见在风雨中翘首苦盼的妻儿。他终于按捺不住思念之情和多年的艰辛,把10多年积压在心头之苦,一股脑儿宣泄出来,像决堤的河水,像咆哮的浪涛……
  不久后,谢逢记带着这封独特的书信,带着微薄的血汗钱,背着跟随他十多年的市篮,重越远洋,飞回到久违的家乡。
  久别重逢,夫妻俩相拥而泣。任何话语已显得苍白多余了,泪水无声地流淌着,任眼泪在脸上纵横,怎是一个苦字了得!
  正是这封剪字贴成的“信”,开启了谢家长达一世纪的两地书。
  万里跋涉救命“批”
  潮汕人有个传统,无论身在何处,不管在外如何拼博,都不能没了根,家里要留人拜公祖,续香火。谢逢记第一次回家时,儿子谢南清已长成一个少年了,谢逢记留下他在家里守香炉。因人丁稀少,就买了个同是穷苦人家的女孩子做干女儿,取名谢娥香,然后带着妻子和干女儿,再度闯南洋。
  谢逢记回到新加坡后不久,儿子谢南清就接到他寄来的侨批:“平安抵叻,寄去港币20元给儿买稻谷。”这是谢南清首次接到父亲寄来的侨批,甭提有多开心了!批脚催促谢南清写了回批,注明收到批的准确时间和款项,他小心翼翼揣在怀里。此后谢逢记时不时有寄批来,钱虽不多,但这些由父亲寄来的活命批,可以让谢南清购买粮食煮粥果腹。
  后来他才从批脚口里获知,父亲首次寄来的批款是先向批局赊来的,当时他身无分文,但船期已到,又恐儿子饿着,不得已到侨批局借钱寄回家里。批脚先把钱付给谢南清,把回批送回批局,批局再根据回批向谢逢记索要借款。这种现象在当时的寄批流转过程中并不少见,足以说明从写批、寄批、送批、回批的流转传递过程的严密和信誉,也是拼搏南洋的潮汕人互相帮助、互相照应的佐证。
  侨批业作为民间金融机构,始终把诚信贯穿于整个行业运营的各个环节之中。首先,作为寄批人的海外侨胞,他们不忘根,守承诺,将省吃俭用攒下的血汗钱托寄回家乡,恪尽赡养父母妻儿的义务。其次,侨批局则千方百计地确保批信和批款安全快捷地如期送达侨眷手里。再次,收批者对侨胞在批信中交办分发给亲友的批款、物品都按批信的嘱咐执行处理,代书回批的代书者也准确无误地表达寄、收批者的意愿。侨批局后人魏壁光的先辈创办的魏启峰批局、曾益奋老人的父亲曾仰梅开办的振盛兴批局等,都是远近闻名、信誉很好的批局。
  1925年,谢逢记再次背着市篮回到家乡,这个市篮已跟随他20多年,別小瞧它,耐用又实用!谢逢记曾用这个市篮盛着小物件在码头摆卖。市篮外面涂上油漆,不怕水,可装好多东西,又可背在肩上。谢逢记这次是特地回来为20岁的儿子谢南清置办婚事的。事毕,又背着市篮重返新加坡,这个市篮已两度来回4次跟随主人远渡重洋。
  谢南清成家后陆续生下两个儿子,长子谢映潜,次子谢映逵,即本文主人翁谢昭璧。儿子渐渐长大,家里的日子依然难熬,谢南清决定去新加坡找父亲共拼一条生路。他先借钱筹措船租,带着大儿子谢映潜,留下妻子照顾年龄尚小的小儿子谢映逵。他也是提着个小市篮,和乡亲朋友一起坐着红头船从韩江出海,经过约半个月的颠簸,来到新加坡投奔父亲,这是谢家第二代人“过番”。
  谢南清到新加坡后,克服了语言不通、水土不服的困难。他什么苦工杂工都做,开垦种植、沿街叫卖、店铺打工。通过自己的努力拼搏,逐步站稳脚根,按月寄批回家。妻子和谢映逵靠着父亲寄来的侨批维持温饱。
  然而,晴天霹雳,1939年6月21日,横祸从天而降。日军攻占了时为国际口岸的汕头,开始了对潮汕地区长达6年的血腥统治。
  在日军占领潮汕地区时期,谢映逵母子的生活被完全打乱。年仅10岁的小映逵多次被日军强迫去修军事基地,受尽欺凌。有的乡亲还惨遭日军杀害。在此时期,潮汕与南洋的海运、贸易受到严密控制,侨批路被切断,侨眷苦不堪言。雪上加霜的是,1943年,潮汕遭遇历史罕见的干旱天灾,广东大部分地区水稻缺水无法插秧,田园颗粒无收。粮价飙升,食物奇缺,一场历史上罕见的大饥荒爆发了!这就是史上有名的“1943饥荒年”,当时饿尸遍野。潮汕地区最为严重。
  谢家断了侨批,谢映逵的母亲只好把家里的几亩薄田贱价卖出,每亩只卖得100斤稻谷,很快就吃光了,又把家里仅有的从南洋寄来的毛毯卖了。什么都卖光了,还是上顿不接下顿,眼看着空空如也的破屋,再也撑不下去了,只有死路一条。母亲抱着形销骨立的小映逵,颤抖哽咽:“儿啊,咱快饿死了,为了活路,妈只能把你卖到有口饭吃的人家,你去到那边就有吃的,你要活下来。”
  “娘,我不去,就是死,也要和您在一起!”
