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玉莲:这是一个茶沦为配角的茶艺表演时代

来源 :海峡茶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nama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茶艺表演”为什么比“茶道演示”更加可能成为主流的趋势,这与目前有几股势力加入茶界操作是脱不了关系的。说起插花、点香,人们一直争论和迷惑这些是否也属于茶道一部分的时候,这些“产品”已经在茶界大规模开班收徒,茶人们排队缴费进场学插花、点香的多的是,大家以为插花与点香在茶席上有点石成金的效果,能把茶席弄得更吸引眼球。有些茶会把花艺、香道达人直接请到茶会现场指导,他们在泡茶席上的风头比茶人还犀利,茶人们都乐意听从他们的铺排,认为这样茶友才会“买单”。
  茶道的训练本应接受多方面的艺术熏陶,以加强对艺术方面的欣赏力与创造力,像这样过分依赖别种(插花、点香)文化来表达自己所做的(茶道)项目,无疑显示出茶道的无力感。人们在花艺界举行花艺活动时,可以不请茶道达人去演示“茶道内涵”来加强花的效果;香道界在举办香会时,可以不请茶道达人去为其点香助阵。这两项文化显然可独立生存。反观茶道,少了这两样,好像就说不出自己“茶道内涵”的话,“茶道”只好停在“茶艺表演”阶段,让其他文化介入。
  二是与茶席相关的项目,如空间、家具、服装、茶器设计及摄影等已随着插花、点香成为另几项茶界要仰赖的茶艺表演道具。很多茶人不知道自己要用什么桌子、地方要怎么摆设、要穿什么衣服、要用怎样的一把壶来泡茶,统统交给专家设计,这是茶人把自己变成“演员”的第一步。茶人把要藉以表达“茶道内涵”的道具、形式一概放弃不管,让其他相关项目的专家去个别施展到自己将要进行创作茶汤的泡茶席上。
  三是“演员”。有些茶人最后连“演员”也不做了,直接聘用“工作人员”回来当“演员”代表自己的机构出演就是。有些舞台剧演员、舞蹈员或其他文化创意界的工作者在“茶艺表演”舞台找到出路,或受雇于茶界,或自立门派成为“茶艺表演”的专业“演员”,把“茶艺表演”带动得更加狂热,茶道演示更加销声匿迹了。
  四是现今有两群消费能力极高的消费群体左右了茶界的市场,一群是豪华奢侈者进入茶界“消费”茶文化,这群豪客玩古器、喝古董茶、收藏铁壶银壶、到拍卖行投字画、点沉香、置地盖造茶屋、流行开办茶会香会来附庸风雅,成为“茶艺表演”最大的客户,是一个有潜质制造利润的市场,让茶界亦步亦趋:另一群是“禅修客”,把茶当作一种媒介来宣示茶禅一味是他们的独特修行,“茶艺表演”也成为为这群消费者做服务的产品。
  我们要说:茶艺表演可以用艺人上阵,茶道演示必须由茶人亲自做,因为茶道演示是茶人表现茶道内涵的亲身示范。茶人不但须对茶道理论颇有心得,并且还熟练实践茶道程序:把泡茶场所整理好,茶器摆置好,水和茶叶准备好,用细腻与崇敬的精神通过泡茶奉茶喝茶过程,将茶道意义呈献给品茗者。茶道演示的要旨:茶人是将自己对茶道的领悟用具体手法示范,不含表演成分。大家注重的是茶人的用心与用神程度、茶人泡茶的专注、茶汤作品的精致,而不是茶人的外表、年龄、身材与服装。要是茶人的泡茶功夫不到家,大家会认为他/她不应、不配,茶人自己也不愿、不敢站在台上做演示。茶人们大多经历很长时间的茶道体验与锻炼,拥有清楚明白的手段和实力告示自己的心得才会做演示,而不是只要外表年轻好看就可以。
其他文献
在很多人的概念里,金银花多是用来盆栽观赏,以其芬芳而得名。人们也会采来金银花晒干,以作茶饮,以其可清凉解毒。金银花最可贵的品质,就在于它治世利人的品格。  到了贵州绥阳,才发现金银花在这里发挥了最大的价值,也使这个有“诗乡”之称县城更加富饶和美丽。在这里,金银花的深加工极为深入,这对茶产业也有很大的启示作用,年产350万吨的中国茶,每年有着近50万吨积存,如果在茶叶的深加工上做好文章,茶产业就会有
期刊