  饿得只剩下一口气的小映逵乞求的目光,让母亲心碎。
  “傻孩子,眼看就要饿死,娘实在是无路可走了,卖你是为了给你一条活路,你不走,咱俩只有一块死。”   母亲瘦弱的身体紧紧地抱着儿子,母子哭成一团。
  “批来了!”
  正在此时,一声“批来了”响遏行云,如震天春雷。批脚来了,送来了父亲谢南清寄来的侨批。
  母亲悲喜交集,边哭边喊:“我儿不卖了!”
  这是一封救命批呀!
  母亲对批脚感激涕零,这时才发现她的鞋磨破了,露出流着血的脚趾,浑身泥土,又累又饿又渴地瘫坐在泥地上。
  由于战乱,正常的海运被封锁了,魏启峰批局和振盛兴批局急侨户所急,想办法把侨批转运到韶关或广西,再曲折迂回送到潮汕。
  批脚兄说:“我们知道侨眷的困难,披星载月赶路,一刻也不敢怠慢!收批人又多分布于穷乡僻巷,多为不识字的老幼妇孺。在这兵荒马乱时期,实属不易呀!”
  浓浓亲情养家“批”
  雨后初霁,云开日出。
  1945年,日本投降了,侨批的路又通了。谢映逵也上学了,改学名叫谢昭璧。
  来自万里之外的新加坡侨批,每月一封进入谢昭璧的家,一纸侨批情意深,演绎了近半世纪的侨批情。每一封侨批承载着身处异国他乡的亲人的无限挂念,承载着家乡亲人的生存希望,所有的两地牵挂寄托于一纸还乡的侨批。
  我手里拿着一封侨批,工整的繁体毛笔字,右边写着:“揭邑梅岗区玉滘乡西面埕交谢昭璧吾儿收拆。”左边写着:“外付港币柒拾伍元,抹出拾元为母亲收,伍元媳妇收,余为家中应用,由叻(新加坡)谢南清寄。”
  侨批,维系着亲人间的浓浓情愫,记录着华侨的生活状况,传递着当地的历史文化信息,对19世纪和20世纪中国与世界的文化和政治交往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谢昭璧说:“我家祖父、祖母、老二叔、老三叔、父亲、姑母、哥哥、妹妹等三代共13位亲人相继过番打拼,我妹妹是我家最后一个过番的,我被父亲安排在家乡守香炉。老一辈过番后吃尽了苦头,但时刻不忘家乡。爷爷虽赚钱不多,但他勒紧裤带,从牙缝里省出钱寄给我们,有10元就寄10元。我父亲也是历尽劫难,但他的运气比爷爷好多了,他特别勤快,得到旅叻华侨的信任和喜欢,从做苦工到沿街叫卖小物品,逐步有了积蓄,便做点小买卖。后来,生意越做越顺,逐步赚到钱,就在码头租了个铺面,做起干果生意,这是父亲过番后最兴旺的时期。”
  60年代,我国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家乡什么都缺,尤其缺化肥。谢南清购买了1000斤德国产化肥,装成两大木箱。为确保万无一失,他亲自带着化肥等物资押送回乡。这些化肥当时在国内的价格高达2500元,可是一笔巨款!他慷慨地拿出800斤赠送给生产队,自己家只留200斤。
  谢昭璧现年59岁的大儿子谢梅波对祖父谢南清寄来的食品、用品至今记忆犹新,他回忆:“祖父除了按时寄来侨批外,还寄来瑞士梅花牌手表、英国三枪牌自行车、仙都牌缝纫机,羊毛衫、香皂、洗衣粉等用品,和巧克力、阿华田奶粉、猪油、饼干等食品。在当时,这些用品、食品是国内稀缺物资,村民看了羡慕不己,我们家相对村里人的生活要好得多。父母乐善好施,时常省出一些食品接济乡邻,每当青黄不接时,村里有些村民揭不开锅,就会到我家来借米,我们都慷慨地给他们。”
  谢昭璧56岁的二儿子谢龙波说:“我五六岁时,在村里晒谷埕帮忙晒稻谷,看到批脚来了,高兴得抱着批脚叔叔,喊着‘爷爷来了’。有一位吴叔叔经常送批来,和我们熟了,还上我家吃顿便饭,喝口热茶,歇歇脚呢!”
  谢家是村里的侨批大户,他们乐善好施的品德被传为佳话。
  新中国成立后,得益于华侨政策,谢昭璧被选为县侨联委员、玉滘公社僑联主席,从事侨务工作30多年,勤勤恳恳为侨属服务,做了大量的好事、实事。他热情协助侨眷办理出国与海外亲人团聚,接待侨领、归侨等,最为突出的是带头出资建设玉滘戏院。
  他看到公社文化生活贫乏,向时任揭阳梅岗区区委书记陈燕发说出建设玉滘戏院的想法,陈书记说:“咱现在百废待兴,集体经济薄弱,哪来的钱?”
  谢昭璧说:“我来想办法,我带头出资,不够的发动侨眷集资,以股份的形式,好不好?”
  看着谢昭璧饱含激情的眼睛,陈燕发握着谢昭璧的手,说:“谢谢你,这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我们支持你!”
  在领导的支持下,玉滘戏院风风火火地建起来了,总投入5000元。别小看这区区5000元,当时的5000元相当于现在起码5000万元以上!谢家占二成的股份。戏院开张后,夜以继日演出场场爆满,这对于贫瘠的农村是一件欢天喜地的大事,大大丰富了当地的文化生活,繁荣了经济发展。继建戏院之后,谢昭璧又办起书店,适应当地文化、教育的需求。村民们一见到他,都伸出大拇指。他的善举得到玉滘干部群众的拥戴,得到各级侨联的表彰,全国侨联主席还接见了他呢!
  “沉重”侨批激自强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一次,谢南清租用的货轮从新加坡送货去印度尼西亚,货轮一去不复返,货物也下落不明。这次灾难使谢南清遭到重创,生意一落千丈,几乎陷入绝境。
  1972年6月,谢南清寄来一封侨批,批中说:“昭璧吾儿,现寄去200元用于购买稻谷。叻快速发展,码头扩建,吾在码头租用的铺面被拆了,加上年事已高,不再做干货生意了,不能每月都寄钱回家了,每年一般只寄四次,分别为春节、中秋、夏收、秋收,每次200元,只能添温饱,其余要靠吾儿自己努力了。”
  谢昭璧接到这封沉甸甸的侨批,陷入沉思之中,他召集妻儿,一字一句读了批中内容。忧伤地说:“断批就是断奶,虽然温饱可靠生产队分稻谷和父亲每年4次支持,但四兄弟的学费等衣食住行日常开支就要靠我们自己另想办法。”
  “爹娘,我不上学了,我做木工,赚钱补贴家用。”大儿子谢梅波最先表态。
  “不行不行,新中国成立前没办法读书,现在有书读,你们兄弟要继续刻苦读书,以后出人头地,为家族争光,不能中途辍学!”母亲李木杏着急地说。   母亲接着又说:“咱想办法多养猪和鸡鸭鹅,但缺柴草、饲料。”
  这封沉甸甸的批信给家庭带来很大触动,大家沉浸在伤感之中。但伤感归伤感,骨子里勤劳、顾家的传统好家风使他们很快就调整心态,想出克服困难的办法。
  看到这么懂事的儿子,父亲紧绷着的脸露出了微笑。
  他说:“咱们要多出工多挣工分,还要种好自留地,种上包菜以便用于炒番薯减少米的用量,多种厚合菜补充猪饲料。买一头母猪生猪仔后再留几头小猪仔来饲养,另外,再养些鸡鸭鹅。梅波、龙波课余帮忙干活,全家大小一起拼搏,一定会度过难关的!”
  说干就干,事不宜迟!
  谢梅波心里想:“我是大哥,要帮助父母撑起这个家!”
  他课余跟着母亲到生产队做工,什么累活脏活都干,一天能挣到7分工分。当年潮汕地区肥料严重不足,为了给土地增肥,秋季稻谷收割后需要用耕牛拉着犁把田里的土深深犁翻过来。然后,使用人工把土块垒成一垅一垅的土堆(潮汕人把这种活叫“搬田头茇”),以便增加太阳光的照射时间。这种活必须一天接一天连续干,中间不能停。谢梅波干得直不起腰,全身像散了架似的,晚上睡觉翻身都疼。
  这还不是最累最苦的农活,更要命的是薅草!谢梅波回忆起当年薅草的情景,还深感胆寒。
  一年有两季水稻,每当插完秧几天后,就要薅草。薅草时,人要跪在一行秧中间,两手伸到力所能及的地方,用手指头当梳子一样梳出长在田里的杂草,再把杂草用手指头埋进土里,就这样爬着、梳着,一连好几天。手指都被磨破了,指甲也差不多被磨平了,指甲缝里渗出血。膝盖最惨,长时间泡在泥水里,被小瓦片刮开一道又一道血痕。小腿前部汗毛被磨没了,皮肤像个镜面。小腿两边长着红褐色的田锈,整个小腿几乎没有感觉了。潮汕流传着一句俗语“读书畏考,作田畏薅草”,可见有多恐怖!