近年来,全国各类茶百花齐放、茶叶消费日渐多元,市场格局频繁转换,颇有“乱花渐欲迷人眼”之感。茶类的起起伏伏,很多茶人也摸不清、看不懂,首当其冲的是茶界的领头雁——安溪铁观音。  仿佛是转眼间的事,安溪铁观音的声势似乎被其他茶类掩盖了,伴随的一些负面的传闻和报道也困扰了铁观音和它的消费者。因此许多人都心中都不禁产生这样的疑问:安溪铁观音到底怎么了?带着这个问题,本刊编辑部走进安溪。  安溪之行虽只有
期刊
5月,央视四套《走遍中国》栏目摄制组特别走近安溪,报道了安溪现有百岁老人66位,90岁以上的老人达到2000多人,80岁以上的老人有20000多人。一个小小的县城居然有这么多位长寿老人,不愧为添寿福地。那么这个添寿的根源在哪呢?  得出的结论是,安溪的长寿老人都有一个惊人的相似之处——大多居住在海拔800米的茶山间,村里饮用的都是山泉水,都有共同的喝茶习惯,喝的就是当地产的铁观音。安溪县副县长王金
期刊
茶会所,在茶行业里并不是新鲜事,但近两三年,茶会所一窝蜂涌现的火爆景象却是前所未见的。尤其在茶产值全国第一的福建,自2011年以来,几乎所有活跃在福建市场的品牌茶企都陆续掷重金打造会所项目。可以说,茶企迈入了会所时代。  随着高端市场竞争的白热化,茶会所也无一例外地走“高大上”路线,规模不断扩大、选址日渐讲究、装修越发奢华、服务加倍细致。然而,与光鲜外表形成强烈反差的却是门庭冷落,这让人们不禁怀疑
期刊
讲岩韵,得先从一个跟茶没关系的故事说起。  多年前,马未都先生在《百家讲坛》中曾经就“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这句诗,对胡床的起源和“床榻”的流变进行过阐述。当时,这种说法一出现,各种类似的考证随之层出不穷,其中最夸张的是,连“独自莫凭栏”中的栏杆是什么样,好事者也都煞有介事加以考证,囫囫囵囵地给整出来了。  同样的事,在茶界亦有其例。唐代卢全的“七碗茶歌”写出了品饮新茶给人的美妙意境,至今广为传
期刊
朱永康:以现代科技助推安溪铁观音产业转型  6月,海峡两岸茶业交流协会、台湾茶叶学会等单位主办的首届海峡茶会在安溪主办,选择安溪作为主办地,就是因为它是中国的乌龙茶大县,也是强县,茶叶总量大,知名茶企业多。海峡茶会向两岸茶人展示了安溪县这几年为安溪铁观音产业的换代升级做出的诸多努力,比如改造老茶园,严格把关新茶园、退茶还林、严控农药使用等等,让安溪茶园生态环境产生较大改观。  对于安溪铁观音产业未
期刊
大约在十年前,中国茶市几乎是安溪铁观音的“天下”。茶客们的盖杯里泡的是铁观音,喝茶时的谈资是铁观音,在各种茶王赛、斗茶赛、名优茶评比中,最闪亮的“茗星”也是铁观音。而且,价格一路走高的铁观音曾一度是高档茶的象征。  安溪铁观音的成功推广,不仅使它成为闽茶乃至中国乌龙茶的代表,而且也使它成为省内外产茶区纷纷学习仿效的经典案例。  然而,近几年来,普洱茶、武夷岩茶、红茶、白茶等茶的相继兴起,打破了铁观
期刊
没去之前,就对这个地方心驰神往,那里有独一无二的阿克人、有原始社会的茅草房、山涧里有山螃蟹……当然,那里还有我们要探寻的古树茶。  在行政区划上,这里属于景洪市勐龙镇勐宋村委会,但已经是该村最远的寨子,再出去几公里,就是缅甸了。这条线上,有阿克、丫口、蚌半、拉祜新寨四个寨子。  阿克、丫口以前同处一个寨子,统称为老寨,就是如今古树茶和茅草屋所在的地方。如今,老寨的茅草房里还有三户人家坚守着不愿离去
期刊
武夷岩茶,花名众多,各茶各味。这也是许多茶客痴迷岩茶的原因所在。且同样一个品种,只因生长环境稍有差异,滋味也大相径庭。对于喜好岩茶的茶客而言,每人心中都会有所偏爱。  香气浓锐、滋味醇厚的“肉桂”是许多茶客心中的不二之选。一时间,肉桂江湖风生水起,“牛肉”、“马肉”、“竹肉”、“龙肉”……行走江湖,每每相遇,都难分伯仲。于此日,集合诸“显桂”,不求江湖排名,只为切磋交流。  牛肉  茶品提供:孝文
期刊
汪建国/安溪县茶叶协会福州分会副会长  如果把全国市场比作一个蛋糕,虽然安溪铁观音曾经瓜分一大部分,如今在其它茶类的抢夺下有所降低,但总体销量有增无减。中国茶市看北京,北京茶市在马连道。早在上世纪90年代,马连道只是一条冷清的街道,由于众多安溪茶企、茶商纷纷来这里经商创业,马连道成了“京城茶叶一条街”,容纳的商户近万户,其中安溪人约有5000多家,而安溪铁观音占北京市场的比例也在50%左右,撑起北
期刊