  夏收季节,还有一件繁重的农活挑稻草。当时燃料紧缺,水稻的杆晒干后正是很好的燃料。刚割下的水稻在甩打出稻谷后留下湿漉漉的稻草杆,需要挑回村里晒干,水田离村里至少七八里的路,本来割稻甩稻谷体力已消耗殆尽,还要接着干。直到夜幕降临,才把稻杆挑回来。这时,整个人趔趔趄趄,浑身湿辘辘的,拿着碗的手颤抖着,谢龙波的腰也因此落下毛病。
  养肉猪也是增加收入的好途径,但要喂饱它才能长骠。谢梅波兄弟每天上学前,太阳还没露脸就去墟市买番薯藤,把薯叶摘下来,切碎放到大鼎里熬,这是一天的猪食。薯叶不够猪吃饱,就种厚合菜补充。这种菜耗水耗肥,每天放学后,谢梅波兄弟就直奔池塘挑水浇菜,经常要抢在别人前面舀下水沟低洼处黑臭的水,黑水的肥力比溪水强些。有一次,谢梅波看见一头牛刚拉下一坨屎,他如获至宝,喜出望外,马上用双手捧起来,小跑到自留地上撒给厚合菜“饱餐”一顿。浇完菜地,谢梅波带着一身泥土和臭汗摸黑回家,四周已一片漆黑,很多村民点不起灯,只隐约看到像萤火虫似的暗淡的光。
  回忆起养鸭子的情景,谢梅波的眼眶红了,他说:“养鸭也是一件辛酸活。农村里养鸭最好的饲料是苍蝇幼虫和小薄壳。苍蝇幼虫需要拿着捞网挨个到村旁的“东司”去找,“东司”苍蝇乱飞,臭气熏天,但我顾不上臭,只要能网到幼虫就开心极了。问题是别人也在找,这种幼虫也不容易被找到。”
  怎么办呢?村里人说的“薄壳”,是一种生长在溪、海水中石头上的小贝壳,鸭喜欢吃。谢梅波带着弟弟冒着生命危险到溪边寻找。按照祖辈总结出来的潮水涨潮、退潮规律:“初一十五中午返,初九二三早晏干。”意思就是,初一及十五中午涨潮,初九及二十三早晚退潮。兄弟俩带着小网兜,提前到大溪桥边等溪水在低平潮时,立刻下水游到桥墩后马上潜入水中,抠出附着在桥墩底部的小薄壳,每次大约只有20分钟,在涨潮前就得撤,如果动作慢点可能连小命都没了。他们常常把手脚划破了,鲜血渗出,伤痕累累。有的人要伸手抠石洞里的贝壳,如果洞口小,抓到薄壳后回抽时手就卡住了,这时不懂得松手,小命就没了。
  鹅与鸭喜爱不同,鹅喜欢吃嫩草。谢梅波说:“割嫩草可就是件技术活了!必须在天刚蒙蒙亮就抢占地盘,比别人先到达田埂。草天天被釆割,刚长出来还不足一厘米,割草需要左手轻按着草,右手握刀。左手按的力度太大,刀无从下手,稍不留神就割到手,弄得满手是血;力度太轻也不行,刀碰到草的时候,草就倒了,也割不到。我割了一个多小时赶回来上学,累得腰酸背疼,割的草还不够小鹅一顿饭。”
  谢梅波调侃:“青葱岁月的情景,我至今难忘,历历在目。奇怪的是,当时猪养在屋里天井,屎尿横流,我不但不感觉臭,还觉得挺开心、挺幸福,看着母猪生下小猪仔,小猪仔一天天长大,我满怀希望,虽累着、臭着,但快乐着!”
  此情此景,在現在的同龄人看来,简直难以想象,不可思议!
  谢梅波就这样带着弟弟边读书边劳作,挑灯苦读,年年成绩优秀。
  1978年,谢梅波参加高考,被江汉石油学院录取,成为当年玉滘公社高考状元!也是全公社当年唯一考上大学的,成为我国改革开放恢复高考后择优录取时期第一批毕业的大学生。
  在大学期间,1955年才过番去新加坡的姑姑谢映貂每月寄20元资助侄儿完成学业。她还给谢梅波寄来了学习用的计算器,省出很多计算、查表的麻烦,提高了学习数学、物理等学科的效率,同学们都羡慕极了!
  读大三那年,母校请来了任丘油田发现者之一的校友来校开讲座,他讲到油田用的很多材料、装备、技术都来自国外,贵得吓人,谢梅波当时就暗下决心:“我学成之后一定要为国出力,改变这种落后状况!”
  国泰民安事业兴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戊午年,万马奔腾,全党全国开启了“对内改革,对外开放”开拓创新伟大征程,一心一意奔小康。
  1982年,谢家第四代佼佼者谢梅波乘着祖国改革开放的春风,大学毕业被分配到国家刚刚成立的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下称中国海油)。这个风华正茂、才华横溢、英俊睿智的海油专业青年才俊,怀着为国家海油事业贡献青春和才智的抱负,踌躇满志地踏进中国海油的大门。   谢梅波的大学专业是石油勘探专业,但被阴差阳错地安排干钻井、完井作业。深知学业来之不易的他潜心于钻井、完井技术实践之中。
  在作业现场,在技术攻关车间,在基层一线,到处能看到谢梅波青春焕发的身影。
  工作伊始,谢梅波看到,西方石油工业显示出他们的先进性。从勘探开发理念、技术、工具、材料、装备等方方面面,从日常使用的扳手、管钳、油品、螺丝螺母,到钻井平台、重型船舶、浮吊等大型工程设备以及井下工具等,都感觉到可望不可及的技术壁垒。他说:“让我印象特别深刻、引起心灵震撼的是,我平时工作常用的0厘米左右直径圆形橡胶密封圈,进口一个近300美元,按当时美元人民币汇率折算,相当于人民币900元,而我当时的工资是每月54元,也就是说,我工作一年还买不到一个密封圈。”
  这种差距震撼也激励着谢梅波,他下定决心,一定要研制出国产化的产品,振兴中国!
  在实操过程中,有件事让谢梅波刻骨铭心。中国海油是我国改革开放后国家成立的重要央企,他刚进中国海油时,设备基本是进口的。1983年在使用刚引进的一台机械式压力计卡片读数仪的时候,他非常仔细地翻译其说明书,唯恐操作失误,但不幸的是,有个配件一插电就烧坏了。当时不敢随便拆开他们的配件,只好又花钱重新订购配件,没想到一插电还是被烧坏了。这次只好试着把配件拆开,发现有类似电阻的东西烧坏了,他判断,这是变压器的原因,按照常规的原理,用电阻降压肯定就容易烧坏。谢梅波找来国产变压器,将220V电改用110V的电,成功地解决了问题!
  通过这件事,谢梅波领悟到:“以前对西方技术的心态是仰望的,不敢怀疑他们设计的问题。现在才发现,这是他们随便弄个变压器糊弄我们的,落后就受欺负!”谢梅波更坚定了要为改变国家落后面貌而殚精竭虑的决心。
  谢梅波揶揄着:“无独有偶,有一位航天设计总工程师在电视上介绍学习引进国外技术时,也谈到开始时对国外技术的仰望,说有一次打开一台进口的仪器时发现里面放了块肥皂,就一直想着这块肥皂在里面究竟起什么作用。但一直没有搞明白,所以,我们研制类似仪器时也在里面放一块肥皂。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这位总工程师好几年。直到后来有一次接待这台仪器的美国制造商来访,立刻咨询放肥皂的道理。没想到制造商笑着回答说,可能是用肥皂洗手后不小心放在了仪器里。这两个小故事说明了我们技术落后的程度,但反过来想,经过我们的自力更生,潜心探索,改革创新,我們现在的技术进步是巨大的!”
  1991年,中国海油在开发JZ20-2气田时应用美国贝克公司设计的井下生产管柱和打捞工具设计,开井前井下堵塞器卡在井下,打捞出现故障,造成气田投产出现严重问题,带来巨大损失。1992年,SZ36-1油田试验区投产前采用美国哈里伯顿公司的井下工具也出现严重问题。好在此时我国对美国的东西不再那么“崇拜”,不再等待美国公司的解决方案,谢梅波等国内专家自己查找原因,终于通过设计额外工具解决投产严重滞后的问题。
  谢梅波说:“现在我们中国海油已打破美国公司的垄断,西方公司在油气田勘探开发技术方面类似问题至今仍然存在,不仅没有看到解决的趋势,还有愈发严重的发展趋势。美国康菲公司在渤海开发PL19-3油田时,出现了工期严重滞后、费用严重超支、产量降低、溢油等问题;英国BP公司在美国墨西哥湾出现可怕的井喷事故,造成严重的环境生态灾难,损失超过600亿美元。从这两起事件的深层次材料和证据分析可说明这个趋势。”
  在JZ25-1S油田基本设计审查过程中,谢梅波凭着丰富的学识和经验进行分析,判断出双层隔水管方案有巨大的优化空间。他随即组织钻、完井专业和工程专业的技术人员共同探讨,最终提出在表层套管加焊外管的具体方案,仅此一举就为国家节约钢材1500吨,节约开支4150万元,减少动用浮吊打桩73.67天工期。
  谢梅波为中国海油钻井、完井作业的技术、工具和装备等方面的创新作出突出贡献,中国海油现在实现90%以上的国产化;他组织并参与编写了两个国际标准,成为中国石油上游行业在国际上独有的两个国际标准,这是全体中国海油精英艰苦奋斗的成就!谢梅波作为其中一员,无比自豪!他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一个共产党员的品格,成为中海油一面优秀共产党员的旗帜。他在钻井、完井专业的设备和工具方面的国产化取得重大成就。突出的贡献使他获奖累累,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央企业优秀共产党员,中国海油劳动模范,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省部级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等十多个奖项。
  次子谢龙波是汕头市卫健局干部,为汕头卫生环境建设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三子谢创波和四子谢杰波也都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尽职尽责工作。
  谢昭璧共有5男1女6个孙子。有趣的是,家族遗传了先辈走出国门的基因,孙子孙女们演译了新的海归故事。第五代大孙子谢天麟考上美国纽约大学,获电子工程硕士学位,毕业后不受西方诱惑,毅然回国为国家贡献聪明才智,就职于中国宝马总公司;大孙女谢嘉琳从英国伦敦大学获金融硕士学位后回国从事金融专业工作;孙子谢天聪毕业于中国石油大学应用物理学本科,就职于中海油服油技事业部,为中国海油的继续发展而创新苦干。
  368封侨批献国家
  2017年,一个春意飞扬、新芽破土的日子,已到耄耋之年仍神采秀朗的谢昭璧,把家里珍藏了几十年的侨批和市篮等文物近500件一次性无偿捐献给汕头市侨批文物馆。此举开创了汕头市侨批文物馆获赠侨批的多项先例,突破4个第一:数量第一、品相完好第一、寄批时间连续性第一、同一家族第一。在一年一度的“国际档案日”,汕头市档案馆隆重地向谢昭璧老人颁发荣誉证书。
  事情是这样的:2016年金秋10月,谢昭璧怀着对小公园一带的美好记忆,在儿子谢龙波的陪同下漫步于外马路,“侨批文物馆”五个大字映入他的眼帘,他眼前一亮,老侨眷的敏感使他走进侨批馆,馆内大量的侨批展图和文物,深深吸引着他,把他的思绪带到七八十年前,勾起他无尽的回忆……   回家后,他的心久久不能平静,他小心翼翼地搬出珍藏了几十年的宝贝侨批,爱不释手地一封一封细看着。回想起祖父和父亲等先辈在新加坡苦斗,紧衣缩食寄来侨批的往事,一幕一幕,历历在目,他的心久久不能平静。每一封侨批都有一个泪眼的故事,他对每封侨批都十分珍惜,这是一封封先辈省吃俭用寄来的救命批呀!
  他心里想,侨批和侨批的故事可以作为教育后代爱国爱乡、重义守信、奋发自强的鲜活教材,我要把侨批献给文物馆,让家族的记忆成为千千万万人的共同记忆!
  他把这个想法告诉了儿子们,儿子们十分赞同父亲的想法。在汕头卫健局工作的二儿子谢龙波打通了市侨批文物馆林馆长的电话,说出父亲的心愿。林馆长喜出望外!这批无价之宝就这样进入了侨批馆。有早期折叠式的、有批封的、有各批局特色印记的,还有白底红蓝边框的空邮批封。字的笔迹从黑色毛笔字到蓝色钢笔字。回批多出于谢昭璧之手,字迹清秀工整,主要用毛笔书写。批封、内文都保存得十分完整,折射出各个时期的印记,总共有368封之多!
  谢昭璧不仅捐献了家里所有珍藏的侨批,还把先辈漂洋过海多次用过的市篮、铁桶等物件全部无偿捐献。林馆长说:“谢家捐献的侨批和文物,是无价之宝,价值无法用市价来衡量!”
  谢龙波说:“我们一致支持父亲的意愿。侨批的珍贵在于放在什么地方,我们希望给家族的侨批找一个能够长期保存、展示的地方。随着社会的发展,1979年,民间的侨批归入中国银行管理,民间侨批已成为历史。但侨批文化弥久留香,它对于后辈了解家史、侨批史,了解先辈艰辛的苦难史、创业史和发展史,是生动、直观的教材!”
  “近年来,经常有人下乡‘收批’,一封少的几百元,多的甚至高至几千元,有些人就把家里的侨批卖了。但我认为这是珍贵的家族记忆,再多的钱都不能卖。”谢昭璧淳朴实在地说。
  侨批有了归宿,谢昭璧欣慰地说:“我终于了却心愿了。可惜的是新中国成立前、民国时期的侨批多次遭盗贼洗劫,已经没有了,现在幸存的是1949年到1990年期间的侨批,主要是我父亲、姑母和妹妹寄來的。”
  后记
  历经一世纪的侨批故事似乎落下帷幕。谢昭璧的祖父谢逢记于1943年在新加坡去世;父亲谢南清如愿以偿落叶归根,于1982年回家乡养老。1987年9月2日,这位爱国爱家的寄批人含笑驾鹤西去。他的大儿子谢映潜在新加坡谋生,于23岁回家娶妻,不幸得传染病,当时因没有特效药去世了。小女儿谢映貂于1955年去新加坡,是谢家13个过番人中最后出去且年龄最小的。谢昭璧有的亲戚在南洋积极参加南洋华侨机工服务团,为运输抗日物资作出了贡献。关于谢家的祖辈,据家谱记载,可追溯到跟随文天祥抗元的爱国诗人谢翱,现汕头潮阳海门还保存有谢翱墓。著名爱国侨领、慈善家谢惠如先生就是谢翱的直系子孙。
  2021年3月23日,清明节前夕,谢昭璧召集谢家第四代、第五代、第六代子孙共20多人,到家乡玉滘西面埕村祭拜祖先,铭记爱国爱乡爱家的家国情怀和勤劳、顾家、奉献的好家风,使好家风生生不息地一代一代延续下去。中央电视台专门赴汕拍摄,于4月4日清明节当晚在央视第一、第三频道播出,栏目题目叫《多情的土地》,画龙点睛地再现了潮汕穿越时空百载侨批的故事。
  远在京城的长子谢梅波专程赶到祭祖现场,他跪在祖爷爷、爷爷的坟墓前百感交集地说:“祖爷爷,爷爷,你们所眷顾的子孙们已过上幸福生活,所眷恋的土地已非常美丽。勤劳、顾家、奉献是我在家族中得到的教育,我立志立足于社会,照顾年迈的父母,为中国海油的发展壮大竭尽全力,为国家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我也以此为信条,用自己的亲身感受教育孩子和侄子侄女们,为祖国效力!”
  谢家第五代大孙子谢天麟是海归,国内外的生活体验颇深,他说道:“我们和先辈走岀国门有着天壤之别!他们是为生存被迫出国,我们是有强大的祖国当靠山,主动出国深造。从第一代‘猪仔’到新一代学子,不管地位身份还是目标,都截然不同!从1901年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到2021年中美高层战略对话,120年,今非昔比!我们为祖国骄傲!”
  一袭短装的谢昭璧已年近九旬,但也许是退休后勤劳耕耘在田园里使他筋骨强壮,也许是家乡的负离子空气滋养着他,也许是翩翩儿孙个个聪颖有孝心使他宽慰,他依然腿脚轻便,神采奕奕,惬意的笑容始终浮现在他红润的脸上,看上去不过70多岁。谢昭璧欣喜地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我们一大家子的幸福生活,以前过番的亲人坐木船颠簸几十天才到达新加坡,现在乘飞机翱翔蓝天几个钟头就能到,真是变化无比巨大!我家五代人一代比一代强,我只希望儿孙们珍惜现在的好日子,牢记自己的根,不忘先辈的侨批史,坚定不移跟党走!”
  月是故乡明,赤子中国心。让我们一起续写汕头春天的故事,投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丽事业中……
  作者简介:
  林璇,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报告文学特约作家、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汕头作协报告文学创作委员会主任。多篇作品获全国、省、市奖项。
  责任编辑/孙明星
其他文献
“头朝下,来一圈!”  “不行,必须三圈……”  车子在胡寺村的文化广场上还未停稳,就听到车窗外高一声低一声的起哄声。出于好奇,记者忙下车上前去凑个热闹。  “吃香的喝辣的,出门坐上冒烟的,实现没有?”  “实现了。”  “咋兑现?”  “趴地上学狗叫,头朝下走三圈。”  “这话可是你说的?”  “是我说的。”人群中一位上了年纪的老人愿赌服输地说道。  “好”!  ……  半天,记者终于听出了门道
期刊
2021年3月16日,刚刚获得河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杞县“陈氏麦秆画”传承人陈振强,应邀走进河南经贸学院举办“非遗文化进校园——传世麦艺芳华 承继非遗经典”讲座,为300余名师生传授麦秆画的“金麦艺”制作技艺。  陈振强介绍了麦秆画取料、蒸、煮、浸、剖、刮、碾、贴、剪、烫、粘贴、组合等10几道工序。又展示了怎样把这些像草一样不值钱的麦秆,通过精心绘制变成堪比錾金、刺绣,又独具特色的麦草画、麦
期刊
陽春三月,草长莺飞,百花盛开。  廖海玲这个名字,虽然早有耳闻,但初次见她,还是在电视屏幕上。每年“两会”,镜头前的她都是落落大方,不仅能准确传达会议精神,还能用亲切的语言,拉近自己与观众的距离。  我们都是光山县的政协委员,平时参加政协组织委员学习、参观、考察、视察等集体活动,参政议政,建言献策,大家都有很多共同语言。这让我产生了要采访她的想法。  再三考虑之后,我终于踏进了她工作的信访局。  
期刊
“歌唱徐樟塘,徐樟塘美,新房齐整环境美,空中地上绿化美,众乡亲心灵美,心灵美。  歌唱徐樟塘,徐樟塘富,产业兴旺村庄富,万众创新家家富,共创业人人富,人人富。  歌唱徐樟塘,徐樟塘好,养老中心敬老好,文化礼堂文明好,村和谐万事好,万事好。”  这是浙江省义乌市苏溪镇徐樟塘人自编自唱的村歌——《歌唱徐樟塘》。  生于斯、长于斯、爱于斯的徐樟塘人,做事从不怕苦,做人也从不怕累,短短十多年间,从一个出了
期刊
如果说传统也是一种文物,那么继承和挖掘就显得尤为珍贵。  像滚莲湘,这一流传在姜堰里下河地区独特的非遗项目,伴随着岁月的浮沉、历史的变迁,幸运遇上改革开放的契机,40多年来犹如枯木逢春,绽放出新时代的朵朵花蕾。  莲湘传人一代代  请看一组组镜头:  1986年,《滚莲湘》以男子独舞形式参加江苏省民歌民舞民乐大赛并获奖;省电视台“艺林漫步”节目专门播放。  1988年,《滚莲湘·杨柳青》参加中国第
期刊
当时光巨变的大潮席卷而来,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智能制造、“工业4.0”等新理念与新技术碰撞聚合,唯有创新者敢于迎难而上,方能在风口中站稳脚跟。科远智慧就是逐浪的佼佼者。  刘国耀,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南京科远智慧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优秀民营企业家、东南大学产业教授、南京工程学院客座教授。2019年,刘国耀入选“国家重点人才工程”,成为全国科技创业“领军人才”。同年,
期刊
四季交替的大自然,时时处处孕育着新的生机;砥砺逐梦的旅程,总是充满无限的希冀。河南省镇平县安南实验学校校长刘春喜,为了实现梦想不断探寻着、追求着、奋斗着、希冀着。他的创业经历和传奇故事一样吸引人,他的奋斗精神和马拉松精神一样鼓舞人。今天,我们将跟随他笃行的脚步和奋进的鼓点,一起走进他的故事。  跟时代节拍 敲奋进鼓点  激情,往往能激发人的巨大潜能。谈起创业激情,刘春喜瞬间打开了话匣子。  198
期刊
“酿造有特色味道的黄河故道帝森葡萄酒,传承葡萄酒风土特有的文化”,这是河南帝森酒业有限公司的发展宗旨,也是河南帝森酒业有限公司创始人兼董事长赵子牛的创业情怀与初衷。  ——题记  “想活九十九,请喝民权葡萄酒!”  这句朗朗上口的广告语,源自20世纪90年代国内首屈一指的葡萄酒原产地——民权。葡萄、葡萄酒是民权县域经济的一张王牌!  20世纪80年代,民权县委、县政府制定了“五龙腾飞”规划,龙头之
期刊
在苍莽的黄土塬上,朱家涧村只是黄土高原千沟万壑间一个小小的褶皱。这里山山相连,一条涧河静静地流淌,日深年久,群山和涧河挡住了朱家涧人致富的道路。  没有一个冬天不会远去,正如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在寒冬沉寂过后,精准扶贫犹如一缕春风悄然吹到朱家涧,让这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朱家涧村的群众下山出川上楼,开启了美好新生活。  朱家涧的变迁,只是甘肃省平凉市泾川县脱贫攻坚工作的一个缩影。  2021年
期刊
摘要:目前在野外地震勘探中使用最多的地震数据采集仪当属法国的428XL,因为其具有强大的带道能力和灵活的排列管理能力,数据精确度、分辨率、数传率都较高等优点而在物探界得到广泛应用。但现在不少操作人员在野外使用428XL仪器中遇到了一些比较普遍的问题,笔者就自身遇到的一些常见故障进行了总结和归纳,希望对428XL的使用者有所帮助。  关键词:428XL;物探;地震数据采集机制;Nas硬盘存储装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